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家惠:曹雪芹家世溯源

看《红楼梦》,首先使人感到这部书的作者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矛盾混合体,既是贵族又是奴隶,既是南人又是北人,既曾亲历繁华富贵,又曾经受穷困凄凉,甚至这一点怕是有些惊世骇俗-——既是男人又是女人。这几个条件缺了一条都难以写出《红楼梦》。

《红楼梦》问世之初是以抄本出现,书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没有署著者的名字,后来程伟元刻本出现,也没有属作者的名字,虽然清代有些人已在笔记中指出作者是曹雪芹,但也没有做过详细考证。直至一九二一年胡适先生做出考证,指出书的作者确是曹雪芹,曹雪芹是康熙朝的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这才几乎成为定论(虽然现在也还有不同看法),因此胡适先生逝世前还说,至少在《红楼梦》这部书上印上曹雪芹的名字,是他的功劳。可是奇怪的是他对这部书的评价却不很高,说还抵不上《儒林外史》。

中国的文学一直以诗词歌赋为正宗,小说始终是不登大雅的东西,小说作者甚至还不如戏曲作者有地位,比如清代以写戏著名的李渔、洪升,虽然身世也不怎么顺遂,但仍可和达官显贵文人雅士往还唱和,可以作为名人在世上活动,小说作者就难以有这种际遇。以中国几部著名古典小说的作者来说,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的身世记载就极少,《金瓶梅》则至今还不知道作者是谁。曹雪芹也是如此,由于人们对于小说作者的漠视,留下来的记载少得可怜。但是我们既已知道他是曹寅的孙子,就可以做深入的探寻了,因为曹寅不仅是一位当时显赫的高官,还是一位很有名气的诗人,由他可以寻绎曹雪芹的身世。

雪芹的远祖可以一直追溯到西汉的曹参,这是汉高祖刘邦麾下的有名战将,后来继萧和作相国,以无为而治著称于史,至今还留下一句成语谓之"萧规曹随"。他以后,就是东汉末年的曹操,这更是一位名流,可惜被小说家、戏剧家抹了一脸白,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奸臣形象,其实这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大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自《诗经》以后至于东汉,四言诗已成绝响,到了曹操手里才重新发扬光大,写出了《观沧海》、《龟虽寿》等名篇,至今为人传诵。曹操的儿子陈留王曹植更以七步成诗,才高八斗著称,在中国诗史上是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曹操的次子曹丕,也能诗能文,所做《典论》是中国文学批评的开山之作。这父子三人史称三曹,在文学史上是继往开来的人物,对于他们的评价,至今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尤其是他们对于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曹操的许多儿子被分封各地,其中有封到我们河北真定,即今赞皇县一带,在唐五代时期,这一支曹家又出了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就是北宋第一开国功臣曹彬,他佐助宋太祖赵匡胤打天下,率大兵下南唐,擒了著名的南唐后主李煜,被封为枢密武惠王。可怜那位李煜,实在不能算是一位好皇帝,可实在是一位好诗人,他被曹彬擒住以后,被屈辱地封为"违命侯",在囚徒似的生活中终日低吟着:"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许多眼泪滴成许多名篇,为后人传诵,最终还是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那位做了武惠王的曹彬也不会想到,一千多年以后,他的一位后人也会在穷愁潦倒中低吟着: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用血泪写就了一部千古奇书。历史的轮回真有让人感慨难以言说之处。

曹彬的第三子曹玮,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人物,封为武穆王,南宋末年,曹玮的后代有人到南昌做官,举家由河北赞皇迁到南昌,先在南昌城内居住,后来迁到南昌城外新建县武阳渡,即今南昌市南昌县武阳渡村,在那里繁衍开来,成为大户。我曾走过上述几个地方,在赞皇县城外不远的岗头村,尚有曹氏族人,村头也还立着一块标示曹彬故里的石碑,文革中被砸去碑首,碑面也被涂了沥青,但字迹尚依稀可辨。新修的《赞皇县志》也记载了曹彬的事迹。南昌城里已难觅当年的住居之地,只是找到了当年曹氏居住的一个胡同,还有许多难辨年代的老屋。在武阳村,曹氏仍是大户,而且新修了《曹氏宗谱》,曹氏族人对于他们与雪芹一系的关系是清楚的,他们还给我们拿出了清康熙年间丰润族人曹鼎望的题诗,是刻在一块古色古香的木板上的,原本悬在曹氏宗祠里,文革中宗祠被毁,木板却被族人保存下来。

到了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故后,不立朱标的同母弟燕王、晋王等做太子,却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  为太孙,种下了内乱的种子。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即位,这位年仅二十一岁的新皇帝对皇叔燕王朱棣很不放心,采取了一些很蠢的措施,很快逼反朱棣,朱棣在朱允  登极的当年就由今日的北京起兵造反,朱允  派大兵征讨,双方在我们唐山一带很打了几次大仗,后来朱棣打过长江,夺得皇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
 

这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整打了四年,北京周围,唐山一带,百姓们杀得杀了,逃得逃了,已是荆榛遍地,荒无人烟,永乐帝登极之后,便开始由人烟稠密的省份向北京周围移民,当时的移民是强迫性的,要编了队伍,立了头领,由兵丁押解,一步步走来,那种艰难困苦,今人绝难想象。时至今日,我们这一带好多人家若是追溯祖源,大柢是由山东、山西一带这样移民过来的,好听的说法叫做"随龙而来"。故老相传,我们至今还把如厕称为"解手",就是那时的遗留,因为迁徙的时候是用绳子把人们拴成一串,由兵丁押着走,需要方便时需向兵丁申请把手解开。还有说法,老农们都喜背着手走路,也是那时的遗留,因为当时就是把双手捆在背后押解而来。当然这仅是传说,没人做过考证,在我的记忆中似乎在明以前的文学作品中就有"解手"这个词了。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江西武阳渡曹氏有兄弟二人来到丰润,兄名曹端明,弟名曹端广,先是落脚在丰润城外,后迁入丰润城之咸宁里。咸宁里不是一条胡同,而是一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名称,类似于现今的乡或者街道办事处,它的范围大致相当后来的丰润城关镇的样子。至于曹氏兄弟究竟由于什么原因来到丰润,目前还难定论,有学者认为是因江西水灾,避灾而来,有学者认为是因军事原因而来,我则以为还是迁民而来的可能性大一些,具体论证起来话就长了,我们只简短截说。到此为止我们似乎绕了一个弯子,有些同志会以为毫无必要,说曹雪芹只说曹雪芹好了,何必一下子推到一千多年前?红学界也有专家认为考证雪芹家世说到入关之前这一段也就够了,再往前推没有意义。这是一种最省事的办法,也是永远不会搞清楚的办法,因为只有把他的家世搞清楚,才会弄清他的族属(是满族还是汉族)、籍贯,相应的也会了解这一个家族的文化传承。

谱牒之学过去沉寂过一段,近年有复兴的趋势,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在当今时代大兴修谱之风似属无益之举,也许有害,但从史学的角度看,家乘资料可以补助官修正史、民间野史以及碑版的不足,却是无庸烦言的。

   作者简介:王家惠,河北唐山人,一九五六年生人,著名作家、剧作家、红学家,现任唐山市作家协会主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唐山绝恋》、《唐山大地震》,中央电视台拍摄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曹雪芹》、陕西新世纪影视公司拍摄三十集电视剧《唐山大地震》、舞台剧《孔子突围》、《大唐曹妃》、红学专著《红楼五百问》等。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欢迎转发

投稿邮箱:

523090170@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曹姓本支的起源及曹操的家世(1-4)
曹操家世疑云:正史没有明确记载,原来是曹操本人一手造成
曹雪芹老家在哪?周汝昌认为唐山丰润 冯其庸坚持辽宁辽阳
曹操公园·魏武祠
五庆堂入辽始祖曹俊略考——与李奉佐、金鑫《曹雪芹家世新证》商榷
论“曹学”与“红学”的内在沟通——心理视点中的“曹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