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先发:每个时代都有独一无二的困境

在山中,我见过柱状的鹤。

液态的、或气体的鹤。

在肃穆的杜鹃花根部蜷成一团春泥的鹤。

都缓缓地敛起翅膀。

我见过这唯一为虚构而生的飞禽

因她的白色饱含了拒绝,而在

这末世,长出了更合理的形体

(《养鹤问题》节选)

困境与特例

陈先发

愿意给出一个最直白的阐释:诗,本质上只是对“我在这里”这四个字的展开、追索而已。

对于诗,没有任何准则是必须的。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个排比句式,可以像风中的涟漪,无穷地铺展下去,诗所掘取的,也正是不竭的可能性本身——它永不会遭遇一个“不可以”。而就写作者个人,只需往“我在这里”四字之后,附注上不同符号:问号、破折号、省略号、感叹号、句号,大致就可传递不同写作阶段、各自境界的微妙之味了。诗,因为发乎性情、又无法定义而成为一种永恒的文体。这些年,我听到的最无知又哗众取宠的说法,就是“诗歌死了”。

“我”和“这里”,不断往对方体内注入某种复杂性。一个伟大的诗人,天然地要求自己理解并在写作中抵达这两者之间的对立、抵制、和解。

概括地讲,中国古典诗歌系统有个显见的缺憾,即对人本性的光影交织、对个体心理困境、对欲望本身的纠缠等掘进较少、较浅。或者说,多数时候,仅仅将这种掘进,体现为了一种“哀音”。对“我”与“这里”两者的质疑、冲突,呈现得远远不够充分。

哪个时代的人能逃脱掉这种质疑与冲突、矛盾与变形呢?我相信,在所有时代生性多敏的诗人身上,这种撕裂都会有,而且会有许多歇斯底里的时刻。只是古人所谓修身,讲求的是祛除这种质疑与对立,而非是去理解它、表现它、加深它。

似乎山水真的能够缝合一切。我觉得这种状态下所获得的超越,其实只是一种名义上的、臆想中的超越。诗歌作为一种心理行动,本该拥有的混沌、复杂、不可控的内在酿变过程,在写作中被弃置了。

所以,当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年)说“旁观他人之痛”、世界每一角落中他人受刑的镜像会“像照片一样攻击我们”时,我在想,这正是“这里”对“我”发起的一种攻击。我们何以产生被攻击感?因为我们身上,储存着无比充沛的对普遍性正义法则、良知和美的感受力,对爱的感受力。惟此感受力,才配称得上是艺术的源头。

然而吊诡的是,真正的艺术,永不会诞生于这种攻击处在最大强度之时,诗也永不会站在情绪的峰傎上——因为人在应急中,无法到达艺术创造所必须的高度专注、高度凝神状态。由此,我们不妨认为,诗,本质上是一种回声、反光、余响。或者说,是一种偿还。是“这里”之锤砸过“我”的磬体(或者正相反)后、因撤离而形成的空白,被低沉回声渐渐占据的状态。是疾风拂过湖面后,涟漪向远处无尽移动的状态。是影子向光源追溯,在我们心上构筑起的光交影叠的多空间状态。

其实,我们还可以从桑塔格再往下掘进一层:不仅“我”与“这里”可以互相发起攻击,“我”对“我”本身也会发起攻击——这才真正是困境的起源,也是艺术的根本。

2009年8月7日下午,我父亲崩逝的临终一刻,我跪在他的轮椅前,紧攥着他干枯的手,在他瞳孔突然急剧放大、鲜血猛地从鼻中眼中涌出的最后一瞬,我的内心处在被攻击时的瓦解状态中,此刻是没有诗的。

我纪念他的诗,全部产生于对这一刻的回忆。换个说法,我父亲要在我身上永远地活下去,就必须在我不断到来的回忆中一次次死去。而他每一次死亡的镜像,都并非简单的复制,因为对应了诗的创造,这镜像自身也成为了一种创造。诗,在对遗忘的抵制与再造中到来,是对“现实存在物中不可救药的不完美”(普鲁斯特语)的一种语言学的补偿。

或者说,现实存在物中有着完美的不可救药。扎加耶夫斯基(1945——,波兰诗人)说:“你必须尝试着赞美这残缺的世界”。他所讲的残缺,本质上不是世界本身的残缺,而是我们认知的残缺。在“我”与“这里”的关系上,显然,桑塔格的“攻击”一说,比我们耳熟能详的石涛(1642—1708年,画家)“笔墨当随时代”,更为精辟、有力。一个“随”字,令“我”在“这里”前,显得过于被动与疲弱,也缺乏我上段所言“偿还”的意味。

不论是“我”,还是“这里”,它们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各自困境中。对于“我”,一个伟大的缺憾始终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写作者:即他们竭尽全力地在阐释诗是什么。

面对存在,再强力的诗人也会发现自身的弱者之境。无论怎样的阐释,听上去,都无异于一个弱者的自我辩护。事实上,阐释得越清晰,把诗的边界描述得越清晰,笔下的丧失也就越多。哪里有什么界线?甚至在所谓“非诗”与“纯诗”这些概念间,划条白白的石灰线,都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笑谈。最终,即便是诗人,也会带着对诗的无知而死去。

如果说写作的本质,正是企图以言说的方式突破言说的边界、抵达无碍而自在的寂默之境,那么这个过程的美妙,正在于它是矛盾和充满悖论的,也恰因它包含了抵达的无望、方法的两难、写作者强烈的情感灌注而显得更为动人。写作的有效性正欲体味在这一过程之美、对立之美,而非一个结论的呈现。

正如量子世界和它的“测不准原理”一样——所有诗论,反映的其实是这么一种困境:重要的不是诗人阐释了什么,也不在于那些阐释中是否存在灵光四射的思之矿藏,而在于阐释的冲动生生不息。凡被阐释的法则本质上都是陈旧的,只有这阐释的冲动本身,因混合了生之盲目、词之盲动而永远新鲜动人。

似乎成熟的诗人更乐于承认:一切不凡的写作都与困境有关。这种困境,不是才思昏聩、笔下无以为继的烦恼。它跟枯竭无关。我在《菠菜帖》一诗中有句:“我对匮乏的渴求甚于被填饱的渴求”。没有哪个时代,是什么最好的或最坏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独一无二的困境,等着被揭破。

一个平庸的时代,平庸就是它最大的资源。当平庸被捅破,它所蕴含的力道,甚至比另一些时代的饥馑、战乱、暴政所蕴含的更多。以诗之眼,看见并说出,让一代人深切地感受到其精神层面的饥饿感——正是一种伟大写作所应该承担的。当你看到的桦树,是体内存放着绞刑架的桦树,你看到的池塘,是鬼神和尺度俱在的池塘,一切都变了。新的饥渴就会爆发。诗是对“已知”、“已有”的消解和覆盖。诗将世上一切“已完成的”,在语言中变成“未完成的”,以腾出新空间建成诗人的容身之所,这才是真正的“在场”。

我们这个时代,为诗人提供了一个幸运:当科学洞微烛暗,结束了世界原有的神秘性之后,又以在量子领域的新探索靠近了新的更强大的神秘源——世界的神秘性,成了唯一无法被语言解构的东西,也因之而永踞艺术不竭的源头。

当然,完全有必要将诗之思,与哲学之思切割开来。我们不能将一种揭示时代困境的诗歌,归结为思考的结果——或者说,诗之感受远胜于诗之思考。诗的肢体必须是热的,哪怕它沉睡在哲学冷漠、灰色的逻辑系统之下。

诗的腔调,更接近于孔子将其从《诗经》中删掉的那些“怪力乱神”的腔调。它时而清晰,但它本质上不清晰,它保留着人之思在原始状态的恍兮惚兮。以此恍惚,而维持对纯粹哲思的超越。也以此恍惚,偶尔获得神启,向着我们这个时代因诸神缺席而造成的空白中弥漫过去。

“我在这里”有一层言下之意是:“一个永恒的生命体被困于此时、此地、此形”。所以,“这里”,是一个时间、空间和历史的概念——一个大诗人最基础的一点是,他必须有能力匹配他所在时代的复杂性、丰富性与特异性——如果将语言世界喻为一块镜面,那么,镜子两侧所索求的,并非一种镜像的再现,而是虚与实两个世界“力的对应”。这是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内在呼应。

然而遗憾的是,百年之内,中国社会历经社会形态与固有信仰的大崩断、接踵而至的战争饥荒和残酷政治运动,其悲剧性即使对一个普遍人来说,也可谓撕肌裂骨、直入腑肺。也就是说,现实世界提供了一个罕见的、作为思想资源与写作资源的“力”,这种力在语言世界找到了对应吗?大致类同的生存际遇,在俄罗斯造就了曼德尔施塔姆、茨维塔耶娃、陀斯陀耶夫斯基等大批巨匠。而在我们“这里”,除了鲁迅、莫言等尚算勉力之外,诗歌上,大约只有局部的穆旦、局部的昌耀和极少数几个诗人的零星反应了。

极少有人在作品体系的精神格局上具有复杂性,不管其语言实验的表征多么缠绕、多么先锋,其内在的孱弱一目了然。现实资源的丰沛,完全没有激起心灵世界在语言创造上的回响。此处,会有人起身反驳我,写作者个体是否不应受到时代境遇这种宏大枷锁的制约?确实,一个好的写作者最好的精神储备,是一种“个我困境”。

个我困境与时代困境之间,不一定有因果关系。但那种认为只有宏大叙事,才能匹配时代这种庞然大物的想法,不过是审美力的一个短见。在伟大的写作者那里,一扇窗口、一片垃圾都会被后人认出是“某时代”的,而非“它时代”的。

是的,诗歌可以从一片垃圾上发现它的时代。

似乎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才有一批生于六、七年代的诗人和小说家,初步形成与这个世界匹配的复杂性与语言实践的特异性。这种复杂性可以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它并非一般意义地去揭示某种困境,而是他的写作甚至包容了时代的困境。开始形成这样的胃,它既在消化古典的蒹葭,也在消化后工业时代的电子垃圾。从艺术的多维度视角去看,大作品都会呈现“我在这里时也在那里”、“我在任何一处”的超越式镜像,但只有“这里”,才永是最基础与最清晰的。

我的困境一说,当然不与“写作的最本质特征,是实现个体的心灵自由”这样的信条抵触。从一般意义来说,我觉得,困境,是所有伟大写作者统一的心灵底色。它只是展示了一个思考的维度。比如,其它的维度,韩愈说:“欢愉之辞难工”。所有对诗的谈论,事实上谈的都是维度,而不是任何面向操作性的写作指南。

“我”的现代性,唯有从“这里”获得,别无它途。“这里”二字,既意味着现实的、批判现实的,也意味着超越的。

有两种途径:一是超越传统而获得现代性。我们这个时代很奇怪,传统既被颂扬者扭曲,也被否定者扭曲。以前,我写了文章专门谈过这话题,传统的敌人,不是反传统,而是伪传统。传统正是依靠从未间断的反传统之力,而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传统几乎是一种与“我”共时性的东西。它仅是“我”的一种资源而已。

我们的写作与思想,要打破的正是这三样东西:即睁眼所见皆为“被命名过的世界”;触手所及的皆为某种惯性――首先体现为语言惯性;可以谈论的世界,是一张早已形成的“词汇表”。这三件东西,就是传统顺手递过来的。是一种必须的遗产。每一代写作者,都是靠着清算语言的遗产而活下去,并在死后,成为这扩展了的遗产的一部分。

另一种,是从对现实的处置中获得了现代性。对诗歌而言,我觉得,存在四个层面的现实:一是感觉层面的现象界,即人的所见、所闻、所嗅、所触等五官知觉的综合体。二是被批判、再选择的现实,被诗人之手拎着从世相中截取的现实层面,即“各眼见各花”的现实。三是现实之中的“超现实”。中国本土文化,其实是一种包含着浓重超现实体的文化,其意味并不比拉美地区淡薄,这一点被忽略了,或说被挖掘得不够深入。每个现存的物象中,都包含着魔幻的部分、“逝去的部分”。如梁祝活在我们捕捉的蝶翅上,诸神之迹及种种变异的特象符号,仍存留于我们当下的生活中。四是语言本身的现实。从古汉语向白话文的、由少数文化精英主导的缺陷性过渡,在百年内,又屡受政治话语范式的凌迫,迫使诗人必须面对如何恢复与拓展语言的表现力与形成不可复制的个体语言特性这个问题,这才是每个诗人面临的最大现实。这样切分,是为了强化认知。现实中的一个事件,时而就是这四层紧密抱成的一个整体。

而当“这里”向无数人敞开时,只有“我”成为语言学实践的一个特例,它在审美上才是有效的。

我想引用王尔德(1854——1900年,英国作家)的一句话:“语言,它是思想的母亲,而不是思想的孩子”。我上面讲的困境的现实也好、现实的困境也好,事实上只是在语言所覆盖的范畴内讨论而已。在这里,我们得甄别一下词语与语言的二者之别。

一个人在夜间独自聆听的沉默,是一种语言。无端端在心中回旋又难以言喻的旋律,也是一种语言。《毛诗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此处的“志”,类似于当代的语言概念。而写作,形成的是对词语的驾驭力。词语是派生的、短促有声的,而语言是母性的、漫长的、充满静穆的。我一直主张在词语的组合上,保持充分的弹性,以便在一首诗内部形成尽量多的空白,为那些不能显形为词汇的语言留置更多的呼吸空间。这几乎是在说:空白,其实是一种最重要的语言。

语言于诗歌的意义,其吊诡之处在于:它貌似为写作者、阅读者双方所用,其实它首先取悦的是自身,服从于自身运动的规律。换个形象点的说法吧,蝴蝶首先是个斑斓的自足体,其次,在我们这些观者眼中,蝴蝶才是同时服务于梦境和现实的双面间谍。谈论语言问题的切口取之不尽,无法在这里深入下去。但有一点,在当前的时代尤其需要警惕,即写作的个人语言范式,必须尽量排除公共语言气味的沾染。公共语言的传播效率高,个人写作不能因此诱惑而屈膝于它。诸如上述有关困境、传统等话题地讨论,我只是想,应有更多的“力”渗透到我们的个人语言系统中,令其更加充沛、充满。正如孟子说:“充实之谓美”。

______

据2016年5月在合肥郊区崔岗村的一次发言整理

陈先发(1967年10月-------),安徽桐城人。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著有诗集《写碑之心》、随笔集《黑池坝笔记》等中英文著作8种。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诗歌奖、1998年至2008年中国十大影响力诗人奖等数十种。2015年与北岛等十诗人一起获得中华书局等单位联合评选的“新诗贡献奖”。作品被译成英、法、俄、西班牙、希腊等多种文字传播。

近作十五首

堂口观燕

自古的燕子仿佛是

同一只。在自身划下的

线条中她们转瞬即逝

那些线条消失

却并不涣散

正如我们所失去的

在杳不可知的某处

也依然滚烫而完整

檐下她搬来的春泥

闪着失传金属光泽

当燕子在

凌乱的线条中诉说

我们也在诉说,但彼此都

无力将这诉说

送入对方心里

我想起深夜书架上那无尽的

名字。一个个

正因孤立无援

才又如此密集

在那些书中,燕子哭过吗

多年前我也曾

这样问过你

而哭声,曾塑造了我们

——选自《遂宁九章》,2016年4月作。2016年10月改。

孤岛的蔚蓝

卡尔维诺说,重负之下人们

会奋不顾身扑向某种轻

成为碎片。在把自己撕成更小

碎片的快慰中认识自我

我们的力量只够在一块

碎片上固定自己

折枝。写作。频繁做梦——

围绕不幸构成短暂的暖流

感觉自己在孤岛上。

岛的四周是

很深的拒绝或很深的厌倦

才能形成的那种蔚蓝

——选自《横琴岛九章》,2016年11月作。2017年1月改。

芦花

我有一个朋友

他也有沉重肉身

却终生四海游荡,背弃众人

趴在泥泞中

只拍摄芦花

这么轻的东西

——选自《叶落满坡九章》,2017年2月作。2017年6月改

从白鹭开始

一群白鹭仿佛完全失去了

重量地浮在半空——

河滩上,有的树木生长极为缓慢

据说世上最迟钝之物是大西洋底的

海蛤,百年之躯不及微尘

但它们并未到达全然的静止

我想,在这个世界至少

需要一种绝对静止的东西

让我看清在刚刚结束的一个

稀薄的梦中,在家乡雨水和

松坡下埋了七年的老父亲那

幅度无穷之小、却从未断绝的运动……

——选自《遂宁九章》,2016年4月作。2016年10月改。

古老的信封

星光在干灰中呈锯齿状

而台灯被拧得接近消失

我对深夜写在废纸上又

旋即烧去的

那几句话入迷

有些声音终是难以入耳

夜间石榴悄悄爆裂

从未被树下屏息相拥的

两个人听见

堤坝上熬过了一个夏季的

芦苇枯去之声如白光衰减

接近干竭的河水磨着卵石

而我喜欢沿滩涂走得更远

在较为陡峭之处听听

最后一缕河水跌下时

那微微撕裂的声音

我深夜写下几句总源于

不知寄给谁的古老冲动

在余烬的唇上翕动的词语

正是让我陷于永默的帮凶

——选自《杂咏九章》,2015年9月

远天无鹤

我总被街头那些清凉的脸吸附

每天的市井像

火球途经蚁穴

有时会来一场雷雨

众人逃散——

总有那么几张清凉的

脸,从人群浮现出来

这些脸,不是晴空无鹤的状态

不是苏轼讲的死灰吹不起

也远非寡言

这么简单

有时在网络的黑暗空间

就那么一、两句话

让我捕捉到它们

仿佛从千百年中淬取的清凉

流转到了这些脸上

我想——这如同饥荒之年

即便是饿殍遍地的

饥荒之年,也总有

那么几粒种子在

远行人至死不渝的口袋里

——选自《叶落满坡九章》,2017年2月写,2017年4月改

泡沫简史

炽烈人世炙我如炭

也赠我小片阴翳清凉如斯

我未曾像薇依和僧璨那样以

苦行来医治人生的断裂

我没有蒸沙作饭的胃口

也尚未产生割肉饲虎的胆气

我生于万木清新的河岸

是一排排泡沫

来敲我的门

我知道前仆后继的死

必须让位于这争分夺秒的破裂

暮晚的河面,流漩相接

我看着无边的泡沫破裂

在它们破裂并恢复为流水之前

有一种神秘力量尚未命名

仿佛思想的怪物正

无依无靠隐身其中

我知道把一个个语言与意志的

破裂连接起来舞动

乃是我终生的工作

必须惜己如蝼蚁

我的大厦正建筑在空空如也的泡沫上

——选自《大别山瓜瓞之名九章》,2016年10月写。2017年6月改。

以病为师

经常地,我觉得自己的语言病了

有些是来历不明的病

凝视但不必急于治愈

因为语言的善,最终有赖它的驱动

那么,什么是语言的善呢

它是刚剖开、香未尽的柠檬

也可能并不存在这只柠檬

但我必须追踪她的不存在

——选自《横琴岛九章》,2016年11月写,2017年1月改。

静脉

推窗看见落叶了

秋天的静脉冷而灰蓝

枯萎不是爱在远去

而是爱在来临

——2016年11月写,2017年6月改自《脏水中的玫瑰九章》。

在永失中

我沿锃亮的铁路线由皖入川

一路上闭着眼,听粗大雨点

砸着窗玻璃的重力。时光

在钢铁中缓缓扩散出涟漪

此时此器无以言传

仿佛仍在我超稳定结构的书房里

听着夜间鸟鸣从四壁

一丝丝渗透进来

这一声和那一声

之间,恍惚隔着无数个世纪

想想李白当年,由川入皖穿透的

是峭壁猿鸣和江面的漩涡

而此刻,状如枪膛的高铁在

隧洞里随我扑入一个接

一个明灭多变的时空

时速六百里足以让蝴蝶的孤独

退回一只茧的孤独

这一路我丢失墙壁无限

我丢失的鸟鸣从皖南幻影般小山隼

到蜀道艰深的白头翁

这些年我最痛苦的一次丧失是

在五道口一条陋巷里

我看见那个我从椅子上站起来了

慢慢走过来了

两个人脸挨脸坐着

在两个容器里。窗玻璃这边我

打着盹。那边的我在明暗

不定风驰电掣的丢失中

——选自《遂宁九章》2016年4月写,2016年10月改。

群树婆娑

最美的旋律是雨点击打

正在枯萎的事物

一切浓淡恰到好处

时间流速得以观测

秋天风大

幻听让我筋疲力尽

而树影,仍在湖面涂抹

胜过所有丹青妙手

还有暮云低垂

令淤泥和寺顶融为一体

万事万物体内戒律如此沁凉

不容我们滚烫的泪水涌出

世间伟大的艺术早已完成

写作的耻辱为何仍循环不息……

——选自《杂咏九章》,2015年9月写,2016年9月改

深夜驾车自番禺去珠海

车灯创造了旷野的黑暗

我被埋伏在

那里的一切眼睛所看见

孤立

被看见

黑暗只是掩体。但黑暗令人着迷

我在另一种语言中长大

在一个个冰冷的词连接

而成的隧洞中

寂静何其悠长

我保持着两个身体的均衡

和四个黑色轮毂的匀速

飞蠓不断扑灭在车玻璃上

他们是一个个而非

一群。只有孤立的事物才值得记下

但多少黑暗中的起舞

哭泣

并未被我们记下

车载音乐被拧到最低

接近消失——

我因衰老而丢掉的身体在

旷野

那些我描述过的年轻桦树上

在小河水中

正站起身来

看着另一个我坐在

亮如白昼的驾驶舱里

渐行渐远

成为雨水尽头更深黑暗的一部分

——选自《横琴岛九章》,2016年11月。

不可多得的容器

我书房中的容器

都是空的

几个小钵,以前种过水仙花

有过璀璨片刻

但它们统统被清空了

我在书房不舍昼夜的写作

跟这种空

有什么样关系?

精研眼前事物和那

不可见的恒河水

总是貌似刁钻、晦涩——

难以作答

我的写作和这窗缝中逼过来的

碧云天,有什么样关系?

多数时刻

我一无所系地抵案而眠

——选自《裂隙九章》,2016年1月写,2016年7月改

养鹤问题

在山中,我见过柱状的鹤。

液态的、或气体的鹤。

在肃穆的杜鹃花根部蜷成一团春泥的鹤。

都缓缓地敛起翅膀。

我见过这唯一为虚构而生的飞禽

因她的白色饱含了拒绝,而在

这末世,长出了更合理的形体

养鹤是垂死者才能玩下去的游戏。

同为少数人的宗教,写诗

却是另一码事:

这结句里的“鹤”完全可以被代替。

永不要问,代它到这世上一哭的是些什么事物。

当它哭着东,也哭着西。

哭着密室政治,也哭着街头政治。

就像今夜,在浴室排风机的轰鸣里

我久久地坐着

仿佛永不会离开这里一步。

我是个不曾养鹤也不曾杀鹤的俗人。

我知道时代赋予我的痛苦已结束了。

我披着纯白的浴衣,

从一个批判者正大踏步地赶至旁观者的位置上。

2012年4月

夜间的一切

我时常觉得自己枯竭了。正如此刻

一家人围着桌子分食菠萝——

菠萝转眼就消失了。

而我们的嘴唇仍在半空中,吮吸着

母亲就坐在桌子那边。父亲死后她几近失明

在夜里,点燃灰白的头撞着墙壁

我们从不同的世界伸出舌头。但我永不知道

菠萝在她牙齿上裂出什么样的味道

就像幼时的游戏中我们永不知她藏身何处。

在柜子里找她

在钟摆上找她

在淅淅沥沥滴着雨的葵叶的背面找她

事实上,她藏在一支旧钢笔中等着

我们前去拧开。没人知道

连她自己也不知道

但夜间的一切尽可删除

包括白炽灯下这场对饮

我们像菠萝一样被切开,离去

像杯子一样深深地碰上

嗅着对方,又被走廊尽头什么东西撞着墙壁的

“咚、咚、咚”的声音永恒地隔开

2012年9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泛诗刊】第16期:开卷诗人陈先发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中国优秀诗人写作史之十首精品展读|郑茂明篇
刘  波:如何面对灵魂缺席的诗歌时代
雪花纷飞,暖香依然,楚辞里温暖明媚的女孩名,伴宝宝幸福成长
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特色试题举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