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湘潭市建置区划沿革
来源:湘潭史志网  时间:2020-12-6

    湘潭文明古老,建置悠久。境域三四十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杨嘉桥墓庐山已出土其时石器。湘潭县老虎坑(杨嘉桥镇)和堆子山(锦石乡)有公元前4400年-前3300年间的大溪文化时期遗址。商周时期,市境为楚。秦时,属长沙郡。西汉属长沙王国之湘南县和临湘县。西汉末年,汉哀帝封刘昌作湘乡侯,“湘乡”之名由此而始,东汉在其领地建湘乡县,属零陵郡,境域其他地属长沙郡。三国时,境域先由刘蜀政权统治,后由孙吴政权下的长沙郡和衡阳郡管辖。西晋属衡阳郡,东晋属湘州。梁天监年间(502-519),分阴山地(今攸县东地)置湘潭县(地域今多属衡东县),遂有湘潭县名。隋,属长沙郡。唐初,境域属潭州。唐天宝八年(749),湘潭县与衡山县地域大调整,县治洛口(今易俗河),属衡州总管府,元和元年(806)改属潭州总管府;湘乡县治今市城(自此至民国,2县包含现市域)。五代十国,境域属楚之长沙府。宋时,属潭州长沙郡,湘潭县移治于今雨湖区城正街一带。宋熙宁六年(1073),湘乡有乡(坊)、里的划分。元代,湘潭、湘乡两县升为州,属湖广行省岭北湖南道潭州路(天历二年<1329>改为天临路)。明初,湘潭州、湘乡州被降为县,属长沙府(由潭州府改,此建制清代一直沿袭)。

    中华民国3年(1914),废府州建制为“道”,两县属湘江道。民国11年撤道,两县直属湖南省辖。民国26年,湘乡县属湖南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邵阳),湘潭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长沙),民国29年,湘乡改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公署设益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湘潭县属长沙专区(1952年改称湘潭专区[时湘潭专区辖长沙、湘潭、平江、、岳阳、临湘、刘阳、醴陵、湘阴、望城、攸县、茶陵、宁乡12县及湘潭、株洲2市,1956年停管株洲,1958年划出长沙县、望城县,1962年划出宁乡,1964年划出平江、湘阴、临湘、岳阳,1965年划进湘乡,1983年划出浏阳、醴陵、攸县、茶陵。]),湘乡县属益阳专区(1953年改属邵阳专区,1965年改属湘潭专区)。1950年1月,湘潭县城关区改为湘潭市,由湘潭县所辖,由此有湘潭市之名。7月,湘潭市建为县级市,由长沙专区所辖(1953年定为省辖市,由湘潭地区专署代管,1958年改由专区领导)。1959年4月,湘潭县划归湘潭市,1961年5月划出。1968年12月,湘潭县所辖韶山区与湘乡县部分地域合并设为省直辖地级韶山区[ 1981改由湘潭县辖,1984年升为县级区,由湘潭市辖,1990年设县级市,属省直辖,1991年改由湘潭市代管。]。1980年1月,湘潭市由湘潭地区划出,改为省直接管辖。6月,地、市机构合并,湘潭市辖湘潭、湘乡2县和雨湖、湘江、岳塘、板塘、郊区5区,由湖南省直接管辖。1986年9月,湘乡县改市,1992年6月,城区调整,湘潭市辖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和雨湖区、岳塘区。1995年,湘潭县治移址易俗河。至2015年建置无变化。

    境域区划变化频仍。湘乡区划记载可追溯到宋熙宁六年(1073),湘乡为12乡、3坊,下分46里(因2县资料保存各异,区划记载情况亦不同时)。洪武十四年(1381),湘潭县分20都8乡26里,县城分2坊2厢并由乡、里统辖。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湘乡知县李玠分全县为12乡,乡以下分44都、3坊,都以下分区,区以下分牌。清咸丰年间(1851-1861),湘乡分上里(辖13都)、中里(辖16都)、首里(辖18都坊)。清代的湘潭县农村分为18都,其中四、五、十七都各分上、下都,总计21都,都下设甲,甲下设境(境后来改为牌。光绪十二年推行保甲法,都下设保,保下设甲);县城则分为19总。民国初年,湘乡有50个都、坊(民国19年划为10个自治区);湘潭县分为城区及4乡(东乡湘江流域、西乡涟水流域、南乡涓水流域、北乡靳江流域),乡下设17个自治区。民国24年(1935),两县共设20个区、3个直属乡,下辖146个乡(镇)。民国26年起,湖南严密实行保甲制,废区并乡。至民国28年,两县共划82个乡(镇),1191保,12881甲。此后区划多次调整。至解放前夕,两县总面积10112平方公里。1950年,解放后的湘潭首次划乡建政,境域有湘潭市、湘潭县、湘乡县3个县级行政区划,乡下废除保甲,设村和居民委员会。两县一市辖5个办事处、24个区1区级镇、550多个乡镇和4个街道委员会。1951年,两县析县,湘乡划出180个乡(镇)给新建的双峰县和涟源县后,面积由5526平方公里减为2007.1平方公里;湘潭县析出株洲镇等地255平方公里。1952年第二次划乡建政后,乡数目增加规模减小。两县一市辖41个区、3个办事处,1140多个乡、11个乡级镇。1956年,撤区并乡(1961年恢复区建制),两县一市辖5区公所(均在市区)、1办事处,116个乡、9镇。1958年9月,实行政社合一体制,两县一市共设人民公社46个。随后几年,境域区划屡次调整。1962年7月的湘潭市辖雨湖、湘江、岳塘3区及东平、板塘、易家湾、江南、锰矿5镇和郊区办事处;湘潭、湘乡两县辖20个区、5个区级镇,144个公社。1983年,湘潭地、市机构合并,7月,城区调整为5个区。1984年,政社合一的公社恢复为乡,韶山升为县级区。到1985年,湘潭市辖雨湖、湘江、岳塘、板塘、郊区5个城市区和湘潭县、湘乡县、韶山区。其中,城市5区辖21个街道办事处、9个乡、3个农场(红旗、先锋、仰天湖);湘潭县辖9区(响塘、姜畲、石潭、青山桥、花石、射埠、河口、易俗河、中路铺)、3区级镇(谭家山、易俗河、石潭),下设66乡(镇);湘乡县辖8个区(东郊、东山、虞唐、白田、谷水、壶天、月山、泉塘)、3个区级镇(城关、潭市、棋梓),下设46个乡(镇);韶山辖韶山、杨林、如意、永义、银田、大坪6乡及银田镇。湘潭市面积5014.26平方公里,人口244.2万人。1992年6月,湘潭城区调整,以湘江为界,河东合并为岳塘区,河西合并为雨湖区。湘潭市辖雨湖、岳塘2区,湘乡、韶山2县级市和湘潭县。1993年,部分乡撤乡建镇,湘潭市辖2市(湘乡、韶山)1县(湘潭县)2区(雨湖、岳塘)、101个乡、29个镇、23个街道办事处。1995年撤区并乡,区公所和区级办事处破撤销,是年湘潭市辖1县2市2区,28乡、31镇、22个街道办事处。随后10年,陆续有一些乡撤乡设镇(街道)或合并,到2005年,湘潭市辖1县2市2区,24乡、35镇、22个街道办事处。2014年,对行政村进行大幅度调整,全市行政村由1618个并减为1319个。2015年,乡镇合并。合并前,全市辖19乡(分水、龙口、排头、锦石、东郊、金薮、育塅、韶山、大坪、杨林、永义、长城、先锋、昭潭、护潭、响塘、荷塘、响水、昭山)、37镇(石潭、乌石、石鼓、花石、河口、白石、射埠、梅林桥、谭家山、中路铺、茶恩寺、云湖桥、杨嘉桥、易俗河、青山桥、龙洞、梅桥、中沙、虞唐、栗山、山枣、毛田、棋梓、潭市、泉塘、壶天、翻江、月山、金石、白田、清溪、如意、银田、鹤岭、楠竹山、姜畲、易家湾)、27街道(新湘路、望春门、昆仑桥、东山、城正街、平政路、云塘、雨湖、中山路、窑湾、广场、羊牯塘、霞城、滴水、社建村、五里堆、红旗、建设路、岳塘、东坪、宝塔、书院路、中洲路、下摄司、板塘、双马、和平)。其中,湘潭县4乡15镇;湘乡市3乡15镇4街道;韶山市4乡3镇;雨湖区5乡3镇8街道;岳塘区1乡12街道。此外,国家高新区(托管)2街道,九华经开区(托管)1乡1街道,昭山示范区(托管)1乡1镇。合并调整后,全市辖10乡、35镇、30街道(后又屡经调整,到2018年底,全市共有乡镇/街道69个,其中湘潭县17,湘乡22,韶山4,雨湖23,岳塘9,3个园区5)。
——出自《湖南乡镇简志·湘潭市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省湘潭市文氏源流
世界,你好!我是湖南湘潭!
[转]湘潭历史简表
湘潭市政府门户网:历史沿革
说说韶山市的来历
(2)分出“两个地级市”和“一个县级市”的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