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年4/5时间在出差,带动5万贫困户脱贫,九江这位“广东好人”有点忙
userphoto

2022.11.19 广东

关注
 

视频。/佛山日报记者刘浩斌摄

2022年第二季度“广东好人”评选活动举办,经各地各部门推荐、专家评审,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负责人潘健章,成功入选2022年第二季度“广东好人”(敬业奉献)。

“入选'广东好人’是对我的一种肯定,即是荣誉也是鞭策,让我感到非常振奋。”潘健章表示。基于九江水产养殖经验,潘健章创造性探索出致富带头人培育和跟着产业走的“双培”扶贫模式,将九江养殖产业输出到不同省份,扩大扶贫地域版图,让中国的小康路越走越宽。

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以工厂化养殖开辟可复制脱贫模式

“我今年有五分之四的时间都在出差的路上。”潘健章用一句话道出了他的忙碌。据了解,今年以来,他的足迹遍布广东省内的清远、南雄,省外的黎平,黔东南等县区,江西、湖南等省份也有他忙碌的身影。

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负责人潘健章,成功入选2022年第二季度“广东好人”(敬业奉献)。/佛山日报记者刘浩斌摄

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保护好耕地的前提下,不能将养殖模式,简单地复制到地域条件各不相同的欠发达地区。因此,潘健章大胆改革创新,以工厂化养殖作为产业输出的重点,把科技引入水产养殖,助推脱贫地区实现智能化养殖。

“一亩的工厂化养殖产量相当于50亩水面的产值,我们要发展更高科技智更智能的养殖产业。”潘健章表示,工厂化养殖主要采用荒地作为建设基础,仅仅借助10到20亩的荒地,滩涂地,就能实现规范化的产业水平,节约大量的土地。

潘健章采用工厂化养殖能实现规范化产业水平,节约大量的土地。/佛山日报记者刘浩斌摄

到了清远,潘健章在临江村深入调研后,根据当地的水土条件,选择以桂花鱼养殖作为发展特色产业的切口,协同南庄镇紫南村进行对口帮扶。“这样一个红火的产业在当地很有发展前景,会为当地带来良好的效益。”潘健章自信的说道。

对于当地有想法、有动力投入水产养殖的群众,潘健章热情邀请他们到培训基地跟班学习,培育水产养殖技能和管理水平,成功培育十余名产业工人,并在临江村落户4条生产线,推动农业产业合作和产销对接,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贫困户的脱贫增收。

在东西部协作上,潘健章积极响应佛山对口帮扶黔东南州的号召,把工厂化循环水环保的养殖项目落户在黎平县,因地制宜推广“九江经验”,以跟班学习的模式,培养当地产业和带头人,给黎平县数十条脱贫村带来村集体的增收,有效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为乡村振兴“加码赋能”。

潘健章与养殖户研究鱼苗驯化技术和规模生产技术

此外,潘健章还积极探索产业帮扶新路径,以“国企出资金、民企出技术”的模式,与江西省九江市的国企合作,将70%利润做红利,分给当地的脱贫村,并设立专项资金,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提供支持。

“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是一个新起点,一个新的出发。”潘健章表示,“在乡村振兴阶段里,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更好的产业,为我们的乡村脱贫之后富起来,发挥重要作用。”

扶贫项目成全国典型,带动超过 5万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入选“广东好人”之前,潘健章早已获得众多殊荣,两度站上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领奖台上,分别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和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潘健章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情怀,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携手对口帮扶地区实现乡村振兴。

作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先富起来的人之一,潘健章21岁就经营起了一家鞋厂,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便开始思考如何回报社会,如何为全国脱贫攻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海区九江镇水产养殖兴旺发达,是中国淡水鱼苗之乡、国内水产养殖主产区和珠三角淡水鱼苗重要集散地。从鱼苗孵化、养殖技术,到市场销售的布局,形成全国领先的产业链。

见证了九江水产养殖业的辉煌,潘健章决定将九江水产养殖业经验作为基础,与福建蓉中“让贫困地区的学员在福建蓉中培训基地集中学习一个月,再用11个月的时间对学员回村创业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帮扶和指导”的扶贫模式相结合,形成新的扶贫模式。

2014年,他被国务院扶贫办聘请为福建蓉中扶贫培训基地首期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导师,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思考探索,如何能使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取得更大的实效。

2015年7月,潘健章满怀激情地前往国家级贫困县——南宁市上林县,通过扶智与扶志相结合的方式,为上林县培育致富带头人416人,带动全县6000多户贫困户参与特色产业项目,。

如今,包括广西上林县在内,培训基地已共为广东、江西、湖南、贵州、内蒙古等省、自治区贫困地区累计培训了近4000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其中有超过 55%成功创业,累计带动超过 5万户贫困户增收脱贫,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试点项目,也被国务院扶贫办树立为全国典型,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上林模式”。

“通过九江的技术创新,可以帮助我们的企业发展起来,也能帮助欠发达的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潘健章认为,借助市场手段进行帮扶,形成公司发展和脱贫地区的创业致富带头人,以及脱贫户共同受益,共同受惠的局面,能够真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则是脱贫攻坚的延续和发展,两者均指向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接下来,潘健章将持续践行初心使命,更加努力把九江的水产养殖技术和产业模式,输出到更多地区,让“九江模式”为九江、为脱贫地区增强内生发展动能,用实际行动践行和推动乡村振兴。

文、图、视频/佛山日报记者刘浩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桥村脱贫(2018-2020)三年发展规划
扶贫产业才是稳定脱贫的试金石
巾帼创业展风采, 铿锵玫瑰别样红 ——记天水劳务带头人白玲英
真牛!他们整体养成率高达98%!低迷行情仍赚大钱,靠的是什么?
多看一眼(鳳飛飛&潘健合唱)
很多贫困户一养牛就能够脱贫,养牛为何有那么大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