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的诠释

每当谈及到现代主义文学,人们往往联想到反传统、反理性、表现心灵深处的客观真实和孤独感等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意识的特征,以及“在文学作品中张扬个性和自我为己任,艺术上致力于探索新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和表现手法,”于是,人们常把现代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对立起来,把传统与个人创新对立起来,认为现代主义就是最具有反传统和创新意识,现代主义就是对古典主义的反叛和超越,现代主义就是和过去断然地决裂。

然而,“现代主义从来都不意味、现在也不意味着一种与过去的决裂。它可以意味着一种对于传统的变异和清理,但也意味着传统的进一步进化。现代主义艺术并无裂口断裂地继续着过去。”“如果没有过去的艺术,……

现代主义艺术便没有实质和解释。”事实上,传统和创新两者并不相互矛盾和势不两立;相反,任何形式的创新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之上。托·斯·艾略特,这位二十世纪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泰斗,在其《传统与个人才能》(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一文中,就传统与独创性这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进行了独具一格的阐述。

一、传统

关于“传统”,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视它为万能的上帝,至高无上、不可亵渎的权威,因而一味崇拜、迷恋一切“传统”的东西,否定现当代的一切;也有人视它为洪水猛兽,束缚个人才能和自由的枷锁。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走了极端,割裂了“传统”与现在的关联。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对传统进行了重新言说,提出了共时性的“传统”观。

首先,传统是应该追求的,而且应奋力追求。原因如下:传统不只是意味着过去,而是过去与现在的统一,这就是文学传统的历史意识:文学传统从过去连续不断地传下来,同时又同化着现在,并对现代的影响至今犹存。因此,任何人,尤其现代诗人和作家不可无视传统的意义,而应从传统中汲取滋养,使传统的东西与现代意识融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此外,文学传统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传统”被置于历史的时序中,是历史的组成部分,但又区别于历史,它是一段时间里历史事件和思想观念的连续体和“现存”抽象物。后人在阅读前人的作品时,心中要存有它是过去的作品的意识。而且,既然前人的作品仍然被后人阅读研究,那就说明它正参与着后人的生活,并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它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历史之中,而是具有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结合。可见,传统是动态的、积极的。

在艾略特看来,现代可以为传统增添新的内容,但决不应该是反传统的。作为现代作家,应该具有历史意识,并通过这种历史意识来确认他自身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当代价值。只有那些有意识地认识和依靠传统的作家才能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艾略特1950 年在题为《教育的目的》的演讲中说,如果“经典”的概念被否定,古典文学不再为今人所知,那么就没有历史意识可言,传统也会因失去延续性而苍白无力。诚然,传统对于任何一个作家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论作家自身是否意识到,任何艺术创作都不可能独立于传统之外。假如没有过去的艺术传统作为参照或对照,所有现代主义艺术的征战都将失去意义,他们的作品将没有一丁点存在的理由。正如艾略特所言:

诗人,任何艺术的艺术家,谁也不能单独的具有他完全的意义。他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他的鉴赏就是鉴赏对他和以往诗人以及艺术家的关系。你不能把他单独的评价;你得把他放在前人之间来对照,来比较”。(130 页)

艾略特不仅仅意识到传统对现代产生的深刻影响,而且还意识到现代对传统调整的重要性:

产生一件新艺术作品,成为一个事件,以前的全部艺术作品就同时遭逢了一个新事件。现存的艺术经典本身就构成一个理想的秩序,这个秩序由于新的(真正新的)作品被介绍进来而发生变化。这个已成的秩序在新的作品出现以前本是完整的,加入新花样以后要继续保持完整,整个的秩序就必须改变一下,即使改变得很小;因此每件艺术作品对于整体的关系、比例和价值就重新调整了;这就是新与旧的适应。” (130-131 页)

艾略特认为,每一个新的作品一旦诞生,便无意识地加入到了历史的秩序中,成为历史新的组成部分,因而它与其的前辈或同辈的作品都息息相关,换言之,在传统的文学体系中,任何一个卓越的作家或独具一格的作品都只是这个渊源流传的历史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参与到这个体系,同时改变着这个体系,于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学史秩序的重新调整。显然,艾略特论述传统在维护自身延续性和正统性的同时,还阐述出其开放性,并将其置于整个文学的有机秩序中进行共时性研究,在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接受美学所提出的重写文学史的观点的端倪。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秩序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现代和传统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

可见,“艾略特站在传统一边研究现代派,站在现代派的角度观照传统,在理论思维上呈现出平行互动的形态”。而且他认为,一个作家只有同时具备这两方面,才可称得上是具有传统性或者是历史眼光的现代作家。 事实上,艾略特一生不懈追求的就是成为这样最具有传统性和历史眼光的现代作家。而且,这的确是他自身的真实写照和伟大之处。艾略特以一系列深厚而新颖的作品证明了自己的成就既是欧洲传统的产物,又改变了其固有的形态加入到一个正在变形的历史秩序中。他认为,现代作家借用神话是为了给纷乱无序的现代生活安排一个秩序,如同他在《荒原》(The Waste Land)中所做的那样,《荒原》囊括了西方诗歌中最优秀、最高雅、最渊博的传统。在诗中,他“援用了 33 个不同作家的作品和流行歌曲,引入了 6 种外国语,包括梵文;还特别强调了魏士登女士的有关圣杯的传说(《从祭仪到神话》)和人类学家弗雷泽《金枝》”。从思想内容来看,《荒原》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广阔的社会生活,也反映了人们对一切理想信仰均已破灭的那种思想境界。从诗歌的艺术技巧来看,它体现了表现主义、意识流、意象主义、象征主义等表现手法。因而,《荒原》融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时代精神为一有机秩序的整体之中。《荒原》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推向鼎盛时期。因此,文学创作中的反传统并不仅仅意味着破坏、重建,而且更意味着对传统的重新发现与创新。

二、“非个性化”

才华横溢的艾略特精通哲学,因而在文学批评上,他的见解既深刻又独到。在其众多精彩的文学观点中,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提出的诗歌创作的“非个性化”理论

所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所谓“非个性化”(又称非人格化、非个人化)是指反对诗歌中的主观自我表现。艾略特认为:

诗人没有什么个性可以表现,只有一个特殊的工具。只是工具,不是个性,使种种印象和经验在这个工具里用种种特别的意想不到的方式来相互结合。” (136 页)

艾略特从自然科学中受到启发,试用自然现象类比诗歌创作:把氧气和二氧化硫装入同一瓶子,再加上一根白金丝,它们就化合反应成为硫酸,但“白金丝依旧保持中性,毫无

变化。诗人的心灵就是一条白金丝”;(134 页)“情绪”和“感觉”就是两种气体。在艾略特看来,诗人起着一个像白金丝样的催化剂的作用,他借助于他的才能和灵感使感情与

感觉有意义地进行结合从而创作出诗作来。他认为,这样创作的诗不带有个人色彩,而且愈是完美的诗人,他自己的个性卷入诗歌中的就愈少:

艺术家愈是完美,这个感受的人与创造的心灵在他的身体上分离得愈是彻底”。(134 页)“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 133 页)

诗不是放纵感情,实际上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艺术的感情是非个人的。”(139 页)

艾略特的“非个性化” 理论客观上强调生活与艺术的界线,认为诗歌只是人类情绪的客观象征,而非个人情绪的主观喷射。它所针对的是控制欧美文坛一个多世纪的浪漫主义的表现理论,确切地说是浪漫主义的局限及其泛滥形成的弊端。从当时反拨浪漫主义表现论,克罗齐的表象论和柏格森的直觉论的角度来看,这些观点无疑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非个性化”理论,不仅纠正了当下诗坛弊病,又使文学批评的轴心由作者转向作品,由“外部批评”转向“内部批评”,并成为新批评理论的基石。艾略特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新批评的思想先驱。

事实上,诗歌创作不可能和科学研究一样实在,诗人的头脑也不可能像艾略特的比喻那样简单。其实,艾略特也意识到诗人不可能满足于这样一个被动的角色,“诗人的任务不是寻求新的感情,只是运用寻常的感情来化炼成诗,来表现实际感情中根本没有的感觉。”(p137-138) 然而,在诗歌创作中,没有人能够真正进行不带任何主观个人色彩的纯客观思维。读者喜欢某个诗人的诗作,当然并不完全是由于这位诗人个人的感情,但是,如果没有诗人的感情,诗歌中复杂的感情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没有诗人个人感情的渗入,复杂的感情又如何能表现出来。在群星闪烁的世界诗苑里,拜伦、雪莱、歌德、海涅、惠特曼、泰戈尔、艾略特等都是璀璨夺目的巨星。他们的诗歌风格迥然不同:如燃烧着反叛热情的拜伦,如云雀鸣唱的雪莱,独自沉吟的哲人歌德,讽刺大师海涅,孤独的美国歌手惠特曼,东方诗圣泰戈尔,以及

渊博复杂的西方诗坛巨人艾略特。每位诗人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心路历程。显然,绝对的“非个性化”从理论上是不能实现的。就他本人而言,他的力作《荒原》中难道就没有隐含他本人的感受和感情?没有他的个性?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以象征的语言、精致细密的技巧以及渊博玄奥的隐喻,给当时欧洲诗坛带来不小的惊愕与困惑的《荒原》发表以后,当时的批评家认为艾略特表现了“一代人的幻灭感”,艾略特本人却否定了这一看法,他说《荒原》只不过是他个人对人生所发的毫无意义的怨言。从有关艾略特的传记材料中可以发现,艾略特在创作《荒原》时,正是他个人生活和思想状况处于最危险、最困惑的时期。他的妻子神经衰弱,疾病缠身,他自己也身心交瘁,面临精神崩溃的边缘。艾略特的大部分诗歌和论文诞生于他与妻子维芬娜共同生活的时期。尽管在《荒原》中我们看不到诗人公开站出来表达思想感情。然而,它毕竟极为充分地把艾略特那复杂多变的个性特征展现在读者面前:“博学之士和敏感诗人的完美结合,既关心当代现实又试图与之保持一段距离,既致力于语言革命又忘不了数典引经,既不愿摈弃传统又不时地张扬个性气质”。因此,无论诗人如何不可能在诗中逃避其个人属性。换言之,一首没有个人情感的诗如何能赢得读者,唤起读者的共鸣。艺术的感情首先应该是个性化的,才能打动人,同时又是非个人化的,这样才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艾略特提出诗歌创作的“非个性化”理论的本质在于:文学批评应该从作家转向作品,从诗人转向诗本身,把作品视为一种结构,即“客观对应物”。正如他在《传统与个人

才能》一文中所言:

兴趣由诗人身上转移到诗上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企图:因为这样一来批评真正的诗,不论好坏,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139 页)

有趣的是,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理论与他所推崇的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提出的“作者退出小说”的主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艾略特提出,不要诗人表露自己的感情和个性;而詹姆斯提出,不要作家在小说中露面,而是以一个或几个人物的视角来统帅作品。而且,乔伊斯也把消灭作者人格的戏剧视为最高的美学形式,并且力求在意识流小说中达到这一目标。美国文艺批评家、新批评的主将兰瑟姆(Ransom)的“本体论”就是从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论演变而来的,尽管“非个性化”论是反对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表现论,而“本体论”是针对理查兹(Richards)的读者感情反应论,但两者指向同一方向。艾略特的“非个性化”

理论成为新批评文论的基石。

[参考文献]

[1][6] 王宁.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 河清. 现代与后现代[M].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3] 江玉娇. 探讨的 T.S. 艾略特的“秩序”理论[J]. 外国文学评论,2002,(3).

[4] 赵萝蕤等译. 世界诗苑英华艾略特卷[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5] 蒋洪新. 英诗新方向——庞德、艾略特诗学理论与文化批评研究[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略特与我 | 裘小龙
每日荐书20210926
艾略特荒原中的现代主义分析.doc
艾略特:诗人批评家
现代主义二重奏:《荒原》与《尤利西斯》
艾略特诗歌三首,品读现代主义大师的精神和意象杰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