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就是要把心灵从“自我”的有限能量中解放出来

人类似乎拥有巨大的能量。他们曾经到达月球,登上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他们将惊人的能量用于战争和武器,用于发展技术;他们有巨大的能量去累积海量的知识,建造金字塔,探索原子,以及从事每日的工作。当你考虑所有这一切的时候,你会意识到这花费了多么惊人的能量。这些能量被用于研究外在的事物,但人类只用非常少的能量来探究自己的整个心理结构。我们需要能量,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去行动,或者完全静默。


行动和无为都需要巨大的能量。我们将“积极的”能量用于战争、写作、外科手术及海下作业。无为需要比所谓积极的行动多得多的能量。积极的行动是控制、支持、逃避。无为是完全专注的观察,在观察中,那个被观察者会经历一个根本的转变。这个寂静的观察不仅需要身体的能量,而且需要一种深刻的心理能量。我们习惯于以前的东西,这个制约限制了我们的能量。在完全、寂静的观察,也就是无为中,不存在能量的消耗,因此能量是无限的。


无为不是行动的反面。年复一年的每日工作确实是一种限制,这在目前的情况下或许是必要的,但是不工作并不意味着你会拥有无限的能量。正是心灵的懈怠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如同身体的懈怠一样。我们在每个领域的教育都在削弱这个能量。我们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成为或不去成为的持续斗争,是能量的耗散。


能量是超越时间和不可度量的,但我们的行为是可度量的,于是我们把这个无限的能量降低到狭隘的自我界限之内。我们限制了它,然后又去寻求那不可度量的,这种寻求是积极行动的一部分,因此是心理能量的一种浪费。于是在自我的仓库中有一种无休止的活动。


我们在教育中要做的就是把心灵从“自我”中解放出来。如同我们在这些信中屡次提及的,我们的职责就是培养新一代人,他们没有 “自我”这种受限的能量。这些学校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存在的,这一点必须被再次重复。


在以前的一封信中,我们谈到过心灵的腐化。这种腐化的根源就是“自我”。“自我”就是代代相传的形象、画面、文字,你不得不和它的传统重负抗争。需要去观察的是这个事实,不是这个事实的后果,或者这个事实是怎么产生的。对后者给一个解释是相当容易的。但是毫不扭曲地去观察这个事实以及它所有的反应,就是否定的行动。它会改变事实。不是对事实采取行动,而是去观察事实本身,非常深入地理解这一点是重要的。


每个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受到过伤害。身体上的痛苦相对容易处理,心理上的痛苦则难以发现。心理伤害的后果是在自己周围建起一道墙,来抵抗进一步的痛苦,并因此变得担惊受怕或与世隔绝。这种伤害是由“自我”的形象以及它有限的能量引起的。因为它是有限的,所以会受伤。那不可度量的永远不会被损坏,永远不会腐化。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可能受伤,而那整体的东西是思想无法触及的。


教师能不能帮助学生永远不在心理上受伤,不仅是当他在学校里的时候,而且在他的整个生命中?如果教师看到了这种伤害造成的巨大破坏,那么他会如何去教育学生呢?他会实际做些什么来保证学生一生中永远不会受伤呢?学生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受过伤了,也许他没意识到这个伤害。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他的恐惧和攻击性,将会发现已有的伤害。因此他有两件事情:使学生从过去的伤害中解脱,和防止将来的伤害。


这是你关心的问题吗?还是说你只是读了这封信,在理智上理解了它,那根本就不能叫做理解,因而也不会去关心学生?如果你关心的话——你应当这样,那么对于这个事实“他受伤了,而你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防止进一步的伤害”,你会做些什么呢?你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在你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的内心是什么状态?它也是你的问题,不仅是学生的。你是受伤的,学生也是,因此你两者都要关心,它不是单方面的问题,你和学生一样牵涉其中。这个牵涉是你需要面对和观察的核心要点。仅仅抱着一个“从过去的伤害中解脱”的愿望,并希望永远不再受伤,这是一种能量的浪费。全神贯注地观察这个事实,不但会告诉你这个伤害的故事,而且恰好是这个专注会驱散、扫除这个伤害。因此专注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它永远也不会受伤或腐化。


请不要接受这些信中所说的话,接受是对真理的破坏。检验它,不是在将来的某个日子,而是在你读这封信的时候检验它。如果你不是随随便便地,而是用你全部的内心和生命去检验它的话,你将亲自发现事情的真相。只有那时你才能帮助学生扫除过去,并拥有一颗不会受伤的心。


选自《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我只教一件事,那就是观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后加以超越。你不是去了解克的教诲,你只是在了解自己罢了。——克里希那穆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绿领巾冠冕堂皇的教育“变态”
给差生脸上盖印章是教育“冷酷刑”
青春期教育的时间阈
别让语言伤害了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管理的“零理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