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佳阳 ‖ 明代岁贡生于道行及其家族考 ——以《静海县志稿》为中心

春秋战国时期静海地区往南一带称“长芦”,西汉时期在此置东平舒县,唐置乾宁军。北宋大观二年(1108),置靖海县,治所涡口寨,(即今静海镇)。北宋政和三年(1113)并入乾宁县(即今青县)。金明昌四年(1193),复置靖海县,治所涡口寨。明洪武初年,改“靖”为“静”,称静海县。2015年撤县改区。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地区文化通过各种志书传承下来,明代以前本地志书还是一个空白,有待更多史料的发现。明代志书,通过近年来的深入研究,由公认已知的一部增加到五部,本文介绍最新发现的一部,由静海先贤于道行在明代万历年间修纂的《静海县志稿》。并深入探究修纂者于道行及其家族的发展历史。

一、发现明代《静海县志稿》

地方志是一个地方历史的重要史料,是让人们迅速了解并传承优秀地方文化传统的重要依据来源。因年代久远,明代以前的静海志书已无从寻觅。目前明代县志已知一部,由县令王用士于天启年间纂修,被“公认”为创修。虽后世县志也如此沿承记载,但笔者对此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从明初到天启年间,在25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一个偌大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静海县拥有众多文化家族,培养了大量的进士、举人等人才,完全具备纂修县志的实力和能力,况且国家层面也有政策推动各县修志。在这个信念下,笔者经过多年不懈搜集,多方查找史料,终于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通过梳理,整理成小文《静海的明代方志》发表于2017年3月13日的《今晚报》副刊津沽版。本文考证出明代除天启版《静海县志》外还有三部静海志书,分别是明初版的《静海县图志》、《静海县志》及万历年的《静海县事迹》。这样已知明代静海志书就达到了四部。虽然全部佚失,但让后人知道曾经修撰过这些志书,可喜的是还发现了一篇天启版《静海县志》的跋文,由静海先贤高尔俨所撰。

图1 手抄本康熙版《静海县志》书影

清代纂修县志共两部,分别是康熙版和同治版。现存康熙版县志由于刻板及印刷问题,县志文字多有漫漶,极不清楚,影响阅读,因此没能得到学界的重视和利用。目前县志编修部门及域外研究机构凡涉及静海内容的均引用同治版县志或民国版《静海县志》,但同治版县志对清前期及明代静海历史的记载不太详细,所以康熙版县志的价值凸显出来,几代静海文史人都想把它点校整理出来,但苦于版本缺字严重,均未完成,成为静海文史的一大遗憾。通过不懈查找,笔者在一家公藏机构发现一部手抄本康熙版《静海县志》(图1),经多方努力,虽未得到扫描本但将流传本中的缺字全部补充完整,并进行点校,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新线索,“于道行任山东滕县训导,升山西应州学正。居官清苦,事亲孝谨,抚孤侄如己子,好学至老不倦。欲修县志,有遗稿未就而卒”(图2)。这就说明明代先贤于道行曾纂修过静海县志,并留有县志稿,可惜未最终完成出版便去世了。至此静海明代志书又多了一部,虽然只是一部志稿,也是弥足珍贵的。

图2  康熙版《静海县志》中于道行内容

二、从任职地的县志中寻找于道行史料

《静海县志稿》早已佚失,要想更多的了解这部县志稿,可以从解读修撰者于道行开始。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充满趣味,于道行的'行’字读háng还是xíng,因年代久远,其后代子孙无从考证,如果读háng,读白了就成了dào·heng,有几分僧道修行的禅味。笔者趋向于xíng的读音,解释为在宽广的道路上行走,有儒风雅气,自觉更符合于先贤学识气度。当然,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他的任职地查起,县志记载任职滕县训导、应州学正,首先查阅滕县的县志。县志中嘉靖时期的训导记载:“于道行,静海县人,恂恂有体”(图3)。

图3  康熙版《滕县志》中于道行的记载

但没有记载他的任职时间,于是查询更早的版本,再查阅藏于海外的明万历版《滕县志》,仔细查阅后,很遗憾没有发现更多的信息。再一个任职地是山西省应州,查询乾隆及光绪版的《应州志》均没有记载明代学正。是否被遗落了。转而寻找更早的版本,找到万历版《应州志》,其中卷四《官师志》载,应州设知州一员,儒学学正一员,训导三员。但只录入了知州名录,学正及训导名录未收录。到此这两个任职地的地方志没有发现太多的关于他的有效信息,考证陷入了僵局。

通过大数据搜索发现于道行还在一地任过职,就是山东莱芜县,查阅民国《续修莱芜县志》卷十六载,于道行明代朝隆庆五年(1571)任莱芜县教谕,他的下一任是万历元年(1573)到任,这样算他应该在莱芜县工作两年(图4)。

图4  康熙版《莱芜县志》于道行记载

查阅卷三十四《传序表志》发现收录有他的一篇文章《吕母魏氏贞洁文》,卷三十五《艺文志*碑记》收录有他的一篇文章《学田记》。这两篇文章的发现非常珍贵,因为在有记录的任职地,滕县和应州的地方志都没有发现更多信息,而在被忽略的任职地的地方志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但其中《学田记》缺字严重,共缺100字(图5)。推测本文是从石碑上抄写下来的,因石碑年久碑文漫漶,部分文字无法识别。查询到康熙版《莱芜县志》有清晰版的《学田记》(图6),并且在卷八又发现了一篇他的文章《孺人吴氏贞洁碑》(图7)。这样就有三篇文章了。

图5  民国版《续修莱芜县志》中缺字版《学田记》

第一篇是收录于康熙版及光绪版《莱芜县志》的《学田记》,本文曾被刻石为碑,推测立于莱芜县垂杨书院。据传2000多年前,孔子曾经在莱芜口镇街道垂杨村观礼,450年前,明代莱芜知县傅国璧在孔子观礼处建立了观礼书院,命名为垂杨书院。本文就是记载了成立垂杨书院的过程。后来书院慢慢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可喜的是垂杨书院得到了重建,坐落在济南市舜耕路219号,2016年3月由文化学者张期鹏等几位莱芜老乡共同发起成立,是一个集藏书、研究、交流、讲学于一体的民间公益文化机构。下面我们来阅读这段历史,欣赏于道行的文采。

莱邑旧有学田五顷,记之石刻,岁久为豪民侵废,掌学事者屡欲复之而不能也。余一日告于邑侯傅公,公曰:夫学校者,师生之所会,而学田者,文会之所资。于不能复而必复之,其在我乎?盖公之才通而敏,优于政事,而尤重于学校。莅莱邑期月有半,善政不可殚述,姑自创学田记之。学有齐膳银户吴胤姬者,收支侵费,不足输官,自以宅田贯价于民,民不可者再三。公曰:此可以创学田矣。即捐俸银二十两,奖劝礼银八两,取其居宅一所,旧为孔子观礼处,更新之,立为垂杨书院取其周围地共一十三亩四分四厘五毫,立为学田,故牒本学收掌。会□□□民赵盈、刘贤侵种临河淤地共二十九亩六分,讦告入官。公曰:亭固以类而聚,此亦可以补学田矣。再牒本学收掌,二项共得地四十三亩四厘五毫,书院草瓦屋间数,门窗墙垣,地基长阔丈尺,无租,开过吴胤姬田租数目备具,故牒卷案稽考,此特造其端耳。若夫润泽增益,寔有望焉。由是田之所出,为师者毋以入私槖,毋以需燕会。生之贫者,昏不能娶也,丧葬不能举也,流离而不能还定安集也,出纳而济助之,则师生文会之所资,非徒所以为养,其所以为教者亦多矣。夫公议修学宫,业已处银八十六两有奇,谷三百石,贮之学库、学仓,以待用有日矣。更创置学田若此,其树功于学校何如耶?是用□□□公名国璧,号玉吾,江西临川人,领丁卯乡荐,由署太湖教谕升莱邑侯云。

图6  康熙版《莱芜县志》于道行文章

第二篇文章是只收录于康熙版《莱芜县志》的《孺人吴氏贞洁碑》。

孺人吴氏,归王君讳强,自幼慈惠贞静,善事翁姑,乡人义之。翁姑既死之后,不幸夫早逝,孺人哀毁不自禁,即欲以身殉。诸姊婉言慰之曰:汝夫既已矣,一孤尚幼,汝即欲从汝意,亦非汝夫所愿也。孺人乃大感悟,而遂不果。是时孺人方二十五岁,子志贤九岁,子母孤孀,况家无余赀,时势艰苦,久而姻亲怜之,欲夺其志。孺人即以死自誓,坚持不二其心,躬亲纺绩,抚蓄孤幼。且性质清淑,寡言笑,尚朴素,衣食粗粝,冰霜节操,六十余年如一日。子志贤,诚寔忠厚,感激至节,克敦孝道,乡士大夫重之,荐于县尹。县尹荐于督宪,重加奖令,令县尹陈公携礼帛诣其门,表其庐曰“柏舟遗烈”。

第三篇文章是收录于康熙版及光绪版《莱芜县志》的《吕母魏氏贞洁文》。

夫人之所以立身于天地间者,惟其节焉耳矣。大哉节乎!天之道也,地之理也,人得之以检制其行者也。士君子百行一亏,其节,尚不得为完德;妇人从一而终,必贞于其节,然后可以语贤妇矣。是节也者,士君子之所难,而妇人尤为不易者。兹有吕母魏氏,贞于其节焉,不亦难得也哉!母东厢保者,老魏昭女也,适吕凡七年,夫时景亡,遗二子,长三岁,次甫五月,母慷慨自缢以殉。会同室者觉而救解之,且劝曰:汝死诚是矣,奈二子何?相将以成人,不犹愈于死乎?氏仰天自誓,命其长子曰尚操,次子曰尚志,所以坚其节也。自后家无厚产,㐫荒荐至,食不充口,体无完衣。尚操早殇,尚志十余岁,时或行佣供母,母志操愈坚。贤士大夫过其门者,莫不叹服。虽走卒里妇,亦知慕其行谊。呜呼!母不轻于一死,而竟成尚志行佣之孝,非天之所以厚报母乎?夫不幸早亡,有妻以完节成立,其子终契阔于壤泉,夫虽死犹生也。七年刑于之化,又有以锡其夫之光,母诚贤乎哉!母女流也,未尝学问,天植其性,自及笄以至垂白,孝舅姑,睦妯娌,顺夫教子,植立纲常,扶持世教,与今古之忠臣义士、孝子顺孙,辉映于宇宙间焉。猗与休哉!是故乡里敬之,官府奖之。余亦僃述之,以为异日作史者之实录云。

想要找到更多的信息,必须找到更早的县志版本,查询到康熙版《莱芜县志》,载:“于道行,靖海人,有文名,五年任教谕”。果然越接近人物时代的志书信息越全,静海原名靖海,明初改靖为静始称静海,所以这里称靖海人也对但已经不准确了,阅读全国其它地方志,也发现有这种情况将静海人写成靖海人。后面的“有文名”,这是光绪志没有的内容,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字,但说明他学识渊博,文采出众,得到了学子及官方的认可。在惜字如金的志书中共选录了他三篇文章,也说明了康熙志中对他的评价“有文名”名副其实。

图7  康熙版《莱芜县志》于道行文章

二、结合《于氏族谱》中史料考证于道行履历

对一位古人的介绍,家谱应该是最详细的。查阅静海《于氏族谱》,于道行是静海于氏家族第七世,“字文焕,号霄厓,明嘉靖庚申(嘉靖39年(1560))岁贡士,任山东滕县训导,升授山西应州学正,居官清苦,事亲孝谨,抚孤侄如己子,好学至老不倦,欲修县邑志,有遗稿未就而卒,俱载邑乘。始创序家谱,至今得以追叙者,皆赖有遗本。娶孟氏,继刘氏、李氏。生男四:野、垒、增、垣”(图8)。家谱的这段记载信息量很大。知道了他的字号,和他取得岁贡生的时间,任职地及官职和县志记载一致,对他为官和为人的高度评价,还有他做的一些事迹,抚养侄子如自己的儿子一般,修纂县志,留下遗稿。创修家谱,为后世留下资料,以便续修。他有三任妻子,四个儿子,每个儿子的名中都有一个土字,应该是有所寓意。但可惜的是没有记载他的生卒年月,还无法完善他的履历,理清他的生平。但可以根据他直系或者旁系亲属的生卒年进行推断,继续查阅家谱。

图8  《于氏族谱》于道行内容

于道行之父:“于珣,字美玲,号崑岗。明处士,敦行尚义,无少长皆敬仰其高致”。(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高致:崇高的人品或情趣。)同样也没有记载生卒年,但是于珣崇高的人品一定对于道行有所影响,导致于道行后来创修家谱,义修县志的这些壮举。于道行长子:“于野,字子先,号行吾,明邑庠生。次子于垒,字子魁,号仰吾。明邑庠生,嘉靖癸丑年(1553)生,万历辛丑年(1601)卒,高年四十有九”。三子:“于增,字子益,号任吾,明万历戊子科、辛卯科、庚子科三中乡榜武举载邑志。四子于垣,字子逸,号居吾”。

以上是于道行的直系亲属关系,通过梳理得到三个准确的时间节点,1、于道行次子于垒的生年是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2、于道行考取岁贡生的时间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1560)。3、于道行在明朝隆庆五年(1571)任莱芜县教谕。

什么是“岁贡”?明清时,每年或每两三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成绩或资格优异的生员升入国子监就读,这称为岁贡,如此录用的读书人便是“岁贡生”。显然,于道行就属于这种类型。

岁贡之选,例由老资格的“廪生”论资排辈,所以俗称“挨贡”。秀才出贡,就等于在府、州、县学毕业,成了国子监的监生(俗称太学生),取得了出仕做官的资格。于道行就是通过这个途径出仕做官的,通常贡生从国子监毕业以后,只是授予一些虚衔,不会授予实际官职。但于道行成绩优异委以实缺。而且由于政绩卓越,人品出众,学识渊博,一路升迁,由训导升教谕再升学正。科举制度中举人的地位要比贡生高很多,而且更难考中,但一般举人出仕做的官也就是教谕之类,而且还不是都能有实缺。于道行却以岁贡生的功名能干到一个州的学正,足见他学识渊博、政绩突出、官声显赫、能力超群,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提拔他。根据他考取岁贡生的年龄可以推断出他的生年,但没有记载。只能根据现有数据推断,与他同时代同辈分的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于木,生于嘉靖五年(1526)。假定他们同年出生,那么次子于垒出生时于道行28岁,考取岁贡生时34岁,任莱芜县教谕时46岁,再升任应州学正时大约50多岁。到60多岁致仕回家,抱子弄孙,以享天伦之乐,并开始续修静海县志,可惜天不假年,留下书稿,抱憾仙逝。按这样推断来看,各个阶段的年龄还算合理。由此推断生于嘉靖初年。不过这只是推断,期待新的资料发现,来解开这一谜题。

于道行创修《于氏族谱》传承优秀家风,修纂《静海县志》积攒旷世阴德。福荫子孙,耕读传家。于道行后世子孙秉承家学,不辱家风,庠生、廪生、贡生比比皆是,武举人 1人,文举人2人,进士3人,皆出自于道行直系后代。

四、于氏家族发展史及功名人物

于氏家族乃静海名门望族,诗书传家,广施好义。当官者廉洁清正,堪称循吏;为民者乐义好施,德馨乡里。

据家谱记载,静海于氏原为山东文登县大水波乡望族。明朝初,于国义与其兄国仁同迁直隶永清信安镇,农耕为生,渐致富发家。明永乐二年(1404)诏郡邑拨户口充畿辅,于国义以“大丈夫何地不可以托业”的胸怀,留兄国仁占籍永清,而自己独自应诏迁来静海,占籍辛口里七甲,民籍。初居县治北阁街(今静海镇二街)。仍以农耕为生。由于他善于经营策划,种植丰收,畜牧业兴旺,家境更为富饶,并建有别业,名曰“陶居”。他常常教育子孙以忠厚相勖,以耕读共勉。他说:“子孙虽愚鲁,经书不可不读,能成立则出仕为忠良,不能成立则务农守淳朴,此经久继世之法,子孙共勉之。”(图9)

自始迁祖于国义传四世为于俊、于鉴、于铣、于杰,分作伯、仲、叔、季四门。目前已经传至二十四代。

图9  南开大学藏《于氏族谱》

从第七世开始族人陆续有迁出到其他村庄及外地者,因年深日久战乱灾祸等导致了众多支系失叙失考,失叙的典型案例是季门,季门每世都有失叙情况,到第十五世后整门失叙,不知何种原因。季门的祖茔在白杨树村附近,民国时曾在此出土于木墓碑。于氏家族目前实际只有伯、仲、叔三门。

迁出外地的典型案例是十一世于幵(jiān),在雍正年间改籍贯为天津县,究其原因推断和行政区域的变化有关。因为天津卫于雍正三年(1725)撤卫设天津州,雍正八年,清政府从原隶属天津州的武清、静海二县以及沧州共划出了260多个村子归了天津州,次年天津州升为天津府同时又设置了天津县。推断因为于幵所在的村庄划归了天津县,所以籍贯也随之变化。在此之前仍属于静海籍贯,所以查阅乾隆版《天津府志》静海岁贡栏仍有于幵雍正四年。就是说于幵雍正四年考取岁贡生时使用的籍贯仍是静海籍。再查刊刻于乾隆四年《天津县志》的选举志岁贡栏载“于幵雍正四年,静海改归”。这句话如果单独解读会有误读,容易产生歧义,理解为于幵雍正四年由静海籍改为天津籍。放到志书里解读就会清晰了,于幵雍正四年以静海籍考取岁贡,今划归天津籍,录入《天津县志》。后查阅家谱得到应证,于幵,雍正十年奉例拨入天津县籍,载天津贡举志(图10)。后于幵曾孙于作鹏和于百朋嘉庆二十一年由天津再迁孟县。

图10  乾隆版《天津县志》

迁出者众,于幵这支只是迁徙脉络比较清晰的,或于氏后人已分布全国甚至旅居世界各地,已不可考。结合民国版家谱记载的领谱地址及目前已知的于氏后人聚居地,于氏后人分布地总结如下。

本地区分布村镇有静海镇二、四、六街、独流镇、陈官屯镇、中旺镇、大寨村、大黄庄村、后毕庄村、前树村、史家庄、靳家庄、良王庄、西边庄、东边庄、西滩头村、弯头村、胡连庄、北岳家园村等,西青区木厂村、辛口村、高家村、西琉城村、张家窝村等。津南区小站镇。天津市区西头佟楼村。外地有河南省孟县、吉林省等。以上有些聚居地的于氏后人已经失叙联系不到。这些失叙地的于氏后人如果能看到本文可以进行联系,静海于氏家族诚挚的欢迎各支回归于氏大家庭。

静海于氏家族第一个出仕为官有所作为的人是仲门的始祖于鑑,岁贡生,初任宣化府万全都司经历(图11)。1449年明英宗由于在土木堡之变中大败,被瓦剌国抓去当了俘虏,在羁留塞北一年之后,于鑑协助朝廷使臣寻得明英宗朱祁镇,并一路护送,安全送达北京,墓表称赞他“赞画戎机,身先都帅”。因护跸有功,升任山东济宁州知州,政绩卓越,诰授奉议大夫。明英宗在当了八年太上皇后终于复辟成功,重新登基称帝,想要犒赏当年助他回京的有功人员,可惜于鑑已经故去,于是追赠钦赐葬祭,并赐御篆龙凤碑碣,敕封承德郎。以上内容来自于鑑的墓表。

图11  景泰五年(1454)《会试录》于鑑为对读官

自此于氏家族世代簪缨,庠生、廪生者代不乏人,岁贡生以上功名者大有人在。

六世:于干,岁贡生,山东高唐州训导。“天性纯孝,亲死庐墓,日负土筑封,哀戚不倦,三年如一日。邑宰率僚佐屡至吊奠,邻封方千里内士大夫,往吊者后先相望。事定详载墓碑,崇祀忠孝祠,载邑志”。民国版《静海县志》载其:“性孝谨,亲殁,庐墓三年”。

七世:于木字君立,号石泉。生于明嘉靖五年(1526)六月十七日(阴历)。嘉靖三十一年(1552)壬子科举人(七十三名),万历十八年(1590年)任山西沁源知县,为官清廉,被《沁源县志》列为名宦并作传,传曰“俭以助廉,宁静不扰,未几乞休,上官留之,竟浩然而去”(图12)。曾为静海文庙重修碑纂额。于道隆,岁贡生。于道行字文焕,号霄厓,岁贡生,山东滕县训导,莱芜教谕,山西应州学正。于道昌,岁贡生,河南西平县县丞。

图12  嘉靖三十一年(1552)顺天府《乡试录》于木资料

八世:于岑字子锐,号抑庵,岁贡生。于学古字子进,号训吾,岁贡生。于增字子益,号任吾,万历十六年(1588)戊子科武举人。

十一世:于幵(jiān)字敬符,号敬斋,岁贡生,着有《四书话音韵谱》、《经纬字汇》、《家礼通宜》、《四字小学》。于灿(1651-1708)字兆熹,号赤崖,岁贡生。

十二世:于天锡,岁贡生,嘉靖十六年(1537)任灵石县训导。家谱记为灵池县训导,应为音译笔误。于凝祺(1675-1736)字用允,号芝谷。康熙五十六年(1717)丁酉科举人,雍正二年(1724)甲辰进士,雍正五年任湖北孝感知县。再任雍正庚戌科会试帘官(帘官也就相当于现在高考的监考人员和阅卷人员,或者公务员考试的监考人员和阅卷人员。)雍正八年调任江南徽州府祁门县知县,任期推行众多德政,得到百姓称颂。其人性好洁、心慈爱、重义气、广交游。着有文稿诗集。于廷献字进颺,号兰谷。岁贡生,乾隆二十一年(1756)任定州曲阳县训导,后升任深泽县教谕,豹文、峨文之父。

十三世:于豹文字虹庭,号蔚州,别号南岗,生于1720年,郡廪生,乾隆三年(1738)戊午科亚元,七年(1742)壬戌科明通,十七年(1752)壬申科进士。资才高敏,读书过目不忘,直督学吕,特取鸿博第一,诗文杂作甚富。因染痹症不仕。着有《南冈诗草》。梅成栋称天津人能自成家者,前有帆史(张霔),中有虹亭(于豹文),后有芥舟(金玉冈),故辑《津门诗钞》时,录于豹文的诗多达155首,其中《咏明史绝句》100首,全部收入,其推崇可知。于峨文字镇川,号雪峯,生于1735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恩科举人,历官广平府学训导、定州学正(乾隆四十五至五十六年任)、山东嘉祥(乾隆六十年任)及鱼台县知县,署理兖沂曹道。着有《雉翔斋诗草》。

十五世:于壮图(1807-1868),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科举人,授保定府祁州学正,清同治七年(1868) 正月十五日,张宗禹率捻军攻破祁州,祁城失陷,率妇孺等11口殉难,奉旨优奖建立专祠,入邑乘,世袭云骑尉。《天津县新志》记载于壮图身负三十余刀,英勇就义,为国捐躯(图13)。

图13  《天津县新志》于壮图传

十六世:于淮(1777-1826),字广川,嘉庆十三年(1808)戊辰科武举人。于耿光字觐臣,号景周,生于1843年,光绪八年(1882)壬午科举人,九年(1883)癸未科进士。任礼部主事。孟县分支。在于耿光的硃卷履历部分,记载了从仲门始祖于鉴到他自己的直系履历(图14)。其中本履历里他的四世祖就是于道行。

图14  光绪九年癸未科会试同年齿录中于耿光履历

于氏家族诗书传家,教书育人,开设私塾、学校。培养众多人才,不仅有功名官宦,还有文人墨客,留下众多诗集佳句。

七世:于相号左泉,庠生,将自己家辟为私塾,教授子侄后辈,及本邑寒门学子,造就众多人才,享有崇高声誉。

十七世:于震英字子俊,庠生,清朝停止科举后,热心家族事务,建设于氏学校,亲自执教十余载,教育子孙后辈,培养人才。

九世:于伯龙(1587-1647)字鳞伯,号鹏搏。廪膳生。十五岁丧父,辅助继母料理家政,勤俭持家,抚养弟妹至成人。挤出时间读书,并考取功名,着有《丈行名传稿》。

十二世:于扬献字擢溪,号万峰,别号一粒园翁。庠生。热心公益,工诗,着有《燕南存草》、《闽游记》、《津门食品诗》。

十三世:于巨澍(1732-1778),字说岩,号蘓生。优廪膳生,安贫乏,嗜诗书,敦友于,睦族党,科岁屡列优等,乡园四荐未售,深稽古。工诗,着有《寄庐诗集》十六卷、《诗赋》二卷、《杂俎》八卷等。诗集还未见,但在乾隆版景宁县志中收录有他诗作两首,能被其他县收录进惜墨如金的县志中,足见其诗词水平及影响力。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清修寺古柏

森森古柏状杈枒,朝映岚光暮映霞。

枝挟钟声洒风雨,阴移塔影走龙蛇。

游来讵数承天寺,化去堪成博望槎。

我欲披缁绝尘鞅,馀年相伴卧袈裟。

碧苔庵

阴翳千章密,招提院落开。

岚光环杳蔼,涧溜响潆洄。

寺忆题红叶,庵宜识碧苔。

修篁摇剑珮,丛桂骨楼台。

积藓米栏畔,湾桥跨水隈。

山灵潜豹虎,禅定护风雷。

莲社容相遇,祗林漫浪猜。

何时脱尘鞅,常听梵音来。

十四世:于百朋字崇锡,号柳桥,太学生,候选未入。着有《晓翠山房诗草》待刊。  

乐善好施,扶危助困,也是于氏家族家风的一部分,其中典型案例是第十世于京。于京(1614-1684),字袋瞻,别号无欺道人,明邑增广生,读书负奇气,赋性闿爽,气节严正,尤乐善好施,天津城西至小店村45里路坑洼不平,崎岖难行,于京爽然独立捐修,造福乡里。捐立义冢、施舍棺木、资助婚丧等义举不胜枚举,名著乡里。子孙功名迭起。

及至现当代,于氏族人秉承优良家风投身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十九世于云江曾北上入朝作战,南下剿匪,战功赫赫。于云成也曾入朝作战,九死一生。复员后积极投身社会建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于云浩南开大学核物理系毕业,周恩来总理钦点的核试验37人小组成员,参与“两弹一星”工程核试验。因工作需要保密,隐姓埋名,不计得失,受人敬仰。于月明秉承家风,效仿先祖于道行义修县志的壮举,曾参与编辑解放后静海县的第一部县志。于云浮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从医四十余年,曾参加抗美援越战争,救死扶伤、济世救人,并善长书法,全国书协会员,获奖众多,并与长子于俊杰出版父子书法集。第二十一世于绪祥人民解放军某导弹基地工程师,上校军衔。

天津静海《于氏族谱》由于道行创修于明嘉靖年间,经顺治、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光绪,至1918年增补修订,存抄本四册,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1930年再次续修,在本县独流镇的书局彩华石印处印刷,一涵八册,共印三十部。最近一次大修是2017年,一套共计15卷。此次族谱印刷精美,装帧大气。文本采用宣纸刊印,檀木盒存藏。

明代《静海县志稿》修纂于万历年间,修纂者于道行,出生于书香门第、文化世家的静海于氏家族。于道行字文焕,号霄厓,出生于明代嘉靖初年左右,嘉靖三十九年(1560)取岁贡士,初任山东滕县训导,隆庆五年(1571)调任莱芜县教谕,万历初年升山西应州学正,居官清苦,有政声,事亲孝谨,抚孤侄如己子,好学至老不倦。致仕还家后,教子弄孙,心怀桑梓,留史后人,搜集采访,不辞辛苦,潜心修纂县志,惜未就而卒,留下《静海县志稿》,或许被后世修志者借鉴,部分史料才能传承至今。于家乡历史,纂修县志,于家族历史,创修家谱。传承文化,堪称静海先贤,受后世敬仰。逝后葬于东窑村后的于氏先茔。(本文原刊于《中国教育学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2卷第1期

作者简介:李佳阳,天津静海人,文化自由职业者。以宣传静海历史文化为己任,组建静海记忆志愿者团队,运营“我的静海”和“静海文艺”两个公众号,“静海记忆文化畅聊群”群主,抖音号“静海文博人李佳阳”。辑校《静海诗钞》,编辑《静海先贤著作合集》。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主办:河北京畿学研究中心

许振东名师工作室

 编辑:袁钿越

审校:曹梓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图 天津旧志目录
可向商氏宗亲赠送的方志(天津31部)——编辑/山东济宁 商春锋
坐落城外的静海城隍庙
说说天津市静海区的来历
莱芜泉:以济漕运通国脉
天津境内大运河沿岸小地名探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