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刺枕骨下缘反应点为主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观察

针刺枕骨下缘反应点为主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观察

航天中心医院 熊会海李妍

摘要:目的:探索针刺治疗偏头痛显效简便的方法。方法:采用针刺枕骨下缘反应点为主治疗本病。结果:经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83.3%;治疗4 周后,总有效率96.67%。结论:针刺枕骨下缘反应点治疗偏头痛,具有止痛迅速、作用持久、不易复发等特点,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枕骨、反应点、针刺、偏头痛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30 Cases Migraine Treated by Mainly Acupuncturingthe Reaction Point at Lower of Occipital Bone

AbstractObjectiveTry to find the effective and single method of treating migrainewith acupuncture. MethodsWe mainly acupunctured the reaction point at lower of occipital boneto treat migraine. ResultsAfter being treated for 1 week,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83.3%;for 4 weeks, it is 96.67%. ConclusionThe method of mainly acupuncturing the reaction point at lower ofoccipital bone to treat migraine is quicklyanalgesia, long effective, not easy torecurrence et. Al. We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clinical effective.

Key wordsoccipital bonereaction pointacupuncturemigraine

偏头痛属于原发性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疼痛的头部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为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本病发作突然,头痛剧烈,左右不定,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使患者苦不堪言。各国报道的年患病率,女性为3.3%~32.6%,男性为0.7%~16.1%。西医除对症治疗外,目前尚无根治措施。2007 2 2010 12 月,笔者采用针刺枕骨下缘反应点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30例偏头痛患者均来自航天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 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病程疼痛持续时间最短12月,最长26 年。

1.2 诊断依据

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偏头痛的证候诊断标准和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 IHS制定的“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ICHD 22中无先兆性偏头痛、先兆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8 ≤年龄≤65岁(发病年龄小于50岁)

②符合无先兆性偏头痛、先兆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③近3个月,每月发作次数大于或等于2 次;

④有1年以上偏头痛史。凡同时符合以上4 项者,方可纳入本次研究。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

②脑血管病、高血压或局部疾病所致的偏头痛;

③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精神病患者;

④近4周服用预防偏头痛的药物;

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⑥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凡符合上述任何一条的患者,即应予以排除。

2 治疗方法

2.1 选穴及操作标准

主穴:枕骨下缘反应点,此穴在枕骨下缘后发际处寻找压痛点或结节即是。针刺本穴时,针尖朝向枕骨下缘反应点正中直刺。得气后,用雀啄法提插震颤,使针感上传至头痛点。留针2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针刺5日为一疗程。休息2日,继续下一疗程。

配穴:脉浮紧为实证,加针泻双侧合谷;脉弱无力为虚证加针补双侧足三里。取穴参照第6版《腧穴学》3教材的穴位选取标准。操作参照《针灸学》4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全国规划教材,石学敏主编)的操作标准。

3 治疗效果

3.1观察指标

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 4 周后分别用简式麦吉尔疼痛量表( SF MPQ5进行评分。SF MPQ 是在 MPQ 基础上简化而来。由疼痛分级指数( PRI、目测疼痛评分法( VAS和现在疼痛状况( PPI)组成。

3.2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的疗效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疗效指数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

临床痊愈: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显效:疼痛明显改善,疗效指数≧ 70% 但﹤ 95%

有效:疼痛好转,疗效指数≧ 30% 但﹤ 70%

无效:疼痛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 30%

3.3 治疗结果

30例患者经治疗1周后,痊愈12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治疗4 周后痊愈15例,显效11例,有效3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6.67%

4 体会

偏头痛属中医学“首风”、“头风”、“偏头风”、“厥头痛”等范围。头为天象,诸阳所会,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会于此,若为邪气所侵,精华内痹,郁于空窍,清阳不运,其痛乃作。其发病有因风、寒、湿、痰、火、郁、伏暑、伤食、伤酒、伤怒,亦有因气虚、血虚以及内风扰巅、肾虚水泛、精亏气逆等。概而言之,则不外六淫之邪上扰,与正气相搏,脉充大而痛,或邪留气滞则脉满而痛,此皆为实;或正气不足,经脉空虚,为寒湿阴霾之邪所袭,则血凝而脉挛缩,收引小络而作痛,此则为虚。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有云:“今夫五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偏头痛患者疾病根源在枕骨下缘之结节,我们观察发现偏头痛患者疼痛消失时,此处结节也消失了,针刺“解”了偏头痛患者的“结”。正所谓“结虽久,犹可解也”,古圣人所言非虚。同时这也印证了“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道理。针刺枕骨下缘反应点,治疗偏头痛具有止痛迅速、作用持久、不易复发等特点,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刀疗法与针刺拔罐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相关问题的探讨2008
学好针灸五步曲(鸥师原创)
阳陵泉和委中穴的运用
常见疾病的特效针灸疗法--头痛、偏头痛的治疗
董氏奇穴疗法治疗偏头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