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时节话清明

2018年4月5日

农历二月二十

清明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形成则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也具有多重性。 

我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因此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颇为发达。早在西汉时期,《淮南子·天文训》已基本确立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清明”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该书谓“清明”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岁时百问》对“清明”之所以得名有一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

可见,“清明”起初是与天道有关的自然现象。清明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所谓“清明断雪”,此时气温逐渐升高,雨水逐渐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雨纷纷,植树又造林”,无不反应了这一点。 

作为人文风俗节日的清明,又与古代寒食节与上巳节有莫大的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说,清明节是“清明”节气与寒食、上巳节在历史上逐渐整合而成的一个复合节日。寒食节的起源,可谓人言言殊,其究竟起源,姑且存而不论,可以肯定的是,在历史的流传过程中,寒食节成了纪念春秋名士介子推的一个节日。

据典籍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曾流亡他乡十九载,期间历经艰辛,介子推始终不离不弃,曾割股给公子充饥。晋文公继承君位后,封赏功臣谋士,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避而不见。文公手下放火焚山,逼介子推下山,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活活烧死,终不下山受赏为官。晋文公为悼念他,就将绵山改为介山,并将这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所以寒食节又名禁烟节或熟食节。

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之推在绵山被焚的记载,较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以后历代典籍皆有记载。 

据民俗学家研究,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汉以后则基本定在夏历三月三日。上巳节早期的节俗最重要的内容是祓禊。

《周礼·春官·女巫》云:“女掌岁时祓除衅浴。”这是一种在水边举行的祭祀仪式,并到水中沐浴,以驱邪祛瘟,同时这也成了一种自由快活的踏青嬉戏活动。

《论语》中有名的曾点言志:“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些都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上巳节的风俗画卷。

历史上,由于寒食、清明、上巳三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

《唐会要·休假》载:“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则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可见,大致到了唐代,寒食、清明、上巳三节已经融合为一个节日。

两宋至明清时期,清明节俗尤为盛行,其后延绵不绝,以至于今。 

清明节的活动内容,首要的自然是上坟扫墓,祭祀先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非常形象地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古人认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扫墓祭祖,为的是缅怀先人,慎终追远,以示不数典忘祖。扫墓祭祖,虽然早在秦汉已经出现,但作为一个习俗固定下来,仍始于唐代,据《旧唐书》载:“寒食上墓,礼往无文,近代相沿,浸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常式。”

清明的祭祀活动,使得天地人神一气相通,给自然赋予一种人文的意蕴,给人生赋予一种神圣的光辉,于是,短暂的生命过程在关于祖先的记忆和天地的想象之中变得辽远而充实、博大而永恒。 

其次是郊游踏青。“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南宋诗人吴惟信的这首清明诗,道出了人们郊游踏青,融情于自然的惬意。

清明时节,春暖花开,柳絮纷飞,正是人们郊外踏青游玩的好时光。

在中国古代,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庄严的仪式之后纵情欢乐的文化传统。在历史的流传过程中,清明节的游玩活动,常见的有踏青、戴柳、放风筝、荡秋千等等。这些都表现了古人丰富多样的生活气息,庄严与风情并存的生活态度。

如此,一方面,祭祀活动具有慎终追远、返本知始的文化意义;

另一方面,踏青游玩等活动又使人们能够忘却生离死别的悲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拥抱自然,拥抱人生,感受大地的生生之德。 

最后,“清明”还有另一层深意。如前所言,“清明”本指天地万物的清洁明亮。但是,中国古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对天道的关注总是指向人道,因此,天道的清明自然指向人道的清明。

传说,介子推被烧死之前,曾撕下一片衣襟,写下血书,藏于树洞,其言曰:“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这种七言诗显然不是先秦人的口吻,而是后人的附会。

然而,附会必有一定的根据,它确实很好地体现了介子推以死谏君的决心,也表达了人们对政教清明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王央央(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荷花雅集】清明节知识知多少,荷你齐分享
清明:慎终追远,不负春光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
【美友博览】古诗词三十七首话尽寒食清明情
关于清明节,你知道的还不够多~
扫墓、踏青、插柳……清明节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