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琢磨》序言

    编者按:文字是人类最真实的记忆,文字是为了记录一个人的人生及生活,就算是平民也有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这篇文章在随意地讲述中,读者可以领悟到冀成先生的思想和一些见解。

    我手写我心,只要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够打动读者,就是好作品。更何况,不同风格的作品都有其拥趸。

    我看过很多文集的序言,这篇序言的确是最朴实无华了。文笔老练,流畅自然,结构紧凑,语言简洁通俗,情感真实自然。

    朴实平实的言语,搭建文字的堡垒,婉而多讽,寓意深刻,琢磨琢磨这篇序言,感觉冀成先生确实是说出了许多人写自己平常生活的那种思想、情感和心声。

《琢磨》序言

    逍遥自在地再干几个月的工作,就得内退回家歇着去了。有的时候,坐在老板椅子上静静地琢磨琢磨,心情还真是挺沉重,也挺烦躁的,也就不愿意再去扯落公司里那一些尔虞我诈,乱七八糟,庸俗无聊的人情世事了。

    近段日子,总是寻思着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整理出一部有自己特点的,感悟人生,感悟生活的文字,出版一本像样的文集玩玩心情,也好借以安慰安慰这颗已经被工作和生活击撞得伤痕累累的心灵。

    我之所以想要出版这本散文、杂文和随笔电子书,不外也就是希望让一些亲友、同事和读者通过这些文字,透视、思考、解剖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心里矛盾,思想混乱,生命暗淡的小人物是究竟怎么工作和生活的。

    如果读者阅读了这些文字之后,能够不由自主地就去琢磨琢磨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能给生命增添一点亮丽的色彩,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至于其它的什么事情,还没有深思熟虑地去想过。

    这些年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挺简单的,再加上我这个人的心灵透明,思想纯粹,工作和生活圈子狭小,琢磨不出什么深刻、复杂的社会功利性问题,也琢磨不透现实生活当中那一些玄妙、实惠的事情,也没写出什么有社会价值,有人生意义的作品。

    实话实说,我的这些小文章,只不过都是多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所积累起来的情感,忽然一时之间从心里喷发而出的粗糙文字罢了。

    去年春季的一天晚上,我和山东省作家协会的作家华德民先生坐在一家酒店的单间里喝闲酒侃大山的时候,从他的口中得知中国作家协会作家鲁雁先生正在着手组编一套齐鲁作家丛书。当时心里一动,寻思着,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去凑凑热闹,整理整理以前所写的一些散文、杂文和随笔,再出版一本书,了却一个心愿。

    这个机会确实挺不错,可滥竽充数,不心虚那是假的。事后寻思着,如果因为自己这本书而影响了他们那一套丛书的艺术质量,那可是既对不起朋友又对不起读者了,以后可能也就不敢再动笔写点什么东西玩了,这件好事也可能会成为我此生的一大遗憾。

    原本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嘴“张大民”,生活层次,思想境界,写作水平,高又能高到哪儿去!贫嘴是否能贫出点文学艺术意味?是否能够贫出一些读者?心里没谱。

    整理完这本电子书,原本想再请华德民先生或是哪位作家朋友给写篇精彩的序文,可这段日子坐在办公室一篇一篇的反复地看了看,总觉得写得不怎么样,这将近上百篇文章几乎都上不了大雅之堂,也就没有勇气请哪位作家朋友帮忙了。

    尽管如此,心却不甘,总觉得这个社会不单单就是属于那些社会名流人物的事情。贫嘴“张大民”也有他的人生精神和活法,谁也没有权利阻止他说说心里的大实话。决定出版这本原生态的文集,也就有了一些眉目。

    前些日子,鲁雁先生给我打电话,说他已经审阅了文集,感觉挺好,文学丛书就要排版了,让我赶快把出书的钱和稿件都给华德民先生送过去。

    钱,不成问题。可这些文章写得这么粗糙,这么粗俗,想要再修改修改都没有时间了,这可怎么办啊!

    无巧不成书,那一天上午,在办公室坐在电脑前浏览“江山文学网站”时,看到了网站为了迎接江山文学五周年华诞,携手合作伙伴“印源网”,免费为“江山文学网站”签约作者印刷一本个性化图书。当时寻思着,先弄一本免费的书玩玩心情再说。

    这本《琢磨》文集中没有序言,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一连好几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总是琢磨着该如何写一篇序文。既然不好意思开口请别人给这本书写序文,那就干脆抓紧时间,自己给这本书补上一篇序文算了。

    那天上午,在办公室坐在老板椅子上闭着双眼琢磨到这儿,便迫不及待地走到电脑跟前,一屁股坐下,开开电脑就敲打起来,一气敲打到这儿,江郎才尽了。

    这可怎么办?忽然间想起梁晓声先生书写“领略赵忠祥”那篇文章当中的一段话。

    “我认为,了解一个人的可靠方式,最好还是读一读他们记载自己成长经历和对世事人生发表自己感想,感受以及种种感慨的文章。在这一点上,文如其人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根据。人们可以借其小说粉饰自己,包装包藏自己,但是散文,随笔,杂感这些文章,却堪称人们自己的心灵的镜子。小说大多是人们为别人而创作,别人为自己而阅读的东西。散文,随笔,杂感,却往往是人们受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为申明自己的主张,表白自己的心迹而写的,是最大程度地摆脱了创作意识的精神产物。创作痕迹明显了然的散文,随笔,杂感,我一向认为是劣等货。因为对于读者意味着布了障眼法,具有了欺骗性。”

    我之所以借用梁晓声先生这段文字来做这篇文章的主要筋骨,并不是什么拉大旗作虎皮,装饰自己,忽悠读者,而是从心里喜欢梁晓声先生说的这一番实在话。

    一个人,尤其是像我这一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能够原滋原味地将心里多年积累储存起来的东西,用散文、杂文和随笔的文字形式,毫无保留地披露出来给读者看看,也算是一个挺有勇气的人。

    一个缺心眼,缺知识,又缺少金钱的小人物,能够再出一本残缺的书,还能写一篇残缺的序文,这就更具有了一些人生意味,也足够值得自己来骄傲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谢大光:与孙犁先生编书
作序:以文会友传佳话
【夜读】万紫千红总是春
“要说实话”——重读孙犁系列随笔(十九)
樊建平:缘来一幅画(附:多幅书画作品)
《繁花翳影》出版:序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