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探上海深度 | 虹桥地下城,相当于18.5个人民广场

有史以来,人类的建筑空间就从上天到下地,从未停止过延伸的脚步。上海作为现代化大都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人口密集让城市发展不堪负重。伴随着一幢幢摩天大楼平地而起,人类又把触角延伸到了地下。

中国最大的“地下城”在哪里?今天,在上海虹桥商务区,你可以看到占地140万平方米的核心区一期,13个街区的商业大厦和办公楼由21条地下通道在地下连成一片。核心区二期涵盖20个街区的230万平方米,同样由地道连接。

“上海往深度发展,增加了土地集约利用率。”虹桥商务区规划处负责人说。目前整个核心区地下空间的建筑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相当于18.5个人民广场,是国内最大的地下综合体。

建在地面以下10米,与虹桥枢纽B1层连接

“虹桥地下城”规划从商务区建设之前就已形成。由于地处虹桥机场周边,虹桥商务区的建筑物限高48米,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商务区开始建设之前,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就提出“地下空间大开发大连通”的规划理念。

“商务区的地下空间如果仅作停车库,从长期来看,不是对资源的最优配置。上海于是实施‘等价值’开发,即通过对地下空间优化设计,充分开发,实现与地上空间同等的价值。”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开发建设处陈声凯说。

据虹桥商务区规划处介绍,一开始的规划是在主干道下建设连接主干道两侧街坊的地下通道。记者从2010年的建设规划图可以看到,核心区一期最初规划的7条地下通道只分布在申长路主干道两侧。

所有地块的地下空间两两连通,可以充分发挥商业集聚效应,对于入驻企业来说是一种吸引力。“伴随着入驻企业增多,不少企业提出希望在次干道上增加地下通道。”在2012年的规划图上,通道从7条增加到了21条。

除了商业功能,地下通道还承担虹桥枢纽集散以及商务区核心区内的慢行交通功能。这些地下通道建设在地面以下10米,即商务区楼宇的负二层,这个高度和虹桥枢纽B1层在同一平面上。

虹桥枢纽的B1层,是轨道交通和机场的换乘大厅。“虹桥枢纽尤其是虹桥火车站和传统的火车站有所不同,虹桥枢纽的换乘和人流疏散大多不是发生在站前广场,而是通过B1层的大通道换乘。”陈声凯介绍。

B1层与“地下城”连接,意味着从换乘大厅出来的客流,可以直接通过地下通道走到商务区任何一幢大楼里,打通了除地面街道和地上二层的百米连廊天桥以外,连接商务区和虹桥枢纽的“第三条通道”。

这“第三条通道”从虹桥枢纽的B1层出发,向西延伸到商务区的中轴线位置,目前已连通中轴线两侧的虹桥天地,未来往北可到万科中心,往南连接冠捷总部大厦,往西直达万通中心、新地中心、三湘广场,以及延伸到国家会展中心和商务区核心区所由地块。

这里除了船,其他都能开进来

“从体量大小来看,在上海没有一个地下城可与虹桥的这个比拟。”上海市政院地下院建筑所王辰辰说,“我们常开玩笑说,这里除了船不能开进来,其他的都能开进来。”

打通一个空间如此巨大的地下城,“统一标高”就是一个难题:相邻两个街坊的地下空间,每一层都完全在同一平面上。

目前上海的地下商城大部分是结合地铁站建设的,如中山公园、静安寺、徐家汇、人民广场的地下商场,但像虹桥商务区这样统一规划的并不多。

“只有新兴地区才有建设这种地下城的可能性。”王辰辰说,“老地区在建设前期没有对区域里的建筑规划好一致的地面标高,而虹桥商务区的地下开发是从规划时就想好的。”

其次,消防疏散系统、通风系统等附属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以及对地下管线、能源管沟等既有设施和在建设施的保护协调难度较大。“在地下城规划设计阶段,管委会与开发商开展了大量的协调工作。”陈声凯回忆道。

“人在地下城里行走,不同于在地面上有那么清晰的方向感,各个路口的选择、路牌的设置和指示方向等,都有讲究,要建立不同于地面街道的地下交通引导标识系统。”陈声凯介绍,地下通道建成后,管理、运行和维保模式也需要创新。

地下空间开发成本算得过来

“越往下开发,其实成本越高,打通一个地下通道的成本往往比建设一个天桥的成本要高很多。”规划处负责人表示。

现在很多大型商场都有地下两层,但一般用作停车库,而虹桥商务区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就鼓励开发商开发地下商圈。目前核心区一期所有楼宇都有地下三层,除了最下面一层,其他大部分作为商业用途。

开发地下空间的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对于想快速销售的物业来说不划算。“当前,采取快速开发、快速销售的项目很多,但如果打算长期持有或打造精品项目的,大多会进行地下空间的深度开发。”陈声凯说。

城市发展充分向地下发展延伸,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鲜明特征,但地下空间的开发程度往往取决于开发商的理念和政府的引导。“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的开发商大部分都是打算自己持有这些物业,而虹桥管委会从规划期就鼓励开发地下空间,这是打造‘地下虹桥’的基础。”

2013年12月27日,上海市人大通过了《上海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条例》(以下称《条例》),规定经营性用途的地下建设项目应当以出让方式取得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并缴付出让价款。也就是说,以后地下空间必须和地上一样,走市场化公开出让的程序。但王辰辰表示,这不会打击开发商“往深度开发”的积极性。

“地下空间往深度开发,可以结合公共交通,将商业与交通连成一片,对此地产开发商都是非常积极的。”王辰辰举了一个例子,“徐家汇商圈的美罗城地下通道就是地产开发商自己出钱打造的,正因为此通道,美罗城的生意一直比周边没有开发地下通道的商场要好。”

记者在查阅《条例》时发现,地下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出让金,根据层次不同,按地上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一定比例收取。这种逐层递减的收取方式,考虑到了地下空间的开发成本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的客观因素,目的是调动建设单位合理开发地下空间的积极性。此外,《条例》还规定“先行建设的地下建设项目必须按照规划要求预留连通位置”。

充分开发地下空间,有助于解决城市的人流密集、环境污染等问题。在美国,由于城市建筑过分集中,城市空间环境恶化。在高层建筑密集的地区,如纽约的曼哈顿区、费城的市场东街等,往往会开发建筑物之间的地下空间,使高层建筑物地下室连成一片,形成大面积的城市地下综合空间。

现代都市的土地越来越紧缺,人们自然会往地下去寻求空间,最大限度提升土地利用价值。“过去人们都喜欢往上走,但现在人们的理念和想法不一样了,现在是往深度走,做得越深越精,越能聚拢整个片区的人气。”王辰辰说,“充分开发地下空间将是上海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本文图片:黄尖尖 (编辑邮箱:jfshquxian@163.com)

文/黄尖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虹桥地下城多大? 超过18个人民广场
上海虹桥商务区规划
探营“商业巨无霸” 魔都最大商业体来了~
大虹桥商务区十三五规划:打造15分钟生活圈
长三角城市群的高铁新城规划案例
上海虹桥商务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