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荷花淀写作的当代意义 ——以廊坊“散文孟焦”为中心

        “新荷花淀写作”是继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孙犁及一批作家、散文家的荷花淀系列作品之后活跃在冀中地区的又一文学现象,是新世纪以来一批有志之士对于地域文学写作风格孜孜探求的体现。这里位于冀中平原,历史上处于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汇集区,地势低洼,属于海河水域,有东淀、白洋淀、文安洼等大片湿地,又有大清河、中亭河、赵王新河等诸多河流,素有“九河下梢”之称。独具的自然环境,积淀了一脉相承的人文特色。新荷花淀写作群体的创作范围主要包括冀中地区的沧州西部、保定东部和廊坊南部等地。近一段时间以来,此群体形成了以地域文化为依托,以孙犁的清新、亮丽、诗意为表现手法,以平原水乡为展现内容的共性追求引起了界内的关注。

孙梨

      廊坊作家孟德明、焦喜俊近些年来致力于冀中文化的文学展现,写水乡、写平原、写风情,是新荷花淀写作群中的优秀代表。近些年来,他们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诸多报刊刊发了一批作品,出版了《在文化树下喝茶》《追花人》等散文集。他们二人都长期坚守着自身的文学梦幻,一直在追寻荷花淀派那种幽香恬静、醇美清芳的情致,尤其注意对孙犁作品中那种文化与人性之美的承继和阐扬。从孟、焦二人散文的特色与追求,令人感受到一种热灼的呼唤与探寻,它昭示着当代文学发展的一种新的动力和转向。

        在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且不断地被全球化和商品一体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文学虽有几分被边缘化之感,但一直并不缺少鼓手与看客,甚至偶尔也有躁动、热闹与喧嚣。根和原欲,曾为一切平庸、丑恶、凶残、纵欲找到了宣泄口,似乎不贫瘠、不挽个大裤裆、不暴几句粗口、不裸露下身体,就不是真实的存在、就不是全面正常的自我;根本没有什么英雄,有也被世俗化、野蛮化。也很难找到美善,最原始的真——吃、穿、玩、性,几乎可以替代一切。本来初衷是返归真实,但最终返归到的却是千人一面的动物性;本来意欲创造多样的个性,却又浅层面地返归到顽主、土匪样的新的类型。这样的文学描写,迎合了西方人心目中的真实,也为西方人造就出我们自己的形象——落后、野蛮、甚至淫邪,且进一步使国人加重被歧视与偏见,使我们的文化和族群得不到该有的尊重。不能遏制的商品大潮,使文学越来越难以摆脱被商品化和产业化,很少有人能够深潜下去,去聆听与挖掘深藏在生活深层中的美与善。很多文学创作者过于急功近利,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紧紧被绑缚在名利的巨桩下难于逃离,通过裸露或挑逗人的原欲,成了他们吸引读者眼球或网络点击的妙招,这样就更加大了文学人物的平庸化、原始化、野蛮化、类型化,并使作品中美和善的成分受到更深地挤压,甚至完全地丧失。

孟德明(左)、焦喜俊(右)

       孟、焦二人新荷花淀写作的追求,给当代文坛传来一种鲜活的气息。河北省作协原主席尧山壁指出,孙犁的文学创作是现实主义写法与浪漫主义情调的结合,他有一种语言的“洁癖”,常象追求真理一样追求语言的美。河北著名评论家评刘绍本以为孟、焦二人的散文篇章,“让人读后不仅收获智慧的启迪、行进的昭示,而且能得到有如水润心田、荷香徐来的美学享受”。著名评论家、《文艺报》评论部主任刘颋提出,好的文章应该是灵性、智性、根性三者的结合。她所说的根性,是对土地与其文化的热恋、是一种对生命之美善的讴歌。著名评论家、《光明日报》领衔编辑韩小蕙强调文学的审美力量,认为以审美为基质的纯文学仍是文学的支柱。著名评论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晓虹通过结合分析当代不同类型的散文,强调在物欲充盈的时代,应该有发自生命起点的呼唤,应该善于表现灵魂最初的眺望;越是生活节奏加快,越应该学会“等待”,没有学会等待的生命,没有生存的资格。

        谈及中国明末清初的小说时,文学巨匠哥德说:“那些人几乎和我们同样地思想、行动和感受,读者不久就觉得自己和他们是类似的人,只不过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来得更加澄明、清纯和文雅罢了”。他充满崇敬地赞叹:“中国有千百种这样的小说,在我们的祖先还在树林里生活的时候,他们已经有小说了呢。”哥德发此言之时,是在一八二七年一月,距今已快三百年了;而令人费解的是,经过近三个世纪之后,我们的文学却有一种把“当代人”塑造成仍在“树林里生活”状态的取向,这固然易越过文化的阶梯,令很多他文化区的读者产生共鸣,却失掉了我们民族曾有的许多美善而宝贵的东西。

歌德

        前些年,韩剧曾在我们国内非常风行。为大家所熟知的有《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孪生兄妹》《来自星星的你》等,曾打动迷恋了不同层面的观众。为什么能有如此效果,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中所细腻展示的文化与人性的魅力,这其中很多又是源自我们的文化传统的;但这些在我们国内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却很少见了。和优秀的韩剧作品所塑造的人物相比,我们自己作品的人物倒显得没有文化积淀与熏陶了。大家对韩剧的痴迷和高度肯定,实际正体现了当代大众对文化与人性之美的呼唤。这与散文孟、焦对荷花淀写作的自觉追求如出一辙。

       这种潜在的精神追求和指向,是源自当代普遍大众的,是指向生活深处所包蕴的人文与人性之美的。这应该成为优秀文学作品形成的重要源头与不竭动力。在此作家群落正不断为当代文坛所关注的背景下,真挚希望这些作家们,能持久地在此美好精神追求和指向的导引下茁壮成长,并结出更多更璀璨的硕果!

研讨会议

       孟德明,廊坊日报社文艺副刊部主任,河北师大中文系毕业,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散文百家》《河北日报》《农民日报》《今晚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作品,入选多种选集。获全国第四届冰心散文奖。目前已出版散文、诗集《在文化树下喝茶》等三部。主编《大地的呼吸——中国湿地文学集》一部。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散文学会会员。代表作:《有柳依然》《绿村庄》《芦花当令开》《拧支柳笛》《天因农人而长》《一条水渠》《从易水出发》等。

        焦喜俊,19岁开始文学写作。近年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散文作品160多篇,著有小说集《风雪他乡人》、散文集《追花人》。作品多以生活的古洼水乡为背景,展现其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情,语言质朴、清新、隽永,风格独特,曾获“中国当代散文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第八届河北散文名作奖”和“第八届廊坊文艺繁荣奖”。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作家协会、河北散文学会会员、文安县作家协会主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张莉:新鲜风景与故人山河(人民文学 2023-05)
张莉:一定要比别人更关心时代、社会、人|纪念孙犁逝世20周年
【上海诗歌】No.81703期B版||你是夏天的荷花廊坊 王立文
用散文记录后,生活的鸡毛蒜皮都可爱了起来
【走过繁华】散文丨高骏森丨十年
《中外华语作家》签约作家(签约诗人)候选人作品展:马永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