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名辞海】之《泉水的别名》

编著:田家双

泉水的别名

沉醴

幽深的泉水。晋 葛洪《抱朴子·吴失》:“玉烛不照,沉醴不涌。”

寒液

寒凉的液体。指泉水。宋 梅尧臣《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人在因作五言以叙之》:“上饮醒心泉,高颠溜寒液,下看峰半雨,广甸飞甘泽。”、另,眼泪。唐 柳宗元《晋问》:“观者胆掉,目出寒液。”童宗说注:“液,泪也。”又,鼻涕。宋 苏轼《江上值雪效欧阳体》:“野僧斫路出门去,寒液满鼻清淋漓。”

嘉醴

甘美的泉水。汉 扬雄《剧秦美新》:“甘露嘉醴,景曜浸潭之瑞潜。”李善注:“嘉醴,醴泉也。”清 林占梅《池上夜坐》:“汲水自烹茶,芬馥过嘉醴。”

氿滥

小泉。汉 班固《答宾戏》:“欲从堥敦而度高乎泰山,怀氿滥而测深乎重渊,亦未至也。”李周翰注:“氿滥,小泉也。”《后汉书·黄宪传》:“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宋书·列传》卷六十七:“因以小湖,邻于其隈。众流所凑,万泉所回。氿滥异形,首毖终肥。别有山水,路邈缅归。”

醴液

甘美的泉水。《宋书·乐志四》:“明德孚教,幽符丽纪,山鼎见奇,醴液涵祉。”宋 苏颂《正月一日皇帝御大庆殿受文武百僚朝贺行上寿》:“泫泫零露,云英醴液。”宋《郊庙朝会歌辞·宁宗郊祀》:“月鉴阴肃,醴液融冶。挹彼注兹,礼无违者。”

澧源

甜美的泉水。澧,通“醴”。唐 孟郊《和钱侍郎甘露》:“忽见垂书迹,还惊涌澧源。”

瀑流

方言,喷涌的泉水。唐 林嵩《赠天台王处士》:“赤城不掩高宗梦,宁久悬冠枕瀑流。”清 郝懿行《证俗文》卷十七:“齐人谓泉涌高数尺曰瀑流,又曰趵突。”另,瀑布。唐 李白《蜀道难》:“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厓转石万壑雷。”唐 岑参《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唐 刘禹锡《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 因以赋之》:“反照入松门,瀑流飞缟带。” 

琼津

犹玉泉。清澈的泉水。唐 黄滔《壶公山》:“琼津流乳窦,春色驻芝田。”宋 宋庠《溪斋春日》:“自笑经旬无宴具,对花孤坐咽琼津。”宋 苏颂《谢太傅杜相公惠吴柑》:“琼津融不竭,尘虑涤还醒。”清 周祖同《瑞龙吟》:“平明辇道无尘,漏声点点,琼津报曙。”另,晶莹如玉的液汁。五代 徐夤《荔枝》:“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

 

山渌

山间清泉。唐 元稹《清明三月节》:“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宋 苏轼《书林逋诗后》:“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宋 吴文英《贺新郎》:“雪玉肌肤春温夜,饮湖光、山渌成花貌。”宋 林正大《括贺新凉》:“生长湖山曲,羡吴儿、呼吸湖光,饱餐山渌。”元 黄缙《题清华亭》:“谁能与之游,食芳饮山渌。”元 叶颙《偶成》:“迎风吸露饮山渌,枕泉漱石吟新诗。”元 胡奎《敬赐内侍兰谷道人蒋怡之诗卷》:“倚丹崖兮饮山渌,采幽芳兮结纕服。”

玄醴

醴泉,甘美的泉水。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玄醴腾涌于阴沟,甘露被宇而下臻。”《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激玄醴于清池兮,靡微风而行舟。”明 刘基《松叶酒歌寄梁安宅》:“常闻徂徕有嘉木,玄醴涤濯黄露沐。”另,指酒。晋 潘岳《金谷集作诗》:“玄醴染朱颜,但愬杯行迟。”张铣注:“玄醴,黑黍酒也。”明 王衡《郁轮袍》:“自惭玄醴薄,能使穆生疏。”

玉乳

莹澈的泉水。宋 欧阳修《圣节五方老人祝寿文·西方老人》:“漱流玉乳之泉,枕石云阳之洞。”元 马祖常《画古木》:“雨蚀苍皮苔护石,泉舂玉乳月翻轮。”明 王世贞《盘山》:“云根桧坼龙鳞起,磴道泉归玉乳悬。”另,即石钟乳。宋 苏轼《凤咮砚铭》:“下集芝田啄琼玖,玉乳金沙发灵窦。”又,梨的一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梨》。茶面上的白沫。宋 秦观《满庭芳》:“轻淘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又,乳房。《娇红记·云雨酬愿》:“玉乳似鸡头肉,温且柔。”

云液

指泉水。明 高启《赋得惠山泉送客游越》:“云液流甘漱石牙,润通锡麓树增华。”另,指雨水、露水。南朝 梁元帝《庄严寺僧旻法师碑》:“夫宏才妙物,云液之所降生。”又,云母的一种。南朝 刘孝绰《谢给药启》:“松子玉浆,卫卿云液,比妙竞珍,实云多愧。”又,酒名,亦泛指美酒。唐 白居易《对酒闲吟赠同老者》:“云液洒六腑,阳和生四肢。”

泉水的类别

泉的类别

  

暗泉

隐伏的泉水。唐 张九龄《自始兴溪夜上赴岭》:“数曲迷幽嶂,连圻触暗泉。”唐 李颀《宿香山寺石楼》:“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唐 雍陶《韦处士郊居》:“满庭诗景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宋 苏轼《江城子》:“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宋 李复《郊居》:“雨足暗泉满,秷稚各自长。”

白泉

传说中的白色泉水。亦泛指清泉。南朝 孙柔之《瑞应图·白泉》:“泉色白,自出山泽。得礼制则泽谷之白泉出,饮之使人长寿。”唐 韦执中《白云无心赋》:“触石苍野,扬埃白泉。”唐 皮日休《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南》:“墟里生红药,人家发白泉。”宋 苏轼《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君言西山顶,自古流白泉。”

悲泉

古代传说中的水名。《淮南子·天文训》:“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县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另,后因以指日落处。亦喻时光易逝。晋 陶潜《岁暮和张常侍》:“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清 黄景仁《杂咏》:“骎骎感骤骥,恻恻聆悲泉。”又,指流声使人悲伤的泉水。南朝 鲍照《舞鹤赋》:“严严苦雾,皎皎悲泉。”唐 杜甫《北征》:“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碧泉

形容清澈的泉水。唐 韦应物《游龙门香山泉》:“碧泉更幽绝,赏爱未能去。”唐 施肩吾《惜花词》:“千树繁红绕碧泉,正宜尊酒对芳年。”唐 姚合《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秾彩烧晴雾,殷姿缬碧泉。”宋 张伯玉《和王治臣新定即事》:“碧泉千脉泻金沟,名是东南俗阜州。”另,泉名。在今 湖南湘潭西南七十里。澄碧如染,故名。

冰泉

清泉。常用其声形容琴声。唐 元稹《五弦弹》:“风入春松正凌乱,莺含晓舌怜娇妙。呜呜暗溜咽冰泉,杀杀霜刀涩寒鞘。”前蜀 韦庄《听赵秀才弹琴》:“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另,冰渊。唐代避李渊讳,以“泉”代渊。唐 白居易《杭州刺史谢上表》:“忝非土木,如履冰泉。合当鼎镬之诛,尚忝藩宣之寄。”

澄泉

清泉。唐 孙樵《龙多山录》:“澄泉传灵,别壑绝明。”宋 寇准《赠惠政上人》:“澄泉心地清无染,野鹤精神老更闲。”宋 苏舜钦《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阁殿甚古,像设严焕,旁有澄泉。”宋 张咏《寄傅逸人》:“落叶堆荒径,澄泉照白衣。”元 元好问《少林》:“澄泉洁余习,高鸟唤长往。”

重泉

犹深渊。《淮南子·齐俗训》:“积水重泉,鼋鼍之所便也。”《晋书·裴頠传》:“是以欲收重泉之鳞,非偃息之所能获也。”南朝 丘迟《夜发密岩口》:“万寻仰危石,百丈窥重泉。”另,犹九泉。南朝 江淹《效潘岳悼亡》:“美人归重泉,凄怆无终毕。”宋 苏轼《祭单君贶文》:“云何不吊,衔痛重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独此技未有嫡传,重泉犹以为憾。”

丹泉

传说中的仙泉,饮之不死。晋 郭璞《游仙》:“丹泉漂朱沫,黑水鼓玄涛。”南朝 江淹《效谢庄郊游》:“始整丹泉术,终觌紫芳心。”吕向注:“丹泉,丹峦之泉,饮之不死。”唐 曹唐《汉武帝于宫中宴西王母》:“长生碧字期亲署,延寿丹泉许细看。”

 

 

沸泉

喷泉。《南齐书·祥瑞志》:“(季子庙)旧有涌井二所,庙祝列云旧井北忽闻金石声,即掘,深三尺,得沸泉。”唐 钱起《秋霖曲》:“凤凰池里沸泉腾,苍龙阙下生云根。”清 归懋仪《凤凰台上忆吹箫》:“听松下,沸泉细谱宫商。”清 郁永河《硫穴》:“造化钟奇构,崇冈涌沸泉。”另,温泉。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二·温汤》:“温泉,沸泉。”

伏泉

从地下流出的水。晋 张协《杂诗》:“阶下伏泉涌,堂上水衣生。”南朝 庾信《喜晴应诏敕自疏韵诗》:“伏泉还习坎,归风已回巽。”唐 钱起《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伏泉通粉壁,迸笋出花林。”唐 纪元皋《鱼上冰》:“春生寒气灭,稍动伏泉鱼。”宋 黄庭坚《寄晁元中》:“念君如济水,抱清伏泉壤。”

甘泉

甜美的泉水。《荀子·尧问》:“其犹土也,深抇之而得甘泉焉。”唐 骆宾王《灵泉颂》:“冥契动天,甘泉涌地。泠泠无极,烝烝不匮。”宋 曾巩《齐州北水门记》:“济南多甘泉,名闻者以十数。”金 邓千江《望海潮》:“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

寒泉

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晋 左思《招隐诗》:“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另,孝敬母亲。《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后世遂以“寒泉”为子女孝敬母亲的典故。南朝 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极兮,托彤管于遗咏。”又,犹黄泉。唐 王勃《为原州赵长史为亡父度人表》:“但臣霜露之感,瞻彼岸而神销;乌鸟之诚,俯寒泉而思咽。”蒋清翊注:“寒泉,今指黄泉。”又,古泉名。唐 元结《寒泉铭序》:“湘江西峰直平阳江口,有寒泉出于石穴……其水本无名称也,为其当暑大寒,故命曰寒泉。”

 

黑泉

深渊,深潭。唐 李颀《杂兴》:“波惊海若潜幽石,龙抱胡髯卧黑泉。”明 卢宁《锦城高望》:“黑泉白草长年备,朔雪炎风无日休。”

鸿泉

洪水的源泉。汉 崔瑗《河堤谒者箴》:“伊昔鸿泉,浩浩滔天。”章樵注:“《楚词》:‘鸿泉极深,何以填之。’”明 赵完璧《癸酉秋苦雨》:“天空石破偶惊猜,逗漏鸿泉海国来。”

金泉

泉水的美称。南朝 梁武帝《游钟山大爱敬寺》:“攀缘傍玉涧,褰陟度金泉。”《汉书·地理志下》:“酒泉郡。”颜师古注:“旧俗传云: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另,即金钱。宋 苏轼《次韵王晋卿和烟江迭嶂图》:“管弦去尽宾客散,惟有马埒编金泉。”赵克宜注:“金泉,即金钱也。《周礼·地官·泉府》注:泉或作钱。”

氿泉

从侧旁流出的泉水。《诗·小雅·大东》:“有洌氿泉,无浸获薪。”毛传:“侧出曰氿泉。”《释名·释水》:“侧出曰氿泉。氿,轨也,流狭而长如车轨也。”宋 叶适《王太孺人唐氏墓志铭》:“有洌氿泉,佐江之竭。”明 杨士奇《黛峰》:“上出氿泉,亦时出云。”清 弘历《九日幸旺泉导醴亭登高》:“氿泉随处溢,水利良足修。”

冷泉

清凉的泉水。南朝 萧统《答晋安王书》:“冷泉石镜,一见何必胜于传闻。”另,泉名。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唐元英建亭其上,名叫冷泉亭。五代 徐夤《游灵隐天竺二寺》:“丹井冷泉虚易到,两山真界实难名。”清 陈维崧《水调歌头》:“犹记冷泉亭上,百道跳珠喷雪,飞瀑挂杉松。”

 

醴泉

甜美的泉水。《礼记·礼运》:“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唐 韩愈《驽骥赠欧阳詹》:“饥食玉山禾,渴饮醴泉流。”另,指及时之雨。《尸子》卷上:“甘雨时降,万物以嘉,高者不少,下者不多,此之谓醴泉。”汉 王充《论衡·是应》:“《尔雅》又言:‘甘露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醴泉乃谓甘露也。”

澧泉

美的泉水。澧,通醴。《列子·汤问》:“甘露降,澧泉涌。”杨伯峻集释引卢文弨曰:“‘澧’与‘醴同。”汉 王充《论衡·自纪》:“是则澧泉有故源,而嘉禾有旧根也。”《搜神记》卷十三:“泰山之东,有澧泉,其形如井,本体是石也。”《太平御览·地部》卷三:“河出昆仑,其上有澧泉华池。”

廪泉

犹言寒泉。廪,通“凛”。《晋书·挚虞传》:“吸朝霞以疗饥兮,降廪泉而濯足。”

冽泉

清泉。晋 应贞《临丹赋》:“陟绵冈之迢邈,临窈谷之浚遐;览丹源之冽泉,眷悬流之清波。”南朝 谢庄《喜雨》:“冽泉承夜湛,零雨望晨浮。”

灵泉

泉水的美称。南朝 张君祖《赠沙门竺法頵》:“峭壁溜灵泉,秀岭森青松。”唐 柳宗元《寿州安丰县孝门铭》:“神锡秘址,三秀灵泉。”宋 苏轼《赠陈守道》:“渴饮灵泉水,饥食玉树枝。”明 唐顺之《嵩阳宫柏》:“灵泉玉女灌,甘雨岳神通。”另,道教指人的唾液。唐 吕岩《直指大丹歌》:“池沼泓泓翻玉液,楼台叠叠运灵泉。”

流泉

流动的泉水。《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宋 晁补之《满庭芳》:“云无止,流泉自急,此意本来闲。”宋 陆游《山行》:“流泉不可见,锵然响环玦。”宋 周密《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庭坚被酒豪甚,竟脱巾髽髻,裸立流泉之冲,且高唱《濯缨》之章。”

 

鸣泉

淙淙鸣响的泉水。唐 张鷟《游仙窟》:“激石鸣泉,疏岩凿磴。”另,使泉水鸣响。唐 李峤《楚望赋》:“眇乎忽然,高山之颠。露团团而湿草,风烈烈而鸣泉。”又,泉水名。宋 苏轼《<鸣泉思>思君子也君子抱道且殆而时弗与民咸思之鸣泉故基堙圮殆尽眉山苏轼搔首踟蹰作<鸣泉思>以思之》:“鸣泉鸣泉,经云而潺湲。”

跑泉

指杭州虎跑泉。泛指清泉。唐 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别》:“截海取蒲类,跑泉饮鸊鹈。”元 袁桷《吴门颖上人年甚少访余田舍且惠诗次韵》:“饮冰喝石精神耸,煮茗跑泉齿颊香。”

清泉

清冽的泉水。唐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 元结《说洄溪招退者》:“长松亭亭满四山,山间乳窦流清泉。”清 陈梦雷《木瘿瓢赋》:“操一瓢兮独酌,濯清泉兮汲明月。”

热泉

温泉。南朝 刘义庆《幽明录》:“艾县辅山有温冷二泉……热泉可以瀹鸡,冷泉常若冰生。”

荣泉

清泉,美泉。《汉书·礼乐志》:“食甘露,饮荣泉。”颜师古注:“荣泉,言泉有光华。”明 刘基《芳树》:“景风昼拂,荣泉夜滋。”

沙泉

沙土地涌出的泉水。唐 贾岛《送唐环归敷水庄》:“松径僧寻药,沙泉鹤见鱼。”宋 苏轼《渚宫》:“沙泉半涸草堂在,破窗无纸风飔飔。”《宋史·吕公弼传》:“麟州无井,唯沙泉在城外,欲拓城包之,而土善陷,夏人每至围城,人皆忧渴死。”

砂泉

从砂矿中流出的泉水。唐 方干《侯郎中新置西湖》:“砂泉绕石通山脉,岸木黏萍是浪痕。”元 陈栎《黄山堂赋》:“既白悬于布水,亦红盎于砂泉。”

山泉

山中泉水。唐 朱庆余《山居》:“山泉共鹿饮,林果让僧尝。”另,犹山水。指山水风景。南朝 谢朓《直中书省》:“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隋 卢思道《上巳禊饮》:“山泉好风日,城市厌嚣尘。”

深泉

深渊。《管子·水地》:“欲尚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晋书·文苑传·顾恺之》:“投鱼深泉放飞鸟。”按,唐人避高祖李渊讳,改“渊”为“泉”。

神泉

灵异之泉。多指温泉。《淮南子·地形训》:“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晋 王廙《洛都赋》:“鸡头温水,鲁阳神泉,不爨自沸,热若焦然。”清 唐孙华《题陈干斋侍讲扈驾西征图》:“神泉自涌得甘醴,香草新茁供青刍。”

汤泉

温泉。汉 张衡《东京赋》:“温液汤泉,黑丹石缁。”宋 苏轼《咏汤泉》:“郁攸火山裂,觱沸汤泉注。”清 孙枝蔚《闲居感怀》:“温当如汤泉,男女浴其中。”

温泉

温度超过当地年平均气温的泉水。汉 董仲舒《雨雹对》:“水极阴而有温泉,火至阳而有凉焰。”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燔石》:“又言中国有温泉处必有硫黄,今东海广南产硫黄处又无温泉,此因温泉水气似硫黄,故意度言之也。”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惠学士唐宫词》:“清溪几曲流香满,正是温泉浴罢时。”

沃泉

由上向下流的泉水。《尔雅·释水》:“沃泉县出。县出,下出也。”郭璞注:“从上溜下。”郝懿行义疏引李巡曰:“水泉从上溜下出是下泉,即沃泉。”《释名·释水》:“水……悬出曰沃泉。水从上下,有所灌沃。”宋 张淏《云谷杂记·寿山艮岳》:“附于池上者,曰:伏犀、怒猊、仪凤、乌龙;立于沃泉者,曰:留云、宿雾。”

玄泉

深泉。汉 张衡《东都赋》:“阴池幽流,玄泉清冽。”薛综注:“水黑色,故曰玄泉。”唐 韦应物《冰赋》:“白日当午,火云四至,金石灼烁,玄泉潜沸。”另,瀑布。玄,通悬。汉 班固《终南山赋》:“傍吐飞濑,上挺修林;玄泉落落,密荫沉沉。”章樵注:“玄泉,瀑布泉也。”唐 孟郊《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手中飞黑电,象外泻玄泉。”宋 苏轼《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青盖红旗映玉山,新诗小草落玄泉。”

盐泉

含有多量盐质的泉水。亦指含盐分甚多的矿泉。晋 左思《蜀都赋》:“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晋 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连然县有盐泉。”

淫泉

传说中的泉名。晋 王嘉《拾遗记·前汉上》:“日南之南,有淫泉之浦。言其水浸淫从地而出成渊,故曰‘淫泉’。或言……其水激石之声,似人之歌笑,闻者令人淫动,故俗谓之‘淫泉’。”

 

虞泉

亦称“虞渊”。传说为日没处。《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谓黄昏。”《汉书·扬雄传上》:“外则正南极海,邪界虞渊,鸿蒙沆茫,碣以崇山。”《晋书·束晳传》:“亦岂能登海湄而抑东流之水,临虞泉而招西归之日?”唐 柳宗元《杂曲歌辞》:“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玉泉

清泉的美称。晋 陆机《招隐》:“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南朝 任昉《述异记》:“荆州、清溪、秀壁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宋 苏舜钦《天平山》:“石窦落玉泉,泠泠四时雨。”《泰和记》:“嶙峋古石吐清烟,峭壁千寻挂玉泉。”另,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泉名。汉 司马迁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其上有玉泉、华池。’”又,犹九泉。唐 李白《过四皓墓》:“伊昔炼金鼎,何年闭玉泉。”又,指酒。宋 苏轼《岁暮作和张常侍》:“我生有天禄,玄膺流玉泉。”又,仙药名。宋 苏轼《仇池笔记》:“能服玉泉,使铅汞具体,去仙不远矣。”又,口中津液。宋 黄休复《茅亭客话》:“服玉泉法,去三尸,坚齿发,除百病。玉泉者,舌下两脉津液是也。”

渊泉

深泉。《庄子·田子方》:“其神经乎大山而无介,入乎渊泉而不濡。”《礼记·郊特牲》:“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南朝 刘孝标《辩命论》:“坠之渊泉非其怒,升之霄汉非其悦。”另,犹源泉。南朝 钟嵘《诗品》卷上:“尚规矩,不贵绮错,有伤直致之奇,然其咀嚼英华,厌饫膏泽,文章之渊泉也。”又,喻思虑深远。《礼记·中庸》:“溥博渊泉,而时出之。”

云泉

山泉。唐 沈佺期《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扈从出西岳作》:“云泉纷乱瀑,天磴矻横抱。”唐 韦应物《云阳馆怀谷口》:“云泉非所濯,萝月不可援。”另,白云清泉。借指胜景。唐 白居易《偶吟》:“犹残少许云泉兴,一岁龙门数度游。”唐 康骈《剧谈录·白傅乘舟》:“白尚书为少傅,分务洛师,每有云泉胜境,靡不追游。”宋 司马光《重经车辋谷》:“云泉佳处须速去,登山筋力行蹉跎。”

忠泉

颂忠将。《后汉书·耿恭传》:“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皆称万岁。”后因以“忠泉”颂扬将帅的尽忠守节。北周 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忠泉出井,孝笋生庭。”北周 庾信《周太子少保步陆碑》:“忠泉暗漏,孝笋寒生。”

珠泉

泉的美称。南朝 沈约《高松赋》:“擢柔情于黄圃,涌宝思于珠泉。”唐 张说《奉和圣制喜雨赋》:“漼如银汉之屑落,散似珠泉之歕浇。”另,武夷山泉名。清 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五:“水帘洞……岩顶有水曰珠泉,自上泻下,随风飘洒,状如珠帘。”

紫泉

紫色之泉。唐 王勃《怀仙》:“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唐 李商隐《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唐 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入林屋洞》:“又坐紫泉光,甘如酌天酒。”原注:“白芝、紫泉皆此洞所出,乃神仙之饮饵,非常人所能得。”

田家双:辽宁营口人。著有《撷英拾韵全调词》填遍词谱,凡1200多个词牌子,1900多首词。

新浪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tjwztjs

本刊审核:田  家  双

本刊制作:冰雁无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泉水的别名
雄浑厚重话绛山
史鉴丨心有清泉自甘甜
诗词鉴赏
华夏泉文化
著名的泉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