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婚姻意义的重大决定了婚礼的隆重。

​婚姻意义的重大决定了婚礼的隆重。

古时婚礼是包括六道程序的全过程,称为“六礼”。《仪礼·士昏礼》有详尽明确的规定,一招一式非常复杂,这里只能简要介绍一下。

一、纳采。男家在派人到女家转达求婚的意向,得到女家同意的表示后,请媒人送上雁作为正式求婚的礼物。

二、问名。若女家允婚,媒人便再送上雁,请问女方的名氏生辰,以便回去占卜。

三、纳吉。男家卜得吉兆,再备雁送往女家告知,至此婚姻就确定了。相当于后世的订婚。

四、纳征,也称“纳币”(币指缯帛),即下聘。男家向女家致送聘礼,包括三黑二红的五匹帛,每匹都从两端卷向中间成十端,再加上“俪皮”(一对鹿皮)。相当于后世的“过礼”。

五、请期。男家择定成婚吉期,请媒人征求女家同意,并随带雁作为礼物。

六、亲迎。成婚之日,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时间须在昏夜,“婚礼”就是这么来的(昏是婚的本字)。新郎穿士的全套吉服:头戴雀头冠,上穿黑衣,下著缘黑边的红裳。随从的人都穿黑礼服,乘不加彩绘的黑车,后面跟着两辆车,从人擎着火炬在马前照亮。到达女家,岳父出迎。登堂行礼毕,新郎献上雁,行礼而出,新娘随在后面。新郎为新娘驾车,以车轮转三周为度,叫作“御轮”。然后婿车在前,妇车在后,回到男家。此后还有新夫妇在洞房中同牢共食,第二天早上新娘拿着枣、栗等礼品拜见公婆及再后的告庙等仪节,才算“成礼”,就不多述了。

每一程序都有固定格式的致辞,据《仪礼》记载,如纳采时媒人的致辞是:“承蒙您的恩惠,您女儿赐与某某为妻。某某的父亲遵循前人定下的礼节,派我来请求行纳采之礼。”主人委托迎宾的人代为回答:“我的女儿蠢笨愚昧,我又不会教诲。您传来指示,我不敢推辞。”又如纳吉时,媒人致辞说:“您已经赐告了令嫒的名氏,指示某某的父亲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是吉兆,派我来冒昧地报告。”回答说:“我的女儿缺乏教诲,只怕不能承当。您得到吉兆,也就包括了我方,我不敢推辞。”等等。

除了亲迎必须新郎出场外,每一道程序男方派出的总是奉新郎父亲之命的媒人,而女方接待的总是新娘父亲或其委托的迎宾者,足见与家族利益目的相表里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周代已是正式礼制。至于当事人——新郎和新娘,不过是双方家族棋盘上的两枚棋子,任人摆布。他们在新婚的洞房中第一次见面,便必须终身生活在一起,平平淡淡或别别扭扭地了此一生,甚至酿成种种悲剧。男子一般还可有其他途径补偿,女子却只有认命的份儿。而迎亲队伍离开女家大门时规定婿车在前,妇车在后,更具有“出嫁从夫”的象征意义。“三从”箍定了妇女一生的依附地位,对她来说,婚礼不过是把她由父亲的权力支配之下转到丈夫的权力支配之下的移交仪式罢了。所以《士昏礼》规定在临嫁送女时,父亲教诫说:“要谨慎、恭敬,从早到晚记着不要违背公婆、丈夫的命令。”母亲也说:“要勤劳、恭敬,从早到晚不要违背公婆、丈夫关于家务的吩咐。”总之,她的唯一义务就是顺从,而且这个顺从是没有条件、没有道理可言的。

或许大家可能注意到,六礼中的五礼,礼物都用雁。这是因为雁是候鸟,随时南北,取婚姻适时之意;雁又称随阳鸟,取阴随阳之义;而且雁的飞行有顺序,象征婚嫁也有顺序,幼者不能先于长者婚嫁。还规定必须用活雁,和宾客的见面礼不同,当然是为了吉利。至于纳征,则因已有币帛鹿皮等礼物,所以不必另用雁了。

从天子到士,六礼都是一样的。只是天子不亲迎;纳征的礼物,天子加谷璧,诸侯加大璋而已。看来周公最初制礼时,聘礼的作用主要在表示意义,加谷璧、大璋,也只是用来标志男家的身份地位,并不要求奢侈贵重。后来可就不同了。以两汉来说,仅纳采的礼物就有三十种,纳征更是多用黄金。赵王想娶张博的女儿,许送聘礼黄金二百斤。皇帝聘后更了不得,汉平帝娶王莽的女儿,主管部门奏称:按照定例,聘皇后黄金二万斤。汉献帝被迫纳曹操的三个女儿为贵人,聘礼是帛五万匹。上行下效,婚姻论财之风盛行,别的礼逐渐疏略。后世六礼简化,纳采、问名、纳吉合并为纳采,俗称“放小定”;纳征、请期合并为下聘,俗称“放大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 婚俗名词 ]——较为详尽的婚俗辞典
盛泽旧俗·婚俗
【古礼漫谈】《士昏礼》和现代婚礼(一)
婚礼:有祝福才有幸福
客家人结婚习俗与周朝很相似
三书六礼:古代婚礼中的“三书六礼”,到底是指哪三书,哪六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