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起学《论语》16.3季氏篇——三桓之子孙微矣

一起学《论语》16.3

季氏篇——三桓之子孙微矣

【原文】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白话】
孔子说:“爵禄的主导权离开鲁君已经五代了,政权下移到大夫手中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
 
【释词】
禄:俸禄,借指爵禄之权。
去:离开。朱子:“君失其政。”《义疏》:“禄去君室,谓制爵禄出于大夫,不复关君也。”郑康成:“言此之时,鲁定公之初。鲁自东门襄仲杀文公之子赤而立宣公,于是政在大夫,爵禄不从君出,至定公为五世矣。”
公室:公家,指鲁君。
五世:五代。指鲁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代。
政逮于大夫四世:政,国家大政。逮,及、到。四世,指季孙氏四代人,即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代。(或说是武、悼、平、桓四代。按:武子之子季悼子未执政而卒。)
三桓之子孙微矣:微,衰微。三桓指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皆出于鲁桓公,世代掌权,故合称“三桓”。仲孙氏亦称孟孙氏。郑汝谐:“桓子为阳虎所执,而陪臣执国政,三桓之孙其微可知矣。”孔安国:“仲孙氏改其氏称孟氏,至哀公皆衰。”《论语集注补正述疏》:“三桓子孙,战国时无闻焉尔。”
 
【先贤精义】
唐文治曰:窃政柄者,上陵其君,下夺其民,其子孙必至于式微也。连读三“矣”字,圣人伤鲁之心甚矣。
《论语义疏》曰: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五世希有不失,于时孔子见其数将尔,知季氏必亡,故发斯旨也。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鲁公室微弱,政在大夫也,爵禄不从君出。以“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故夫三桓子孙至哀公时皆衰微也
苏氏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宜诸侯之强也,而鲁以失政。政逮于大夫,宜大夫之强也,而三桓以微。何也?强生于安,安生于上下之分定。今诸侯、大夫皆陵其上,则无以令其下矣。故皆不久而失之也。(按:不正不常。)
张栻曰:政悉移于大夫,自成公而下为国君者拱手听命而已。孔子于禄去公室政在大夫,而知三桓子孙之必微,以理之顺逆、势之陵犯而知之也。夫三家视其君而起不夺不厌之心,则夫陪臣视之亦何惮而不萌此心乎?方三家专公室之禄而窃鲁国之政,本其私意欲以利其子孙也,而岂知子孙之微实兆乎此哉
刘宗周曰:禄去公室则政在大夫,势极重则必反,五世希不失矣。是时阳货专政,已执桓子,为三桓浸微之渐。
《论语述何》曰:鲁小于齐晋,而三桓又同姓世卿,权同力等,不能如陈氏之代齐,又不如韩赵魏之分晋,故曰“”也。
陈澧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章,及“天下有道”“禄之去公室五世矣”二章,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事,提起要矣
朱子曰:此章专论鲁事,疑与前章皆定公时语。
 
【附录】
《论语读训》曰:季氏三桓之衰微,实始于鲁定公时。堕费、堕郈,皆因家臣畔乱,季桓子为阳货所囚,且胁迫成盟。于哀公十一年齐人入侵时,武叔州仇、懿子何忌手握兵权,不敢作战。而季康子人望不孚,无勇无谋,若非冉有以武城之三百卒,用戈于齐,而樊迟勇敢善御,则鲁将不国矣。孔子谓“三桓之子孙微”,信矣。
《论语或问》曰:孔子所言,常理也,犹《书》之言“惠迪吉,从逆凶”,《易》之言“积善馀庆、不善馀殃”者也。气数舛戾,则当然而不然者多矣,熟得而齐之?但儒者之所守,则亦知有常理而已矣,其成败得失有非所计者,是以虽世故反覆百千万变,而在我者未尝失其守也。(按:守正。)况田常、三晋传世亦皆不过五六,而胡氏又以后世篡夺之迹考之,则如王莽、司马懿、高欢、杨坚、五胡十国、南朝四姓、五代八氏皆得之非道,或止其身,或及其子孙,远不过四五传而极矣。唯晋祚为差永,而史谓元帝牛姓,犹吕政之绍嬴统也。以此论之,则所谓常理者,又未尝不验也。天定胜人,其此之谓欤?

三桓家世图谱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集释》《论语学案》《论语会笺》《论语读训》《论语或问》《论语意原》《论语大义》《论语集注补正述疏》《论语述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394期】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3章》孔子怎样用鲁国史证明其历史观?
《论语》: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素说《论语》:季氏篇(三)
【共读】《论语》季氏篇第三
什么是“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知否 | 常言道:“富不过三代”有什么必然性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