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绝第四讲~关于时间和空间
主讲老师:青螺

时间和空间,在宇宙里是永恒的,意思是无处不在的。文学作品中也是如此,诗词里当然有是如此的。所以,如何把握好时间,空间的交织,变化,翻转,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话题,当然,我们是七绝班,例子需要从七绝作品里去研究。


我们先看一首同学的作品吧,更接地气哦。我们第三讲的命题是送别诗,一位友友是这么写的:

月落灯销客欲行,谁分浊酒代浓情。
云山望极不知处,又托春风送一程。


诗写的如何我们先不论,就简单说说这首同学的作品里包含了什么样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以及她是如何把握的。月落灯销客欲行,前四,月落灯销,以双主谓的组句法,交代了时间,是月落灯销之时。两人聊了一夜,直至天近将晓,灯还是黑的。


因为人家还没起床,这个是点出当时送别时的时间。后三,客欲行,客人该走了,分别了。从总体来看,是三个主谓结构,月落、灯销、客欲行,非常丰满的一个七言句子。
时间有了,事件也有了。


次句,谁分浊酒代浓情。意思是,是谁把浊酒代为分别时的浓情表达捏?这种设问,其实不是真的问,而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就是说两人一夜对酒话别,浓浓的真情,都表达在酒里了。这里有时间概念吗?当然有,仔细看看起承两句,时间顺序是倒装了,以酒代情,是昨晚一夜,在前,而近晓离别在后。这是诗中常用的时序倒装,时间的概念哦。


云山望极不知处,第三句是写友人离开后,自己在眺望,云山望极,就是自己的眼光一直随友人离开,直到看不见为止。而且去哪里了,到哪里了,已经超越了自己的视线了,故用后三的不知处来表达。请问,有时间概念么?当然有,而且是时间的动态推移,由拂晓离开,到友人离开,望断,一系列的时间推移,诗的韵味就出来了,对吧?


尾句:又托春风送一程。因为望断了,不知到哪儿了,所以又托春风再替我送一程。时间又往后退了,而且,空间出来了没,从分别地,到离开,到望尽,到再送一程,这是随着时间渐进的空间变化。


通过上面的细细分析,大家明白了,诗中的时间和空间的把握,有多重要了吧?
好,下面我们就几首不同的唐人诗,来细细的解说一下,写七绝时,如何把握空间和时间。


一、时间的今昔对比

一首七绝的怀古诗里,是惯用今昔对比的,通过对比来感慨的。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先看一首刘禹锡的《乌衣巷》:


乌衣巷
中唐·刘禹锡 押麻韵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是刘禹锡二十三弃置身之后被召回,回京途中游金陵所作。我们早晚读时认真讲过。


先看起承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在空间上从乌衣巷的附近景写起,朱雀桥在秦淮河上,当时非常著名,是横跨秦淮河的一座官桥。然后在次句就移到乌衣巷的巷口了,由远及近,空间的变化。


时间呢,从第三句的旧时二字就可以看出来,是现在,而且写的是衰败的景象,自然是现在了。因为过去,王谢两大家在的时候一定是非常繁华的。
好,起承两句现在景。时间是现在,是今。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三四两句是主题立意所在,意思是,旧时王谢两家堂前的燕子,现在飞入寻常百姓的家了。暗示的意思是啥,是说乌衣巷这个当年王谢两大家的画堂楼阁,如今衰败的就和普通百姓家一样了。


那么,三四句的景色是啥时候的景?当然是现在,但反应的是啥?是今昔变化啊,怀古之意就这样出来了。景色的写法,是以现在景来反衬过去的繁华,而且还不直接说,借用的是燕子。一个旧时的燕子,代指了今昔的对比,但比出的效果是,乌衣巷的旧时繁华,和今天的衰败。


燕子代指不变之物,而乌衣巷子,和周围,变化了。试想,如果不加入今昔的对比,怀古意在七绝里,很难表达的这么淋漓尽致吧。
类似这种今昔对比,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赤壁
唐·杜牧 押萧韵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是杜牧作黄州刺史任上游赤壁时写的。一件普通的事,写成了千古名篇。就是在岸边捡到了一个旧兵器,原来是前朝打仗留下的。就这么个简单的物,让诗人有了感触,回想起了三国时候的事。记录了下来。我们也要有这样的诗心哦。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起承两句赋中含兴,叙事为赋,由所见之物而想起前朝事,为兴。兴了什么呢,三四句表达出来了。时间,首句为今日时,次句前朝为昔日事,今昔概念,非常自然的表达出来了。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想到了三国曹操和周郎赤壁大战事,就有了一个假设,如果当年没东风,那火攻之计就难以实现,如果没实现,东吴一定是败的,败了,江南绝美的二乔,就会被曹操霸占,而深锁在铜雀台了。


这个假设很特别,但却是和逻辑的,为何,因为曹操喜欢别人的老婆,是个怪癖,铜雀台嘛,是曹操的类似于别宫,后宫一般(因曹操不是君王,所以不能称宫,但豪华程度一样)之地。这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翻转手法,现在(今)作个假设,然后写一个不存在的,对过去做翻转判断的事。


时间上,是今昔,空间上,是由吴地的赤壁,而知北地的铜雀台(邺城)。有点绕,但仔细品味就会明白的。还有一种今昔对比的例子,比较特殊,一起来看看:


闺怨
盛唐·王昌龄 押尤韵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起承两句今日景,今日事;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三分句一转,由少妇忽见陌头的杨柳色,而起兴了,什么兴呢?后悔了啊,意思是当初不该让丈夫去边塞打仗,而觅封侯。时间,由今日春景,而忆当年事,丈夫从军了,与自己分别而去边塞。时间是过去,过去的事,少妇的思绪由今日景而忆当年事,是一种特殊的今昔对比。



二、时间空间的今昔对比,加将来的想象

意思是,诗中,既有今昔的对比,也有对将来的想象,以四句诗来完成,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把握的最好的是李商隐的一首七绝: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押支韵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是李商隐在四川时写给自己的妻子的。


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你问我啥时候能归,过去了的事,对吧,因为问,是妻子写信来说的,过去了,未有期,李商隐收到问候作的回应,是现在,今昔对比了。次句进一步说明不能确定,因为此地正是,巴山夜雨涨秋池。秋雨连绵,水位猛涨,不确定啥时候能回家。注意,两人分隔两地,空间的概念哦。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夫妻两人说话,虽然暂时不能回去,但需要安慰一下对方,需要表达一些温存,所以自然有了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意思是,我们什么时候能一起共剪西窗烛呢?到那时(回去后,一起共剪烛时)我就好好和你说说我此时在做什么。


却话,回过头来说,回忆。时间加上了将来时,将来而话今(今天事,将来就是过去时了),英语里称将来过去时。汉语里,是时间和空间的翻转。需要好好体会。
归纳一下时间:君问(过去)未有期(今天);巴山夜雨涨秋池,今日景的具体描写,同时为三四句作铺陈。当然,这也是典型的七绝中的特殊写法,重复用词,绝句五十六法的第一法。



三、空间的大小比衬

空间的大小比衬是作诗的常用手法,由远逐渐及近,或由近景把视线推开;这种在空间大小上的比衬,在诗中比比皆是。
我们来看几首这样的例子:


从军行七首 其三
盛唐·王昌龄 押阳韵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起句,写关城的榆树叶子黄了,近景;次句把镜头拉开,写日暮中的古战场,气势一下子出来了。


起承两句是为三四句作铺陈的,由秋而写自古以来的战场,一个是离家远,一个是生死难卜,面对着古战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要奏表上书,要把这些尸骨运回去,别让兵士们太痛苦了。
注意一下,写景叙事,常常要这样远近高低,错落看,效果非常明显的。
再看一首:


从军行七首 其四
盛唐·王昌龄 押删韵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首句从远景写起,完全出人的视野,但表达了将士们经常打仗行军涉及的地点,一个,青海长云暗雪山,把边塞的辽阔,气势一下子带出来了。


然后次句的镜头逐渐收回到玉门关的一座孤城,焦距镜头的变化,古人早已掌握,虽然没相机,但诗人脑海里的地域疆界是了然入心的。起承的景写完后,三四句直接抒发了将士们的宏伟目标和作战的意志了。


凉州词二首 其一
盛唐·王之涣 押删韵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王之涣的,也是类似的手法:首句由黄河远上白云间,一下子把空间拉到无限大,次句再将镜头拉回万仞山下的一座孤城。


起承两句是渲染烘托边塞的艰苦,三四句一转,写,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既然边塞这么荒凉,故连春风都不渡,将士们又何须以羌笛来怨杨柳捏?本来这里就没杨柳啊。思乡意,以极度的豁达,和有力的气势表达出来了,盛唐气象哦!



四、空间的扩展与浓缩空间的大小比衬

上面已经讲了,从例子可以看出,两个镜头之间,是互比,衬托,但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的。而现在要说的,空间扩展或浓缩就不同了,B空间是由A空间延伸扩展而来,体现的是由此及彼的变化。


即通过空间的逐渐缩小和空间的逐渐放大来达到某种抒情效果。它同“空间大小的比衬”区别,还在于前者的空间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后者则是不断的放大或缩小;前者是静态的对比,后者是动态的比较;前者是利用视野中的背景越是阔大,背景下的物体就显得越是渺小这样一个视觉原理。而后者则是运用另一个视觉原理,即:当人们的视野成倍缩小时,视域中的物体则成倍地放大。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卢溪别人
盛唐·王昌龄 押尤韵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这是一首分别诗,是送友人离开。送别诗有很多不同的写法,但这首太特别了,我们来看看地点(空间)的变化:首句,写眼前的扁舟,在武陵溪口,次句开始写溪水随君向北流,空间移动了哦,第三句继续写地点变化,就一直拓展至荆门和三峡了。诗,借此将离别的忧伤和深长的思念成百倍地放大了。


尾句,莫将孤月对猿愁。前三句是由地点的变化写友人的旅程,尾句点明到达了,意思是说你到了三峡,千万别听猿声,听了三声就会下泪了哦。多么特别的一首送别诗。
再看一首宋人王安石四句四景的例诗:


钟山晚步
北宋·王安石 押麻韵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此诗记录自己在钟山晚上散步的情景。


首句写初夏时节坠落在沙地上楝树花的点点落瓣,次句写楝树旁的槿篱竹屋(渐移),第三句再拓展到竹屋边的乡村小路,并一直延伸到小路尽头城郊的卖酒人家。这种写法,也称移步换景。但学术词汇是,空间的拓展哦。
他的另外一首诗手法相同: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押灰韵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首句从茅檐(近景)写起,次句写主人的院子,三四两句把空间拉的很开,并且把镜头推远。注意,送青来,把镜头自然又拉回来了哦。


以上几首是经典的空间拓展的例子。而空间的浓缩,正好与此相反,由大,由远,聚焦到最小,最近。
来看一下王昌龄的另外一首:

从军行七首 其五
盛唐·王昌龄 押元韵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捲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首句从远处写起,大漠风尘日色昏,交代边塞的大漠风尘,日色昏沉,次句,红旗半捲出辕门,交代大军出发了,第三句交代与敌军厮杀,尾句把镜头拉到最小,已报生擒吐谷浑。镜头集中到了,被俘敌军将领的身上。


五、空间位置的回旋

空间的浓缩是由整体或全局逐层缩小,最后突显一个细部的特写。空间的拓展则是首先突显一个细部,然后慢慢放大,最后形成一个整体,一个全局。


空间位置的回旋则是上述两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即先由细部逐渐放大,然后在逐渐缩小回归这个细部,形成一个回环,就是所谓的空间位置的回旋。
比如张继这首著名的《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押先韵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从题目可以看出,夜泊,自然要有舟,从诗中看,舟中有位秋夜难以入眠的诗人。寒霜之下,乌啼声中,从月出东山到玉兔西坠,他面对枫叶和江中点点的渔火,对愁而不能入眠。


读完后,读者能脑补出这样一个意境。我们来看看诗人是如何表达的:首句直接从月落(拂晓),乌啼写起,满天的霜雾,提示季节秋;首句是时间,季节,和鸟鸣,时间点是拂晓;空间是大的,远的。


次句:江枫渔火对愁眠。视野空间逐渐拉近,但时间却转写回去了,写的是一夜未眠,顺便带出空间里的,江枫和渔火。第三句点出了,自己夜泊所居处,是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诗到第三句才点出夜泊地点,是非常独特的手法。


作者先道出了自己的愁绪,转句才把具体的地点托出,尾句就此时此地的独特景观作了收结:“夜半钟声到客船”,而此时的时间,是夜半。直到最后两个字“客船”,读者才明白诗人此时的位置,处境,也明白了,诗人的愁,是“客愁”,是一个游子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


整首诗,在空间位置上绕了个大圈:诗人于枫桥夜泊,然后以舟中所见的漫天霜雾,乌啼,月落,继之;次句将视野拉近到江枫渔火,至第三句一转,点出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再让寒山寺的钟声回到诗人所居的客船之中。


这是空间上的旋回。时间上起句是拂晓,次句回写整夜,三四句再点出一个时间点,夜半。这样的写法,是将诗人的乡愁透过秋夜的冷月寒霜,伴着江枫渔火,掺和着阵阵乌啼和夜半钟声,营造了这样一个幽寂清冷的氛围。使得这首诗成为千古名篇,声名远去了日本。


这首夜泊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有类似之处,都是先写眼前,然后转到千里之外,然后又转回,形成旋转,旋回,但李商隐的是用的将来时,张籍这首则是在同一个时间点哦,况且还是同一个姑苏城外。
下面韦应物的这首也是类似的,但稍有不同,我们来看一下:


登楼寄王卿
唐·韦应物 押东韵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这首诗我们早读提过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群文件。


诗的首句,是眼前景,眼前事,自己登楼,而起对友人的相思之情。注意哦,首句前四是今日事,后三是抒情,意思是,从今日的登楼,而想起友人了。为何恨呢,是因为友人不在,踏阁攀林恨不同。是说过去一起登过,而今日不能同登了,故恨,相思之恨,离别之恨,都包括了,时间是由今到昔。


次句把现实点出来了,楚云沧海思无穷。空间是一个楚云,一个沧海。前两句时间是今昔对比,空间是一个楚云一个沧海,由此地现在,追忆到昔日,外地。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如果起承两句是对友人的思念,那第三句就把这种思念放大至数家了,而且时间又从回忆而回到了眼前,空间从沧海又拉回到了楚云。


由闻砧上捣杵之声,而起对远方亲人的挂念,尾句则由“数家”拓展到“一郡”,将这种思念之情推而广之,赋予它更为广漠的涵盖。注意哦:时间是今昔,空间是此地,到外地,再此地,旋回。



六、时间和空间的交错

时间和空间,经常略写为时空。可见,时间和空间是交错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尽管写作时,有时突出时间,有时突出空间。时间一旦拉开,就经常会出现空间的问题,比如我们读一首许浑的怀古诗:


凌歊台
唐·许浑 押灰韵
宋祖凌高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
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
行殿有基荒荠合,寝园无主野棠开。
百年便作万年计,岩畔古碑空绿苔。


凌歊台是安徽省当涂县城关镇古迹,位于安徽省当涂县城关镇(姑孰),相传是南朝宋武帝刘裕所建的一处别宫,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筑避暑离宫于其上。许浑在任当涂县尉时,来此景点游览,写下了这首怀古诗。


登高所望,自然是现在;首联,宋祖凌高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这是思绪穿越到了南北朝时期了,时间,空间都回到了当年,此地是金陵外的一处别宫,南京是著名的火炉子,所以选了这个避暑之地。


颔联,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是登高所望极远,此时诗人想象着当年一定能,远观湘潭之云尽,和巴蜀的雪消,空间一下子拉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灵活运用,常常能使诗变得非常灵动,有气势,有韵味。
下面我们看看李商隐的这首七绝,能在四句诗里,把时间和空间腾挪的千变万化,非常值得我们来细细的品味哦。


五松驿
唐·李商隐 押真韵(斤,文韵)
独下长亭念过秦,五松不见见舆薪。
只应既斩斯高后,寻被樵人用斧斤。

这首诗,我们早晚读时读过。五松驿:在唐长安东。一般认为是作者大中元年三月随郑亚赴桂林途中所作。


五松,是借秦始皇所封之五大夫松而命名的。
舆薪,指车载烧柴,指松被砍伐。
斯高,指秦代的李斯、赵高。秦二世使赵高治李斯狱,责斯谋反,腰斩于咸阳。后来赵高也被子婴令宦者韩谈刺杀,夷其三族。


我们来看看诗:独下长亭念过秦,五松不见见舆薪。意思是,我自己一人来到了这个五松驿的长亭之下,心里想到了贾谊的过秦论,而这里名为五松驿,却不见了五松,见到的只是一堆的柴火。


三四两句:只应既斩斯高后,寻被樵人用斧斤。意思是,之所以这样,应该是,李斯和赵高被诛后,不消多久,五松驿上的松树,也被樵人动用了斧斤。 诗的四句,用了四个人称,汉代的贾谊,秦时的,李斯,赵高,还有一个象征性的五松大夫。


这几个人物在历史上是时空交错的。而聚焦的地方,就是五松驿的长亭,和所见到的舆薪,也就是车载的烧柴上。是由眼前所见,而带出的一系列朝代和人物事件。诗的字面上简单描述了昔日的五松被伐,只看见一车柴禾,但巧用了双关语,把历史人物和故事穿插、聚焦于松树上。


五松驿离望秦岭不远,唐时从长安东还,若陆路不通时,取道襄汉水路南下,则要先过关中旧秦地五松驿。首句的“过秦”可以指出长安,东下。但用个“念”字,使之又双关了《过秦论》。“斯高”字面上可以解读为“这几株高树”,实把当年斩杀李斯、赵高史实与眼前所联想的斩五松情景联锁起来,使两个不同时空的意象,一真一幻地叠映在一起,于是在一堆破碎薪木的静止画面上,映照出暴君权臣的兴亡史。


归纳一下哈,诗人过五松驿,不见五松,只见舆薪,遂引发诗人的感慨,主意在第三句。秦代在李斯赵高被斩之后,秦祚遂亡。秦亡,而五松驿也受到了连累,被樵人用斧斤斩伐松树以泄愤。诗明写秦灭,其实暗示晚唐。 “过秦”即“过唐”之意,借古影今。好,今天就到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诗艺花苑】林金洪 | 众知岁月如流水,东去匆匆永不回(诗十三首)
2-1.启蒙新韵再纯七绝《诗人自悟》李再纯
七绝.一夜蛙声催月落
四面云山画里知 天高云淡
这位诗人不是大家,也不算名家,却因笔下一首千古名作火了千年
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