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讲解脾胃,你不知道我有多少黄。。。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蛋蛋姐给大家带来的是史上最黄的脾胃,丽姐走心之作,不容错过。


大家都知道在五行中脾属土。


土的特性是什么?

延伸一下,

大地能够受纳万物,


生化万物

引申以后,

那些有受纳、承载、生化作用的事物,

都属于土。


和土性对应的脏器,

就是脾胃。


说到脾,要带一下他的表亲——胃。



(脾胃互为表里)


他们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

人体的消化运动,主要依赖这兄妹俩。


就连《黄帝内经》给官职时,

都是两个脏一起给的。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所以一般说脾的时候都会带着胃一块。


脾胃负责粮仓工作,

五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而出。

人体大国的群众能否吃饱饭长身体就靠他了。


土地播种、收获农作物,

收获之后就存放在仓廪里。


“仓廪之官”这个官职已经暗合土的特性。


至于具体它们的功能是怎么对应上脾胃的?

我们接着往下看:






胃主受纳水谷


受纳就是接受容纳的意思。


饮食入口,容纳于胃,

胃那么能容纳水谷,

所以还有“太仓”,“水谷之海”的称谓。



胃能腐熟水谷


腐熟,就是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

形成食糜(就是碎渣渣)。




胃初步消化的食糜,

需要脾的运化才能成为精微。




脾主运化


,是转运输送;

,是消化吸收。


运化的东西有两类:

第一类,水谷;

第二类,水液。


①运化水谷,

脾能运输、消化、吸收水谷(食物),

最终把水谷化为精微,





之前说过胃的腐熟功能,

所以把水谷运化成精微,

胃也贡献了一份力量。


水谷成为精微物质以后,

它们要靠脾转输到全身。

我们中医学子都知道,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

也就是说,

人体的气血生成全赖脾的运化。


要说清楚这一点,

就要了解一下气血是如何生成的?


气的生成


人体的气,

需要肾中精气、

水谷之气、

自然界的清气,

合而生成,

肾中精气又赖于水谷精气的充养。

所以脾能生“气”。


血的生成


血的生成原料,都是脾来提供的,

没有脾化生的水谷精微,

就没有生血的来源,


第一步没有走好,

除了依靠肾中藏着的那点精气来救救急,

基本上就不要想生血的事情了。


所以脾的这种化水谷精微而生成气血的功能,

像不像种出庄稼的田地一样?


运化水液


这里说的水液,

是指吃进去的东西变成精微以后,

多余出来的水分。


脾是非常讨厌湿的,

所以它对于把湿运出去是很积极的。


这些水分,

该往肾走从小便排出的往肾运,

该往肺走从汗出的往肺运,

这个是要靠脾来推动的

如果脾出问题会发生什么了?

首先气血生化没有原料,

自然就气血不足。


水谷精微没有小黄人运送(脾气推动),

精微不能滋养脏腑。

会食欲差,泄泻,大便完谷不化,倦怠,消瘦。


水液没有小黄人运送,

就水液停滞,甚至泛滥,


会全身多处出现水肿









脾主升清


“清”就是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

这些清气都是要往上送的,

升清说的是把这些“清”上输到心、肺、头面,

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

(化生过程参见流水线上第二步和最后一步),

营养全身。




升还有一个意思——升提脏器。

脏气全赖脾气的升提作用。

如果脾气虚,

升提出问题,

会出现脏气下垂。

著名的补中益气汤就是用来解决这种问题的。




胃主通降


胃的通降与脾的升清方向相反,

这样的相反运动其实是协调平衡的,


胃有一个大家庭——“胃家”,

这个家庭成员还有大肠和小肠,

所以胃的通降,

广义的来说,

还包含小肠、大肠的向下传导的功能。


与脾升清联系在一起,

胃降的是“浊”。



脾胃功能失常,

浊不降,清不升,

就会出现问题。


清如果不能向上升,

反而往下降会出现什么?

会出现水谷不能运化成精微,

上输心、肺、头目,

所以会头目眩晕,

水谷没运化成精微,

直接就往下跑,

会出现腹胀、泄泻。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黄帝内经》)


浊如果不降下去,

浊气往上返会出现什么呢?

会口臭、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等。


“浊气在上,则生瞋胀”(《黄帝内经》)








脾主统血


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


血能在脉道里正常的运行,

是靠着脾的监管。

脾的功能正常,

有统摄约束血的能力,

血就不敢到处乱跑,

正常流动在血道里。


如果脾的功能减弱,

对血的统摄约束不再,

气不摄血,

只能默默的流血了。



以上,脾的运化水谷、滋养脏腑机体的功能与胃的受纳功能是不是都很对得上土的化生、包容万物的特性?


因为中医学中,脾胃的功能和我们平常所知道的人体解剖学的胃、肠功能还是相当一致,与解剖学的脾功能有重叠,所以理解起来是不是很容易?





关注读透伤寒

看遍中医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藏象
五脏-脾1
——【“藏象学说”】
《黄帝内经》:后天之本——脾胃保健(一)
眼和五脏六腑的关系(三)
经、孕、产、乳都与此有关,得了多囊卵巢更应该重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