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话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2023年8月22日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又是一年七夕到。

七夕,就是农历的七月初七,被称为“乞巧节”,也叫作“女儿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据学者考证,七夕这个节日,起始于上古,据说跟古人的天象崇拜有关,到西汉开始普及,鼎盛于宋代。相传这一天是天上牛郎织女于鹊桥相会的日子,也是凡间妇女祈求智慧和巧艺的时刻。千百年来七夕节承载和演绎着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因而又被今人命名为“中国情人节”。2006年七夕节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是一个诗化国度,七夕是一个诗意化节日。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牵牛和织女两个星座人格化的记载,从此中国诗词史衍生了弘大而漫长的“牛郎织女”系列,古代文人墨客们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精彩诗篇,赋予七夕节以深彻意蕴和美妙期许。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以诗词的形式打开七夕。








迢迢牵牛星

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东汉无名氏创作的《迢迢牵牛星》,是我国古代较早以牛郎织女神话传说为题材的五言诗。该诗虽寥寥数句,却完整地讲述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难以团聚的悲情故事,是较早吟咏七夕的艺术佳作,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乞 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高峰,也是七夕诗荟萃的重镇。《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女子,特别是未出阁的女子要向织女“乞巧”,乞求一双巧手。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这首诗非常简单,诗人通过描写人们过乞巧节的情景,表达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秋 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以文词清丽见长的诗人杜牧以《秋夕》为题,写就了一篇关于七夕节的著名律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星,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宫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乞 巧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写的这首《他乡七夕》,在古典“七夕”诗词中占有重要位置。这一年,孟浩然漂泊异乡,在他乡旅馆夜宿,恰逢七夕之时,不由想起了家乡的七夕风俗,思念起远在故乡的亲友,有感而作此诗。虽是见景即兴之作,却情真意笃,句句含情,寄托着游子对亲人的思恋和羁旅他乡的孤独之情,从而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到了宋朝,更是有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的曲调,词牌名为《鹊桥仙》。秦观的这首《鹊桥仙·纤云弄巧》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跌宕起伏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此词用情深挚,立意高远,语言优美,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不失为七夕诗词中的千古绝唱。

鹊桥仙·七夕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七夕诗词多写爱情,而苏轼的这首《鹊桥仙·七夕》却另辟蹊径写友情。熙宁七年,词人和陈令举坐船游玩,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然而相聚总是要分离的,为了表达对陈令举的依依不舍之情,苏轼便写下这首词送给他。

全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用飘逸旷达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的超凡脱俗以及卓尔不群的姿态。


古往今来,关于七夕的清词丽句和壮彩华章,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演绎成一首首千古流芳的旷世经典。徜徉历史长廊,让我们在相思怀远的古典诗词中品味七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七夕,星空之下,所思何人
古人诗词里的七夕
七夕的诗句
那些为泪而奔的七夕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