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剑指基层“最末梢”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userphoto

2022.06.13 广东

关注

南海吹响基层治理攻坚战的冲锋号,下决心根治“城不城、乡不乡”困局,破解基层“政府干、群众看”难题!6月13日,南海召开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动员部署大会,发布《关于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意见》(下称“《意见》)以及若干份基层治理配套文件,聚焦长期制约南海村社治理效能提升的体制机制性难题,做好顶层设计,提出破解对策。

这份重磅文件剑指基层“最末梢”,将以党建引领,进一步规范经济社权责,通过完善村社经济发展机制和村社社会治理机制,全面提升南海基层治理水平。

党建引领

进一步规范村社权责

“藏富于民”一直是南海给人们的印象。这里所指的“民”不只是指“钱袋子”鼓的居民个人,还有分散于南海全区的村社。数据显示,目前,南海有集体经济的村居222个,下辖经济社2047个,村社两级集体资产总额达570多亿。

显然,南海发展的活力在基层,但同时,痛点、难点、堵点也在基层。在南海的7个镇街,不管是农用地还是建设用地,都存在土地碎片化的问题。土地利用的碎片化、利用方式的粗放造成了空间布局无序、资源利用低效、生态系统退化,并且导致招商引资产业低端、资产低值,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活力新南海发展的障碍。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前面数据所折射的村(社区)一级与经济社一级权责关系的倒挂。大量的农村集体物业和土地资源掌握在经济社,然而权属却十分分散,寻根究底,都与南海的基层治理模式紧密相关,问题的关键是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没有理顺。

以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难题,成为摆在南海区委区政府面前的一道攻坚题。

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去年11月以来,南海聚焦长期制约全区村社治理效能提升的体制机制性难题展开调研。期间,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多次带队深入村社了解实际情况,针对问题系统分析研判。同时,南海还成立了基层治理专班,由区委改革办牵头,集多部门之力,做好文件起草工作。

经过长达半年的酝酿和调研,《关于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意见》于上周五正式通过区委常委会审议,并在今天的大会上重磅发布。

“《意见》把坚持党建引领贯穿在每一条具体措施的工作思路中。”区委办(区府办)副主任丁坚介绍,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是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要求,南海将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中心,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规范村社权责,为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提供扎实有力支撑。

改革创新

推动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

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南海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许多“顽疾”,找准问题攻坚,才能理顺思路突破。

“不论是'政府干、群众看’现象所折射的治理方式问题,还是关乎民生的停车难等细节问题,都与基层治理息息相关。”丁坚介绍,《意见》聚焦基层治理难点、痛点,从5个方面推出13项创新举措,全面覆盖基层的党建、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各领域。同时,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配套出台相关政策,打出一套有南海特色的政策组合拳。

此外,《意见》还实现了“新”和“稳”的有机结合。在“新”方面,《意见》突出改革创新,推出的许多举措在南海属首创。例如,《意见》明确将选任一批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管理人员从事本经济社辖区服务管理工作。“我们会对这个群体给予一定的补贴,但同时也将其纳入管理,督促他们承担更多公共服务职责,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丁坚介绍说。

对于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在经济社一级较为薄弱的问题,《意见》将通过优化经济社选举制度,任职党员社委,探索建立当然代表制度,完善经济社重要事权清单制度等举措,健全党领导下的经济社事务决策机制。此外,《意见》还提出完善村(居)民自治机制,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和物业连片发展机制,提升智慧治理能力等。

基层治理道阻且长,行稳方能致远。《意见》“稳”就稳在,对于改革创新性较强的举措,给予各镇(街道)、村社更多的自主权,允许结合实际选择推进的具体方式和时机。同时,南海将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督查指导、强化舆论引导,稳步推进基层治理改革攻坚。

改革的目标也已明确。根据《意见》,到2025年底,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显著增强,镇(街道)村(社区)统筹明显强化,经济社运行管理更加规范,基层群众自治活力进一步提升,形成系统完备、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走在全省同级地区前列。到2030年,基层治理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率先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

一图读懂《关于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意见》

总体思路

一个坚持

坚持党建引领

一个聚焦 聚焦农村基层,进一步规范村社权责

一个中心 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中心

两大重点 完善村社经济发展机制完善村社社会治理机制

总体要求

到2025年底

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显著增强,镇(街道)村(社区)统筹明显强化,经济社运行管理更加规范,基层群众自治活力进一步提升,形成系统完备、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走在全省同级地区前列。

到2030年

基层治理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率先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

5个方面

13项重点工作

(一)优化基层治理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村社权责

01健全党领导下的经济社事务决策机制

支持各镇(街道)探索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和优化经济社选举办法,实行由成员代表选举产生经济社干部;

完善党员参与经济社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

探索建立当然代表制度,具备股东身份的“两代表一委员”、村(社区)“两委”干部、群团组织代表等经村(社区)党委同意直接成为股东代表;

完善经济社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完善镇级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审核机制,探索镇域项目负面清单制度。

02创新社会管理职责执行机制

推动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职能向经济社延伸,由村(社区)党组织从经济社党支部委员、经济社社委等基层骨干中选任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管理人员,从事本经济社辖区服务管理工作;

鼓励有条件的经济社实行全职上岗,逐步推进固定场所办公和固定时段在岗;稳步探索分设村(居)民小组;建立村(社区)、经济社[村(居)民小组]社会管理职责清单。

03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和物业连片发展机制

2023年底前,各镇(街道)至少建设一个镇村社联合开发的示范项目。

04深化农村资产管理

05

完善村(居)民自治机制

合理细分自治单元,进一步强化经济社辖区的村(居)民自治工作;

广泛动员村(居)民共同制订和遵守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纳入公约;

完善激励惩戒机制,将专项公约的执行与股份分红、宅基地分配、集体资产竞投、公职岗位任职资格等挂钩,推动解决车辆停放、老旧小区电梯安装、垃圾分类等难题;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在乡村振兴建设运维专项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收益设立公约遵守奖;

制定村(居)民代表履职清单;深化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推动全域创建“熟人社区”;

完善住宅小区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强化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组建和运行的领导。

(二)深化党群联系服务机制,强化思想文化引领

06深化直联制度

推进直联驻点下沉到经济社,抓实机关党支部与经济社(住宅小区)党支部结对共建;

深化

“两代表一委员

”参与直联制度;

融合基层各类阵地、资源、服务,加快党群服务中心建设;

建设“1+7+N”10分钟党群服务圈;区镇两级党群服务中心由党委组织部门管理,其他由所在地党组织管理;

推进经济社“一支部一阵地”,升级建设“党支部组织生活馆”。

07健全乡村文化振兴机制

实施“百队千社万人行”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者下沉至经济社;

实施新乡贤选树计划,建立公益事业社会捐资配比机制;

推进好家庭好家风建设;

将美学文化融入乡村规划建设,推进“一村一史一志”工程;

强化农村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

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支持创作更多优秀本土文艺作品。

(三)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提升综合激励约束效能

08依法加强对村社干部的监督

推动监察监督向村社延伸;深化农村“三资”提级监督,严厉打击农业农村领域违法行为;

建立健全经济社干部职务行为负面清单,探索建立经济社干部终身追责制度;

推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受处分后补贴、奖金扣减工作试点。

09建立镇(街道)对经济社一级的绩效考核体系

重点考核经济社一级及其管理人员落实征地拆迁、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情况;

全面实施经济社一级向村(社区)党组织述职

评议机制,探索建立经济社社长提级述职评议

机制;

完善经济社一级工作人员津补贴制度。

(四)健全资源整合共享机制,

提升智慧治理能力

10

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一网统管”

融合三级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搭建全网一体化综合治理新平台;

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查办分离工作格局;

打造

“智慧党建

”掌上村居善治系统。

11

完善“空天地

”一体化治理模式

深化城市大脑建设,打造全方位社会感知体系;联动智运平台开展统筹调度,提升治理效能。

(五)创新要素配置机制,

健全基层治理保障体系

12完善村社人才培育使用机制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荣誉成员

”制度

加强区直部门工作人员、镇(街道)机关辅员、事业单位人员、村(社区)“两委”干部、经济社负责人交流任职;

建立经济社长镇级备案管理制度;

探索党员队伍分类管理。

13优化财政资金投入安排

优化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集中财力支持标杆项目;完善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对薄弱村(社区)动态帮扶、长效振兴机制。

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慧付艳霞

制图/徐文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白云区:选优配强“火车头”,基层治理不发愁
西樵儒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十四五”时期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与减贫治理转型
四川青川优选“三长” 四治融合
台州市委出台“三十条意见”
上楼之后:“涉农社区”的生活秩序及其治理探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