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鸟类图解

《诗经》鸟类图解

2015-02-07 搜韵

【雎鸠】

  • 释名
    上体暗褐,下体白色。趾具锐爪,适于捕鱼。《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在河之洲。” 朱熹 集传:“雎鳩,水鸟,一名王雎,状类鳧鷖,今 江 淮 间有之。” 明 何景明 《明月篇》序:“夫诗本性情之发者也,其切而易见者,莫如夫妇之间。是以三百篇首乎雎鳩,六义首乎《风》。” 明 汪廷讷 《种玉记·尚主》:“偕伉儷,乐衾裯;歌燕尔,咏雎鳩。”

  • 诗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国风·周南 关雎



【黄鸟】

  • 释名
    有两说。《尔雅·释鸟》:“皇,黄鸟。” 郭璞 注:“俗呼黄离留,亦名搏黍。”黄离留,即黄莺。 郝懿行 义疏:“按此即今之黄雀,其形如雀而黄,故名黄鸟,又名搏黍,非黄离留也。”《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三国 魏 曹植 《三良》诗:“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赵幼文 校注:“《诗经·黄鸟篇》序:‘《黄鸟》,哀三良也。’” 唐 李白 《江南春怀》诗:“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清 方文 《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分赋》:“却喜红英犹未落,况闻黄鸟且为懽。”

  • 诗句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覃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凯风
    交交黄鸟,止于棘。 黃鸟
    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 黃鸟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 绵蛮



【鹊】

  • 释名
    鸟名。喜鹊也。一名干鹊,一名鳷鹊。陶弘景谓之飞驳鸟。《本草》鹊大如鸦而长尾,尖觜黑爪,绿背白腹。上下飞鸣,以音感而孕,以视而抱。季冬始巢,开户背太岁,向太乙,知来岁多风,巢必卑下,其鸣唶唶故谓之鹊,鹊色驳杂故谓之驳,灵能报喜故谓之喜,性最恶湿故谓之干鹊。陆佃曰:传枝受卵不堕地,故曰干鹊。《庄子·天运篇》乌鹊孺。《注》传枝而孚生也。因传枝而名鳷鹊。《诗·鄘风》鹊之疆疆。《礼·月令》季冬鹊始巢。《淮南子·修务训》如鹊之驳。《正字通》鹊春三月乳子,已,舍巢去,他鸟居之。涉秋首无毛若髡,能制猬。鹊所在猬必反腹受其啄,鸣木上猬伏不能兴。

  • 诗句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国风·召南 鹊巢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 鶉之奔奔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 防有鹊巢



【鸠】

  • 释名
    《说文》似山雀而小,短尾,青黑色。《禽经》拙者莫如鸠,不能为巢。《诗·召南》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礼·月令》仲春,鹰化为鸠。又《王制》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

  • 诗句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国风·召南 鹊巢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 鳲鸠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 小宛



【雀】

  • 释名
    《说文》依人小鸟也。从小,隹。《古今注》雀,一名家宾。《埤雅》雀,物之淫者。《诗·召南》谁谓雀无角。《左传·襄二十五年》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 诗句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行露



【燕】

  • 释名
    《说文》玄鸟也。摄口布翅枝尾,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

  • 诗句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燕燕



【雉】

  • 释名
    短尾鸟的总称。本义:野鸡。《说文》雉有十四种。

  • 诗句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雄雉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 匏有苦叶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 兔爰
    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小弁



【雁】

  • 释名
    《说文》雁,鹅也。《玉篇》大曰鸿,小曰雁。《禽经》一名翁鸡。一名鲨鹑。一名鹰。《广雅》鴚鹅,鶬鹅,雁也。《扬子·方言》雁,自关而东谓之鴚鹅,南楚之外谓之鶬鴚。又《法言》时来时往,朱鸟之谓欤。《注》雁也。又名阳鸟。《书·禹贡》阳鸟攸居。《传》随阳之鸟。雁属。《礼·月令》孟春之月,鸿雁来。《夏小正》雁北乡。《正字通》雁夜宿,鸿内雁外,更相惊避,飞则衔芦避矰缴,有远害之道。又《周礼·春官·大宗伯》禽作六挚,大夫执雁。又《仪礼·士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又》昏之夕,亲迎奠雁。《疏》雁,顺阴阳往来,不再偶也。又《诗·郑风》两骖雁行。《注》骖少次服马,如雁行也。

  • 诗句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 匏有苦叶
    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大叔于田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女曰鸡鸣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小雅·鸿雁之什 鸿雁



【流离】

  • 释名
    枭的别名。《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陆玑 疏:“流离,梟也。自 关 而西谓梟为流离。” 清 恽敬 《鸱鴞说》:“鴞如鳩,一名鵩,一名流离是也。土鴞食母,一名梟鴟是也。”

  • 诗句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旄丘



【乌】

  • 释名
    《说文》孝鸟也。象形。《埤雅》林罕以为全象鸟形,但不注其目睛。乌体全黑,远而不分别其睛也。《诗·邶风》莫黑匪乌。《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

  • 诗句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 北风
    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正月



【鹑】

  • 释名
    《广韵》鹌鹑。《本草》鹑大如鸡雏,头细而无尾,有斑点,雄者足高,雌者足卑。《淮南子·时则训》田鼠化为鹑。又《毕万术》虾蟆得爪化为鹑。《交州记》南海有黄鱼,九月则化为鹑。《陆佃云》鹑无常居,而有常匹,故《尸子》曰:尧鹑居。诗曰:鹑之奔奔。言鹑能不乱其匹,卫人以为宣姜鹑之不如也。又俗言此鸟性淳,飞必附草,行不越草,遇草横前,即旋行避之,故曰鹑。《正字通》鹑尾特秃,若衣之短结,故凡敝衣曰衣若县鹑。

  • 诗句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 鹑之奔奔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鹑兮。 伐檀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 四月



【鸡】

  • 释名
    《说文》知时畜也。《玉篇》司晨鸟。《尔雅·释畜》鸡大者蜀。蜀子雓,未成鸡僆,绝有力奋。《疏》此别鸡属也。《春秋·说题辞》曰: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炎上,故阳出鸡鸣,以类感也。

  • 诗句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女曰鸡鸣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风雨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国风·齐风 鸡鸣



【鸨】

  • 释名
    《说文》鸟也。《郭璞》曰鸨,似雁无后趾,毛有豹文。一名独豹。《诗·唐风》肃肃鸨羽。《毛传》鸨性不树止。正义曰:鸨鸟连蹄,树止则为苦,故以喻君子从征役为危苦也。《埤雅》鸨性群居如雁,自然有行列,故从??。??相次也。《正字通》陆佃曰:亦名鸿豹。易林曰:文山鸿豹。又段成式曰:鸨遇鸷鸟,能激粪射之,粪著毛悉脱。又马名。与駂同。乌骢也。《诗·郑风》叔于田,乘乘鸨。《传》骊马杂毛曰鸨。古字通用。

  • 诗句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鸨羽



【凫】

  • 释名
    《尔雅·释鸟》舒凫,骛。《郭注》鸭也。《疏》野曰凫,家曰鸭。《又》凫,雁丑,其足蹼,其踵企。《郭注》凫雁脚閒有幕蹼属相著,飞即伸其脚跟企直。《疏》丑类也。《又》鸍,沈凫。《注》状似鸭而小,背文青色,卑脚红掌,短喙长尾。《诗·郑风》弋凫与雁。又《大雅》凫鷖在泾。《注》凫,水鸟。鷖,凫属。又《南越志》有私凫栖息松閒不水处,宿必以树。又《扬子方言郭注》江东有小凫,其多无数,俗谓之寇凫。又《山海经》鹿台山有鸟,状如雄鸡,人面,曰凫徯。

  • 诗句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女曰鸡鸣
    凫鷖在泾,公尸来燕来宁。 凫鷖
    保有凫绎,遂荒徐宅。 閟宮



【晨风】

  • 释名
    毛 传:“晨风,鸇也。” 鸇,猛禽也。似鷂,青黄色,燕颔句喙,响风摇翮,乃因风急疾,食鸠、鸽、燕、雀。晋 陆机 《拟〈行行重行行〉》诗:“王鮪怀河岫,晨风思北林。”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红阳飞鹊,紫燕晨风。”

  • 诗句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晨风



【鹭】

  • 释名
    《说文》白鹭也。《李时珍》曰水鸟也。林栖水食,群飞成序,洁白如雪,顶有长毛十数茎,毵毵然如丝,欲取鱼,则弭之,名曰丝禽。一名属玉,一名舂锄。《尔雅·释鸟》鹭舂锄。《注》鹭头翅背上,皆有长翰毛。今江东人取以为睫摛,名之曰白鹭縗。禽经曰:鹴飞则霜,鹭飞则露,其名以此。步于浅水,好自低昂,如舂如锄之状,故曰舂锄。又朱鹭。《尔雅·释鸟疏》楚威王时,有朱鹭合沓飞翔而来舞。则复有赤者,旧鼓吹朱鹭曲,是也。然则鸟名白鹭,赤者少耳。《晋书·乐志》汉时短箫铙歌之乐,其曲有朱鹭。又鹭羽,舞者所持以指麾,或坐或伏也。

  • 诗句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国风·陈风 宛丘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 振鹭
    振振鹭,鹭于下。 有駜



【仓庚】

  • 释名
    亦作“ 仓鶊 ”。 黄莺的别名。《诗·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禽经》:“仓鶊,黧黄、黄鸟也。” 张华 注:“今谓之黄鸝,黄鶯是也。”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昔我云别,仓庚载鸣。” 明 张煌言 《妒妇津》诗:“古云粥仓庚,可以疗此痼。”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白琼仙》:“妾无妬意,不烦君调仓庚羹也。”古代传说仓庚作羹可以疗妒,故云。

  • 诗句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国风·豳风 七月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东山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出车



【鸱鴞】

  • 释名
    亦作“ 鴟梟 ”。 鸟名。俗称猫头鹰。常用以比喻贪恶之人。《诗·豳风·鸱鴞》:“鴟鴞鴟鴞,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鴟梟鸣衡扼,犲狼当路衢。” 李善 注:“鴟梟、豺狼,以喻小人也。” 明 王錂 《春芜记·解嘲》:“他奸谋恣行,恨鴟梟恶吻,把凤雏喧憎。”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我们能够大叫,是黄莺便黄莺般叫;是鸱鴞便鸱鴞般叫。”一说,指鹪鹩。又称桃虫鸟。见《诗·豳风·鸱鴞》 王先谦 集疏。《文选·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鴟鴞恤功,爱子及室。” 刘良 注:“鴟鴞,鸟也。言此鸟忧毁其室。”

  • 诗句
    鸱鴞鸱鴞,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鸱鴞



【鵻】

  • 释名
    小鸠,即今白鸠。《说文》祝鸠也。《诗·小雅》翩翩者鵻。《毛传》鵻,夫不也。《郑笺》谨悫孝顺之鸟也。本作隹。《尔雅·释鸟》隹其,鳺鴀。

  • 诗句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 四牡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 小雅·南有嘉魚之什 南有嘉魚



【鸣鸠】

  • 释名
    即斑鸠。《诗·小雅·小宛》:“宛彼鸣鳩,翰飞戾天。”《吕氏春秋·季春》:“鸣鳩拂其羽,戴任降于桑。” 高诱 注:“鸣鳩,班鳩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八:“鸣鳩嬉庭树,焦明游浮云。” 明 刘基《春日杂兴》诗之二:“鸣鳩语燕声相应,又是人间一度春。”参见“ 斑鳩 ”。

  • 诗句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 小宛



【桑扈】

  • 释名
    即青雀。又名窃脂。《诗·小雅·小宛》:“交交桑扈,率场啄粟。” 朱熹 集传:“桑扈,窃脂也,俗呼青觜,肉食不食粟。” 唐 卢鉟 《勗曹生》诗:“桑扈交飞百舌忙,祖亭闻乐倍思乡。” 元 马祖常 《用乐天韵因效其题咏闲意》:“邨北邨南桑扈叫,家前家后竹鷄飞。” 清 唐孙华 《莺粟花》诗:“栗留影里垂蕤重,桑扈飞时拂槛斜。”

  • 诗句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 小宛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 桑扈



【鸢】

  • 释名
    《说文》鸷鸟也。《玉篇》鸱类也。《诗·大雅》鸢飞戾天。《尔雅·释鸟》鸢鸟丑,其飞也翔。《疏》鸢,鸱也。鸱鸟之类,其飞也布翅翱翔。又《礼·曲礼》前有尘埃,则载鸣鸢。《疏》鸢,鸱也。鸢鸣则将风,画鸱于旌首而载之,众见咸知以为备也。又风鸢。《唐书·田悦传》临洺将张伾,以纸为风鸢,高百余丈,为书达马燧营。《续博物志》今之纸鸢,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望视,以泄内热。又木鸢。《韩非子·外储说》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

  • 诗句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 四月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旱麓



【鸳鸯】

  • 释名
    似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趾间有蹼,善游泳,翼长,能飞。雄的羽色绚丽,头后有铜赤、紫、绿等色羽冠;嘴红色,脚黄色。雌的体稍小,羽毛苍褐色,嘴灰黑色。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流边。在我国 内蒙古 和 东北 北部繁殖,越冬时在 长江 以南直到 华南 一带。为我国著名特产珍禽之一。旧传雌雄偶居不离,古称“匹鸟”。《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毛 传:“鸳鸯,匹鸟也。”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鸳鸯,水鸟,凫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死,故曰疋鸟。” 清 唐孙华 《渔父词》之三:“湖上鸳鸯亦竝头,鰥鰥鱼目夜长愁。”

  • 诗句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鸳鸯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白华



【鷮】

  • 释名
    《说文》走鸣长尾鸡也。《尔雅·释鸟》鷮雉。《郭注》即鷮鸡也。《诗·小雅》有集维鷮。《山海经》女几之山,其鸟多白鷮。《陆玑疏》鷮微小于翟,走而且鸣,曰鷮鷮。其尾长,肉甚美。《埤雅》薛综曰:雉之健者为鷮,尾长六尺。《字说》鸣则首尾乔如。《后汉·华佗传》冷寿光尝屈颈鷮息。

  • 诗句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 车辖



【鶖】

  • 释名
    《玉篇》水鸟也。一名扶老。《崔豹·古今注》扶老,秃秋也。状如鹤而大。《诗·小雅》有鶖在梁。《本草》李时珍曰:秃鶖,水鸟之大者。青苍色,长颈赤目,头项皆无毛,其项皮红色,如鹤顶,其喙深黄色而扁直,长尺余。凡鸟至秋毛脱秃,此鸟头秃如秋毨,如老人头童,及扶老之杖,故一名扶老。埤雅,鶖性贪恶,今俗呼秃鶖。

  • 诗句
    有鶖在梁,有鹤在林。 白华



【鹰】

  • 释名
    《玉篇》鸷鸟。李时珍曰:鹰以膺击,故谓之鹰。陆佃云:一岁曰黄鹰,二岁曰鴘鹰,鴘次赤也。三岁曰鸧鹰,今通谓之角鹰,顶有毛角微起。一曰题肩,一曰征鸟,一曰爽鸠。《左传·昭十七年》爽鸠氏。《注》鹰也,一作鶆鸠。《尔雅·释鸟》鹰鶆鸠。又《本草》虎鹰,翼广丈余,能搏虎。《裴氏新书》鹰在众鸟閒,若睡寐然,故积怒而后全刚生焉。诗大雅: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言其武之奋扬也。《正字通》鹰雄形小雌体大,生于窟者好眠,巢于木者常立,双骹长者起迟,六翮短者飞急。礼月令,季夏,鹰乃学习。注:雏学飞。又季秋,鹰乃祭鸟。注:欲食鸟,先杀鸟不食。毛氏曰:本作?,后人加鸟字,不知?已从隹矣。徐锴曰:鹰随人指纵,故从人。

  • 诗句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 大明



【鷖】

  • 释名
    水鸟。鸥也。一名水鴞。《说文》凫属。《埤雅》凫好没,鷖好浮。《正字通》鷖,苍黑色,群飞鸣,随潮往来,曰信凫,知风起,辄飞至岸,渡海者以为候。《诗·大雅》凫鷖在泾。又通作翳。《司马相如·上林赋》拂翳鸟。《注》同鷖。

  • 诗句
    凫鷖在泾,公尸来燕来宁。 凫鷖


【桃虫】

  • 释名
    鸟名。即鹪鹩。《诗·周颂·小毖》:“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 朱熹 集传:“桃虫:鷦鷯,小鸟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摩尼不宵朗,则无别於磧砾;化鯤不凌霄,则靡殊於桃虫。” 宋 梅尧臣 《通判桃花厅》诗:“花底有小鸟,其字曰桃虫。既於桃得名,为桃言女工。”
    桃树上的蠹虫。 隋 江总 《南越木槿赋》:“井上桃虫难可杂,庭中桂蠧岂见怜。”

  • 诗句
    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 小毖

    《诗经》鸟类图解

    2015-02-07 搜韵

    【雎鸠】

    • 释名
      上体暗褐,下体白色。趾具锐爪,适于捕鱼。《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在河之洲。” 朱熹 集传:“雎鳩,水鸟,一名王雎,状类鳧鷖,今 江 淮 间有之。” 明 何景明 《明月篇》序:“夫诗本性情之发者也,其切而易见者,莫如夫妇之间。是以三百篇首乎雎鳩,六义首乎《风》。” 明 汪廷讷 《种玉记·尚主》:“偕伉儷,乐衾裯;歌燕尔,咏雎鳩。”

    • 诗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国风·周南 关雎



    【黄鸟】

    • 释名
      有两说。《尔雅·释鸟》:“皇,黄鸟。” 郭璞 注:“俗呼黄离留,亦名搏黍。”黄离留,即黄莺。 郝懿行 义疏:“按此即今之黄雀,其形如雀而黄,故名黄鸟,又名搏黍,非黄离留也。”《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三国 魏 曹植 《三良》诗:“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赵幼文 校注:“《诗经·黄鸟篇》序:‘《黄鸟》,哀三良也。’” 唐 李白 《江南春怀》诗:“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清 方文 《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分赋》:“却喜红英犹未落,况闻黄鸟且为懽。”

    • 诗句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覃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凯风
      交交黄鸟,止于棘。 黃鸟
      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 黃鸟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 绵蛮



    【鹊】

    • 释名
      鸟名。喜鹊也。一名干鹊,一名鳷鹊。陶弘景谓之飞驳鸟。《本草》鹊大如鸦而长尾,尖觜黑爪,绿背白腹。上下飞鸣,以音感而孕,以视而抱。季冬始巢,开户背太岁,向太乙,知来岁多风,巢必卑下,其鸣唶唶故谓之鹊,鹊色驳杂故谓之驳,灵能报喜故谓之喜,性最恶湿故谓之干鹊。陆佃曰:传枝受卵不堕地,故曰干鹊。《庄子·天运篇》乌鹊孺。《注》传枝而孚生也。因传枝而名鳷鹊。《诗·鄘风》鹊之疆疆。《礼·月令》季冬鹊始巢。《淮南子·修务训》如鹊之驳。《正字通》鹊春三月乳子,已,舍巢去,他鸟居之。涉秋首无毛若髡,能制猬。鹊所在猬必反腹受其啄,鸣木上猬伏不能兴。

    • 诗句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国风·召南 鹊巢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 鶉之奔奔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 防有鹊巢



    【鸠】

    • 释名
      《说文》似山雀而小,短尾,青黑色。《禽经》拙者莫如鸠,不能为巢。《诗·召南》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礼·月令》仲春,鹰化为鸠。又《王制》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

    • 诗句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国风·召南 鹊巢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 鳲鸠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 小宛



    【雀】

    • 释名
      《说文》依人小鸟也。从小,隹。《古今注》雀,一名家宾。《埤雅》雀,物之淫者。《诗·召南》谁谓雀无角。《左传·襄二十五年》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 诗句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行露



    【燕】

    • 释名
      《说文》玄鸟也。摄口布翅枝尾,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

    • 诗句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燕燕



    【雉】

    • 释名
      短尾鸟的总称。本义:野鸡。《说文》雉有十四种。

    • 诗句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雄雉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 匏有苦叶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 兔爰
      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小弁



    【雁】

    • 释名
      《说文》雁,鹅也。《玉篇》大曰鸿,小曰雁。《禽经》一名翁鸡。一名鲨鹑。一名鹰。《广雅》鴚鹅,鶬鹅,雁也。《扬子·方言》雁,自关而东谓之鴚鹅,南楚之外谓之鶬鴚。又《法言》时来时往,朱鸟之谓欤。《注》雁也。又名阳鸟。《书·禹贡》阳鸟攸居。《传》随阳之鸟。雁属。《礼·月令》孟春之月,鸿雁来。《夏小正》雁北乡。《正字通》雁夜宿,鸿内雁外,更相惊避,飞则衔芦避矰缴,有远害之道。又《周礼·春官·大宗伯》禽作六挚,大夫执雁。又《仪礼·士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又》昏之夕,亲迎奠雁。《疏》雁,顺阴阳往来,不再偶也。又《诗·郑风》两骖雁行。《注》骖少次服马,如雁行也。

    • 诗句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 匏有苦叶
      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大叔于田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女曰鸡鸣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小雅·鸿雁之什 鸿雁



    【流离】

    • 释名
      枭的别名。《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陆玑 疏:“流离,梟也。自 关 而西谓梟为流离。” 清 恽敬 《鸱鴞说》:“鴞如鳩,一名鵩,一名流离是也。土鴞食母,一名梟鴟是也。”

    • 诗句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旄丘



    【乌】

    • 释名
      《说文》孝鸟也。象形。《埤雅》林罕以为全象鸟形,但不注其目睛。乌体全黑,远而不分别其睛也。《诗·邶风》莫黑匪乌。《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

    • 诗句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 北风
      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正月



    【鹑】

    • 释名
      《广韵》鹌鹑。《本草》鹑大如鸡雏,头细而无尾,有斑点,雄者足高,雌者足卑。《淮南子·时则训》田鼠化为鹑。又《毕万术》虾蟆得爪化为鹑。《交州记》南海有黄鱼,九月则化为鹑。《陆佃云》鹑无常居,而有常匹,故《尸子》曰:尧鹑居。诗曰:鹑之奔奔。言鹑能不乱其匹,卫人以为宣姜鹑之不如也。又俗言此鸟性淳,飞必附草,行不越草,遇草横前,即旋行避之,故曰鹑。《正字通》鹑尾特秃,若衣之短结,故凡敝衣曰衣若县鹑。

    • 诗句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 鹑之奔奔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鹑兮。 伐檀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 四月



    【鸡】

    • 释名
      《说文》知时畜也。《玉篇》司晨鸟。《尔雅·释畜》鸡大者蜀。蜀子雓,未成鸡僆,绝有力奋。《疏》此别鸡属也。《春秋·说题辞》曰: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炎上,故阳出鸡鸣,以类感也。

    • 诗句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女曰鸡鸣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风雨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国风·齐风 鸡鸣



    【鸨】

    • 释名
      《说文》鸟也。《郭璞》曰鸨,似雁无后趾,毛有豹文。一名独豹。《诗·唐风》肃肃鸨羽。《毛传》鸨性不树止。正义曰:鸨鸟连蹄,树止则为苦,故以喻君子从征役为危苦也。《埤雅》鸨性群居如雁,自然有行列,故从??。??相次也。《正字通》陆佃曰:亦名鸿豹。易林曰:文山鸿豹。又段成式曰:鸨遇鸷鸟,能激粪射之,粪著毛悉脱。又马名。与駂同。乌骢也。《诗·郑风》叔于田,乘乘鸨。《传》骊马杂毛曰鸨。古字通用。

    • 诗句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鸨羽



    【凫】

    • 释名
      《尔雅·释鸟》舒凫,骛。《郭注》鸭也。《疏》野曰凫,家曰鸭。《又》凫,雁丑,其足蹼,其踵企。《郭注》凫雁脚閒有幕蹼属相著,飞即伸其脚跟企直。《疏》丑类也。《又》鸍,沈凫。《注》状似鸭而小,背文青色,卑脚红掌,短喙长尾。《诗·郑风》弋凫与雁。又《大雅》凫鷖在泾。《注》凫,水鸟。鷖,凫属。又《南越志》有私凫栖息松閒不水处,宿必以树。又《扬子方言郭注》江东有小凫,其多无数,俗谓之寇凫。又《山海经》鹿台山有鸟,状如雄鸡,人面,曰凫徯。

    • 诗句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女曰鸡鸣
      凫鷖在泾,公尸来燕来宁。 凫鷖
      保有凫绎,遂荒徐宅。 閟宮



    【晨风】

    • 释名
      毛 传:“晨风,鸇也。” 鸇,猛禽也。似鷂,青黄色,燕颔句喙,响风摇翮,乃因风急疾,食鸠、鸽、燕、雀。晋 陆机 《拟〈行行重行行〉》诗:“王鮪怀河岫,晨风思北林。”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红阳飞鹊,紫燕晨风。”

    • 诗句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晨风



    【鹭】

    • 释名
      《说文》白鹭也。《李时珍》曰水鸟也。林栖水食,群飞成序,洁白如雪,顶有长毛十数茎,毵毵然如丝,欲取鱼,则弭之,名曰丝禽。一名属玉,一名舂锄。《尔雅·释鸟》鹭舂锄。《注》鹭头翅背上,皆有长翰毛。今江东人取以为睫摛,名之曰白鹭縗。禽经曰:鹴飞则霜,鹭飞则露,其名以此。步于浅水,好自低昂,如舂如锄之状,故曰舂锄。又朱鹭。《尔雅·释鸟疏》楚威王时,有朱鹭合沓飞翔而来舞。则复有赤者,旧鼓吹朱鹭曲,是也。然则鸟名白鹭,赤者少耳。《晋书·乐志》汉时短箫铙歌之乐,其曲有朱鹭。又鹭羽,舞者所持以指麾,或坐或伏也。

    • 诗句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国风·陈风 宛丘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 振鹭
      振振鹭,鹭于下。 有駜



    【仓庚】

    • 释名
      亦作“ 仓鶊 ”。 黄莺的别名。《诗·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禽经》:“仓鶊,黧黄、黄鸟也。” 张华 注:“今谓之黄鸝,黄鶯是也。”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昔我云别,仓庚载鸣。” 明 张煌言 《妒妇津》诗:“古云粥仓庚,可以疗此痼。”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白琼仙》:“妾无妬意,不烦君调仓庚羹也。”古代传说仓庚作羹可以疗妒,故云。

    • 诗句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国风·豳风 七月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东山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出车



    【鸱鴞】

    • 释名
      亦作“ 鴟梟 ”。 鸟名。俗称猫头鹰。常用以比喻贪恶之人。《诗·豳风·鸱鴞》:“鴟鴞鴟鴞,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鴟梟鸣衡扼,犲狼当路衢。” 李善 注:“鴟梟、豺狼,以喻小人也。” 明 王錂 《春芜记·解嘲》:“他奸谋恣行,恨鴟梟恶吻,把凤雏喧憎。”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我们能够大叫,是黄莺便黄莺般叫;是鸱鴞便鸱鴞般叫。”一说,指鹪鹩。又称桃虫鸟。见《诗·豳风·鸱鴞》 王先谦 集疏。《文选·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鴟鴞恤功,爱子及室。” 刘良 注:“鴟鴞,鸟也。言此鸟忧毁其室。”

    • 诗句
      鸱鴞鸱鴞,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鸱鴞



    【鵻】

    • 释名
      小鸠,即今白鸠。《说文》祝鸠也。《诗·小雅》翩翩者鵻。《毛传》鵻,夫不也。《郑笺》谨悫孝顺之鸟也。本作隹。《尔雅·释鸟》隹其,鳺鴀。

    • 诗句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 四牡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 小雅·南有嘉魚之什 南有嘉魚



    【鸣鸠】

    • 释名
      即斑鸠。《诗·小雅·小宛》:“宛彼鸣鳩,翰飞戾天。”《吕氏春秋·季春》:“鸣鳩拂其羽,戴任降于桑。” 高诱 注:“鸣鳩,班鳩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八:“鸣鳩嬉庭树,焦明游浮云。” 明 刘基《春日杂兴》诗之二:“鸣鳩语燕声相应,又是人间一度春。”参见“ 斑鳩 ”。

    • 诗句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 小宛



    【桑扈】

    • 释名
      即青雀。又名窃脂。《诗·小雅·小宛》:“交交桑扈,率场啄粟。” 朱熹 集传:“桑扈,窃脂也,俗呼青觜,肉食不食粟。” 唐 卢鉟 《勗曹生》诗:“桑扈交飞百舌忙,祖亭闻乐倍思乡。” 元 马祖常 《用乐天韵因效其题咏闲意》:“邨北邨南桑扈叫,家前家后竹鷄飞。” 清 唐孙华 《莺粟花》诗:“栗留影里垂蕤重,桑扈飞时拂槛斜。”

    • 诗句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 小宛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 桑扈



    【鸢】

    • 释名
      《说文》鸷鸟也。《玉篇》鸱类也。《诗·大雅》鸢飞戾天。《尔雅·释鸟》鸢鸟丑,其飞也翔。《疏》鸢,鸱也。鸱鸟之类,其飞也布翅翱翔。又《礼·曲礼》前有尘埃,则载鸣鸢。《疏》鸢,鸱也。鸢鸣则将风,画鸱于旌首而载之,众见咸知以为备也。又风鸢。《唐书·田悦传》临洺将张伾,以纸为风鸢,高百余丈,为书达马燧营。《续博物志》今之纸鸢,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望视,以泄内热。又木鸢。《韩非子·外储说》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

    • 诗句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 四月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旱麓



    【鸳鸯】

    • 释名
      似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趾间有蹼,善游泳,翼长,能飞。雄的羽色绚丽,头后有铜赤、紫、绿等色羽冠;嘴红色,脚黄色。雌的体稍小,羽毛苍褐色,嘴灰黑色。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流边。在我国 内蒙古 和 东北 北部繁殖,越冬时在 长江 以南直到 华南 一带。为我国著名特产珍禽之一。旧传雌雄偶居不离,古称“匹鸟”。《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毛 传:“鸳鸯,匹鸟也。”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鸳鸯,水鸟,凫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死,故曰疋鸟。” 清 唐孙华 《渔父词》之三:“湖上鸳鸯亦竝头,鰥鰥鱼目夜长愁。”

    • 诗句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鸳鸯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白华



    【鷮】

    • 释名
      《说文》走鸣长尾鸡也。《尔雅·释鸟》鷮雉。《郭注》即鷮鸡也。《诗·小雅》有集维鷮。《山海经》女几之山,其鸟多白鷮。《陆玑疏》鷮微小于翟,走而且鸣,曰鷮鷮。其尾长,肉甚美。《埤雅》薛综曰:雉之健者为鷮,尾长六尺。《字说》鸣则首尾乔如。《后汉·华佗传》冷寿光尝屈颈鷮息。

    • 诗句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 车辖



    【鶖】

    • 释名
      《玉篇》水鸟也。一名扶老。《崔豹·古今注》扶老,秃秋也。状如鹤而大。《诗·小雅》有鶖在梁。《本草》李时珍曰:秃鶖,水鸟之大者。青苍色,长颈赤目,头项皆无毛,其项皮红色,如鹤顶,其喙深黄色而扁直,长尺余。凡鸟至秋毛脱秃,此鸟头秃如秋毨,如老人头童,及扶老之杖,故一名扶老。埤雅,鶖性贪恶,今俗呼秃鶖。

    • 诗句
      有鶖在梁,有鹤在林。 白华



    【鹰】

    • 释名
      《玉篇》鸷鸟。李时珍曰:鹰以膺击,故谓之鹰。陆佃云:一岁曰黄鹰,二岁曰鴘鹰,鴘次赤也。三岁曰鸧鹰,今通谓之角鹰,顶有毛角微起。一曰题肩,一曰征鸟,一曰爽鸠。《左传·昭十七年》爽鸠氏。《注》鹰也,一作鶆鸠。《尔雅·释鸟》鹰鶆鸠。又《本草》虎鹰,翼广丈余,能搏虎。《裴氏新书》鹰在众鸟閒,若睡寐然,故积怒而后全刚生焉。诗大雅: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言其武之奋扬也。《正字通》鹰雄形小雌体大,生于窟者好眠,巢于木者常立,双骹长者起迟,六翮短者飞急。礼月令,季夏,鹰乃学习。注:雏学飞。又季秋,鹰乃祭鸟。注:欲食鸟,先杀鸟不食。毛氏曰:本作?,后人加鸟字,不知?已从隹矣。徐锴曰:鹰随人指纵,故从人。

    • 诗句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 大明



    【鷖】

    • 释名
      水鸟。鸥也。一名水鴞。《说文》凫属。《埤雅》凫好没,鷖好浮。《正字通》鷖,苍黑色,群飞鸣,随潮往来,曰信凫,知风起,辄飞至岸,渡海者以为候。《诗·大雅》凫鷖在泾。又通作翳。《司马相如·上林赋》拂翳鸟。《注》同鷖。

    • 诗句
      凫鷖在泾,公尸来燕来宁。 凫鷖


    【桃虫】

    • 释名
      鸟名。即鹪鹩。《诗·周颂·小毖》:“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 朱熹 集传:“桃虫:鷦鷯,小鸟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摩尼不宵朗,则无别於磧砾;化鯤不凌霄,则靡殊於桃虫。” 宋 梅尧臣 《通判桃花厅》诗:“花底有小鸟,其字曰桃虫。既於桃得名,为桃言女工。”
      桃树上的蠹虫。 隋 江总 《南越木槿赋》:“井上桃虫难可杂,庭中桂蠧岂见怜。”

    • 诗句
      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 小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试译之惊蛰
尔雅注疏 卷十·释鸟第十七
陆氏诗疏广要卷下之上
尔雅注疏·卷十·释鸟第十七
黄鹂、黄莺与黄雀到底有何区别
文乡诗论 | 也是闲人学诗札记(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