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泰山经石峪揭秘

《泰山经石峪》揭秘商榷

称:泰山经石峪揭秘商榷

又名:1、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揭秘商榷  2、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揭秘商榷

作者:慧眼无为 、深山老人9
 
关键词: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揭秘、商榷、千古之谜 

 

 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又名《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泰山佛说金刚经》,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约400处幽谷中河床上,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摩崖刻经之一,是南北朝时北齐人所书,经文刻于面积约2064平方米的缓坡大石坪上,采用后秦鸠摩罗什译本,原本全一卷,32分目,5172字,经刻只刻到15分目“恃经功德兮”,计44行,每行125字或10字不等,凡2799字,字经50厘米,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山洪击冲,被历代捶拓无度,已残损磨灭过半,原有2500多字,1929年尚存1065字,现能完整辨认的字只剩下1020现仅存经文41行(包括可以读的残字和双钩字)故称经石峪。被历代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而推崇备至。经文刻字以隶为骨架,融合了魏碑和楷书的内涵,历史上绝有的隶楷书法艺术(经石峪书体)用笔苍劲古朴,字体丰润浑厚,令人叹为观止。是现存摩崖石刻中规模空前的巨制。通篇文字气势磅礴。由于《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无撰书人姓名,因笔法与山东邹县尖山摩崖《晋昌王唐邕题名》相近,后人或以为唐邕所书。清杨守敬曰“北齐《泰山经石峪》以经尺之大书,如作小楷,纤徐容与,绝无剑拔弩张之迹,此为极则”。(《艺舟双楫》)清阮元《山左金石志》则作北齐天保间(公元550--559)人所作。清包世臣:《泰山经石峪》大字与焦山《瘘鹤铭》相近,而渊穆时或过之······北魏书《经石峪》大字《云峰山五言》《郑文公碑》《刁惠公志》为一种,皆出《乙瑛》,有云鹤海鸥之态。(《广艺舟双楫》)清康有为:《经石峪》为榜书之宗。榜书亦分方笔圆笔,亦导源于钟、卫者也。《经石峪》圆笔也。《白驹谷》方笔 也。然自以《经石峪》为第一,其笔意略同《郑文公》,草情纂韵,无所不备,雄浑古穆,得之榜书,较《观海诗》尤难也。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安静简穆为上,雄深雅健次之。观《经石峪》及《太祖文皇帝神道》,若有道之士,微妙圆通,有天下而与,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气韵穆穆,低眉合掌,自然高绝······清冯云鹏在《金石索》中盛赞“如印泥画沙,草情纂韵,无所不备。”据杨震方编著《碑帖叙录》云:“泰山《金刚般若经》刻于花岗岩溪床···书法雄浑似隶书,又似楷书,隶楷参半。”黄思源主编《中国书法通鉴》云:“···经石于石坪上,作棋枰纹,字经二尺,书法浑穆简静,草情韵无所不备。体在隶楷之间,非六朝人不为。”1989年《书法》第二期载王恩礼、赖非撰《铁山(石颂)的初步考察与研究》认为:此刻与邹县铁山摩崖经刻如出一人之手,字经、字体、风格极为一致。由此断定为东岭僧安道一所书。明朝学士王世贞提出“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书。”郭沫若先生也曾附和此说。19615月,郭老登泰山,在经石峪摩挲良久,见其中“世”字有缺笔,便断为唐人所书,以避李世民之讳。之后郭老又在岱庙张迁碑中发现“世”字亦有缺笔,然改沿旧说,定为北齐人书,并题诗《访经石峪》一首,刻于经石峪石壁上。以上诸说让我们不难看出 “泰山经石峪”法书受世人高度赞誉、推崇极至,但作者是谁概无定论,但基本认定为北齐人所书,加之《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多有一些不常见的俗字,其中二字,竟与现行通用的简化字相同。许多国家的大学等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多数认为是安道一撰书加之第三十行后是双钩法刻字显然是刻经中途停止 ,而后半部分撰书人是谁,让历代专家学者伤透脑筋,成为千古之谜。认同《泰山经石峪》作者是王子椿,早溯源于北宋大臣范纯仁为王子椿书卷题首“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原韵”,北宋文学家苏过在王子椿书卷跋曰:“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为书家王子椿所书,其书浑厚以隶为主,间有纂草行意,是一难得之传世墨宝也” 。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记载: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徂徕刻石经二,并勒诸佛名,字迹瑰异,> 与其如出一手。是经当亦子椿所作也。《徂徕山大般若经》上有齐武平元年王子椿造字样。《泰安县志》及诸多泰安述记均认同 “经石峪”作者为王子椿。

     据考:《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前三十行字体、笔迹风格(起笔、收笔、停顿、转折、锋起锋落、锋露锋藏、结体)等均与王子椿笔迹吻合,应是王子椿书无疑,刻经中途时至大约北齐武平公元576年至577年北周大军横扫北齐,北齐国的灭亡(王子椿生卒年代不详)此时刻经停止,而后半部分双钩字笔迹风格(起笔、收笔、停顿、转折、锋起锋落、锋露锋藏、结体)等与安道一笔迹相似,应是安道一书刻。

附:

名称:王子椿法书卷

类别:中国书法

作者:王子椿

年代:北齐

质地:纸本

规格:长237mm   29mm

文物现状:现存重庆国友博物馆

王子椿,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记载: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徂徕刻石经二,并勒诸佛名,字迹瑰异,与其如出一手。是经当亦子椿所作也。1989年《书法》第二期载王恩礼、赖非撰《铁山(石颂)的初步考察与研究》认为,此刻与邹县铁山摩崖经刻如出一人之手,字径、书体、风格极为一致,由此断定为东岭僧安道壹所书。以上诸说皆无定论,察其笔势风格疑为北齐人书。
 
经刻书法纵逸遒劲,以隶为主,富于变化,兼有篆、行、楷、草的意态,结体宏阔自然,用笔苍劲古拙,神采潇洒安闲,丰润雄浑。清代康有为赞为榜书第一。其结体之大、规模之巨,堪称天下第一,历来被视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1967年在其北面砌石坝一道,改水道于刻石西侧。1982年又拨款在石坪周围筑石栏,以免游人任意捶拓或践踏。此刻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代递藏印鉴款识考:

1、(题首: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原韵)范纯仁(1027—1101) 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字尧夫,谥忠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次子。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尝从胡瑗、孙复学。父殁始出仕知襄城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哲宗立,除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范纯仁于徽宗立后,复观文殿大学士,促入觏,以目疾乞归。著有《范忠宣公集》。

2、“眉陽苏轼”苏轼1037181101824),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3、苏过(题跋:“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为书家王子椿所书,其书浑厚以隶为主,间有纂草行意,是一难得之传世墨宝也”10721123), 北宋文学家。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苏轼第三子,时称为小坡。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1094),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元符三年(1100),随父北归。轼卒后,依叔父苏辙居颍昌(今河南许昌),营湖阴地数亩,名为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1112),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苏过逝后葬于河南郏县。

4、“宣和中秘”“宣和”“天下一人”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1135),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5、“真閤”赵构1107——1187),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即宋高宗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于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逃至临安(今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权。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求和,杀害岳飞。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禅位于宋孝宗,自称太上皇。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

6、“云壑主人”吴琚(约公元1189年前后在世)南宋书法家,字居父,号云壑,汴(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末前后在世。主要活动于孝宗、光宗和宁宗三朝。太宁郡王、卫王吴益之子,宋高宗吴皇后之侄。性寡嗜,日临古帖以自娱。习吏事。乾道九年(1173)以恩荫授临安通判。其后历尚书郎,镇安军节度使。复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宁宗时,知鄂州,再知庆元府。尝使金,金人重其信义。位至少师,判建康府兼保守,世称吴七郡王。卒,谥忠惠。

  吴琚好书画工诗词,尤精翰墨,孝宗常召之论诗作字。《江宁府志》云:琚留守建康 ,近城与东楼平楼下,设维摩榻,酷爱古梅,日临钟(繇)、王(羲之)帖。擅正、行草体,大字极工。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天下第一江山墨迹,乃为吴琚所书,今六大字额仍存,佳书为名山增辉。其书法明显特点是酷似米芾,有米南宫外一步不窥之说。

吴琚毕生都用力于米书,然而,米芾生性狂放怪诞,而吴琚性情较为温和。据《宋史翼》本传云:陈傅良在太学,琚执弟子礼,惜名畏义,不此戚畹自骄。可见他极有道德修养,所以尽管吴氏学米书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但由于他们性格上的差异,运笔结体,吴书更为俊逸俏丽。董其昌评吴琚云:书似米元章,而俊俏过之。吴琚的运笔较米书内敛,落笔沉雄,稍运即止,结体八面呼应,看上去十分舒服,即所谓俊俏之意。

7“张郎之印”张郎之[宋](一一八六至一二六二)字温夫,号樗寮,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参知政事孝伯子。中进士举,历司农寺丞,授直秘阁。以能书闻天下。喜作擘窠大字,不一诗辄尽一幅绢,金人极爱重之。好书杜甫古柏行。卒年七十八。《宋史本传、弇州山人稿》

8、“玉堂柯九思印”“柯九思敬仲印”柯九思1290—1343)(元)字敬仲,号丹丘、丹丘生、五云阁吏,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县)人,江浙行省儒学提举柯谦(1251—1319)子。

 柯九思出生在群山簇拥、碧溪环绕的今仙居县田市镇柯思岙村。也许是自幼饮神龙瀑之甘泉,受括苍山秀灵之气熏陶之故,长大后,柯九思才华横溢,艺冠画坛,成为元代著名书画家。

  其父柯谦,曾任翰林国史检阅、江浙儒学提举,是元朝仙居较为显扬的一个官宦。柯九思受其父的影响,自幼爱好书画,聪颖绝伦,被视为神童。天历元年(1328),柯九思游学建康经人引荐结识了怀一图帖睦尔。不久怀王继位称帝,是为文宗。柯九思被授予典瑞院都事(正七品,掌管瑞宝和礼用玉器)一职。天历二年,元文宗仿宋阁学制,柯九思被迁升为奎章阁鉴书博士(正五品),专门负责宫廷所藏的金石书画的鉴定。皇帝对柯九思颇信任,为让他能自由出入禁中,皇帝特赐牙章得通籍禁署,与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一起常侍皇帝左右。柯作画,虞题诗,宠顾日隆。虞集寄词柯九思的长短句《风人松》中提到的晚值金銮殿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就是当时的一种实录。后因朝中官僚的嫉忌及文宗去世,柯九思束装南归,退居吴下,流寓松江(今属上海市)姻脂桥。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柯九思的南归使名士云集的江浙文坛增添了活力。但这位先一奈是丹丘仙,迎风一笑春翩翩狂逸有高海岳之风的风流名士受此油印重打击后,心情十分悒郁。据柯德《春花秋花草堂笔记》载,至元五年(1339)柯九思曾回转故乡仙居,每忆大都,皆不堪往事。一老道请他作画吟诗,心情不佳的他以

9、“天历之宝”孛儿只斤·图帖睦尔Tugh Temür】(1304216133292),元朝第八位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132810161329227,第二次在位时间为13299 8-133292,在位时间共计四年。)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次子,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琜之弟。元文宗病故于133292,终年29岁,庙号文宗、汉文谥号圣明元孝皇帝,蒙古文谥号札牙笃可汗?ayaγatu Qaγan)。

10、“太史氏迺贤”(题跋:澄鉴堂藏秘 迺贤识 )乃贤1309—?),字易之,号河朔外史,合鲁(葛逻禄)部人。合鲁部人东迁,散居各地,乃贤家族先居南阳(今属河南)。后其兄塔海仲良入仕江浙,他随之迁居四明(治今浙江宁波)。乃贤先世可能是黄金家族姻亲。其兄师事本乡儒者,中进士后任职宣慰,名重一时。乃贤则淡泊名利,退居四明山水之间,与名士诗文唱酬。卜居于鄞。能文,尤长诗歌。时浙人韩与玉工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东三绝。辟为东湖书院山长。以荐授翰林编修,出参桑哥失里军事。贤淡于仕进,惟以游览唱酬为事。贤著有金台集二卷,与洒朔访古记,(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11、“匏蓭”(题跋:此本古特胜,又趣舍,故墨有浓淡之)吴宽14351504)明代诗人、散文家、书法家。字原博,号匏庵,玉亭主,世称匏庵先生。直隶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成化八年进士第一,状元,会试、廷试皆第一,授修撰。侍讲孝宗东宫。孝宗即位,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其诗深厚醲郁自成一家,著有《匏庵集》。善书,作书姿润中时出奇崛,虽规模于苏,而多所自得。

12、“龚贤”(题跋:龚贤记)龚贤1618—1689年),又名岂贤,字半千,又字野遗,、岂贤,号半亩,又号柴丈人,江苏昆山人,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工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著有《香草堂集》。

13、“重光”笪重光1623-1692),清朝书画家。字在辛,号君宜,又号蟾光、逸叟、江上外史、郁冈扫叶道人,晚年居茅山学道改名传光、蟾光,亦署逸光,号奉真、始青道人,江苏省句容人。一江苏丹徒人作。顺治九年进士,官御史,巡按江西,以劾明珠去官。罢官归乡,隐居茅山之麓,学导引,读丹书,潜心于道教。卒年七十。笪重光工书善画,与姜宸英、汪士鋐、何焯称四大家。精古文辞。有《书筏》、《画筌》传世。

14、“信公鉴定珍藏”耿昭忠[清](一六四o至一六八六)字在良,号信公,汉军正黄旗人。原籍山东,徒辽东盖州(今辽宁盖平)。继茂次子。由多罗额驸晋太子太保。谥勤僖。擅文章,工艺事,善鉴别。旁及书法、绘事、琴、弈、箫、筑、医、筮、蒲博之类,往往精诣。今世流传之宋、元名迹,其上每有耿氏藏印。卒年四十七。《八旗画录、徐乾学撰墓志》

15、“佩文斋”康熙帝出生年月:1654年 卒年:1722年满清入关后的清朝第二位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1661—1722)代指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俗称清圣祖为康熙皇帝、康熙帝。因为明清之帝王时多只有一个年号,因而往往以年号代称帝王。

  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54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54)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12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1661-1722年)

康熙继位时只有八岁,是顺治的第三子。顺治接受汤若望的意见因其出过天花最有可能不夭折而把他选为继承人。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太和殿举行亲政仪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在康熙八年赢得了与顾命大臣鳌拜的斗争,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16、“怡亲王宝”允详爱新觉罗·胤祥 玄烨第十三子,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努尔哈赤裔孙。弟兄间,惟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密。中历生卒:康熙二十五年年十月初一辰时(丙寅乙亥壬子甲辰) ——雍正八年五月初四午时(庚戌辛巳壬寅丙午)

17、“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御览之宝”(椭圆) “惟精惟一” 乾隆帝姓名为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生母为四皇子胤禛侧福晋钮钴禄氏。即位前为宝亲王。雍正帝登基后就将其秘密立为皇太子,立储诏书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这也成为以后清朝的定制。雍正帝驾崩后弘历继位,是为乾隆帝。乾隆天生聪慧,文治武功都有较大成就,这也使得他非常自负,他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夸耀自己的武功,但是事实上当时的清王朝已经江河日下,国内潜伏着的各种危机,随时可能爆发;而国际上,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拉大,中国已经不再是什么天朝,而是盲目自大的井底之蛙。

  乾隆六十年禅位于皇十五子颙琰,自己成为太上皇。其在位六十年,作为太上皇又训政三年,所以乾隆帝是中国历史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祖父康熙,而实际执政时间是最长的皇帝,达到六十三年,他又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驾崩时年为八十八周岁。乾隆死后的庙号为清高宗,谥号纯皇帝,史称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是他把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也是他亲手将它拖向衰落,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18、“看云阁”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清高宗第十一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乾隆五十四年封成亲王。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加上得天独厚的条件,得窥内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书名重一时。永瑆楷书学赵孟頫、欧阳询,小楷出入晋唐,其书法用笔俊逸,结体疏朗,风格典雅。行草书亦纵逸深厚,颇具风采。博涉诸家,兼工各体,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嘉庆九年上谕称:朕兄成亲王自幼专精书法,深得古人用笔之意。博涉诸家,兼工各体,数十年临池无间,近日朝臣文字之工书者,罕出其右。

19、“梅花溪上人家”钱泳1759-1844) 原名钱鹤,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清代江苏金匮(今属无锡)人。长期做幕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工诗词、篆、隶,精镌碑版,善于书画,作印得三桥(文彭)、亦步(吴迥)风格。有缩临小汉碑,集各种小唐碑石刻行世。其后扬州江人骥,得其残石数十种,俞樾言之梅小岩中丞,出白金百两,嵌之杭州诂经精舍之壁。惟诸碑中讹字甚多,泳未能一一正之。画山水小景,疏古澹远。有仿赵大年《柳塘花坞图》,藏故宫博物院。卒年八十六(虚岁)。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兰林集》《梅溪诗钞》等。辑有《艺能考》。

20、“嘉庆鉴赏”嘉庆帝颙琰清高宗弘历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五十四年(1789)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一年正月初一登基,改元为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昌陵。子五人:第一子未名夭。第二子宣宗。第三子惇恪亲王绵恺。第四子瑞怀亲王绵忻。第五子惠端亲王绵愉。

  颙琰,乾隆三十八年(1773)被密建为皇储。五十四年(1789)被封为嘉亲王。六十年(1795)九月,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禅位即帝位。其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嘉庆四年(1799)正月,乾隆帝死后,开始亲政。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帝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坤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颙琰即位后,倾尽全力,大举围剿镇压川、楚、陕农民大起义。更易统兵大员,严惩镇压不力的将吏。严密军事部署,实行剿抚兼施的两手政策,分化瓦解起义军。实行寨堡团练的坚壁清野政策,割断了起义军与人民的联系。嘉庆十年(1805),川、楚、陕农民起义被镇压,清统治力量也受到严重削弱。嘉庆十五年(1810),镇压了爆发于东南海疆的蔡牵起义军。嘉庆十八年(1813),北方爆发天理教起义,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监接应下冲进皇宫,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颙琰下诏罪已,同时严令对冲进皇宫的起义军血腥屠戮,无一幸免,并捕杀在城外的头目林清等。天理教起义被镇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笑堂主学临《泰山经石峪金刚经》铭文
【转】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刻石书法(4 )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七福欣赏
祈福2023|《金刚经》五字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现存的百十个字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专业体系·楷书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