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林外史》十大骗局之六——真假中书

作品第四十九回写,武正字接到高翰林的请帖,被邀请去陪浙江来的万中书。此人是高翰林从前拜盟的弟兄,高翰林介绍:“这万敝友,是浙江一个最有用的人,一笔的好字。二十年前,学生做秀才的时候,在扬州会着他。他那时也是个秀才,他的举动就有些不同。那时盐务的诸公都不敢轻慢他。他比学生在那边更觉的得意些。自从学生进京后,彼此就疏失了。前日他从京师回来,说已由序班授了中书。”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高翰林与万中书已有二十年不见,二十年前,两人均仅是个秀才。这期间,他们两人几乎没有联系,万中书“由序班授了中书”,高翰林仅只是听说。

                      

高翰林在书内出场并不多,他的第一次露面是在作品的第三十四回。当时,是鼓楼街薛乡绅请酒,在座的有迟衡山、马纯上、蘧駪夫、季苇萧等。因高翰林喜欢的缘故,本还专门请了唱戏的钱麻子来陪,但其因事未到场。高翰林大呼:“没趣!没趣!今日满座欠雅矣!”在那个时代,士人极少与梨园中人同席,高翰林之语正显示出他与当时士风不同的低俗趣味。席间,有人赞扬杜少卿,高翰林却大唱反调说:“诸公莫怪学生说,这少卿是他杜家第一个败类!他家祖上几十代行医,广积阴德,家里也挣了许多田产。到了他家殿元公,发达了去,虽做了几十年官,却不会寻一个钱来家。到他父亲,还有本事中个进士,做一任太守,已经是个呆子了。做官的时候,全不晓得敬重上司,只是一味希图着百姓说好,又逐日讲那些‘敦孝弟,劝农桑’的呆话。这些话是教养题目文章里的词藻,他竟拿着当了真,惹的上司不喜欢,把个官弄掉了。他这儿子就更胡说,混穿混吃,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却不肯相与一个正经人。不到十年内,把六七万银子弄的精光。天长县站不住,搬在南京城里,日日携着乃眷上酒馆吃酒,手里拿着一个铜盏子,就像讨饭的一般。不想他家竟出了这样子弟!学生在家里,往常教子侄们读书,就以他为戒。每人读书的桌子上写一纸条贴着,上面写道:‘不可学天长杜仪(少卿)。’”杜少卿是以作者吴敬梓为原型来塑造的,是《儒林外史》中的第一等人物,而对其评价之低、痛揭之深,应该首推高翰林的此段话了,其中的臧否标准不外功名富贵之念,由之可见高翰林在书中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角色。

万中书与高翰林是一样的人品,本次席间,他说起最初与高翰林的相见及到此的原因说:“小弟二十年前,在扬州得见高老先生。那时高老先生还未曾高发,那一段非凡气魄,小弟便知道后来必是朝廷的柱石。自高老先生发解之后,小弟奔走四方,却不曾到京师一晤。去年小弟到京,不料高老先生却又养望在家了。所以昨在扬州几个敝相知处有事,只得绕道来聚会一番。天幸又得接老先生同诸位先生的教。”坐中有位同为中书的秦姓文士问:“老先生贵班甚时补得着?出京来却是为何?”万中书答:“中书的班次,进士是一途,监生是一途。学生是就的办事职衔,将来终身都脱不得这两个字。要想加到翰林学士,料想是不能了。近来所以得缺甚难。”想必“办事职衔”既非正途,认识者定少,所以连秦中书也没有看破。席上另有迟衡山问起马二先生,万中书道:“马二哥是我同盟的弟兄,怎么不认得?他如今进京去了。他进了京,一定是就得手的。”听了这话,武正字反问:“他至今不曾中举,他为甚么进京?”万中书解释:“学道三年任满,保题了他的优行。这一进京,倒是个功名的捷径,所以晓得他就得手的。”如此的回答,也算大致蒙混过去。随后,他们还谈了不少有关八股文、功名、学问等方面的话题。

 此席方散,同席的秦中书即拉着万中书的热情而恳挚地说:“老先生一来是敝亲家的同盟,就是小弟的亲翁一般;二来又忝在同班,将来补选了,大概总在一处。明日千万到舍间一叙。小弟此刻回家就具过柬来。”确把万中书看成是有来头而且将来要指望的人。回家以后,秦中书立即发帖请人、约戏班;次日,早早就起来,叫茶厨伺候,命酒席要体面些。万中书应约而来,秦中书笑逐颜开,急迎前说道:“敝亲家道及老先生十分大才,将来小弟设若竟补了,老先生便是小弟的泰山了。”奉迎之态,溢于言表。

                  

饭后,戏刚开场,大门口忽传一棒锣响,接着便有一个官员和二十多个快手冲了进来,把万中书一手揪住,用一条铁链套在颈子里,就抓了出去,众人被吓得面面相觑。派去打探的人带回一张牌票,上说:“台州总兵苗而秀案内要犯一名万里(即万青云),系本府已革生员,身中,面黄,微须,年四十九岁,潜逃在外”,原来大家所热迎的“万中书”却是朝廷通缉的一个要犯。当这个戴着纱帽、身上穿着七品补服的人被锁着押至县衙,招来两百多人围观。把事情来龙去脉弄清楚的凤四老爹回来问申中书:你说他到底是个甚官?秦中书道:他说是个中书。凤四老爹慨然应说:他的中书,还在判官那里造册哩!

凤四老爹是个具有侠肝义胆的壮士,他跑前跑后,实心相救,感动得“万中书”最终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讲““不瞒老爹说,我实在是个秀才,不是个中书。只因家下日计艰难,没奈何出来走走。要说是个秀才,只好喝风屙烟。说是个中书,那些商家同乡绅财主们才肯有些照应。”

尽管这场骗局在凤四老爹的鼎力相助下,结局并不是太坏,最后假中书也变成了真中书;但仍难掩整个过程的好笑与滑稽。明明是个乡村秀才,却装起了“中书”,还有翰林、御史、中书等不辨真假地向他讨好、奉迎。如果不是受到偶然一个案件的牵连,也许这个骗局还会持续地表演下去,还会有更多更大的笑话。为什么如此的骗局能够产生并不被识破,说到底,主要是因为骗局的制造者与上当者都是为功名富贵的利益所驱使,都是要满足自身的物欲需求与心理满足。古人说“无欲则刚”,深以为这话是极有道理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吴敬梓《儒林外史》49第四十九回 翰林高谈龙虎榜 中书冒占凤凰池
假官转正:离奇的假冒内阁中书案
儒林外史:凤鸣岐的沉吟
吴敬梓名言名句大全
儒林外史简介
《儒林外史》之二 匡秀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