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禮器疏

禮器第十

鄭目錄云:名為禮器者,以其記禮,使人成器之義也。故孔子謂子貢: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此於別錄屬制度。
案:雲莊曰:器有二義,一是學禮者成徳器之美,一是行禮者明用器之制。郝楚望曰:後世言禮者,其失有二:以禮為不必拘,是老莊之荒蕩也;以禮為拘拘,是章句之陋習也。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則聖人中正之道矣。故曰和為貴,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行者,運也。禮運、禮器所言多和行之意。聖人位育天地萬物,致中和而已。中和所以運也。故治極于順。禮由于和。中庸所以為德之至。故禮與中庸,非可離而二也。又禮器者,禮之器。道器一也,器以載道。易曰: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又曰:有形乃謂之器。道器有上下,而皆不離形。故天地萬物莫非器也。而禮存乎其中。故曰: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者,禮器之謂。君子讀禮運而知禮之為用,圓神不滯。讀禮器而知禮之為體,變通無方。非世儒牽強支離繁文拘節之為器耳。非真有得于先聖之微旨者,烏能達此。作記者於是乎為有功矣。又鄭康成諸人之言禮,文而已矣。密于筠而疏于心,故以儀禮周禮為禮,宋諸儒之言道,本而已矣,深于心而離其節,故以中庸大學為道。記言合內外,會道器,故曰大備盛德。如竹箭有筠,松柏有心,外諧而內無怨,本立而用行。此博約上下,一貫之旨。是故聖教莫大于禮。顏子問仁,教以克己復禮。請事四勿,故能三月不違。大備盛德之謂也。故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必若守儀禮周禮為經,離中庸大學為德,則裂矣。禮運、禮器二篇之義,學者不可不熟思也。又記所以賢于三禮,正以其中多微言,如中庸大學樂記禮器禮運等篇,庶幾乎先聖雅言。謂學記,言禮之精者也。訓纂曰:器,王懋竑謂形名度數。鄭接禮運謂禮使人成器。朱子《儀禮經傳通解》傳曰:禮之所尊,尊其義也。失其義,陳其數,祝史之事也。故其數可陳也,其義難知也。知其義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今按:此葢秦火之前,典籍具備之時之語,固為至論。然非得其數,則其義亦不可得而知矣。况今亡逸之餘,數之存者不能什一,則尤不可以為祝史之事而忽之也。船山曰:形而上者道也,禮之本也;形而下者器也,道之撰也。禮所為,即事物而著其典則,以各適其用也。張子曰:禮器者,藏諸身,用無不利,修性而非小成者與?敬軒曰:此篇以忠信義理言禮,而歸重於忠信;以內心外心言禮之文,而歸重於內心。又此篇言禮之備於一身,而原其本於忠信,由外而約之於內也。竊謂大謬。記曰:無本不正,無文不行,何忠信之是歸?外諧而內無怨,何內心是依?先賢如船山亦道學出身,亦未嘗如此偏頗也。

禮器,是故大備。大備,盛徳也。
注:禮器,言禮使人成器,如耒耜之為用也。人情以為田,脩禮以耕之,此是也。大備,自耕至於食之而肥。
禮,釋回増羙質,措則正,施則行。
注:釋猶去也。回,邪辟也。質,猶性也。措,置也。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yun2]也,如松栢[bo2,bai3]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
注:箭,篠[xiao3]也。端,本也。四物於天下最得氣之本,或柔刃於外,或和澤於内,用此不變易也。人之得禮,亦猶然也。
故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内無怨。
注:人協服也。
故物無不懐仁,鬼神饗徳。
注:懐歸也。
案:筠,鄭云竹之青皮也。篠,細竹也。竹箭之有筠,青皮也。松柏之有心,黃腸也。柯者,枝也。敬軒曰:人能以禮為治身之器,則於百行無所不備。似出鄭注。竊謂禮器,是故大備者,禮本載道,而能下至於器,盡物之曲,體人之性,然後謂之大備也。能大備,是其德之盛,故能上下達也。茍無盛德,囿於玄虛,則視事功委曲為土苴而不仁矣,焉得備?故先王制禮,必達於委曲,然後成其巍巍也。禮者,措則正,施則行,何以然也?以其禮器,是故大備也。筠者,備於外也;心者,備於內也。人之明禮也如此,措正施行,故貫四時而不凋也。言其內外、道器一也。茍中於內不達於外,則葉落;存於外而不含於內,則形枯。惟松柏黃中而茂達,故後凋也;惟竹箭虛中而外翠,故常青也。故曰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無怨也。以今言之,禮器不備,則雖秉道義,亦隱忍而難發;禮道不備,則雖博禮器,亦捍格而無功。是故能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之禮,必道器所和也。

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
注:言必外内具也。
禮也者,合於天時,設於地財,順於鬼神,合於人心,理萬物者也。
注:鬼神,所祀事有徳也。
是故天時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曲有利也。
注:言皆有異。
故天不生,地不養,君子不以為禮,鬼神弗饗也。
注:天不生,謂非其時物也。地不養,謂非此地所生。
居山以魚鼈為禮,居澤以鹿豕為禮,君子謂之不知禮。
注:不順其鄉之所有也。
故必舉其定國之數,以為禮之大經。
注:定國之數,謂地物所出多少。
禮之大倫,以地廣狭。
注:謂貢賦之常差。
禮之薄厚,與年之上下。
注:用年之豐凶也。
是故年雖大殺[shai4,即色戒反,所例反],衆不匡懼,則上之制禮也節矣。
注:言用之有節也。殺謂穀不孰也。匡猶恐也。
案:船山曰:本心固有曰忠,用情不疑曰信,處事得宜曰義,因物不逆曰理……禮器繇是大備。竊謂自天時有生至此,皆禮之器也。

禮,時為大,順次之,體次之,宜次之,稱次之。
注:言聖人制禮所先後也。
堯授舜,舜授禹,湯放桀,武王伐紂,時也。
注:言受命改制度。
詩云:匪革其猶,聿追来孝。
注:革[ji2],急也。猶,道也。聿,述也。言文王改作者,非必欲急行己之道,乃追述先祖之業,来居此為孝。
天地之祭,宗廟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義,倫也。
注:倫之言順也。
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祭,體也。
注:天地人之别體也。
喪祭之用,賔客之交,義也。
注:義之言宜也,人道之宜。
羔豚而祭,百官皆足;大牢而祭,不必有餘,此之謂稱也。
注:足,猶得也。稱[chen4,尺證反],稱牲之大小而為爼。此指謂助祭者耳,而云百官,喻衆也。
案:疏:今詩本革作棘,猶作欲,聿作遹,字不同者,鄭答靈模云:為記注之時,依循舊本。此注更從毛,本故與記不同。竊謂字雖不同,意則無別。雲莊曰:社稷山川鬼神之禮,各隨其體之輕重,而為禮之隆殺,故曰體次之。嚴陵方氏曰:天之運之謂時,人之倫之謂順,形之辨之謂體,事之義之謂宜,物之平之謂稱。堯舜以徳而授受,湯武以兵而放伐,非人力之能為,葢天運然也,故謂之時。引詩者,言武王聿追文王之道以趨時也。天地宗廟父子君臣皆出乎自然之理,而人則順而序之,故謂之倫。社稷山川鬼神自有形以至於無形,莫不各有所辨,故謂之體。趙弗如謂禮時為大,謂時乃變通,餘者經常不變之禮,順外離時不得。稱者,未有不循時順體宜者。

諸侯以龜為寳,以圭為瑞。家不寶龜,不藏圭,不臺門,言有稱也。
注:古者貨貝,寳龜,大夫以下有貨耳。易曰:十朋之龜。瑞,信也。諸侯執瑞,孤卿以下執摯。闍[du1]者謂之臺。
案:疏:不臺門者,兩邊築闍為基,基上起屋曰臺門。諸侯有保捍之重,故為臺門,而大夫輕,故不得也。船山之說與此異。竊謂臺門者,闕也。疏:家語:臧氏家有守龜名曰蔡,文仲三年為一兆,武仲三年而為二兆,孺子容三年而為三兆。此云家不寳龜,案三正記白虎通,天子之龜尺二寸,諸侯一尺,大夫八寸者,彼謂卜龜,士亦有龜,故士喪禮卜宅是也。竊謂注曰貨貝,以貝貿貨也,王莽時有寶貨大貝云者。寶龜,龜為寶,若臧文仲居蔡之類也。家者,卿大夫也。不寶龜,或卜龜有制,不可過尺乎?

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諸侯七介七牢,大夫五介五牢。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chong2]。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翣[sha4],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此以多為貴也。
注:豆之數,謂天子朔食,諸侯相食,及食大夫。公食大夫禮曰:宰夫自東房薦豆六,設於醬東,此食下大夫而豆六,則其餘著矣。聘禮致饔餼於上大夫,堂上八豆,設于户西,則凡致饔餼,堂上之豆數亦如此。周禮公之豆四十,其東西夹各十有二,侯伯之豆三十有二,其東西夹各十,子男之豆二十有四,其東西夹各六。諸侯七介七牢者,周之侯伯也。大夫五介五牢者,侯伯之卿,使聘者也。周禮上公九介九牢,侯伯七介七牢,子男五介五牢,聘義所云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乃謂其使者也。天子葬五重者,謂抗木與茵也。葬者,抗木在上,茵在下。士喪禮下篇陳器曰:抗木,横三縮二,加抗席三,加茵,用疏布,緇翦有幅,亦縮二横三,此士之禮一重者。以此差之,上公四重。
案:竊謂廟數,榖梁說為好。諸侯五廟,天子有二祧也。魯亦有魯公廟為祧,蓋特賜也。大夫(何以為天子大夫,鄭通諸侯大夫)三廟,若小宗,則考、祖、曾祖。王制有太祖廟,當為大宗所有。鐘氏謂大宗太祖廟不在三廟數中,亦有理。三廟者,有服也。古未為高祖制服,不迨見也,則大夫三廟足矣。士二(何注天子元士及諸侯大夫),考、祖也。按喪服嫡子為長子三年,嫡孫父沒為祖三年,是士有繼祖之道也。王制禮器謂士一廟,祭法謂官師一廟,鄭注考、祖共廟,似然也。庶人祭於寢,若準士禮,亦當有祖考。然則士禮布神席不云二席,又似但有禰廟。至於祭法壇墠之設,或如鄭君薦而不祭。陳氏曰:禮器曰: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三重,大夫再重。郊特牲曰:大饗,君三重席而昨焉。而司几筵:王之席三,諸侯之席二。郷飲郷射大夫士一而已。不同何哉?詩曰:肆筵設席。註:謂設席,重席也。葢古者諸侯以上席皆重設,筵單而已,故曰敷重篾席,敷重底席。則王之次席、繅席皆重焉,與莞筵而五。諸侯繅席亦重焉,與蒲筵而三,其數適與禮器合矣。王船山用雲莊義而申之:席五重六席,三重四席,再重三席。天子莞筵繅席次席各二,諸侯蒲筵莞席各二,大夫蒲筵一莞席二。敬軒曰:周禮鬯人:王弔臨,則共介鬯。是天子非無介矣。左傳:周之王也,制禮,上物不過十二。是天子十二牢也。天子之介,由上公差而上之,亦當十二也。


有以少為貴者:天子無介,祭天特牲。天子適諸侯,諸侯膳以犢;諸侯相朝,灌用鬱鬯,無籩豆之薦;大夫聘禮以脯醢。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大路繁[pan2]纓一就,次路繁纓七就。圭璋特,琥璜爵。鬼神之祭單席。諸侯視朝,大夫特,士旅之。此以少為貴也。
注:天子無介,無客禮也。灌,獻也。一食再食三食,謂告飽也。食力,謂工商農也。大路繁纓一就,殷祭天之車也。周禮王之五路:玉路繁纓十有二就,金路九就,象路七就,革路五就,木路翦繁鵠纓。圭璋特,朝聘以為瑞,無幣帛也。琥璜爵者,天子酬諸侯,諸侯相酬,以此玉將幣也。大夫特,士旅之,謂君揖之。
案:疏:灌,獻也。天子祭天不用鬱鬯,諸侯膳天子亦無鬱鬯,而自相朝,朝享禮畢,未饗食之前,主君酌欎鬯之酒以獻賔,示相接以芬芳之徳,不在殽味也。上於下曰禮,敵者曰儐。又大夫聘禮以脯醢者,大夫出使行聘禮畢,至國禮之,酌以酒而又有脯醢,無芬芳之徳,故湏味稍多也。天子一食者,食猶飱也。尊者常以徳為飽,不在食味,故毎一飱輙告飽,而待勸之乃更飱,故云一食也。諸侯再者,徳降天子故致再飱而吿飽,須勸乃又食。大夫士三者,徳轉少,告轉疏也,故少牢特牲禮皆三飯而告飽也。食力無數者,食力謂工商農庶人之屬也,以其無徳不仕,無禄代耕,故但陳力就業,乃得食,故呼食力也。此等無徳,以飽為度,不須告勸,故飱無數也。又大路,殷祭天之車也。殷尚質,以木為車,無别雕飾,乗以祭天,謂之大路也。繁,謂馬腹帶也。纓,鞅也。染絲而織之曰罽。五色一帀曰就。就,成也,言五色帀一成。車既樸素,故馬亦少飾,止一就也。又司士云: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是也。疏曰:此雲天子無介,謂無以客禮陳擯介也。其實餘事亦有介副,故鬯人共介鬯,是天子臨鬼神使介執鬯也。敬軒曰:兩君相見,列擯介以交辭,天子無客禮,故雖有介而不陳之以交辭,故曰無介。又食一口謂之一飯。又鬼神之祭單席,敬軒謂祭外神之席,宗廟則不然。

有以大為貴者: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大,此以大為貴也。
有以小為貴者:宗廟之祭,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觶,卑者舉角。五獻之尊,門外缶,門内壺,君尊瓦甒,此以小為貴也。
注:凡觴,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san3]。五獻,子男之饗禮也。壺大一石,瓦甒五斗,缶大小未聞也。易曰:尊酒簋貳用缶。
案:疏:今韓詩說:一升曰爵,爵,盡也,足也。二升曰觚,觚,寡也,飲當寡少。三升曰觶,觶,適也,飲當自適也。四升曰角,角,觸也,不能自適,觸罪過也。五升曰散,散,訕也,飲不能自節,為人所訕謗也。總名曰爵,其實曰觴。觴者,餉也。觥亦五升,所以罰不敬。觥,廓也,所以著明之貌。君子有過,廓然著明,非所以餉,不得名觴。古周禮說:爵一升,觚二升,獻以爵而酬以觚,一獻而三酬,則一豆矣。食一豆肉,飲一豆酒,中人之食。毛詩說:觥大七升……如鄭此言,是周禮與韓詩說同一也。

有以髙為貴者: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天子諸侯臺門。此以髙為貴也。
有以下為貴者:至敬不壇,埽地而祭。天子諸侯之尊廢禁,大夫士棜、禁,此以下為貴也。
注:廢,猶去也。棜[yu4],斯禁也,謂之棜者,無足有似於棜,或因名云耳,大夫用斯禁。士用棜禁,如今方案,隋[tuo3]長,局足,髙三寸。
案:船山曰:門,大門。大夫士不臺門,門與庭齊,就地立之,升降不以階。疏:司尊彛:欎鬯之尊用舟以承之,其犧象等六尊皆無用舟。又燕禮諸侯之法,瓦大兩有豐,是無禁也,是天子諸侯廢禁。嚴陵方氏曰:棜也禁也,皆所以為酒戒。曰棜則欲其不流,曰禁則欲其不犯,别而言之固如此,合而言之棜亦禁也。雲莊亦曰酒戒。

禮有以文為貴者:天子龍衮,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天子之冕朱緑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此以文為貴也。
注:此祭冕服也。朱緑似夏殷禮也,周禮天子五采藻。
案:雲莊曰:朱緑藻者,以朱緑二色之絲為繩也,以此繩貫玉而垂於冕以為旒。周用五采,此言朱緑,或是前代之制。十有二旒者,天子之冕,前後各十二旒,每旒十二玉。玉之色以朱白蒼黃玄為次,自上而下,徧則又從朱起。衮冕十二旒,鷩冕九旒,毳冕七旒,絺冕五旒,玄冕三旒,此數雖不同,然皆每旒十二玉,繅玉五采也。此皆周時天子之制,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此亦非周制,周家旒數隨命數。訓纂引江永謂冕無後旒,不知大明王昭明已言之。然則漢畫像石冕具前後旒。江永又曰前後十二旒恐首不能勝,然則明帝皆勝之也。

有以素為貴者:至敬無文,父黨無容。大圭不琢[zhuan4],大[tai4]羮不和[huo4],大路素而越[huo2]席,犧尊疏布鼏[mi4]樿[shan4]杓[shao4],此以素為貴也。
注: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琢當為篆字之誤也。明堂位曰:大路,殷路也。鼏或作幕。樿,木白理也。
案:雲莊曰:敬之至者不以文為美,如祭天而服黑羔裘亦是尚質素之意。折旋揖讓之禮容,所以施於外賔。見父之族黨,自當以質素為禮,不為容也。又大路,殷祭天之車,朴素無飾,以蒲越為席(覆車笭者)。船山曰:至敬謂事父也。問安視膳,慊心而止,不為文也。父黨,諸父行也。無容者,授受進退惟命之從,不為謙抑也。敬軒至敬同雲莊,無容,謂如士相見庶人見于君,不為榮,進退走,蓋不為趨翔之容也。

孔子曰:禮不可不省也。禮不同,不豐,不殺[shai4],此之謂也,盖言稱也。
注:省,察也。不同,言異也。

禮之以多為貴者,以其外心者也。
注:外心,用心於外,其徳在表也。
徳發揚,詡萬物,
注:詡[xu4]猶普也,徧也。
大理物博如此,則得不以多為貴乎?故君子樂[yao4]其發也。
注:發,猶見[xian4]也。樂多其外見也。
案:外心者,樂其發。此宋明所罕及也。然則大理物博,能無致力乎?

禮之以少為貴者,以其内心者也。
注:内心,用心於内,其徳在内。
徳産之致也精微,
注:致,致密也。
觀天下之物,無可以稱其徳者。
注:萬物皆天所生,孰可奉薦以稱也?
如此則得不以少為貴乎?是故君子慎其獨也。
注:少其牲物,致誠慤[que4]。
案:疏:故君子慎其獨也者,獨,少也。既外迹應少,故君子用少而極敬慎也。

古之聖人,内之為尊,外之為樂[le4],少之為貴,多之為美,是故先王之制禮也,不可多也,不可寡也,唯其稱也。
是故君子大牢而祭,謂之禮;匹士大牢而祭,謂之攘。
注:君子,謂大夫以上。攘,盗竊也。
案:君子,大夫以上。大夫常祭少牢,遣奠及卒哭祔用大牢,故祭用大牢而謂之禮也。又匹士,士也。攘,盗也。士常祭特豚,遣奠卒哭袝加一等少牢。疏曰:匹,偶也。士賤,不得特使為介乃行,故謂之匹士。庶人稱匹夫者,惟與妻偶耳。

管仲鏤[lou4]簋[gui3]朱紘[hong2],山節藻梲[zhuo1],君子以為濫矣。
注:濫亦盗竊也。鏤簋,謂刻而飾之。大夫刻為龜耳,諸侯飾以象,天子飾以玉。朱紘,天子冕之紘也。諸侯青組紘,大夫士當緇組紘纁邊。栭[er2]謂之節,梁上楹謂之梲,宮室之飾。士首本,大夫達棱,諸侯斵而礱之,天子加密石焉,無畫山藻之禮也。
案:疏:山節謂刻柱頭為斗栱,形如山也;藻梲者,謂畫梁上短柱為藻文也,此是天子廟飾而管仲僭為之也。

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揜[yan3]豆,澣[huan4]衣濯冠以朝,君子以為隘[ai4]矣。
注:隘,猶狹陋也。祀不以少牢,與無田者同,不盈禮也。大夫士有田則祭,無田則薦。澣衣濯冠,儉不務新。
是故君子之行禮也,不可不慎也,衆之紀也,紀散而衆亂。
注:言二大夫皆非也。紀,絲縷之數有紀。

孔子曰:我戰則克,祭則受福,蓋得其道矣。
注:我,我知禮者也。克,勝也。

君子曰:祭祀不祈,
注:祈,求也。祭祀不為求福也。詩云:自求多福。福由已耳。
不麾蚤,
注:麾[hui1]之言快也。祭有時,不以先之為快也。齊人所善曰麾。
不樂[yao4]葆[bao1,bao3]大,
注:謂器幣也。葆之言褒也。
不善嘉事,
注:嘉事之祭,致夫人是也,禮宜告見於先祖耳,不善之而祭牲。
不及肥大,薦不美多品。
注:以禮之義有以小少為貴也。

孔子曰:臧文仲安知禮?夏父[fu3]弗綦[ji4]逆祀而弗止也,燔柴於奥[cuan4]。
注:文仲,魯公子彄[kou1]之曽孫臧孫辰也。莊文之間為大夫,於時為賢,是以非之不正禮也。文二年八月丁卯,大事於大[tai4]廟,躋[ji4]僖公,始逆祀,是夏父弗綦為宗伯之為也。奥當為爨,字之誤也,或作竈。禮,尸卒食而祭,饎[chi4]爨饔爨也。時人以為祭火神,乃燔柴。
夫奥者,老婦之祭也,盛[cheng2]於盆,尊於瓶。
注:老婦,先炊者也。盆瓶,炊器也。明此祭先炊,非祭火神,燔祭似失之。
案:疏:服氏云:自躋僖公以来,昭穆皆逆,是同國語之說,與何休義異。公羊董仲舒說,躋僖公,逆祀,小惡也。左氏說,為大惡也。許君謹案,同左氏說。鄭駮之云:兄弟無相後之道,登僖公主於閔公主上,不順,為小惡也。如鄭此意,正以僖在閔上,謂之為昭,非昭穆也。
竊謂昭穆之事,傳注有別也:公羊:成公十五年,三月乙巳,仲嬰齊卒。(傳)仲嬰齊者何?公孫嬰齊也。公孫嬰齊,則曷為謂之仲嬰齊?為兄後也。為兄後則曷為謂之仲嬰齊?為人後者為之子也。為人後者為其子,則其稱仲何?孫以王父字為氏也。然則嬰齊孰後?後歸父也。歸父使於晉而未反,何以後之?……魯人徐傷歸父之無後也,於是使嬰齊後之也。
注:弟無後兄之義,為亂昭穆之序矣。父子之親,故不言仲孫,明不與子為父孫。
·注似有貶義,然傳則無譏。參:
文公二年:八月丁卯,大事於太廟,躋僖公。(傳)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祭也。其合祭奈何?毀廟之主,陳於太祖;未毀廟之主皆昇,合食於太祖,五年而再殷祭。躋者何?昇也。何言乎昇僖公?譏。何譏爾?逆祀也。其逆祀奈何?先禰而後祖也。
注:禮,昭穆指父子,近取法《春秋》,惠公與莊公當同南面西上;隱、桓與閔、僖亦當同北面西上,繼閔者在下。文公緣僖公於閔公為庶兄,置僖公於閔公上,失先後之義,故譏之。傳曰「後祖」者,僖公以臣繼閔公,猶子繼父,故閔公於文公,亦猶祖也。自先君言之,隱、桓及閔、僖各當為兄弟,顧有貴賤耳。自繼代言之,有父子君臣之道,此恩義逆順各有所施也。
·從語氣來看,公羊言「爲人後者為之子」,揭櫫大義,絕無二義。其言「逆祀奈何?先禰而後祖也」,亦無半分仿佛。然而何注一則「不與」,在則「亦猶」,是含糊其辭。可見傳注分歧。
穀梁:八月丁卯,大事於太廟,躋僖公。(傳)大事者何?大是事也,著祫嘗。祫祭者,毀廟之主。陳於太祖,未毀廟之主,皆升合祭於太祖。躋,昇也,先親而後祖也,逆祀也。逆祀,則是無昭穆也。無昭穆,則是無祖也。無祖,則無天也。故曰:文無天。無天者,是無天而行也。君子不以親親害尊尊,此《春秋》之義也。
注:親謂僖,祖謂莊。
·穀梁本意同公羊,言「先親後祖」,是以閔公為祖,僖公為父也。而注則不以閔公當祖,其事疏已辨之。
左氏:秋,八月丁卯,大事於太廟,躋僖公,逆祀也。於是夏父弗忌為宗伯,尊僖公,且明見曰:「吾見新鬼大,故鬼小。先大後小,順也。躋聖賢,明也。明、順,禮也。」君子以為失禮。禮無不順。祀,國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謂禮乎?子雖齊聖,不先父食久矣。故禹不先鯀,湯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宋祖帝乙,鄭祖厲王,猶上祖也。是以魯頌曰:「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後稷。」君子曰:「禮,謂其後稷親而先帝也。」《詩》曰:「問我諸姑,遂及伯姊。」君子曰:「禮,謂其姊親而先姑也。」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廢六關,妾織蒲,三不仁也。作虛器,縱逆祀,祀爰居,三不知也。」
注:僖是閔兄,不得為父子。嘗為臣,位應在下,令居閔上,故曰「逆祀」。
國語:《魯語》云:「將躋僖公。宗有司曰:『非昭穆也。』弗忌曰:『我為宗伯,明者為昭,其次為穆,何常之有?』」
·左氏「子雖齊聖,不先父食久矣」,亦以閔公於義為僖公父矣。而注則曰「不得為父子」。
案:先秦文獻,皆以僖公於義為閔公子。且若魯語,則逆祀即穀梁所云「無昭穆」,可知僖、閔親雖兄弟,義則君臣父子,其昭穆異也。論語「禘自灌而往」孔注亦言「亂昭穆」。然何邵公之後,皆以爲昭穆別父子,而閔僖同北面矣。然觀鄭注「禘者,諦也,言使昭穆之次審諦而不亂也。」,或康成猶以躋僖公為亂昭穆矣。然則駁許說,則康成又似不以為亂昭穆。亦難知矣。
疏曰:云禮尸卒食,而祭饎爨饔爨也者,特牲記注,舊說云:宗婦祭饎爨,烹者祭饔爨,用黍肉而已,無籩豆爼。又案異義,竈神今禮戴說引此燔柴盆瓶之事。古周禮說,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竈神。許君謹案,同周禮。鄭駮之云:祝融乃古火官之長,猶后稷為堯司馬,其尊如是,王者祭之,但就竈陘,一何陋也?祝融乃是五祀之神,祀於四郊而祭火神於竈陘,於禮乖也。如鄭此言,則祝融是五祀之神,祀於郊。奥者正是竈之神,常祀在夏,以老婦配之,有俎及籩豆,設於竈陘。又延尸入奥爨者,宗廟祭後,直祭先炊老婦之神,在於爨竈。此祝融并奥及爨三者所以不同也。船山曰:爨,饔爨、饎爨。禮,祭而尸卒食則祀之,以報火德。老,家臣為饔人者。婦,宗婦,主婦之娣姒,及從子妻也。使主其祭,主人主婦不與焉。盛肉於盆,實酒於瓶,不用尊俎,其事褻矣。辰躬祭之而又燔柴,擬於天神。敬軒以兄弟同昭穆,不祧廟為正,又議立廟四世之法,皆從疏而誤也。又謂先炊配竈為非,先炊之尊若與竈等,其祭不當茍簡若此。

禮也者,猶體也。
注:若人身體。
體不備,君子謂之不成人。設之不當,猶不備也。禮有大有小,有顯有微。大者不可損,小者不可益,顯者不可揜,微者不可大也。故經禮三百,曲禮三千,其致一也。
注:致之言至也。一謂誠也。經禮謂周禮也。周禮六篇,其官有三百六十。曲猶事也。事禮謂今禮也,禮篇多亡,本數未聞,其中事儀三千。
未有入室而不由戸者。
注:三百三千,皆由誠也。
案:朱子曰:禮儀三百,便是儀禮中士冠諸侯冠天子冠禮之類,此是大節,有三百條。如始加再加三加,又如坐如尸立如齊之類,皆是其中小目。趙氏曰:經禮如冠昏喪祭朝覲會同之類,曲禮如進退升降俯仰揖讓之類。

君子之於禮也,有所竭情盡慎,致其敬而誠若,
注:謂以少小下素為貴也。若,順也。
有美而文而誠若。
注:謂以多大髙文為貴也。

君子之於禮也,有直而行也,
注:謂若始死哭踊無節也。
有曲而殺也,
注:謂若父在為母期[ji1]也。
有經而等也,
注:謂若天子以下至士庶人為父母三年。
有順而討也,
注:討,猶去也。謂若天子以十二,公以九,侯伯以七,子男以五為節也。
有摲而播也,
注:摲[chan4]之言芟[shan1]也,謂芟殺有所與也。若祭者貴賤皆有所得,不使虚也。
有推而進也,
注:謂若王者之後得用天子之禮。
有放[fang3]而文也,
注:謂若天子之服,服日月以至黼黻。
有放而不致也,
注:謂若諸侯自山龍以下。
有順而摭[zhi2]也。
注:謂若君沐粱,大夫沐稷,士沐粱。
案:疏:放,法也。摭,猶拾取也。

三代之禮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
注:一也,俱趨誠也。由,用也。素尚白,青尚黒者也,言所尚雖異,禮則相因耳。孔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變白黒言素青者,秦二世時趙髙欲作亂,或以青為黒,黒為黄,民言從之,至今語猶存也。

周坐尸,詔侑武[wu2]方,其禮亦然,其道一也。
注:言此亦周所因於殷也。武當為無,聲之誤也。方猶常也。告尸行節,勸尸飲食無常,若孝子之為也。孝子就養[yang4]無方。詔侑,或為詔囿。
夏立尸而卒祭,
注:夏禮尸,有事則坐。
殷坐尸,
注:無事猶坐。
周旅酬六尸,
注:使之相酌也。
后稷之尸,發爵不受旅,曾子曰:周禮其猶醵與?
注:合錢飲酒為醵[ju4],旅酬相酌似之也。王居明堂之禮,仲秋乃命國醵。

君子曰:禮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
注:近人情者褻,而逺之者敬。
郊血,大饗腥,三獻爓,一獻孰。
注:郊,祭天也。大饗,祫祭先王也。三獻,祭社稷五祀。一獻,祭羣小祀也。爓,沉肉於湯也。血、腥、爓、孰,逺近備古今也。尊者先逺,差降而下,至小祀,孰而已。
是故君子之於禮也,非作而致其情也。
注:作,起也。敬非已情也,所以下彼。
此有由始也,
注:有所法也。
是故七介以相見也,不然則已慤;三辭三讓而至,不然則已蹙[cu4]。
注:已,猶甚也。慤蹙,愿貎。大[tai4]愿則辭不見[xian4],情無由至也。
故魯人將有事於上帝,必先有事於頖宮。
注:上帝,周所郊祀之帝,謂蒼帝靈威仰也。魯以周公之故,得郊祀上帝與周同。先有事於頖宫,告后稷也。告之者,將以配天,先仁也。頖[pan4],郊之學也,詩所謂頖宮也。字或為郊宮。
晉人將有事於河,必先有事於惡[hu1]池。
注:惡當為呼,聲之誤也。呼池,嘔[ou1]夷并州川。
齊人將有事於泰山,必先有事於配林。
注:配林,林名。
三月繫,七日戒,三日宿,慎之至也。
注:繫,繫牲于牢也。戒,散齊也。宿,致齊也。將有祭祀之事,必先敬慎如此,不敢切也。
故禮有擯[bin4]詔,樂有相[xiang4]步,溫[yun4]之至也。
注:皆為溫藉重禮也。擯詔,告道賔主者也。相步,扶工也。詔或為紹。
案:疏:郊天與大饗三獻竝有血腥爓孰……皇氏云:此據設之先後。郊則先設血也,後設腥與爓孰,雖以郊為主,其祭天皆然也。大饗之時,血與腥同時俱薦,當朝事迎尸於戸外薦血腥也,雖以大饗為主,其宗廟之祭皆然也。其三獻之祭,血腥與爓一時同薦,凡薦爓之時皆在薦腥之後,但社稷五祀初祭降神之時已埋血,宗伯之文是也。至正祭薦爓之時又薦血,此文是也。若羣小祀之屬,唯有薦孰,無血腥爓也,以其神卑故耳。又云不敢切也者,以積漸敬慎,不敢偪切也。船山曰:頖宮,魯君之宗廟在焉,將郊則先修時祭也。又相,拊也,以韋為之,充之以穅,所以為音之節。步,綴兆,所以為舞之節。皆使不陵遽也。溫,和緩也。慎以先之,溫以行之,敬和之節,從容詳緩,乃可以交於神人而不乘介然之情急用之也。敬軒曰:祀者惟祭天正祭時備有之,大饗腥則無血,三獻爓則又無腥矣。郊特牲言毛血告幽全,及詩言薦其血膋,皆謂祭初告殺之禮,大宗伯以血祭祭五祀,謂祭初降神之禮,皆非謂正祭時也。又祭宗廟,上公九獻,侯伯七獻,子男五獻,大夫士三獻。外神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小山川視子男,四方百物之類視大夫士。但宗廟自五獻以上,皆有二灌,外神無灌,而祭初有降神之禮。大宗伯: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以貍沈祭山林川澤,以疈辜祭四方百物。實柴血祭之屬,皆祭初降神之禮,與宗廟之灌相當,故視三公者止七獻,視諸侯者止五獻,視子男者止三獻,以其不灌故也。其視大夫士者,則惟食畢酳尸一獻。

禮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詔,朝事以樂[yue4]。
注:二者反本也。哭泣由中,非由人也。朝廷養賢,以樂樂之也。
醴酒之用,玄酒之尚。割刀之用,鸞刀之貴。莞[guan1,wan2]簟[dian4]之安,而稾[gao3]鞂[jie1]之設。
注:三者脩古。穗去實曰鞂。禹貢三百里納鞂服。
是故先王之制禮也,必有主也,
注:主謂本與古也。
故可述而多學也。
注:以本與古,求之而已。
案:王懋竑謂大饗有三,竊謂不如鄭專指祫祭。

君子曰:無節於内者,觀物弗之察矣。
注:節猶驗也。
欲察物而不由禮,弗之得矣。故作事不以禮,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禮,弗之信矣。故曰禮也者,物之致也。
注:致之言至也,極也。
案:疏:言若欲外觀察萬物,必先内有識驗之明。若心内無明,則外不能分辯也。欲察物而不由禮,弗之得矣者,心由内所識,是可節,是禮也。言若外欲觀察萬物,而心不由禮,則察物不能得也。故曰禮也者,物之致也。趙弗如謂禮不是虛文,舍禮義而仁義茫然無根據,其何以觀之哉?船山曰:節喜怒哀樂,自然之準也。萬物之理,切乎人用者,人心皆固有其則,以飭吾喜怒哀樂之用。茍昧其節,則好惡偏而不足以盡物理之當然矣。節之所著,則禮是已。故欲察物者,必反求諸心,因其本然之節,率繇乎禮,乃使物之情理畢著,而唯吾之用。不然,逐物而察之不切於吾身,而又奚以用乎?此人性之蘊與物理之宜同原而互著,禮所為率性體物而不可離也。又萬物之理,人心之同,皆以禮為之符合,是人己內外合一之極致也。又此章之義最為深切,學者能達其所以然,則盡性成物之理悉備於此矣。若舍是而別求觀物之妙者,徒窮大而失居,鮮有不流於莊列之說者,可不慎哉?竊謂船山以理學之言而明禮合內外之要,其繁瑣若是矣。然則先儒不預設心性無偏,不圖謀萬物一理,然則禮以節內,以察外,是先王易簡之道也。理學不法先王之簡易,而孤求天地於一心,獨抱一理於萬殊。然既省其內外之實,又何逃乎先王之的論?先王非不用心也,非不體物也,然義理忠信皆歸於禮,何哉?禮有器以大備也!使民措正施行也!竊謂:理學既去禮學中心,又愛道易簡,則其格物難免多事之嫌。此心學所以生也。心學之弊,在無節於内者,觀物弗之察矣。然則語道學以理,不足以喻矣。非不能喻也,理學心學者,必謂天理在我,學貴為己,明心見性,不遷外物。則雖有至道,不自其心,不過一物耳,必不學也。則救弊如何?曰:尚可言禮器也。與之論禮,則雖先王不足道也。責之以禮,則先王之心固可行也。是先王所以制禮而不言道也。

是故昔先王之制禮也,因其財物而致其義焉爾。故作大事必順天時,
注:大事,祭祀也。春秋傳曰:啟蟄而郊,龍見而雩,始殺而嘗,閉蟄而烝。
為朝夕必放於日月,
注:日出東方,月生西方。
為高必因丘陵,
注:謂冬至祭天於圜丘之上。
為下必因川澤,
注:謂夏至祭地於方澤之中。
是故天時雨澤,君子達亹亹焉。
注:逹猶皆也。亹亹[wei3],勉勉也。君子愛物,見天雨澤,皆勉勉勸樂。

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舉賢而置之,聚衆而誓之。
注:古者將有大事,必選賢誓衆,重事也。
是故因天事天,
注:天高,因高者以事也。
因地事地,
注:地下,因下者以事也。
因名山升中于天,
注:名猶大也。升,上也。中猶成也。謂巡守至於方嶽,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孝經説曰:封乎泰山,考績燔燎,禪乎梁甫,刻石紀號也。
因吉土以饗帝于郊。
注:吉土,王者所卜而居之土也。饗帝于郊,以四時所兆祭於四郊者也。今漢亦四時迎氣,其禮則簡。
升中于天,而鳳凰降,龜龍假[ge2];
注:功成而太平,隂陽氣和而致象物。
饗帝於郊,而風雨節,寒暑時。
注:五帝主五行,五行之氣和而庶徵得其序也。五行木為雨,金為暘[yang2],火為燠[yu4],水為寒,土為風。
是故聖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注:南面立者,視朝。
案:雲莊曰:巡守而至方岳之下,必因此有名之大山升進此方諸侯治功平成之事,以告於天。舜典柴岱宗即其禮也。吉土,王者所卜而建都之地也。兆於南郊,嵗有常禮。其瑞物之臻,休徵之應,理或然耳。而後世封禪之説,遂根著於此,牢不可破,皆鄭氏祖緯説啓之也。

天道至教,聖人至德。
注:目下事也。
廟堂之上,罍[lei2]尊在阼,犧尊在西。廟堂之下,縣[xuan2]鼓在西,應[xian4,應4]鼓在東。
注:禮樂之器尊西也。小鼓謂之應。犧,周禮作獻。
君在阼,夫人在房。
注:人君尊東也。天子諸侯有左右房。
大明生於東,月生於西,此隂陽之分[fen4],夫婦之位也。
注:大明,日也。
君西酌犧象,夫人東酌罍尊。
注:象日出東方而西行也,月出西方而東行也。周禮曰:春祠,夏禴,祼用雞彜鳥彝,皆有舟。其朝踐用兩獻尊,其再獻用兩象尊,皆有罍,諸臣之所酢。
禮交動乎上,樂交應乎下,和之至也。
注:言交乃和。
案:郝楚望謂君在阼,夫人在東房。并無西房。敬軒謂卿大夫亦有左右房,人君及大夫士,主婦之位皆在東房。

禮也者,反其所自生。
注:自,由也。制禮者,本已所由,得民心也。
樂也者,樂[le4]其所自成。
注:作樂緣民所樂於己之功。舜之民樂其紹堯,而作大韶。湯武之民樂其濩伐,而作濩武。
是故先王之制禮也以節事,
注:勸反本也。
脩樂[yue4]以道[dao3]志,
注:勸之善也。
故觀其禮樂而治亂可知也。
注:國亂,禮慢而樂淫也。
蘧伯玉曰:君子之人達。
注:觀其禮樂則知治亂也。蘧伯玉,衞大夫也,名瑗。
故觀其器而知其工之巧,觀其發而知其人之知[zhi4]。
注:禮樂亦猶是也。
故曰:君子慎其所以與人者。
注:將以是觀。
案:船山謂君子之,下闕一於字。又發,發矢也。竊謂鑿。發者,發而皆中節之發也。

太廟之内敬矣。君親牽牲,大夫贊幣而從。
注:納牲於庭時也。當用幣告神而殺牲。
君親制祭,夫人薦盎。
注:親制祭,謂朝事進血膋[liao2]時所制者,制肝洗於鬱鬯,以祭於室及主。
君親割牲,夫人薦酒。
注:親割,謂進牲孰體時。
卿大夫從君命,婦從夫人,洞洞[tong4,dong4]乎其敬也,屬屬乎其忠也,勿勿乎其欲其饗之也。
注:勿勿,猶勉勉也。
納牲詔於庭,血毛詔於室,羮定詔於堂,三詔皆不同位,蓋道求而未之得也。
注:肉謂之羹。道猶言也。
設祭于堂,
注:設祭之饌於堂,人君禮焉。
為祊乎外,
注:祊[beng1],祭明日之繹祭也。謂之祊者,於廟門之旁,因名焉。其祭之禮既設,祭於室而事尸於堂,孝子求神非一處也。周禮曰:夏后氏世室,門堂三之二,室三之一。詩頌絲衣曰:自堂徂基。
故曰:於彼乎?於此乎?
注:不知神之所在也。
案:疏曰:洞洞,質慤之貎。又屬屬,專一之貎。又夏后氏世室,門堂三之二,室三之一者,證廟門之旁有室有堂也。又引詩頌絲衣之篇者,證繹祭在堂事尸也。雲莊曰:設祭在廟門外之西旁,故因名為祊也。疏曰:納牲詔於庭者,詔,告也。謂牲入在庭,以幣告神,故云詔於庭。血毛詔於室者,謂殺牲取血及毛,入以告神於室。羹定詔於堂者,羹,肉湆也。定,孰肉也。謂煮肉既孰,將欲迎尸,主入室乃先以俎盛之,告神於堂,是薦孰未食之前也。船山曰:此通言祫祭時享之禮。納牲,迎牲而殺也。詔,告神也。庭,墀也。血毛告於堂,當朝踐時。羹定告於室,當饋食時。此云血毛詔於室,羹定詔於堂者,堂室二字互誤也。敬軒以為祊在饋食之前。

一獻質,
注:謂祭羣小祀也。
三獻文,
注:謂祭社稷五祀。
五獻察,
注:察,明也。謂祭四望山川也。
七獻神。
注:謂祭先公。
大饗其王事與?
注:盛其饌與貢,謂祫祭先王。
三牲魚腊[xi1],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籩豆之薦,四時之和氣也。
注:此饌諸侯所獻。
内[na4]金,示和也。
注:此所貢也。内之庭實先設之。金,從革,性和。荆揚二州,貢金三品。
束帛加璧,尊德也。
注:貢享所執致命者。君子於玉比德焉。
龜為前列,先知也。
注:龜知事情者,陳於庭,在前。荆州納錫太龜。
金次之,見情也。
注:金,炤[zhao4]物。金有兩義,先入後設。
丹漆絲纊竹箭,與衆共財也。
注:萬民皆有此物。荆州貢丹,兗州貢漆絲,豫州貢纊,揚州貢篠[xiao3]簜[dang4]。
其餘無常貨,各以其國之所有,則致逺物也。
注:其餘謂九州之外,夷服鎮服蕃服之國。周禮九州之外謂之蕃國,世一見,各以其所貴寳為摯。周穆王征犬戎,得白狼白鹿,近之。
其出也,肆[gai1]夏而送之,蓋重禮也。
注:出,謂諸侯之賔也禮畢而出,作樂以節之。肆夏當為陔夏。
案:船山曰:鄉飲酒及燕,一獻也。饗子男之使,三獻也。饗子男之君及侯伯之使,五獻也。饗侯伯七獻也。又按春秋傳國語皆云肆夏,天子所以享元侯,則自當以經文為正。敬軒亦從肆夏本字。又謂大饗為王饗來朝諸侯。

祀帝於郊,敬之至也。
注:言就而祭之,不敢致也。
宗廟之祭,仁之至也。
注:仁,恩也。父子主恩也。
喪禮,忠之至也。
注:謂哭踊袒[dan4]襲[xi2]也。
備服器,仁之至也。
注:謂小斂大斂之衣服,葬之明器。
賔客之用幣,義之至也。
注:謂來賻賵。
故君子欲觀仁義之道,禮其本也。
注:言禮有節於内,可以觀也。
案:雲莊曰:朝聘燕享,幣有常用,故幣帛篚筐,將其厚意,義之至也。訓纂:備服器,賓客用幣,鄭元慶謂祭祀燕饗賓客皆然。

君子曰:甘受和[huo4],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苟無忠信之人,則禮不虚道。是以得其人之為貴也。
注:道猶由也,從也。

孔子曰:誦詩三百,不足以一獻,一獻之禮,不足以大饗,大饗之禮,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不足以饗帝。
注:誦詩三百,喻習多言而不學禮也。大旅,祭五帝也。饗帝,祭天。
毋輕議禮。
注:謂若誦詩者不可以强言禮。
案:疏:一獻小祀。大饗,謂祫祭宗廟也。船山曰:大饗,宗廟之祭。大旅,山川方望之祭,祭地之大者也。竊謂船山從理學說也。敬軒曰:大旅者,因事祭天之名,其禮稍殺於正祭。大宗伯:國有故,則旅上帝及四望。又饗帝,謂祀天之正禮也。

子路為季氏宰,
注:宰,治邑吏也。
季氏祭逮闇而祭,日不足,繼之以燭。
注:謂舊時也。
雖有强力之容,肅敬之心,皆倦怠矣。
注:以其久也。
有司跛倚以臨祭,其為不敬大矣。
注:偏任為跛[bi4],依物為倚[yi3]。
他日祭,子路與,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階,質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
注:室事,祭時堂事,儐尸。
孔子聞之曰:誰謂由也而不知禮乎?
注:多其知禮。
案:雲莊曰:闇,昧爽以前也。船山曰:晏朝[chao2],謂常日君出視晏朝之時,晡[bu1]前也。竊謂晡有二義,一申時也,一黃昏時也。案周制朝在朝夕,則晡當為黃昏時。敬軒:晏朝,夕時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說苑 ​卷第十九
【小仓山房文集】卷十五
左丘明《國語》(魯语下)
第04部 卷三百八十二
孝经注疏
《管子》六 十 九至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