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userphoto

2023.07.18 山东

关注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黄芪作者: 岐黄医道李乾辉
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等的干燥根, 主产于山西绵山者, 条短质柔而富有粉性, 称为绵黄芪. 奉为道地药材。 山西浑
源为中心的阳交、 天填、 山阴等县出产者, 称西黄芪, 品质亦佳。 此外, 产于黑龙江、 内蒙古者, 皮松肉紧, 味甘香, 亦为佳品。
《神农本草经》 谓黄芪“治痈疽, 久败疮, 排脓止痛, 大风癞疾, 五痔, 鼠瘘” 。 《金匮要略》 入 8 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5 两):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治“黄汗之为病, 身体肿, 发热汗出而渴, 状如风水, 汗沾衣, 色正黄如柏汁, 脉自沉” (十四)。 本方既
是黄芪的最大量方, 又是配伍最简方, 故分析黄芪证的可靠性较大。 从原文可见, 其证之一为身体肿, 从“状如风水” 句, 可见其
浮肿是全身性的, 因风水为“一身悉肿” 。 其证之二为汗出, 且汗出的量较多, 汗出可以使衣服沾在身上, 汗或黄色。 所以, 黄芪
主治汗出而肿者。
次大量方(3 两): 防己茯苓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乌头汤
防己茯苓汤治“皮水为病四肢肿, 水气在皮肤中, 四肢聂聂动者” (十四)。 水在皮肤中, 故四肢肿, 为黄芪主治; 聂聂动者,
属动悸类, 为茯苓主治。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 ……外证身体不仁, 如风痹状” (六); “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日: 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 重因疲劳
汗出, 卧不时动摇, 加被微风遂得之” 。 尊荣人骨弱, 指其人养尊处优, 缺少运动, 肌肉松软无力, 故称骨弱; 肌肤盛, 即是指肥
胖。 可见黄芪用于体形偏胖、 肌肉松软无力者。
乌头汤方中有黄芪、 麻黄、 白芍、 甘草、 川乌等, 主治“病历节不可屈伸, 疼痛” (五)。 《金匮要略》 中黄芪与麻黄同用者尚
有三黄汤, 主治“中风手足拘急, 百节疼痛, 烦热心乱, 恶寒, 经日不欲饮食” (五), 也是手足拘急, 骨节疼痛。 可见黄芪可与麻
黄同用, 治疗关节疼痛。
次简方(4 味):
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治“风湿脉浮, 身重汗出恶风” (二)。 《外台》 “治风水, 脉浮为在表, 其人或头汗出, 表无他病, 病者但下重,
从腰以上为和, 腰以下当肿及阴, 难以屈伸” 。 腰以下肿、 难以屈伸、 下重, 均指下半身有浮肿。
加味方: 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加黄芪汤治黄汗, 原文为“黄汗之病, 两胫自冷, 假令发热, 此属历节; 食已汗出, 又身常暮
卧盗汗出者, 此荣气也; 若汗出已, 反发热者, 久久其身必甲错; 发热不止者, 必生恶疮; 若身重汗出已, 辄轻者, 久久必身闰,
闰即胸中痛, 有从腰以上必汗出, 下无汗, 腰髋弛痛, 如有物在皮中状, 剧者不能食, 身疼重, 烦躁、 小便不利, 此为黄汗, 桂枝
加黄芪汤主之” (十四)。 本条文字较多, 但其所述的症状有: ①出汗, 以腰以上为多, 或进食后出汗, 或盗汗, 汗色发黄; ②身重,
甚至疼痛, 尤其是腰髋部疼痛; ③小便不利; ④皮肤粗糙如鱼鳞, 或易生恶疮。 桂枝汤本可治疗自汗, 但汗出程度较严重者, 当加
黄芪; 自汗而有小便不利而身体重者, 当加黄芪。 另外, 有皮肤粗糙、 有痈疽败疮者, 当加黄芪。 这与《神农本草经》 “主痈疽久
败疮” 的记载相似。
●仲景方根
黄芪桂枝芍药: 主治汗出而肿, 关节疼痛者。 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 身体不仁, 黄芪建中汤治“虚劳里急, 悸, 衄, 腹
中痛, 梦失精, 四肢酸痛, 手足烦热, 咽干口燥” (六)。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治黄汗、 身肿, 桂枝加黄芪汤治黄汗出而小便不利、
身体重及恶疮。
黄芪防己: 主治四肢肿。 方如防己黄芪汤、 防己茯苓汤。
黄芪白术: 主治汗出而肿, 肌肉无力。 方如防己黄芪汤。 如加防己, 为防己黄芪汤的基本配伍, 多用于下肢浮肿。 加防风, 即
为后世名方玉屏风散。 可用于虚人感冒、 恶风自汗等。
黄芪麻黄: 主治身体重汗出而喘, 或关节疼痛。 方如防己黄芪汤(加减)、 乌头汤、 《千金》 三黄汤。
方 名 黄芪用量 主要配伍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5 两 桂枝芍药苦酒
黄芪桂枝五物汤 3 两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桂枝加黄芪汤 2 两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甘草
黄芪建中汤 1 两半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甘草 胶饴
防己茯苓汤 3 两 防己桂枝茯苓甘草
防己黄芪汤 1 两 1 分 防己白术甘草
防己黄芪汤(加减) l 两 1 分 麻黄防己白术甘草
乌头汤 3 两 麻黄芍药甘草 川乌
《千金》 三黄汤 2 分 麻黄独活细辛 黄芩
●药证发挥
黄芪主治汗出而肿肌无力者。
黄芪证的汗出, 程度比较严重, 常常衣被尽湿, 有的可以见到汗渍发黄, 有的进餐时出汗甚多, 以上半身为显著。 有的白天自
汗以外, 入夜也出汗, 表现为一觉醒来, 周身如浸在水中。 临床上有些患者并不以汗出为主诉, 但通过问诊, 可以了解到患者平时
汗出比较多, 稍有体力活动, 就容易出汗。
黄芪证的肿, 主要为全身性的浮肿, 但以下肢为明显。 由于体位的变化, 早晨面部有浮肿, 而下午则下肢浮肿。 有些人虽无明
显的浮肿, 但肌肉松软, 犹如浮肿貌。 由于浮肿, 患者常常自觉身体沉重, 活动不灵活, 关节重痛。
肌无力, 既是一种症状, 更是一种体质状态。 《金匮要略》 中的“尊荣人” 就是肌肉松软无力, 比较适用黄芪的体质。 其外观
特征为: 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 或黄黯, 都缺乏光泽。 肌肉松软, 浮肿貌, 目无精彩。 腹壁软弱无力。 舌质淡胖, 舌苔润。 平时易
于出汗, 畏风, 遇风冷易于过敏, 或鼻塞, 或咳喘, 或感冒。 大便稀溏, 不成形, 或先干后溏。 易于浮肿, 特别是足肿, 手足易麻
木, 皮肤黄黯, 易于感染或溃疡。 另外, 此类患者多能食、 贪食, 但依然无力。 这种患者, 笔者称之为“黄芪体质” 。 缺乏运动,
营养不良, 疾病、 衰老, 均可导致“黄芪体质” 多见的原因。 中老年中这种体型尤为多见。 因此中老年人应用黄芪的机会较多。
作为成人黄芪证的鉴别关键, 在于腹证。 其腹部松软, 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 肚脐深陷, 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 可称之为
“黄芪肚” 。
黄芪证反映在脉象上并无特异性。 《金匮要略》 中防己黄芪汤用于脉浮者, 而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则主治脉沉者, 所以, 黄芪
证对脉象不作明确的规定。
黄芪证与桂枝证都有汗出, 但黄芪证是汗出而肿, 常有身困重, 而桂枝证是汗出而不肿且气上冲, 常有关节冷痛。 如汗出而肿、
肢体麻木疼痛者, 黄芪桂枝可同用, 方如《金匮要略》 黄芪桂枝五物汤。 麻黄证与黄芪证均有肿, 区别在于有汗与无汗的不同。 治
疗关节疼痛而浮肿者, 两者也可同用, 方如《金匮要略》 的乌头汤。
仲景使用黄芪有三个剂量段, 大量治疗水气、 黄汗、 浮肿(5 两), 中量治疗风痹、 身体不仁(3 两), 小量治疗虚劳不足(1 两半)。
现代应用可以根据张仲景的用药经验适当变化。 如用于治疗浮肿, 量可达 60~1 00g; 治疗半身不遂, 骨质增生疼痛等, 可用 30~
60g; 用于上消化道溃疡, 可用 1 5~30g。 此外, 《伤寒论》 不用黄芪, 《金匮要略》 罕见四逆, 可见黄芪是内伤杂病的用药。 黄
芪须久服方能见效。
面白形瘦、 肌肉坚紧、 平时咽喉易于红肿疼痛、 大便秘结者, 黄芪慎用, 尤其不可大剂量使用, 使用不当, 可有腹胀气等副反
应。
●常用配方
①黄芪 30~1 20g 糯米 30~50g(民间经验方)
应用: 此为民间药粥, 多用于治疗全身性浮肿, 也可以治疗脱力多汗等。 现代多用于治疗慢性肾炎、 肾盂肾炎残余的浮肿, 疗
效较高, 消除蛋白尿也有效果。 其制作方法是, 先煎黄芪, 取汁, 后人糯米, 熬粥, 每日食用。
②黄芪 1 5~30g 白术 1 2g 防风 6~1 2g(《丹溪心法》 玉屏风散)
应用: 以自汗恶风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 慢性肾病等常用本方加昧。 如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
老人感冒、 支气管炎、 哮喘等。
③黄芪 1 5~30g 防己 1 2g 白术 1 2g 甘草 3g 生姜 4 片大枣 5 枚(《金匮要略》 防己黄芪汤)
应用: 以下肢浮肿、 肌肉松软无力为特征的慢性疾病适用之, 如中老年人的高血压、 心脏病、 糖尿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 腰椎
病、 肾病等。 笔者经验, 治疗高血压浮肿, 可重用黄芪 30g 以上, 并配相同剂量的葛根。 糖尿病肾病可加石斛、 赤芍、 怀牛膝。
脑梗死可加葛根、 丹参、 川芎。
④黄芪 1 5g 桂枝 9g 芍药 9g 生姜 1 8 片大枣 1 2 枚(《金匮要略》 黄芪桂枝五物汤)
应用: 以肢体麻木、 自汗而浮肿为特征的疾病。 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 消化道溃疡、 腰椎病、 颈椎病、 糖尿
病并发症、 皮肤病、 外科感染性疾病等。 如果舌质紫黯者, 芍药用赤芍。
⑤黄芪 1 5g 桂枝 9g 芍药 1 8g 甘草 6g 饴糖 40ml 生姜 9 片 大枣 1 2 枚(《金匮要略》 黄芪建中汤)
应用: 以慢性腹痛为特征的疾病, 如消化道溃疡、 胃神经衰弱症等, 也可用于手术后创口久不愈合者。 还可以用于消瘦而浮肿
的某些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
⑥黄芪 30~60g 当归 6g 赤芍 1 2~30g 川芎 1 2g 桃仁 1 2g 红花 6g 地龙 1 0g(《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
应用: 本方是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专方。 大剂量使用黄芪的时候必须看体型, 有无黄芪体质的存在。 肌肉松软无力、 四肢麻木、
活动不利, 下肢浮肿, 自汗, 舌质紫黯、 面色黄黯者最为适合。 不仅中风后遗症可用, 即糖尿病、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脑血栓形
成、 肾病综合征、 皮肤病、 眼底病等也可使用。
原文地址: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柴胡作者: 岐黄医道李乾辉
柴胡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和狭叶柴胡的根或全草, 饮片有北柴胡、 南柴胡之分。 北柴胡主产于辽宁、 甘肃、 河北、 河南等北方
地区, 以根入药, 常于秋季采集, 又有秋柴胡之名; 又其药材根头膨大, 少弯曲而质较韧, 不易折断, 故称硬柴胡。 《本草汇言》
说: “如《伤寒》 方有大、 小柴胡汤, 仲景氏用北柴胡也” 。 南柴胡主产于我国南方的四川、 湖北、 江苏等地, 其根与北柴胡相比
较细, 多弯曲不直, 质地较软, 故称软柴胡、 细柴胡。 《神农本草经》 谓柴胡“主心腹, 去肠胃中结气, 饮食积聚, 寒热邪气, 推
陈出新” 。 《伤寒论》 入 7 方次, 《金匮要略》 入 7 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半斤):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8 两)
小柴胡汤治“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 (96); “往来寒热, 休作有时, 默默不欲饮食” 以及“呕” (97);
“身热恶风, 颈项强, 胁下满, 手足温而渴者” (99); “腹中急痛” (1 00); 妇人寒热“如疟状, 发作有时” (1 44); “呕而发热者”
(379, 1 49); “伤寒差以后, 更发热” 者(94); “胸满胁痛者” (37); “阳明病, 发潮热, 大便溏, 小便自可, 胸胁满不去者” (230);
“脉弦浮大而短气, 腹部满, 胁下及心痛, 久按之气不通, 鼻干, 不得汗, 嗜卧, 一身及目悉黄, 小便难, 有潮热, 时时月, 耳前
后肿” (231 ); “胁下硬满, 干呕不能食, 往来寒热。 尚无吐下, 脉沉紧者” (266); “胸胁满而呕, 日晡所发潮热” (1 04); “诸
黄, 腹痛而呕者” (十五); “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 四肢苦烦热, 头痛者” (二十一); “产妇喜汗出者……大便坚, 呕不能食” (二
十一)。
大柴胡汤治“伤寒发热, 汗出不解, 心中痞硬, 呕吐而下利者” (1 65); “呕不止, 心下急, 郁郁微烦者” (1 03); “热结在里,
复往来寒热者” (1 36); “按之心下满痛者” (十)。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胸胁满微结, 小便不利, 渴而不呕, 但头汗出, 往来寒热, 心烦者” (1 47); “疟寒多微有热, 或但寒不
热” (四)。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治“疟病发渴者, 亦治劳疟” (四)。
以上 23 条中, 有发热性症状者 1 7 条, 或往来寒热、 寒热如疟状、 或疟病、 或呕而发热、 或潮热、 或身热恶风, 其中往来寒
热尤为特点。 胸胁及上腹部症状 1 3 条, 或胸胁苦满, 或胸满胁痛, 或胁下硬满, 或心下满痛, 或心中痞硬等, 其中又以胸胁苦满
为特点。 呕者 1 l 条, 或呕而发热, 或呕不能食, 或呕吐而下利, 或腹痛而呕等。 从上可见, 柴胡类方主要用于往来寒热、 胸胁苦
满而呕者。 而其中往来寒热与胸胁苦满为柴胡主治所特有。 《伤寒论》 中“往来寒热” 见于 6 处, 1 处无方, 5 处分别为小柴胡汤
三、 柴胡桂枝干姜汤一、 大柴胡汤一。 又《伤寒论》 中发热恶寒并见者, 属太阳病, 为麻黄桂枝证; 不恶寒反恶热, 身热汗自出者,
属阳明病, 为石膏大黄证; 惟独寒已而热, 热已而寒的往来寒热, 属少阳病, 为柴胡证。
最简方(4 味): 四逆散
四逆散治“四逆, 其人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 (31 8)。 四逆, 即四肢发冷, 特别是手冷, 患者
自觉明显冷感, 而他人扪之则或明显或并不明显, 患者心胸则觉烦热不安。 这种情况可以看做是“往来寒热” 的又一种类型。
需要指出, 小柴胡汤药虽 7 味, 但从条下加减法可见, 方中黄芩、 人参、 半夏、 生姜、 大枣均可去, 惟柴胡、 甘草不可去, 故
也可将小柴胡汤作为最简方看。 因半夏主治呕吐, 黄芩主治烦热, 则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 、 “胸胁苦满” 应视为柴胡甘草的
主治。
●仲景方根
柴胡甘草: 主治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小柴胡汤加减法甚多, 但方中柴胡甘草两味药不可去, 可见此为小柴胡汤的核心。
柴胡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主治柴胡证见虚赢少气、 食欲不振者。 方如小柴胡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桂枝汤、 柴胡加芒硝
汤。
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主治胸胁苦满、 往来寒热而心烦喜呕者。 方如小柴胡汤。 以此为中心的类方颇多, 有柴胡加
芒硝汤、 柴胡桂枝汤等。 后世的柴陷汤、 柴平煎、 柴苓汤、 柴朴汤等。
柴胡芍药枳实: 主治往来寒热、 四肢冷、 上腹部满痛, 或腹中痛, 或里急后重。 方如四逆散、 大柴胡汤。
柴胡黄芩甘草栝楼根: 主治往来寒热而口干渴者。 方如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柴胡桂枝甘草: 主治发热或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关节疼痛、 四肢冷而悸者。 方如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四逆散(加
减)。 参见桂枝条下。
方 名 柴胡用量 主要配伍
小柴胡汤 半斤 黄芩半夏人参 生姜 大枣 甘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4 两 黄芩半夏 人参生姜 大枣桂枝 茯苓 大黄 龙骨 牡蛎 铅丹
柴胡桂枝汤 4 两 黄芩半夏人参 生姜 大枣 甘草 桂枝 芍药
柴胡加芒硝汤 2 两 1 6 铢 黄芩半夏人参 生姜 大枣 甘草 芒硝
大柴胡汤 半斤 芍药枳实黄芩 半夏 生姜 大枣
四逆散 等分 芍药枳实甘草
柴胡桂枝干姜汤 半斤 黄芩甘草栝楼根 干姜 桂枝 牡蛎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8 两 黄芩甘草栝楼根人参 生姜 大枣
鳖甲煎丸 6 分 黄芩半夏人参 甘草 干姜 桂枝 芍药 大黄 阿胶 廑虫等
●药证发挥
柴胡主治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者。 凡胸胁苦满、 往来寒热而兼呕者, 或兼四肢逆冷者, 或兼默默不欲饮食者, 均为柴胡主治范
围。
所谓往来寒热, 主要指患者的自我感觉, 即一种寒热交替感。 或忽而恶风怕冷, 肌肤粟起, 忽而身热而烦; 或心胸热而四肢寒,
或上部热而下体寒, 或半身寒, 半身热。 这种寒热交替感还包括对温度变化的自我感觉过敏, 如特别畏风、 怕吹空调等。 再推而广
之, 对湿度、 气压、 光照、 气候、 居住环境、 音响、 气味的变化过敏乃至心理的过敏都可以认为是往来寒热的延伸。 所以, 临床上
可见许多病毒感染性疾病、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女性月经病等出现往来寒热的症状。 需要说明, 往来寒热与体温高
低不成正相关, 其中有体温高者, 如感冒发热、 疟疾, 但也有体温正常者, 所以, 不能简单地将寒热理解为发烧。
往来寒热中, “往来” 也有特殊意义。 第一, 是指有节律性, 或日节律, 或周节律、 或月节律。 比如失眠, 常常到深夜则无睡
意, 都表现为日节律; 目前城市常见的星期一综合征, 则表现为周节律; 如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乳腺小叶增生症等, 表现为月节律;
而有些过敏性疾病的支气管哮喘、 花粉症、 过敏性鼻炎等, 则表现为季节性, 这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节律性。 第二, 是指没有明显的
节律, 时发时止, 不可捉摸, 比如癫痫以及一些神经症、 过敏性疾病等。 对以上所说的具有“往来” 、 “休作有时” 特征的疾病,
中医常使用柴胡类方。 如清代名医费伯雄曾用含有柴胡的处方治疗 1 例隔日彻夜不眠的奇症(《医醇媵义》 ); 近代名中医岳美中先
生用小柴胡汤治愈每日正午全身无力的小儿(《岳美中医案集》 ); 日本有报道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 都是以“往来” 与“休作有
时” 为辨证依据的。 所以, 临床上具有发病呈周期性或时发时止特征的疾病, 经常使用柴胡类方。
所谓胸胁苦满, 一指患者有自觉的胸膈间的气塞满闷感和胁肋下的气胀填满感, 患者常常以“胸闷胸痛” 、 “无法呼吸” 、 “要
想深呼吸” 、 “腹胀” 、 “心里不舒服” 等为表述。 患者常常伴有上腹部不适感、 腹胀、 嗳气等躯体症状。 胸胁苦满也有他觉指征,
如沿肋骨弓的下端向胸腔内按压, 医生指端有抵抗感, 患者也诉说有胀痛不适感。 日本学者细野史郎先生有一“捏诊法” , 即医生
以大拇指与食指、 中指轻轻提捏胁肋的皮肤, 病人感到明显疼痛, 医生用手指捻动时, 指下有抄沙的摩擦感者, 为胸胁苦满阳性。
此外, 胸胁部的肿块也属于胸胁苦满的范畴, 如乳房的胀痛与结块、 分泌异常, 腋下的肿块等, 均有使用柴胡剂的机会。
根据临床经验, 胸胁苦满所谓胸胁的部位来说, 还可作适当延伸, 如头面肩颈身体两侧部位的疼痛、 肿块等, 也可归属于胸胁
苦满的范畴。 如偏头痛、 耳部疾患、 肩颈部的酸痛、 胸锁乳突肌的疼痛、 甲状腺的肿胀、 耳疾以及腰胯部的疼痛、 腹股沟的肿块、
疼痛等, 临床可以考虑使用柴胡类方。 所以, 笔者将胸胁部、 身体的侧面、 腹股沟等部位称之为“柴胡带” 。
需要指出, 胸胁苦满的“苦” 字, 除表示患者胸胁部的不适感比较明显或持久化以外, 还指患者的心理处在一种抑郁痛苦的状
态, 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 神情漠然, 可以出现食欲不振, 《伤寒论》 所谓的“默默不欲饮食” ; 也可以出现烦躁、 恶心、 口干口
苦、 咽喉异物感等, 所谓的“口苦咽干目眩” “心烦喜呕” 等。 有的患者还有睡眠障碍、 疑病心理等。
经常伴随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而出现的, 是呕、 四肢冷、 默默不欲饮食、 发黄等临床表现。 《伤寒论》 中有“伤寒中风, 有柴
胡证, 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具” 的经验之谈。 这里的“柴胡证” , 即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 也就是说, 在有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
的同时, 只要见有呕、 四肢冷、 默默不欲饮食、 发黄中一证者, 即可使用柴胡剂。
柴胡证的或然证较多。 如小柴胡汤的“或胸中烦而不呕, 或渴。 或腹中痛。 或胁下痞硬, 或心下悸, 或小便不利, 或不渴、
身有微热, 或咳” , 四逆散“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 等, 这提示柴胡证的覆盖面很大, 其所主治的不
仅仅是一个症状, 而是一种体质状态。
笔者发现以下的患者比较容易出现柴胡证, 使用柴胡类方也比较有效。 其特征如下: 外观体形中等或偏瘦, 面色微黯黄, 或
青黄色, 或青白色, 缺乏光泽。 肌肉比较坚紧, 舌质不淡胖, 舌苔正常或偏干, 脉象多弦细。 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 对气温变化的
反应敏感, 或时有寒热感, 情绪的波动较大, 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 胸胁部时有气塞满闷感, 或有触痛, 四肢常冷。 女性月经周期
不齐, 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 烦躁、 腹痛腰酸、 经血黯或有血块。 笔者将此类患者称为“柴胡体质” 。
小柴胡汤中柴胡用半斤, 如以一两 3 克计算, 则为 24g。 现代许多报道用于退热, 柴胡常使用 30g 甚至 45g。 笔者经验用于
治疗病毒性感冒发热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柴胡在 20g 以上方有效。 由于柴胡有南北之分, 而据报道, 北柴胡所含的柴胡皂甙是
软柴胡的 7 倍。 所以, 在使用软柴胡时, 柴胡的量要大于北柴胡。 需要说明笔者因在江苏行医, 所用大多是软柴胡。
柴胡使用的剂型, 以汤剂为好。 宋代名医朱肱曾治疗当时太守盛次仲疾, 诊断为小柴胡汤证, 但仆人给以小柴胡散, 不仅病不
愈, 反而有胸满, 后朱肱亲自煎煮, 进二服, 是夕遂安。
关于柴胡的毒副反应, 有人报道过量服用柴胡可以导致血压升高、 恶心呕吐、 水肿、 少尿或无尿。 笔者在使用柴胡及其类方多
年, 尚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 偶见有些患者服用柴胡后出现轻度腹泻。 中医界有“柴胡竭肝阴” 的传言, 这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
●常用配方
①柴胡 1 0g 甘草 1 0g 芍药 1 0g 枳实 1 0g(《伤寒论?四逆散)
应用: 本方是止痛升压剂, 以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四肢冷、 腹痛为特征的疾病, 如低血压、 抑郁症、 神经症、 围绝经期综合
征以及消化道疾病、 泌尿道结石等, 用本方加味多有效果。 四逆散证大多有比较明显的腹证, 即上腹部及两胁下腹肌比较紧张, 按
之比较硬。 日本古代医家和田东郭也认为“其腹形专结于心不及两胁下, 其凝及于胸中, 而两胁亦甚拘急” 。
②柴胡 24g 黄芩 9g 半夏 1 0g 甘草 6g 人参 6g 或党参 1 2g 生姜 6g 大枣 1 0 枚(《伤寒论》 小柴胡汤)
应用: 具有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特征的疾病, 如各种发热性疾病、 胶原性疾病、 慢性肝炎、 支气管炎、 过敏性疾病、 艾滋病、
甲状腺病等, 均可使用。 用于发热性疾病, 柴胡用量宜大, 用于慢性肝炎, 柴胡取小剂量。
③柴胡 1 2g 桂枝 5g 芍药 5g 黄芩 5g 半夏 6g 甘草 3g 人参 5g 或党参 1 0g 生姜 5 片大枣 6 枚(《伤寒论》 柴胡桂枝汤)
应用: 以形体消瘦、 自汗恶风、 对风冷过敏的疾病, 如免疫功能低下性疾病、 精神神经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过敏性疾病等。
④柴胡 24g 桂枝 lOg 干姜 6g 甘草 6g 黄芩 1 0g 栝楼根 1 2g 牡蛎 6g(《伤寒论》 柴胡桂枝干姜汤)
应用: 本方是精神疲劳恢复剂。 尤其适合于过度疲劳、 大量出汗、 饮食睡眠无规律的中青年女性。 神经症、 慢性肠胃炎、 失眠、
甲状腺疾病等多用之。
⑤柴胡 24g 大黄 6g 枳实 1 2g 黄芩 lOg 半夏 1 0g 芍药 9g 生姜 1 5g 大枣 1 2 枚(《伤寒论》 大柴胡汤)
应用: 以胸胁苦满、 腹痛为特征的疾病, 如胆囊炎、 胆囊结石、 胰腺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 哮喘等, 均可使用。 某些高血压、
高脂血症、 肥胖症等, 本方也有效果。 大柴胡汤的应用范围很广, 关键是一看体形, 即体格壮实者。 大多颈部较短、 肩宽、 胸围与
肋弓角较大, 一般中老年较多。 二触腹部, 上腹部胀痛, 按之尤甚; 轻则仅为抵抗感, 或不适感, 重则上腹部有压痛, 肌紧张; 多
伴有嗳气、 恶心或呕吐; 三看舌质, 舌质坚老, 苔薄黄或黄厚。 四为情绪抑郁、 紧张、 睡眠不好等。
⑥柴胡 6~1 2g 当归 1 0g 芍药 1 2g 白术 1 0g 茯苓 1 2g 甘草 3g 薄荷 3g 生姜 3 片(《和剂局方》 逍遥散)
应用: 本方是女性专用方。 适用于各种与月经相关的疾病, 如经前乳房胀痛、 经前浮肿、 经前头痛、 经前发热、 经前期紧张综
合征等。 经前乳房胀痛, 逍遥散加枳壳、 青皮、 连翘、 黄芩等。 经前浮肿, 逍遥散必重用茯苓、 白术, 并加泽泻、 牛膝等。 经前头
痛则可加川芎、 黄芩等。 经前发热, 则必重用柴胡。 还有经期烦躁不安者, 或加山栀、 黄芩、 连翘, 或加大黄、 桃仁、 桂枝。 需视
具体情况而定。 逍遥散证的特点是胸胁苦满、 往来寒热而有腹痛、 腹泻、 浮肿者。 有些男性的泌尿道结石, 也可使用本方, 但当归、
白芍的量要加大。 笔者经验, 使用本方, 除有腹痛等症状外, 还要看舌头, 舌头要胖, 边有齿痕, 大便要不成形, 患者常有浮肿,
尤其是晨起脸肿。
⑦柴胡 1 2g 黄芩 5g 半夏 9g 人参 5g 或党参 9g 大黄 6g 龙骨 5g 牡蛎 5g 桂枝 5g 或肉桂 3g 茯苓 5g 大枣 6 枚生姜 5g 铅丹(药
房无售可不用)(《伤寒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应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古代治疗癫痫的效方。 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说: “此方能下肝胆之惊痰, 以之治癫痫必效” 。 本方证
的特点是患者具有明显的精神症状, 如动悸感、 幻觉、 失眠、 易于惊吓等。 除癫痫以外, 精神分裂症、 焦虑症、 抑郁症、 癔症等也
可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没有甘草, 但笔者应用经验, 加甘草更好。 从处方结构来看, 加入甘草以后,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就成为
小柴胡汤与桂甘龙牡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的合方。 桂甘龙牡汤原治疗“烦躁” , 与此组成基本相同的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
蛎救逆汤则治疗“惊狂、 卧起不安”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则主治“其人脐下悸者, 欲作奔豚” , 所以, 加人甘草后, 本方的“安
神潜阳” 功效显然要明显。 不过, 如患者体形肥胖、 腹胀、 苔厚者, 甘草也可以不用。
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地下根茎, 主产于四川、 湖北、 安徽、 江苏、 河南、 浙江等地, 以四川者所产者质量为好。 半夏药
材以个大、 皮净、 色白、 质坚实, 粉性足者为佳。《神农本草经》 谓半夏主“伤寒, 寒热心下坚, 下气, 喉咽肿痛, 头眩, 胸胀,
咳逆肠鸣, 止汗”。《伤寒论》 人 1 8 方次,《金匮要略》 人 36 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 2 升): 大半夏汤
大半夏汤治“胃反呕吐者” (十七)
次大量方(1 升): 麦门冬汤、 小半夏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厚朴汤
麦门冬汤治“大逆上气, 咽喉不利” 者(七)。
小半夏汤治“呕家……不渴” (十二)。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卒呕吐, 心下痞, 膈间有水, 眩悸者” (十二)。
半夏厚朴汤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胸满心下坚, 咽中帖帖如有炙脔, 吐之不出, 吞之不下” (《千金》 )。
从上可见, 大剂量半夏用于治疗呕吐以及咽喉部症状。
最简方(2 味): 小半夏汤、 半夏干姜散、 生姜半夏汤、 半夏麻黄丸
小半夏汤治“呕家……不渴” (十二);''诸呕吐, 谷不得下者” (十七)。
半夏干姜散治“干呕吐逆, 吐涎沫’ ’ (十七)。
生姜半夏汤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 似呕不呕, 似哕不哕, 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 (十七)。
以上 3 方均为半夏配姜, 用于治疗呕吐而不渴或吐涎沫者。
半夏麻黄丸主治“心下悸者” (十六)。
次简方(3 味): 苦酒汤、 半夏汤
苦酒汤为半夏与苦酒、 鸡子白同用, 治“咽中伤, 生疮, 不能语言, 声不出者” (31 2)。
半夏汤为半夏与桂枝、 甘草同用, 治“少阴病, 咽中痛, , (31 3)。
以上两方均治咽痛。
加半夏汤: 葛根加半夏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茯苓甘草五味姜辛加半夏汤、 越婢加半夏汤
葛根加半夏汤治“太阳与阳明合病, 不下利, 但呕者” (33)。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太阳与少阳合病, ……若呕者” (1 72)。
茯苓甘草五味姜辛加半夏汤治“支饮者, 法当冒, 冒者必呕, 呕者复内半夏” (十二)。
以上 3 方因呕加半夏。
越婢加半夏汤治“咳而上气, ……其人喘, 目如脱状, 脉浮大者” (七); 而无半夏的越婢汤则治''恶风, 一身悉肿, 脉浮,
不渴, 续自汗出, 无大热” (十六)。 可见, 因咳喘而加半夏。 考仲景治咳喘的小青龙汤、 厚朴麻黄汤、 射干麻黄汤中均有麻黄半夏,
则提示半夏配麻黄治咳喘。
去半夏方: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治“疟病发渴者” (四)。 因渴, 而去半夏, 则适用半夏的患者必无口干舌燥这一点就能明确了。
加味方: 厚朴七物汤、 竹叶汤、 白术散
厚朴七物汤条下有“呕者加半夏五合” (十)。 竹叶汤条下有“呕者, 加半夏半升” (二十一)。 白术散条下有“心烦吐痛不能食
饮, 加细辛一两, 半夏大者二十枚” (二十)。 3 方均因呕吐加半夏。
●仲景方根
半夏生姜或干姜: 主治恶心呕吐而不渴者。 方如生姜半夏汤、 小半夏汤、 半夏干姜散。 半夏与姜的主治相似, 两者同用, 不仅
可以增效, 而且能解半夏毒。 现药方所售制半夏, 多为姜制。
半夏茯苓: 主治恶心呕吐而眩悸者。 方如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厚朴汤。 所谓眩悸者, 即为眩晕、 恍惚感、 心悸、 肉跳动, 易
惊恐, 失眠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半夏栝蒌实: 主治胸闷胸痛者。 方如小陷胸汤治“小结胸病, 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 脉浮滑者” (1 38); 栝蒌薤白半夏汤治“胸
痹, 不得卧, 心痛彻背者” (九)。 如此配合, 多用于肺部感染、 心脏病以及上消化道疾病。
半夏附子(乌头): 主治腹大痛而呕吐者。 方如附子粳米汤治“腹中寒气, 雷鸣切痛, 胸胁逆满, 呕吐” (十); 赤丸治“寒气厥
逆” 的腹痛(十)。 半夏附子有止痛作用。
半夏麻黄: 主治咳喘而呕者。 方如半夏麻黄丸、 小青龙汤、 射干麻黄汤、 厚朴麻黄汤、 越婢加麻黄汤等。
半夏厚朴生姜: 主治腹满而呕或咽喉异物感。 方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发汗后, 腹胀满者” (66); 半夏厚朴汤治“妇
人咽中如有炙脔”, 厚朴七物汤主治“病腹满” 而呕者(十)。
半夏人参: 主治呕吐或噫气不止, 心下痞硬者。 方如干姜人参半夏丸治“妇人呕吐不止” (二十); 旋覆代赭汤治''伤寒发汗,
若吐若下, 解后, 心下痞硬, 噫气不除者” (1 61 ); 大半夏汤治“胃反呕吐” (十七);“呕, 心下痞硬者” (《外台秘要》 )。
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 主治咳逆呕恶而虚赢少气者。 方如竹叶石膏汤主治“伤寒解后, 虚赢少气, 气逆欲吐” (397)。 麦门冬
汤主治“大逆上气, 咽喉不利” (七)
方 名 半夏用量 主要配伍
生姜半夏汤 半斤 生姜汁
小半夏汤 1 升 生姜
半夏干姜散 等分 干姜
小半夏加茯苓汤 1 升 茯苓生姜
半夏厚朴汤 1 升 茯苓生姜厚朴 干苏叶
小陷胸汤 半升 栝蒌实黄连
栝蒌薤白半夏汤 半斤 栝蒌实 薤白 白酒
附子粳米汤 半升 附子甘草大枣 粳米
赤丸 4 两 乌头茯苓细辛
半夏麻黄丸 等分 麻黄
射干麻黄汤 8 枚 麻黄生姜细辛 五味子 紫菀 款冬花 射干
小青龙汤 半升 麻黄干姜 细辛五味子 甘草 桂枝 芍药
厚朴麻黄汤 半升 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子厚朴 石膏 杏仁 小麦
越婢加半夏汤 半升 麻黄石膏生姜大枣 甘草
葛根加半夏汤 半升 麻黄葛根甘草 芍药 桂枝 生姜 大枣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半升 厚朴生姜甘草 人参
厚朴七物汤(加减) 5 合 厚朴生姜大黄 甘草 枳实 桂枝 大枣
大半夏汤 2 升 人参白蜜
旋覆代赭汤 半升 人参生姜旋覆花 代赭 甘草 大枣
干姜人参半夏丸 2 两 人参干姜
竹叶石膏汤 半升 麦门冬人参甘草竹叶 石膏 粳米
麦门冬汤 1 升 麦门冬人参甘草 粳米 大枣
半夏泻心汤 半升 黄连黄芩干姜 甘草 人参 大枣
生姜泻心汤 半升 黄连黄芩干姜 甘草 人参 大枣 生姜
甘草泻心汤 半升 黄连黄芩干姜 甘草 大枣 人参
●药证发挥
半夏主治呕而不渴者, 兼治咽痛、 失音、 咽喉异物感、 咳喘、 心下悸等证。
呕有恶心、 干呕、 喜呕、 胃反之分, 均为半夏主治, 但患者大多不渴。 所谓的不渴, 为口腔无明显干燥感, 也没有明显的口渴
感, 甚至经常泛吐清稀的唾液或胃内水液, 其舌面也可见湿润的黏腻的舌苔。 相反,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口渴感, 或者舌面干燥无津,
虽然有呕吐, 也不宜使用半夏。
呕, 不仅仅是即时性的症状, 应当将其看做是一种体质状态。 仲景有“呕家” 的提法, 是指某种经常出现恶心、 呕吐等症状的体质。
可见呕家易于出现半夏证。
呕家的具体特征, 张仲景没有详细解释, 笔者试述如下: 营养状况较好, 目睛有光彩, 肤色滋润或油腻, 或黄黯, 或有浮肿貌, 但
缺乏正常的光泽; 形体蓝不赢瘦, 肥胖者居多。 主诉较多而怪异, 多疑多虑, 易于精神紧张, 情感丰富而变化起伏大, 易于出现恶
心感、 咽喉异物感、 黏痰等。 脉象大多正常, 或滑利。 舌象多数正常, 或舌苔偏厚, 或干腻, 或滑苔黏腻, 或舌边有两条由细小唾
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 或有齿痕舌。 这种体质, 笔者称之为“半夏体质”。
凡半夏体质患者的咽痛、 失音、 咽喉异物感、 咳喘、 心下悸等, 均可使用半夏。 其中咽喉异物感最有特点。“妇人咽中如有炙
脔”, 这是对咽喉异物感的形象描述。 此外, 胸闷、 压迫感、 堵塞感、 痰黏感等, 也可归于咽喉异物感。 咽喉异物感常常导致恶心
呕吐。 这成为使用半夏的重要特征。
从半夏主治及兼治的病症来看, 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感觉异常样症状。 半夏所主治的呕吐, 本是一种异常的反射。 半夏厚朴汤
主治咽中如有炙脔, 实无炙脔, 纯属一种感觉异常。 此外, 麻木感、 冷感、 熟感、 堵塞感、 重压感、 痛感、 痒感、 悸动感, 失去平
衡感、 恐怖感、 音响感。 由感觉异常导致的异常的反射和行为, 如恶心、 呕吐、 食欲异常、 性欲异常、 语言异常、 睡眠异常、 情感
异常等, 都有使用半夏的可能。 二是咽喉部症状。 恶心、 呕吐、 咽痛、 失音、 咽中如有炙脔等, 均为咽喉部的症状。 在精神紧张、
抑郁、 焦虑、 恐惧时, 以上症状极易出现。
半夏与甘草均治咽痛, 但甘草所治的咽痛以红肿干痛为主, 而半夏所治的咽痛, 咽喉常有异物感或黏痰、 多恶心。 半夏与干姜
均治不渴而呕吐, 舌苔多腻, 但两者主治有上下之别, 半夏主治以咽喉部的异物感, 胸部的重压感为主, 而干姜主治以呕吐涎水、
腹泻呈水样便为主。
张仲景用半夏有两个剂量段, 大量(2 升)主治呕吐不止, 小量(半升)主治咳喘、 失音、 心悸、 恶心等, 或配麦冬。 现代有人则
认为小量(1 5g 左右)止呕, 中量(20~30g)催眠, 大量(40g)止痛。
●常用配方
①半夏 25g 生姜 24g(《金匮要略》 小半夏汤)
应用: 本方是止呕专方。 凡呕吐而不渴者多用之。
②半夏 50g 人参 9g 或党参 1 5g 白蜜 40m1 (《金匮要略》 大半夏汤)
应用: 呕吐呈慢性化, 患者全身状况差的疾病, 如肿瘤、 慢性胃病、 神经性呕吐等。
③半夏 25g 生姜 24g 茯苓 1 2g(《金匮要略》 小半夏加茯苓汤)
应用: 以恶心呕吐为主诉的疾病, 如神经性呕吐、 肠粘连、 幽门梗阻、 十二指肠壅积症、 妊娠呕吐、 肿瘤化疗毒副反应等。 对
于恶心吐水者, 以及呕吐、 心下悸、 失眠多梦者, 本方最为适宜。
④半夏 1 2g 陈皮 6g 茯苓 1 2g 甘草 3g 生姜 3 片(《和剂局方》 二陈汤)
应用: 适用于恶心呕吐、 嗳气、 呃逆、 咳嗽、 胀满、 头眩心悸者。 广泛用于精神神经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⑤半夏 25g 厚朴 9g 茯苓 1 2g 苏叶 6g 生姜 1 5g(《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
应用: 以咽喉异物感、 恶心呕吐、 胸闷腹胀为特征的疾病, 广泛用于精神神经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等。 笔者经
验, 在全身体征无明显病理改变, 各种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 患者出现的以上异常感觉, 可以使用本方。 神经症、 围绝经
期综合征、 慢性咽喉炎、 声带疾病、 哮喘、 小儿厌食症、 结肠炎、 帕金森病、 胃肠型感冒等, 均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⑥半夏 1 2~20g 茯苓 20g 陈皮 1 0g 甘草 5g 枳实 lOg 姜竹茹 1 0g 生姜 3 片 大枣 1 2 枚(《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温胆汤)
应用: 以恶心呕吐、 眩晕、 心悸、 失眠、 易惊为特点的疾病, 如内耳眩晕症、 偏头痛、 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 神经症、 恐惧
症等。 临床对有强烈精神刺激诱因, 见失眠多梦, 且多噩梦者, 本方最有效果。 如果面红、 口苦者, 可加黄连, 名黄连温胆汤。 心
胆虚怯, 触事易惊, 四肢浮肿, 饮食无味, 心悸烦闷, 坐卧不安等, 加酸枣仁、 远志、 五昧子、 地黄、 人参, 去竹茹, 名十味温胆
汤。
⑦半夏 1 2g 白术 1 2g 天麻 1 Dg 茯苓 1 2g 陈皮 5g 甘草 3g 生姜 3 片大枣 1 0 枚(《医学心悟》 半夏白术天麻汤)
应用: 以眩晕头痛、 腹胀呕吐、 腹泻为特征的疾病, 如内耳眩晕、 脑血管疾病。
⑧半夏 1 2g 黄连 3g 黄芩 9g 干姜 9g 人参 9g 或党参 1 5g 甘草 9g 大枣 1 2 枚(《伤寒论》 半夏泻心汤)
应用: 以恶心呕吐、 心下痞、 烦热、 腹泻为特点的疾病, 如慢性胃炎、 胃溃疡、 食道炎、 口腔溃疡、 神经症等。
原文地址: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附子作者: 岐黄医道李乾辉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附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 主产于四川、 陕西等地, 而以四川所产者为优, 有川附子之称。《神农本草经》 谓附子“治风寒
咳逆邪气, 温中, 金疮, 破癥坚积聚, 血瘕, 寒湿痿蹙, 拘挛膝痛, 不能行走”。《伤寒论》 入 23 方,《金匮要略》 入 26 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 味): 干姜附子汤、 薏苡附子散
干姜附子汤治“下之后, 复发汗, 昼日烦躁不得眠, 夜而安静, 不呕, 不渴, 无表证。 脉沉微, 身无大热者” (61 )。“无表证”, 即
无身痛;“身无大热”, 即肌肤湿润, 扪之不觉烙手。 此两证可排除病非麻黄汤证。 而“不渴”“脉沉微”, 点出干姜附子的关键指征,
不可轻易读过。
薏苡附子散治“胸痹缓急者” (九)。 胸痹, 为古病名, 表现为胸背痛。
次简方(3 味): 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
干姜附子汤加甘草, 即四逆汤, 治“脉浮而迟, 表热里寒, 下利清谷者” (225);“大汗出, 热不去, 内拘急, 四肢疼, 又下利
厥逆而恶寒者” (353); “大汗, 若大下利而厥冷者” (354); “呕而脉弱, 小便复利, 身有微热, 见厥者难治者” (377); “吐
利汗出, 发热恶寒, 四肢拘急, 手足厥冷者,, (388);“既吐且利, 小便复利而大汗出, 下利清谷, 内寒外热, 脉微欲绝者” (389);
“病发热头痛, 脉反沉者’ ’ (92);“少阴病, 脉沉者” (323);“下利腹胀满, 身体疼痛者” (372)。
通脉四逆汤组成与四逆汤相同, 仅附子重用, 干姜倍之, 治“少阴病, 下利清谷, 里寒外热, 手足厥逆, 脉微欲绝, 身反不恶
寒, 其人面色赤, 或腹痛, 或干呕, 或咽痛, 或利止脉不出者” (31 7);“下利清谷, 里寒外热, 汗出而厥者”,《伤寒论》 谓“其脉
即出者愈”, 可见其证尚有“脉不出’ ’ (370)。 又《金匮要略》 治“呕而脉弱, 小便复利, 身为微热, 见厥者, 难治” 者。 从上可
见, 附子、 干姜、 甘草同用的主治皆为严重的腹泻、 呕吐、 大量出汗以后, 患者出现①脉沉微、 脉不出、 脉微欲绝、 脉沉、 脉弱、
脉迟者; ②四肢厥冷、 拘急疼痛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病, 始得之, 反发热, 脉沉者” (301 )。 麻黄附子甘草汤主治少阴病, 谓能“微发汗” (302)。 可见附
子与麻黄同用, 主治无汗发热而脉沉者。
芍药甘草附子汤为芍药甘草汤加附子, 主治“发汗病不解, 反恶寒者” (68)。 麻黄汤证或桂枝汤证的恶寒, 一般经发汗以后可
以解除, 但恶寒不仅不减轻, 反而比以前严重, 这种情况多出现于阳虚证患者, 恶寒同时, 常常汗漏不止, 身体湿冷, 精神萎靡,
是使用附子的指征。 芍药甘草汤主治脚挛急, 因恶寒而加附子, 想必尚有四肢拘急冷痛诸证。
最大量方(3 枚): 桂枝附子汤、 去桂加白术汤、 大黄附子汤
桂枝附子汤治“风湿相搏, 身体烦疼, 不能自转侧, 不呕不渴, 脉浮虚而涩者” (1 74)。
去桂加白术汤治桂枝附子汤证再见“大便坚, 小便自利者’ ’ (1 74)。 两方主治身体烦疼, 皆用附子 3 枚, 且与桂枝同用。
大黄附子汤治“胁下偏痛, 发热, 其脉紧弦” (十)。 附子亦 3 枚, 与大黄、 细辛同用, 主治胁腹痛。
以上三方原文提示大剂量附子多用于痛症。 另外, 三方均用炮附子。
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治“太阳病, 下之后, 脉促、 胸满者”; “若微寒者”, 加附子(22), 而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此方附子与桂枝
同用, 想必“微寒” 之外, 有身体冷痛。 又附子、 生姜、 甘草同用, 证同四逆汤, 必有脉弱而沉之证。
桂枝加附子汤治“太阳病, 发汗, 遂漏不止, 其人恶风, 小便难, 四肢微急, 难以屈伸者” (20), 桂枝汤证本有汗, 再以麻黄
剂发汗, 以致汗出不止, 恶风, 且有四肢微急, 难以屈伸, 仅用桂枝、 芍药、 甘草等就不够了。 附桂同用, 可治身体烦疼, 合芍药,
又能治汗出不止、 四肢挛急。
加味方: 四逆散、 理中汤、 小青龙汤
四逆散条下有“腹中痛者, 加附子一枚” (31 8)。 四逆散本治腹痛, 加附子, 想必腹痛剧烈, 与大黄附子汤证相近。 理中汤条
下有“腹满者, 去术, 加附子一枚” (386)。 理中汤加附子去白术, 即四逆汤加人参, 故腹满的同时, 当有下利清谷、 四肢厥逆、
脉沉微等证。 小青龙汤证见“噎者, 去麻黄, 加附子一枚, 炮” (40), 去麻黄, 相必脉微, 附子用炮, 可能尚有痛证。
●仲景方根
附子干姜: 主治下利、 脉微、 胸背剧痛。 方如白通汤治下利脉微者(31 5); 白通加猪胆汁汤治“利不止, 厥逆无脉, 干呕、 烦
者” (31 5); 干姜附子汤治''昼日 烦躁不得眠, 夜而安静, 不呕, 不渴, 无表证, 脉沉微, 身无大热者’ ’ (61 ); 赤石脂丸治“心
痛彻背, 背痛彻心” (九); 九痛丸治''九种心痛,, (九)。
附子(乌头)细辛: 主治腹痛、 脉沉者。 方如赤丸主治寒气厥逆的胸腹痛(十); 大黄附子汤主治胁腹偏痛, 脉紧弦(十); 麻黄附
子细辛汤主治少阴病, 发热脉沉(301 )。 三方均用炮附子。
附子大黄: 主治心下痞而恶寒自汗者, 或胁腹偏痛者。 方如附子泻心汤主治“心下痞, 而复恶寒, 汗出者,, (1 55); 大黄附子
汤主治胁腹痛、 脉紧弦(十)。
附子薏苡仁: 主治胸痛不止及肠痈腹痛。 方如薏苡仁附子散治“胸痹缓急” (九);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肠内有痈脓” (十八)。
附子甘草桂枝: 主治身体疼痛, 关节屈伸不利, 恶寒自汗。 参见桂枝条下。
附子干姜甘草: 主治吐下后脉沉细微、 四肢厥冷者。 方如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 茯苓白通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理中汤(加减)。
附子白术甘草: 主治头重眩身体痛而脉虚者。 方如术附汤、 去桂加白术汤。
附子芍药甘草: 主治腹痛身痛。 方如芍药甘草附子汤, 治“发热病不解, 反恶寒者” (68), 芍药甘草汤是治疗腹痛、 脚挛急的
验方, 则加附子以后, 其止痛效果将更为明显。 四逆散加附子治少阴病四肢冷而“腹中痛” 者(31 8)。 以上两方, 仲景均用炮附子。
附子白术茯苓芍药: 主治头眩、 心悸、 身体痛、 自利、 腹痛、 脉沉者。 方如附子汤主治“少阴病, 得之一二日, 口中和, 其背
恶寒者” (304 条);“少阴病, 身体痛, 手足寒, 骨节痛, 脉沉者” (305 条); 真武汤主治“心下悸, 头眩, 身闰动, 振振欲擗地者”
(82 条);“少阴病, ……腹痛, 小便不利, 四肢沉重, 自下利者” (31 6 条)。
附子麻黄甘草: 主治恶寒无汗、 或自汗恶风, 关节疼痛、 浮肿、 脉沉者。 方如麻黄附子甘草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越婢汤(加
减)、 乌头汤。
方 名 附子用量 主要配伍
干姜附子汤 1 枚 干姜
赤石脂丸 半两 干姜蜀椒赤石脂乌头
九痛丸 3 两 干姜生狼牙巴豆人参 吴茱萸
白通汤 1 枚 干姜葱白
白通加猪胆汁汤 1 枚 干姜葱白猪胆汁
四逆汤 1 枚 干姜甘草
四逆加人参汤 1 枚 干姜甘草人参
通脉四逆汤 1 枚 干姜甘草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1 枚 干姜甘草猪胆汁
茯苓四逆汤 1 枚 干姜甘草人参茯苓
理中汤(加减) 1 枚 干姜甘草人参白术
乌梅丸 6 两 细辛干姜乌梅黄连 当归 蜀椒 桂枝 人参 黄柏
赤 丸 2 两 细辛茯苓半夏
麻黄附子细辛汤 1 枚 细辛麻黄
大黄附子汤 3 枚 细辛大黄
附子泻心汤 1 枚 大黄黄连黄芩
薏苡附子散 1 0 枚 薏苡仁
薏苡附子败酱散 2 分 薏苡仁败酱
桂枝附子汤 3 枚 甘草桂枝生姜大枣
桂枝芍药知母汤 2 两 甘草桂枝芍药麻黄生姜 白术 知母 防风
甘草附子汤 2 枚 甘草桂枝白术
桂枝加附子汤 1 枚 甘草桂枝芍药生姜 大枣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 1 枚 甘草桂枝生姜大枣 麻黄 细辛
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1 枚 甘草桂枝生姜大枣
乌头桂枝汤 1 枚 甘草桂枝芍药生姜 大枣
术附汤 1 枚半 白术甘草
去桂加白术汤 3 枚 白术甘草生姜大枣
附子汤 2 枚 白术茯苓芍药人参
真武汤 1 枚 白术茯苓芍药生姜
黄土汤 3 两 白术阿胶干地黄甘草 黄芩 灶中黄土
麻黄附子甘草汤 1 枚 麻黄甘草
麻黄附子汤 1 枚 麻黄甘草
越婢汤(加减) 1 枚 麻黄甘草石膏生姜 大枣
●药证发挥
附子主治脉沉微与痛症。
脉沉微, 指脉形极细极微, 按之如游丝, 似有若无; 或脉沉伏不出, 重按至骨方得, 或脉突然变得浮大而空软无力, 此为附子
证的特征, 笔者称为“附子脉”。 这种脉多见于大汗、 大下、 大出血或者极度疲劳、 寒冷刺激之后, 体质相当虚弱的患者, 也可见
于经过长期疾病折磨, 或年高体弱的患者。 与这种脉象相伴而来的症状如下:
①精神萎靡、 极度疲劳感, 声音低微;
②畏寒, 四肢冰冷;
③大便溏薄或泄泻, 泻下物多为不消化物, 并伴有腹满腹痛等;
④浮肿, 尤其是下肢的凹陷性水肿, 有时可以出现腹水。 如果检测血压, 多见血压偏低, 心功能与肾功能可能低下。 所以,“脉
微细” 不能仅仅理解为一个症状, 而应当理解为是一种体质状态, 这就是中医所谓的“阳虚” 或“少阴病”。
附子脉也有特殊情况, 不见细弱, 反见有力者, 但同时必须具有其他症状。 如《金匮要略》 大黄附子汤证的脉象就是“脉紧弦”,
桂枝附子汤证的脉象为“脉浮虚而涩”。 不过两者所伴有的症状为剧烈的疼痛, 所谓“胁下偏痛”,“身体烦疼, 不能自转侧”。 从临
床看, 附子证出现脉紧或弦的, 还包括伴有出汗。 如近代名医恽铁樵认为“脉硬有汗” 是应用附子的特征之一。 脉紧应无汗, 是使
用麻黄桂枝的指征, 而脉紧甚至脉硬而反汗出, 就是亡阳的危证, 可以考虑使用使用附子。 恽氏这个经验, 与《伤寒论》 桂枝加附
子汤证是相符的, 对于“发汗, 遂漏不止” 的患者, 张仲景是主张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上附子的。
附子还主治痛证。 一是身体烦痛。 在《伤寒论》 及《金匮要略》 中应用较多, 如桂枝附子汤主治“风湿相搏, 身体烦疼, 不能
自转侧” (第二)。 二是胁下偏疼。 大黄附子汤主治“胁下偏痛, 发热, 其脉紧弦” (第十)。 胁下, 包括了胁肋部、 上腹部和腰胯部。
三是胸痛。 薏苡附子散主治“胸痹缓急者” (第九)。 胸痹, ’ 为古病名, 表现为胸背痛。 四是腹痛。 四逆散条下有“腹中痛者, 加
附子一枚” (31 8 条)。《金匮要略》 中的附子粳米汤, 主治“腹中寒气, 雷鸣切痛”, 均是剧烈的腹痛。 唐代《千金方》 温脾汤(大黄、
附子、 干姜、 肉桂、 人参)治疗冷积, 就是以腹痛、 四肢冷、 舌苔白腻为特征的疾病。 此外后世也将附子用于治疗头痛。《三因极一
病证方论》 治偏正头痛, 年久不愈, 用姜炙附子与高良姜为末, 茶调服, 方名必效散。《澹寥方》 用附子配全蝎、 钟乳粉, 研末为
丸, 治疗头痛。《传家秘宝方》 则用附子石膏为末内服。 均用附子。 妇人痛经也可使用附子。《简易方论》 用附子配当归, 研粗末煎
服, 治疗经候不调, 血脏冷痛, 是治疗痛经。
附子所主治的痛证, 其痛势剧烈, 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患者虽苍白虚弱, 反而烦躁不安, 全身疼痛而痛无定处, 如一些肿瘤引起的疼痛、 中枢性疼痛等;
②关节疼痛、 拘急而冷汗直冒, 如某些风湿性关节炎、 腰椎间盘脱出、 痛风等;
③胁腹大痛而腹部按之无硬满拒按、 而且舌不红苔不黄腻者。
④胸痛彻背, 四肢冰冷过肘及膝, 如心绞痛等。
附子主治的二证之中, 脉象沉微最为重要。 虽然《金匮要略》 大黄附子汤证的胁腹偏痛时, 其脉紧弦, 但这是疼痛之脉, 待痛
止则脉必沉。 身体烦疼者, 脉虽浮而按之多软。
另外,《伤寒论》 加附子多次提到“恶寒”、“微寒”、“不渴”, 说明附子证决无恶热、 口渴诸证。 患者多面色晦黯或有轻度浮肿,
目睛无神, 言语无力, 多思卧困重, 即《伤寒论》 所谓“少阴之为病, 脉微细, 但欲寐” 所描述的状态。 无以上指征时, 附子的使
用要谨慎, 不可过量。
仲景用附子, 止痛多与细辛同用, 温阳止泻则与干姜同用。 与白术茯苓白芍同用利水, 与麻黄芍药桂枝甘草同用治疗身痛。 配
人参治大泻而脉微不出, 配大黄治腹痛而大便不通。 此外, 仲景方中, 附子、 甘草、 生姜同用者甚多。 陶宏景在《本草经集注》 中
说:“俗方每用附子需甘草、 人参、 生姜相互配合者, 正制其毒也。” 有实验表明, 单用附子具有较大毒性, 而四逆汤(附子 9~ 1 2g,
干姜 6~9g, 炙甘草 1 2g)毒性大为减轻, 二者口服量相差 4. 1 倍。 其原因为甘草中的主要成分甘草酸可与附子中所含的生物碱结
合成难溶的盐类。
仲景所用的附子有生、 炮的不同。 生附子用于回阳救逆, 方如四逆汤、 干姜附子汤、 白通汤等; 炮附子用于温经止痛, 方如附
子汤、 甘草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等。 用生附子, 仲景必去皮, 现代研究发现附子皮中有毒成分乌头碱的含量较大, 所以, 去皮有利
于解毒。 仲景时代的炮附子的加工工艺, 笔者无考。 但根据目前临床所用的制附子, 多采用高浓度盐水腌制的办法, 附子的毒性大
大降低。
张仲景用附子有两个剂量段。 大剂量为 3~5 枚, 多用于治疗关节疼痛或心腹大痛; 小剂量为 1 ~2 枚, 多用于治疗脉沉微、
四肢逆冷等。 后世在附子的用量上悬殊极大。 根据笔者主持的对全国 330 位国家级名中医临床用药经验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 每剂
最少 3g, 最多达 1 50g, 一般在 5~1 5g。 尽管大剂量附子的有效报道很多, 但因为附子采集时间、 炮制、 煎煮时间等各地不同,
毒性的差别很大, 据报道, 不同地区附子的毒性相差 8 倍之多(云南医学杂志, 1 963, 2: 40。 所以, 临床使用附子, 仍宜从小剂
量开始, 而后根据病人的反应及病情需要, 逐渐增加用量。
附子煎服法很有讲究。 如果用于回阳救逆时, 则宜久煎, 可增效解毒。 笔者经验用 1 0g 者, 宜先煎 1 5 分钟; 20g 者, 则先煎
30 分钟; 30g 者, 则先煎 45 分钟。 即每增加 1 0g, 先煎的时间增加 1 5 分钟。 但用于止痛时, 煎煮时间不宜过长。 有人提出附子
煎煮新法, 即将附子捣为粗末, 开水煎煮 1 0 分钟以后, 尝无麻味即可。 煎煮附子时水一定要一次放足, 不能中途再添加冷水进去,
这是南通朱良春老中医的经验。 另外, 云南老中医吴佩衡先生也主张用大锅大水长时间煎煮附子, 也是这个经验。
附子中毒, 古时候用甘草、 黄连、 肉桂、 绿豆、 黑豆汤解之。 现代多注射阿托品、 普鲁卡因等, 并用 1 %~2%鞣酸洗胃, 酌
情给予催吐剂、 活性炭以及保温、 吸氧等。 口服浓茶也有解毒作用, 目的是沉淀生物碱。
●常用配方
①附子 1 0g 干姜 3g 甘草 3g(《伤寒论》 四逆汤)
应用: 伴有腹泻、 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的脉微欲绝, 四肢厥冷者。 对休克、 消化道疾病、 心血管疾病、 关节炎多用之, 从临床报
道来看, 小儿腹泻应用效果较好。 临床更多四逆汤加味使用。 合茵陈五苓散, 治疗慢性肝炎、 肝硬化、 胰头癌见面色晦黄者; 合麻
黄附子细辛汤,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心动过缓; 合四君子汤, 治疗肿瘤患者食欲不振者; 加黄连, 治疗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加肉桂,
治疗腹冷痛、 心动悸者; 加龙骨、 牡蛎、 肉桂, 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伴有循环障碍者。
②附子 1 0g 芍药 1 2g 甘草 1 2g(《伤寒论》 芍药甘草附子汤)
应用: 腰椎间盘脱出、 坐骨神经痛以及消化道疾病等见有恶寒、 四肢拘急, 难以屈伸者。
③附子 1 0g 麻黄 6g 细辛 6g(《伤寒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
应用: 参见麻黄条下。
④附子 30g 大黄 9g 细辛 6g(《金匮要略》 大黄附子汤)
应用: 本方是通下止痛剂。 多用于胁腹痛剧, 便秘、 舌苔白者。 肿瘤疼痛、 神经痛、 习惯性便秘、 胆道疾病、 泌尿道结石、 咽
喉炎、 疝气、 副睾炎等病多用之。
⑤麻黄 6g 附子 1 0g 甘草 6g(《伤寒论》 麻黄附子甘草汤)
应用: 本方是温阳散寒祛湿剂。 感冒、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道疾病、 心血管疾病、 骨关节病、 精神病等见有恶寒无汗、 微发热,
精神萎靡、 脉沉者多用之。
⑥附子 1 0g 桂枝 9g 芍药 9g 甘草 6g 生姜 9g 大枣 1 2 枚(《伤寒论》 桂枝加附子汤)
应用: 原用于恶寒、 汗多、 心悸动、 四肢拘急疼痛者。 现可用于感冒、 关节痛、 过敏性鼻炎、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见有以上表
现者。
⑦附子 1 0g 白术 6g 芍药 9g 茯苓 9g 生姜 9g(《伤寒论》 真武汤)
应用: 本方是温阳利水剂。 可用于心功能不全、 肾病、 肝硬化腹水等病。 对于洋地黄类药物效果不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
该方以后能缓解心悸、 气短、 胸闷等症状。 我的经验, 宜在真武汤的基础上加上肉桂、 甘草更好。 笔者治疗 1 例再障、 心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 经常因气促、 浮肿而急救住院, 后坚持服用中药, 用黄芪建中汤加合真武汤加味, 附子用量在 30~40g 之间, 症状明
显改善, 已经服用附子 4 年余, 住院次数明显减少。
原文地址: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吴茱萸作者: 岐黄医道李乾辉
吴茱萸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 主产于贵州、 广西、 湖南、 云南、 陕西、 四川等地, 以色绿、 饱满、 香气浓烈、 味
苦微辛辣者为佳。 《神农本草经》 吴茱萸主“温中下气, 止痛, 咳逆寒热, 除湿血痹, 逐风邪, 开腠理” 。 《伤寒论》 人 2 方次,
《金匮要略》 人 3 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 2 升):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吴茱萸用量最大, 为 2 升。 当归四逆汤治“手足厥寒, 脉细欲绝者” (351 );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
姜汤则治“若其人内有久寒者” (352)。 在仲景书中寒都有痛义, 用于“寒” 病的方药大多有止痛作用, 如治“寒气” 的赤丸, 治
“陈寒” 的防己黄芪汤加细辛, 治“少腹寒” 的温经汤等, 由此推测, “内有久寒” 为腹部经常反复发作性的疼痛, 当归四逆加吴
茱萸生姜汤主治经常发作的腹痛、 头'痛, 并见干呕、 手足厥冷、 脉细欲绝者。
最简方(4 味): 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吴茱萸用量一升, 但组成最简, 且方以吴茱萸命名, 则本方证对考证吴茱萸证最为重要。 本方治“呕而胸满者” (十
七); “食谷欲呕” (243); “少阴病, 吐利, 手足逆冷, 烦躁欲死者” (309); “干呕, 吐涎沫, 头痛者” (378)。 可见吴茱萸汤证
由干呕吐涎沫而胸满、 厥冷、 头痛组成。 .
其他方: 温经汤、 九痛丸
温经汤治“妇人少腹寒, 久不受胎, 兼取崩中去血, 或月水来过多, 及至期不来” (二十二)。 “少腹寒” 即为少腹冷痛。
九痛丸治“九种心痛” “兼治卒中恶, 腹胀痛, 口不能言。 又治连年积冷, 流注心胸痛, 并治冷冲上气, 落马坠车血疾” (九),
也是胸腹痛的病症。
综上所述, 以上含有吴茱萸的 4 方, 均有疼痛, 而以腹痛、 头痛、 胸痛为多, 且伴有干呕、 手足厥冷等。
●仲景方根
吴茱萸生姜: 主治腹痛、 头痛而厥冷、 干呕者。 凡用吴茱萸者, 必以此配伍。 吴茱萸汤吴茱萸 1 升, 生姜 6 两; 当归四逆加吴
茱萸生姜汤吴茱萸 2 升, 生姜半斤。
吴茱萸大枣: 主治腹痛。 吴茱萸汤用大枣 1 2 枚,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则用 25 枚, 可见吴茱萸量越大, 则大枣的用量就
越大。
吴茱萸人参: 主治胸痛、 腹痛、 头痛, 痛势剧烈者。 仲景所谓“欲死” 者。 方如吴茱萸汤。 也有用于腹痛而形瘦而肤色憔悴者,
方如温经汤。
吴茱萸干姜附子: 主治胸腹剧痛。 方如九痛丸。
吴茱萸生姜桂枝当归芍药甘草: 主治腹痛而四肢厥冷者。 方如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方 名 用量 主要配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2 升 生姜 桂枝 芍药 当归 甘草 通草 细辛 大枣
吴茱萸汤 1 升 生姜人参大枣
温经汤 3 两 生姜 桂枝 芍药 当归 人参 川芎 阿胶 牡丹皮 甘草
半夏麦门冬
九痛丸 1 两 干姜人参附子生狼牙 巴豆
●药证发挥
吴茱萸主治腹痛、 头痛而干呕、 手足厥冷、 脉细者。 其疼痛为主证, 其中腹痛、 头痛较多见, 也有胸痛者。 腹痛为一种持续性
的胀痛或钝痛, 部位以上腹部、 下腹部多见。 头痛常常出现在头顶, 其疼痛程度较重, 常常伴有恶心呕吐, 有的吐出大量清稀的涎
唾, 或吐出酸水苦水, 或进食后即刻吐出等。 也有伴有腹泻者。 由于疼痛剧烈, 常常四肢冰冷。 患者对寒冷敏感, 寒冷刺激常常引
起发作。 脉细是其特征。
白芍亦治腹痛, 但其腹痛呈痉挛性, 为阵发性, 并多伴有便秘, 舌苔一般不厚; 而吴茱萸所治腹痛, 为持续性的胀痛, 甚至胀
痛如锥刺, 并多伴有干呕、 厥冷而舌苔白厚。 细辛亦治头痛, 其人也多恶寒, 但其头痛多伴咳吐清涎, 或鼻流清涕, 偏于呼吸道;
而吴茱萸所治头痛, 多伴有呕吐清涎、 胸满腹痛, 偏于消化道。 其干呕、 手足厥冷、 脉细, 极似附子证。 但附子证脉必沉微, 而吴
茱萸证则不然, 脉象多细而弦。
●常用配方
①吴茱萸 3g 黄连 6g(《丹溪心法》 左金丸)
应用: 脘痛嘈杂、 呕吐吞酸、 口苦舌红、 脉弦数者适用之。
②吴茱萸 6~1 0g 人参 1 0g 或党参 1 5g 生姜 3 片大枣 1 2 枚(《伤寒论》 吴茱萸汤)
应用: 消化道疾病、 神经性呕吐、 血管神经性头痛见腹痛、 干呕、 吐涎沫、 头痛、 吐利而手足厥逆者。
原文地址: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黄芪作者: 岐黄医道李乾辉
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等的干燥根, 主产于山西绵山者, 条短质柔而富有粉性, 称为绵黄芪. 奉为道地药材。 山西浑
源为中心的阳交、 天填、 山阴等县出产者, 称西黄芪, 品质亦佳。 此外, 产于黑龙江、 内蒙古者, 皮松肉紧, 味甘香, 亦为佳品。
《神农本草经》 谓黄芪“治痈疽, 久败疮, 排脓止痛, 大风癞疾, 五痔, 鼠瘘” 。 《金匮要略》 入 8 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5 两):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治“黄汗之为病, 身体肿, 发热汗出而渴, 状如风水, 汗沾衣, 色正黄如柏汁, 脉自沉” (十四)。 本方既
是黄芪的最大量方, 又是配伍最简方, 故分析黄芪证的可靠性较大。 从原文可见, 其证之一为身体肿, 从“状如风水” 句, 可见其
浮肿是全身性的, 因风水为“一身悉肿” 。 其证之二为汗出, 且汗出的量较多, 汗出可以使衣服沾在身上, 汗或黄色。 所以, 黄芪
主治汗出而肿者。
次大量方(3 两): 防己茯苓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乌头汤
防己茯苓汤治“皮水为病四肢肿, 水气在皮肤中, 四肢聂聂动者” (十四)。 水在皮肤中, 故四肢肿, 为黄芪主治; 聂聂动者,
属动悸类, 为茯苓主治。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 ……外证身体不仁, 如风痹状” (六); “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日: 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 重因疲劳
汗出, 卧不时动摇, 加被微风遂得之” 。 尊荣人骨弱, 指其人养尊处优, 缺少运动, 肌肉松软无力, 故称骨弱; 肌肤盛, 即是指肥
胖。 可见黄芪用于体形偏胖、 肌肉松软无力者。
乌头汤方中有黄芪、 麻黄、 白芍、 甘草、 川乌等, 主治“病历节不可屈伸, 疼痛” (五)。 《金匮要略》 中黄芪与麻黄同用者尚
有三黄汤, 主治“中风手足拘急, 百节疼痛, 烦热心乱, 恶寒, 经日不欲饮食” (五), 也是手足拘急, 骨节疼痛。 可见黄芪可与麻
黄同用, 治疗关节疼痛。
次简方(4 味):
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治“风湿脉浮, 身重汗出恶风” (二)。 《外台》 “治风水, 脉浮为在表, 其人或头汗出, 表无他病, 病者但下重,
从腰以上为和, 腰以下当肿及阴, 难以屈伸” 。 腰以下肿、 难以屈伸、 下重, 均指下半身有浮肿。
加味方:
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加黄芪汤治黄汗, 原文为“黄汗之病, 两胫自冷, 假令发热, 此属历节; 食已汗出, 又身常暮卧盗汗出
者, 此荣气也; 若汗出已, 反发热者, 久久其身必甲错; 发热不止者, 必生恶疮; 若身重汗出已, 辄轻者, 久久必身闰, 闰即胸中
痛, 有从腰以上必汗出, 下无汗, 腰髋弛痛, 如有物在皮中状, 剧者不能食, 身疼重, 烦躁、 小便不利, 此为黄汗, 桂枝加黄芪汤
主之” (十四)。 本条文字较多, 但其所述的症状有: ①出汗, 以腰以上为多, 或进食后出汗, 或盗汗, 汗色发黄; ②身重, 甚至疼
痛, 尤其是腰髋部疼痛; ③小便不利; ④皮肤粗糙如鱼鳞, 或易生恶疮。 桂枝汤本可治疗自汗, 但汗出程度较严重者, 当加黄芪;
自汗而有小便不利而身体重者, 当加黄芪。 另外, 有皮肤粗糙、 有痈疽败疮者, 当加黄芪。 这与《神农本草经》 “主痈疽久败疮”
的记载相似。
●仲景方根
黄芪桂枝芍药: 主治汗出而肿, 关节疼痛者。 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 身体不仁, 黄芪建中汤治“虚劳里急, 悸, 衄, 腹
中痛, 梦失精, 四肢酸痛, 手足烦热, 咽干口燥” (六)。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治黄汗、 身肿, 桂枝加黄芪汤治黄汗出而小便不利、
身体重及恶疮。
黄芪防己: 主治四肢肿。 方如防己黄芪汤、 防己茯苓汤。
黄芪白术: 主治汗出而肿, 肌肉无力。 方如防己黄芪汤。 如加防己, 为防己黄芪汤的基本配伍, 多用于下肢浮肿。 加防风, 即
为后世名方玉屏风散。 可用于虚人感冒、 恶风自汗等。
黄芪麻黄: 主治身体重汗出而喘, 或关节疼痛。 方如防己黄芪汤(加减)、 乌头汤、 《千金》 三黄汤。
方 名 黄芪用量 主要配伍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5 两 桂枝芍药苦酒
黄芪桂枝五物汤 3 两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桂枝加黄芪汤 2 两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甘草
黄芪建中汤 1 两半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甘草 胶饴
防己茯苓汤 3 两 防己桂枝茯苓甘草
防己黄芪汤 1 两 1 分 防己白术甘草
防己黄芪汤(加减) l 两 1 分 麻黄防己白术甘草
乌头汤 3 两 麻黄芍药甘草 川乌
《千金》 三黄汤 2 分 麻黄独活细辛 黄芩
●药证发挥
黄芪主治汗出而肿肌无力者。
黄芪证的汗出, 程度比较严重, 常常衣被尽湿, 有的可以见到汗渍发黄, 有的进餐时出汗甚多, 以上半身为显著。 有的白天自
汗以外, 入夜也出汗, 表现为一觉醒来, 周身如浸在水中。 临床上有些患者并不以汗出为主诉, 但通过问诊, 可以了解到患者平时
汗出比较多, 稍有体力活动, 就容易出汗。
黄芪证的肿, 主要为全身性的浮肿, 但以下肢为明显。 由于体位的变化, 早晨面部有浮肿, 而下午则下肢浮肿。 有些人虽无明
显的浮肿, 但肌肉松软, 犹如浮肿貌。 由于浮肿, 患者常常自觉身体沉重, 活动不灵活, 关节重痛。
肌无力, 既是一种症状, 更是一种体质状态。 《金匮要略》 中的“尊荣人” 就是肌肉松软无力, 比较适用黄芪的体质。 其外观
特征为: 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 或黄黯, 都缺乏光泽。 肌肉松软, 浮肿貌, 目无精彩。 腹壁软弱无力。 舌质淡胖, 舌苔润。 平时易
于出汗, 畏风, 遇风冷易于过敏, 或鼻塞, 或咳喘, 或感冒。 大便稀溏, 不成形, 或先干后溏。 易于浮肿, 特别是足肿, 手足易麻
木, 皮肤黄黯, 易于感染或溃疡。 另外, 此类患者多能食、 贪食, 但依然无力。 这种患者, 笔者称之为“黄芪体质” 。 缺乏运动,
营养不良, 疾病、 衰老, 均可导致“黄芪体质” 多见的原因。 中老年中这种体型尤为多见。 因此中老年人应用黄芪的机会较多。
作为成人黄芪证的鉴别关键, 在于腹证。 其腹部松软, 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 肚脐深陷, 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 可称之为
“黄芪肚” 。
黄芪证反映在脉象上并无特异性。 《金匮要略》 中防己黄芪汤用于脉浮者, 而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则主治脉沉者, 所以, 黄芪
证对脉象不作明确的规定。
黄芪证与桂枝证都有汗出, 但黄芪证是汗出而肿, 常有身困重, 而桂枝证是汗出而不肿且气上冲, 常有关节冷痛。 如汗出而肿、
肢体麻木疼痛者, 黄芪桂枝可同用, 方如《金匮要略》 黄芪桂枝五物汤。 麻黄证与黄芪证均有肿, 区别在于有汗与无汗的不同。 治
疗关节疼痛而浮肿者, 两者也可同用, 方如《金匮要略》 的乌头汤。
仲景使用黄芪有三个剂量段, 大量治疗水气、 黄汗、 浮肿(5 两), 中量治疗风痹、 身体不仁(3 两), 小量治疗虚劳不足(1 两半)。
现代应用可以根据张仲景的用药经验适当变化。 如用于治疗浮肿, 量可达 60~1 00g; 治疗半身不遂, 骨质增生疼痛等, 可用 30~
60g; 用于上消化道溃疡, 可用 1 5~30g。 此外, 《伤寒论》 不用黄芪, 《金匮要略》 罕见四逆, 可见黄芪是内伤杂病的用药。 黄
芪须久服方能见效。
面白形瘦、 肌肉坚紧、 平时咽喉易于红肿疼痛、 大便秘结者, 黄芪慎用, 尤其不可大剂量使用, 使用不当, 可有腹胀气等副反
应。
●常用配方
①黄芪 30~1 20g 糯米 30~50g(民间经验方)
应用: 此为民间药粥, 多用于治疗全身性浮肿, 也可以治疗脱力多汗等。 现代多用于治疗慢性肾炎、 肾盂肾炎残余的浮肿, 疗
效较高, 消除蛋白尿也有效果。 其制作方法是, 先煎黄芪, 取汁, 后人糯米, 熬粥, 每日食用。
②黄芪 1 5~30g 白术 1 2g 防风 6~1 2g(《丹溪心法》 玉屏风散)
应用: 以自汗恶风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 慢性肾病等常用本方加昧。 如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
老人感冒、 支气管炎、 哮喘等。
③黄芪 1 5~30g 防己 1 2g 白术 1 2g 甘草 3g 生姜 4 片大枣 5 枚(《金匮要略》 防己黄芪汤)
应用: 以下肢浮肿、 肌肉松软无力为特征的慢性疾病适用之, 如中老年人的高血压、 心脏病、 糖尿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 腰椎
病、 肾病等。 笔者经验, 治疗高血压浮肿, 可重用黄芪 30g 以上, 并配相同剂量的葛根。 糖尿病肾病可加石斛、 赤芍、 怀牛膝。
脑梗死可加葛根、 丹参、 川芎。
④黄芪 1 5g 桂枝 9g 芍药 9g 生姜 1 8 片大枣 1 2 枚(《金匮要略》 黄芪桂枝五物汤)
应用: 以肢体麻木、 自汗而浮肿为特征的疾病。 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 消化道溃疡、 腰椎病、 颈椎病、 糖尿
病并发症、 皮肤病、 外科感染性疾病等。 如果舌质紫黯者, 芍药用赤芍。
⑤黄芪 1 5g 桂枝 9g 芍药 1 8g 甘草 6g 饴糖 40ml 生姜 9 片 大枣 1 2 枚(《金匮要略》 黄芪建中汤)
应用: 以慢性腹痛为特征的疾病, 如消化道溃疡、 胃神经衰弱症等, 也可用于手术后创口久不愈合者。 还可以用于消瘦而浮肿
的某些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
⑥黄芪 30~60g 当归 6g 赤芍 1 2~30g 川芎 1 2g 桃仁 1 2g 红花 6g 地龙 1 0g(《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
应用: 本方是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专方。 大剂量使用黄芪的时候必须看体型, 有无黄芪体质的存在。 肌肉松软无力、 四肢麻木、
活动不利, 下肢浮肿, 自汗, 舌质紫黯、 面色黄黯者最为适合。 不仅中风后遗症可用, 即糖尿病、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脑血栓形
成、 肾病综合征、 皮肤病、 眼底病等也可使用。
细辛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或华细辛的全草, 有北细辛与南细辛之分。 北细辛主产于辽宁、 吉林、 黑龙江等地, 根灰黄色, 叶
绿色, 气甚芳香, 味辛辣而麻舌, 习惯以此为通用正品。 《神农本草经》 谓主“咳逆, 头痛脑动, 百节拘挛, 风湿痹痛, 死肌。 明
目, 利九窍” 。 《伤寒论》 人 6 方次, 《金匮要略》 人 1 6 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3 两): 射干麻黄汤、 小青龙汤、 小青龙加石膏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射干麻黄汤治“咳而上气, 喉中水鸡声” (七)。
小青龙汤治“伤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气, 干呕, 发热而咳, 或渴, 或利, 或噎、 或小便不利, 少腹满, 或喘者” (40)。 “伤寒,
心下有水气, 咳而微喘, 发热不渴” (41 ); “咳逆倚息, 不得卧” (十二)。
小青龙汤加石膏汤治“咳而上气, 烦躁而喘, 脉浮者” (七)。
苓甘五味姜辛汤治“咳、 胸满” 者(十二)。
当归四逆汤治“手足厥寒, 脉细欲绝者” (351 )。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若其人内有久寒者” (352)。
以上六方, “咳” 者 4 方, “寒” 者 2 方。 凡治“咳” 方, 细辛配姜、 五味子。 治“寒” 方, 细辛配当归、 桂枝、 芍药、 甘草。
所谓“寒” , 除表示局部寒冷以外, 尚是仲景对一种特定证候的概括, 如“服汤(小青龙汤)已, 渴者, 此寒去欲解也” (41 ); “自
利不渴者, 属太阴, 以其藏有寒故也” (277); “小便白者, 以下焦虚有寒, 不能制水, 故令色白也” (282); “胁下偏痛, 发热,
其脉紧弦, 此寒也” (十)。 提示“寒” 必有口不渴、 小便色清、 大便自利、 腹痛身痛或骨节冷痛等。 而“口不渴” 一证尤为重要。
最简方(3 味): 麻黄附子细辛汤、 大黄附子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病, 始得之, 反发热, 脉沉者” (301 )。 所谓少阴病, 即“脉微细, 但欲寐” (281 ); “恶寒而蜷” (289);
“小便色白” (282)者。
大黄附子汤治“胁下偏痛, 发热, 其脉紧弦” (十)。 据《金匮要略》 “腹痛, 脉弦而紧, 弦则卫气不行, 即恶寒; 紧则不欲
食” (十)之说, 可见本证尚有“恶寒” 和“不欲食” 等证。 可见, “恶寒” 也是细辛的主要主治。
次简方(4 味): 赤丸 赤丸治“寒气厥逆” (十)。 “厥者, 手足逆冷者是也” (337)。 所谓“寒气” , 是胸腹冷痛之谓。 其
理由有二, 第一, 赤丸中的细辛、 乌头多用于疼痛。 如治胁下偏痛的大黄附子汤中就有细辛、 附子。 第二, 赤丸方后服法有“先食
酒饮下三丸, 日再夜一服, 不知, 稍增之, 以知为度” (四), 所谓的“知” , 就是疼痛缓解之谓。 《金匮要略》 中因“不知” 而稍
增加的方剂, 尚有治“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 (九)的乌头赤石脂丸与治疗“寒疝, 腹中痛, 逆冷, 手足不仁” (十)的乌头桂枝汤,
此两方的适应证都是疼痛。 于此可以推测, 赤丸所治之证除手足厥冷外, 应有胸腹疼痛。 同时提示细辛配附子乌头等可用于剧痛。
加味方:
真武汤、 桂苓五味甘草汤、 白术散、 防己黄芪汤
真武汤条下有“7 若咳者, 加五味子半升、 细辛一两、 干姜一两” (31 6)。 桂苓五味甘草汤条下有“冲气即低, 而反更咳, 胸
满者, 用桂苓五味甘草汤, 去桂加干姜、 细辛, 以治其咳满” (十二)。 可见干姜、 细辛、 五味子用于“咳” 。 此与最大量方中的射
干麻黄汤、 小青龙汤、 小青龙加石膏汤等方证用法相同。
白术散条下有“心烦吐痛不能食饮, 加细辛一两, 半夏大者二十枚” (二十)。 吐为半夏主治, 痛为细辛主治。
防己黄芪汤条下有“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 (二)。 陈寒, 即久寒; 下, 指腰以下。 下有陈寒, 即腰以下经常冷痛的意思。
●仲景方根
细辛附子: 主治身体痛或腹痛见恶寒者。 如恶寒无汗者, 加麻黄, 方如麻黄细辛附子汤; 如腹痛而大便秘、 食欲不振时, 加大
黄, 方如大黄附子汤; 如胸腹痛甚剧时, 附子改用乌头, 加半夏, 方如赤丸; 恶寒、 全身困重、 心悸气短而脉缓者, 加麻黄、 桂枝、
甘草等, 方如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细辛干姜五昧子: 主治咳逆上气而痰多清稀者。 如喘而胸满, 恶寒者, 配麻黄、 半夏等, 方如小青龙汤; 如喘而腹胀、 舌红有
汗者, 配麻黄、 石膏、 厚朴等, 方如厚朴麻黄汤。 如咳逆上气而心悸动者, 配茯苓、 甘草, 方如苓甘五味姜辛汤; 如全身困重、 腹
痛、 腹泻、 浮肿而兼见咳逆上气者, 则配附子、 白术、 茯苓、 芍药等, 方如真武汤(加减)等。
细辛桂枝当归芍药甘草: 主治恶寒不渴而四肢骨节冷痛或头痛、 胸痛、 腹痛者。 方如当归四逆汤及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方 名 细辛用量 主要配伍
麻黄细辛附子汤 2 两 附子麻黄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 2 两 附子麻黄桂枝 生姜 甘草 大枣
辛附子汤
赤丸 1 两 乌头茯苓半夏
小青龙汤 3 两 干姜五味子 麻黄半夏 芍药桂枝 甘草
苓甘五味姜辛汤 3 两 干姜五味子茯苓甘草
射干麻黄汤 3 两 生姜 五味子 麻黄 半夏 射干 紫菀 款冬花 大枣
厚朴麻黄汤 2 两 干姜五味子麻黄 半夏 厚朴 石膏 杏仁 小麦
真武汤(加减) 1 两 干姜五味子生姜 茯苓 附子 芍药 白术
当归四逆汤 3 两 桂枝当归芍药甘草 通草 大枣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3 两 桂枝当归芍药 甘草 通草 大枣吴茱萸生姜
●药证发挥
细辛主治恶寒不渴, 兼治咳、 厥冷、 疼痛者。 所谓恶寒, 指患者恶寒喜暖, 四肢厥冷, 患者往往虽夏日而厚衣, 或稍受风寒则
冷气人骨、 全身拘急不适。 所谓不渴, 指口不干渴, 唾液清稀且量多, 甚或自觉口内有冷气, 唾液咽下也觉冰冷。 凡恶寒不渴之人,
多精神不振, 喜卧懒言, 小便清长, 脉象或缓或迟。 其舌质淡红, 舌苔白滑, 上罩一层稀滑黏液, 笔者称为“细辛舌” 。 以上为使
用细辛的必见证。 或咳者, 痰液清稀量多, 或多泡沫, 或有清涕如水; 或厥冷者, 则四肢冷且痛, 遇冷尤剧; 或痛者, 多为头痛、
身痛、 腹痛、 胸背痛以及咽痛、 齿痛、 目痛等。
细辛治咳逆上气, 多配干姜、 五味子, 其痰液必清稀; 治疗四肢厥冷, 多配当归、 桂枝, 其舌质必淡红; 治疗疼痛, 多配附子、
乌头、 肉桂、 干姜等, 其疼痛必剧。
细辛主治与附子相似, 两者均用于恶寒而疼痛者, 但附子能回阳救逆, 用于脉伏不出时, 而细辛只能化饮, 不能救人于危难之
际。 细辛证必有水, 如痰涕清稀, 或舌苔水滑, 精神状态较好; 附子证则必有寒, 如关节拘急疼痛、 恶寒、 精神状态较细辛更萎靡。
细辛与干姜均用于不渴而苔滑者, 但细辛能止痛, 干姜能止吐利, 前者偏于神经系统, 后者偏于消化系统。
仲景用细辛, 入汤剂量大, 多用 2~3 两。 人丸散剂量小, 仅 1 两。 后世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 源于宋代陈承著的《本草别说》 ,
其所指者也是细辛末。 但对此, 后世许多医家也有不同意见, 如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 中有这么一段话: “宋元{; 占陈承谓细
辛单用末, 不可过一钱, 多则气闭不通而死。 近医多以此语忌用, 而不知辛香之药, 岂能闭气?上品无毒之药, 何不可多用?方书之
言, 类此者不少。 学者不善详察而遵信之, 伊黄之门, 终身不能入矣” 。 但从仲景用药来看, 细辛粉末不可大剂量, 量大必须入汤
药。 另外, 从仲景细辛配伍来看, 配附子、 乌头量小, 多在 2 两以下, 如真武汤仅 1 两; 配干姜、 桂枝等则量大, 多为 3 两。
细辛适用于恶寒口不渴者, 如身热汗出口渴者, 舌红少苔者, 干咳无痰咽痛者, 四肢厥冷而心胸烦热者, 细辛当慎用。
●常用配方
①细辛 9g 干姜 9g 五味子 6g 茯苓 1 2g 甘草 9g(《金匮要略》 苓甘五味姜辛汤)
应用: 支气管哮喘、 喘息性气管炎、 慢性气管炎等见恶寒不渴而咳喘、 痰多清稀者。 大便溏、 舌苔白滑有齿痕者尤为适宜。
②细辛 6g 川芎 lOg 麻黄 6g 附子 1 0g(《普济方》 细辛散)
应用: 本方主治头痛如劈, 无汗恶寒, 脉沉紧者。 一些神经性头痛、 脑病可用之。
③细辛 9g 当归 9g 桂枝 9g 白芍 9g 甘草 6g 通草 6g 大枣 1 5 枚(《伤寒论》 当归四逆汤)
应用: 头痛、 关节病、 冻疮、 雷诺病、 痛经、 心血管病等见局部疼痛、 遇寒冷加重、 舌淡苔白、 脉细者。
④细辛 9g 干姜 9g 五味子 9g 麻黄 9g 甘草 9g 桂枝 9g 半夏 1 2g 芍药 9g(《伤寒论》 小青龙汤)
应用: 本方是温性平喘剂, 适用于咳喘而浮肿, 且痰涎量多而清稀者。 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炎、 花粉证等可用之。
如患者瘦弱、 心悸者, 可去麻黄。
生姜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神农本草经》 谓''去臭气, 通神明” 。 《伤寒论》 入 39 方次, 《金匮要略》 人 51 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 味): 生姜半夏汤、 小半夏汤、 橘皮汤
生姜半夏汤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 似呕不呕, 似哕不哕, 心中愦愦然无奈者” (十七)。
小半夏汤治“呕家……反不渴, 心下有支饮’ ’ (十一)。
橘皮汤主治“干呕哕” (十七)。
以上三方用于呕逆。
最大量方(半斤): 小半夏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橘皮汤、 橘皮竹茹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小半夏汤治呕家不渴。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卒呕吐, 心下痞, 膈间有水, 眩悸者” (十二)。
橘皮汤治“干呕, 哕, 若手足厥者’ ’ (十七)。 橘皮竹茹汤治“哕逆者” (十七)。
以上四方均主治呕逆。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发汗后, 腹胀满者” (66)。 本方中厚朴量最大, 达半斤, 则腹胀满, 当属厚朴证。 但方中用生姜、
半夏, 则推测本方证当有干呕、 呃逆等证。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其人内有久寒者” (352)。 寒者, 必不渴, 据小半夏汤证“呕家, 反不渴, 心下有支饮” 的条文,
则不渴者, 呕吐者为多。
真武汤原方生姜用三两, 但条下加减法中记载: “若呕者, 去附子。 加生姜, 足前成半斤” 。 提示生姜用于呕吐。
次大量方(六两): 吴茱萸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吴茱萸汤治“呕而胸满者” (十七); “食谷欲呕” (243); “少阴病, 吐利, 手足逆冷, 烦躁欲死者” “干呕, 吐涎沫, 头痛者”
(378)。 均是剧烈的呕吐。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 “身体不仁” (六)
再次大量方(五两): 旋覆代赭汤、 大柴胡汤、 栀子生姜豉汤、 厚朴七物汤、 半夏厚朴汤
旋覆代赭汤治“伤寒发汗, 若吐, 若下, 解后, 心下痞硬, 噫气不除者” (1 61 )。
大柴胡汤治“呕不止, 心下急, 郁郁微烦者” (1 03); “伤寒发热, 汗出不解, 心中痞硬, 呕吐而下利者” (1 65)。
栀子生姜豉汤治“虚烦不得眠” 而见“呕者” (76)。
以上三方主治均有呕吐。
厚朴七物汤治“病腹满, 发热十日, 脉浮而数, 饮食如故” (十)。
半夏厚朴汤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二十二)。
以上两方均配厚朴, 前者治腹满, 后者治咽喉异物感。
加昧方:
理中丸、 通脉四逆汤
理中丸条下有“吐多者, 去术, 加生姜三两” (386)。 通脉四逆汤条下有“呕者, 加生姜二两” (31 7)。
●药证发挥
生姜主治恶心呕吐。 因其干燥后即为干姜, 故干姜主治的多涎唾而不渴, 同样适用于生姜。 生姜所主治的恶心呕吐, 多伴有口
内多稀涎, 或吐出清水, 患者口不干渴, 甚至腹中有水声漉漉, 就如《伤寒论》 生姜泻心汤条下所谓的“胁下有水气, 腹中雷鸣” 。
恶心呕吐可出现在许多疾病过程中。 能食者有之. 不能食者也有之; 腹痛者有之, 心下痞者有之; 发热者有之, 往来寒热者有
之; 脉微下利者有之, 脉弱悸动者有之; 强壮者有之, 柔弱者也有之。 所以, 生姜的使用, 很少单独应用, 仲景配伍很多。 生姜配
桂枝健胃止痛, 心悸赢瘦而胸腹痛者多用之。 配半夏止呕, 吐水者多用之。 配橘皮亦止呕, 对嗳气腹胀者宜之。 配厚朴除满, 恶心
腹胀满者用之。 配吴茱萸止痛, 腹痛、 头痛而吐涎沫者多用之。 配大枣理虚和胃, 一可增加食欲, 以恢复体力, 如桂枝汤类方必用
姜枣; 二可防止苦药败胃, 故仲景方中用之甚频, 不仅使用黄连黄芩的三泻心汤使用以外, 就是泻下剂的大柴胡汤及厚朴七物汤,
姜枣依然不忌。
生姜的用量, 凡专用于呕吐者, 量宜大, 仲景常用 5 两至半斤; 若用于健胃理虚, 则常用 3 两; 若用于治疗腹痛热利或黄疸,
则仅用 2 两以下。 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用 2 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用 1 两半。
生姜与干姜虽同属一物, 但使用上稍有不同。 生姜偏于呕吐, 干姜偏于腹泻, 两者有上下不同; 生姜可发汗, 如民间对冒雨受
寒者, 常饮用生姜汤, 可一汗而解; 干姜可化饮, 如干姜配合五味子、 细辛, 对与咳嗽气喘, 痰多清稀如水者, 也常取消甚速, 两
者又有散守之殊。
●常用配方
①生姜一大块切片红糖适量(民间经验方)
应用: 此为民间流行的祛寒发汗方。 凡感冒风寒, 或涉冷水, 或过食冰冷, 导致腹部不适疼痛, 腹呜, 大便稀, 恶寒, 鼻塞流
清涕者, 可趁热服用生姜红糖汤, 然后避风睡觉, 待汗出身热, 诸证可解。
②生姜 1 0 片大枣 20 枚(民间经验方)
应用: 消化道疾病见恶寒、 恶心、 食欲不振而不渴者多用之。 汤药中加入本方, 可以矫昧, 更不伤胃。
③生姜 5 片 白蜜 5 匙人参 1 0g(《太平圣惠方》 )
应用: 久呕不止, 食欲不振者。 妊娠呕吐、 化疗呕吐、 胃肠功能失调可用之。
④生姜 24g 橘皮 48g 枳实 9g(《金匮要略》 橘枳姜汤)
应用: 多用于消化道疾病、 心血管疾病见胸腹胀痛、 恶心嗳气者。 本方较少单独使用, 多配合温胆汤或半夏厚朴汤或栀子厚朴
汤同用。
⑤生姜 1 2g 黄连 3g 黄芩 9g 党参 9g 干姜 3g 半夏 1 2g 甘草 9g 大枣 1 2 枚(《伤寒论》 生姜泻心汤)
应用: 可用于消化不良、 胃炎、 肠炎、 神经症等消化道疾病见上腹部不适, 恶心或呕吐, 嗳气或有酸腐味, 肠鸣、 腹泻, 舌苔
白厚或白滑者。
乌头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北乌头或其他多种同属植物的块根, 有川乌头与草乌头之分, 川乌头系四川栽培植物乌头的主根, 草乌头
为野生乌头、 北乌头及其他种同属植物的块根。 因川乌头的栽培始见于宋代《本草图经》 , 故宋以前所称乌头, 应视为草乌头为妥。
《金匮要略》 中所用乌头也应视为草乌头。 川乌头以个大、 肥满、 质地坚实者为佳, 故处方常用大川乌。 草乌头以个大肥实、 粉性
足者为佳, 故有大草乌之名。 《神农本草经》 谓乌头主“中风, 恶风洗洗, 出汗, 除寒湿痹, 咳逆上气, 破积聚寒热” 。 《金匮要
略》 入 5 方次。
●原文考证
大乌头煎治“寒疝绕脐痛, 若发则白汗出, 手足厥冷, 其脉沉紧者” (十)。 此方为单味乌头, 用量也最大, 为大者 5 枚。 其主
治为腹中剧痛而手足厥冷、 脉沉紧者。
乌头汤治“病历节不可屈伸, 疼痛” (五)。
赤丸治“寒气厥逆” (十)。
乌头赤石脂丸治“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 (九)。
乌头桂枝汤治“寒疝, 腹中痛, 逆冷, 手足不仁, 若身疼痛, 灸刺诸药不能治” (十)。
以上诸方主治均为痛证。 桂枝汤虽也可用于腹痛, 但其程度不重, 若加乌头, 则可治腹痛、 身痛而逆冷、 手足不仁者。
●药证发挥
乌头与附子为同一植物不同部位而已, 故主治与附子相似, 不同者, 乌头多用于痛证, 主治腹中剧痛、 或关节疼痛而手足逆冷、
脉沉紧者。 其舌质多淡红, 舌苔多白滑。 若患者舌质红绛, 舌苔光薄者, 或肤白形瘦者, 乌头当忌用或慎用。 另外, 乌头毒性大,
生乌头不可使用, 使用市售的制乌头, 也应配伍生姜、 甘草, 并应当久煎, 方可服用。 剂量也要严格掌握, 切不可过量。
●常用配方
①乌头 6g 炙甘草 6g 麻黄 6g 黄芪 20g 芍药 1 5g(《金匮要略》 乌头汤)
应用: 骨关节病见有关节疼痛, 屈伸不利、 浮肿、 四肢厥冷而脉沉紧者。
②麻黄 9g 乌头 1 0g 黄芪 9g 芍药 9g 甘草 3g(《金匮要略》 乌头汤) 应用: 骨关节病、 肿瘤等见有全身疼痛者。
栀子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 产地较广, 一般以江西所产者为通用正品, 饮片以个小完整、 仁饱满、 内外色红者为佳。
干燥果实长椭圆形或椭圆形, 表面深红色或红黄色。 果实薄而脆, 内有多数种子, 黏结成团。 栀子浸水后可使水染成鲜黄色。 《神
农本草经》 谓栀子主“五内邪气, 胃中热气, 面赤, 酒施鼓鼻, 白癞、 赤癞、 疮疡” 。 《伤寒论》 入 8 方次; 《金匮要略》 人 4
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 味): 栀子豉汤、 栀子干姜汤
栀子豉汤治“发汗吐下后, 虚烦不得眠, 若剧者,必反复颠倒, 心中懊侬” (76); “发汗, 若下之, 而烦热, 胸中窒者” (77);
“伤寒五六日, 大下之后, 身热不去, 心中结痛者” (78); “阳明病, 脉浮而紧, 咽燥, 口苦, 腹满而喘, 发热汗出, 不恶寒反恶
热, 身重。 ……若下之。 心中懊侬, 舌上苔者” (221 ); “阳明病下之, 其外有热, 手足温, 不结胸, 心中懊侬, 饥不能食, 但头
汗出者” (228); “下利后, 更烦, 按之心下濡者” (375)。
栀子干姜汤治“伤寒, 医以丸药大下之, 身热不去, 微烦者” (80)。
以上原文, 心中懊侬 3 条, 身热 2 条, 更烦、 虚烦、 烦热、 微烦各 1 条, 胸中窒 1 条, 心中结痛 1 条。
次简方(3 味): 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厚朴汤、 枳实栀子豉汤、 栀子柏皮汤、 茵陈蒿汤
栀子生姜豉汤治栀子豉汤证见“呕者” (76)。
栀子甘草豉汤治栀子豉汤证见“少气” 者(76)。
栀子厚朴汤治“伤寒下后, 心烦腹满, 卧起不安者” (79)。
枳实栀子豉汤治“大病后差后劳复者” , 条下有“有宿食者, 纳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 语(393), 可见当有腹痛便秘等证。
以上均为栀子豉汤的加味方, 除栀子厚朴汤外, 其余三方的主治主要为加味药证。
栀子柏皮汤治“伤寒身黄, 发热” (261 )。
茵陈蒿汤治“阳明病, 发热, …但头汗出, 身无汗, 剂颈而还, 小便不利, 渴引水浆者, 此为瘀热在里, 身必发黄” (236);
“伤寒七八日, 身黄如橘子色, 小便不利, 腹微满者” (260); “寒热不食, 食即头眩, 心胸不安, 久久发黄, 为谷疸” (十五)。
以上两方提示, 栀子配黄柏用于身热发黄, 配大黄、 茵陈蒿治发黄而心胸不安者。
再次简方(4 味): 栀子大黄汤、 大黄硝石汤
栀子大黄汤治“酒黄疸, 心中懊侬, 或热痛” (1 51 )。
大黄硝石汤治“黄疸, 腹满, 小便不利而赤, 自汗出” (十五)。
两方提示栀子配大黄治黄疸, 并兼见心中懊依或热痛、 小便不利而赤等症者。
●仲景方根
栀子豆豉: 主治烦热而胸中窒, 不得眠等。 方如栀子豉汤、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生姜豉汤等。
栀子厚朴: 主治心烦腹满, 方如栀子厚朴汤。
栀子枳实: 主治心烦腹痛。 方如枳实大黄汤、 枳实栀子豉汤。
栀子大黄: 主治发黄、 心烦热、 腹满痛。 方如枳实大黄汤、 茵陈蒿汤、 大黄硝石汤。
栀子黄柏: 主治身热发黄。 方如栀子柏皮汤。
栀子干姜: 主治腹泻以后烦热胸闷者。 方如栀子干姜汤。
方 名 栀子用量 主要配伍
栀子柏皮汤 1 5 个 黄柏
栀子干姜汤 1 4 个 干姜
栀子豉汤 1 4 个 豆豉
栀子甘草豉汤 1 4 个 豆豉甘草
栀子生姜豉汤 1 4 个 豆豉生姜
栀子厚朴汤 1 4 个 枳实厚朴
枳实栀子豉汤 1 4 枚 枳实豆豉
栀子大黄汤 1 4 枚 枳实豆豉大黄
茵陈蒿汤 1 4 枚 大黄茵陈
大黄硝石汤 1 5 枚 大黄黄柏硝石
●药证发挥
栀子主治烦热而胸中窒者。
“心中懊侬” 一词, 各家解释不一, 有谓“心中欲吐不吐, 烦扰不宁之象” (吴谦); 有谓“烦心, 热燥, 闷乱不宁也” (刘完素),
有谓“比之烦闷而甚者” (成无己), 有谓“若有所忧闷悔恨然” (钱潢), 其实, 各家的解释都不如仲景的原话“烦热、 胸中窒” 明
了。 烦热, 即心烦不安, 卧起不宁, 往往伴有睡眠障碍。 胸中窒, 即胸部有重压感、 窒塞感、 呼吸不畅感甚至疼痛感等。 如《名医
类案》 记载江应宿治都事靳相庄伤寒十余日, 身热无汗, 怫郁不得卧, 非躁非烦, 非寒非痛, 时发一声, 如叹息之状, 医者不知何
证, 江诊视日: 懊侬怫郁证也。 投以栀子豉汤一剂, 十减二三, 再以大柴胡汤下燥屎, 怫郁除而安卧, 调理数日而起。 《伤寒论诠
释》 记载, 有一董姓妇女, 心烦懊侬, 昼轻夜重, 夜间常欲跑到野外空旷之处, 方觉舒适, 并有脘腹胀, 如有物阻塞感, 用栀子、
厚朴、 枳实煎汤服后而愈。 所以, 烦热、 胸中窒以及心中懊侬等症状均为一种自觉症状, 相当于胸闷、 焦虑、 强迫、 失眠等。 与此
相伴的症状为身体的热感、 出汗等, 临床常见的焦虑症、 强迫症等多有以上的症状。 临床所见, 烦热而胸中窒者, 多易患咽痛、 目
赤、 鼻衄、 小便短赤涩痛、 舌红等证, 其舌苔黏腻较厚, 故 21 1 条提及“舌上苔” 。 可注意询问和观察。
栀子兼治黄疸、 腹痛、 咽喉疼痛、 衄血、 血淋、 目赤。 其黄疸多色鲜明如橘子色, 多配伍茵陈蒿、 大黄、 黄柏等; 其腹痛多为
上腹部或剑突下持续性的胀痛或灼痛, 多配黄连、 连翘等; 其咽喉疼痛多局部充血或肿大, 可配伍桔梗、 甘草。 山栀子治疗鼻衄尤
为擅长。 《鸡峰普济方》 有柏皮汤, 即伤寒栀子柏皮汤, 治疗衄血, 或从口出, 或从鼻出, 暴出而色鲜, 衄至一二斗, 闷绝者。 《医
林纂要》 有栀连四物汤, 为四物汤加栀子、 黄连, 治血逆上出。 对尿血、 血淋, 栀子可配滑石、 甘草、 阿胶。 目赤, 多指结膜充血、
疼痛等, 《圣济总录》 栀子汤, 用山栀七枚, 入塘灰火煨透, 水煎, 去滓, 人大黄末三钱, 食后旋旋温服, 治目赤。 《仁宅直指》
泻肝散, 以山栀、 大黄、 甘草、 荆芥各等分, 每服五钱, 治疗眼目红肿疼痛。
栀子、 黄连、 连翘均可治烦, 但黄连之烦是烦悸, 栀子之烦是烦闷、 连翘之烦是烦而汗。 黄连烦悸而心下痞, 栀子烦闷而胸中
窒, 连翘烦汗而咽中痛。 此为鉴别点。 不过, 临床三药常一同使用。
●常用配方
①栀子 1 5g 厚朴 1 2g 枳实 1 2g(《伤寒论》 栀子厚朴汤)
应用: 本方多用于焦虑症、 强迫症、 围绝经期综合征、 胃炎、 食管炎、 胆囊炎、 结肠炎、 支气管哮喘等见烦热、 腹满而痛者。
服药以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烦躁、 胸闷、 腹胀等症状, 同时, 有利于睡眠。 临床上见服用大量的养心安神药无效的情况下, 可改用
本方加昧。 笔者常常与半夏厚朴汤、 大柴胡汤等同用。 另外, 连翘、 黄芩等清热除烦, 也是常用配伍。
②栀子 1 5g 柏皮 6g 甘草 3g(《伤寒论》 栀子柏皮汤)
应用: 详见黄柏条下。
③栀子 1 5g 大黄 6g 茵陈蒿 1 8g(《伤寒论》 茵陈蒿汤)
应用: 本方是利胆退黄的专方, 适用于阳黄。 多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 黄疸型肝炎、 重症肝炎、 新生儿溶血、 钩端螺旋体病,
肝损伤性黄疸、 过敏性皮炎、 牛皮癣、 荨麻疹、 蚕豆黄、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小儿胆汁黏稠症、 胆石症等。 笔者用本方配大柴胡汤
治疗胆道急性感染屡效。
黄柏
黄柏为芸香科落叶乔木黄柏的树皮。 四川所产者皮厚、 色鲜黄, 药效较佳, 视为道地药材。 《神农本草经》 谓黄柏''治五脏
肠胃中热结, 黄疸, 肠痔, 止泻痢” 。 《伤寒论》 人 3 方次; 《金匮要略》 入 4 方次。
●原文考证
栀子柏皮汤治“伤寒, 身黄, 发热” (261 )。
大黄硝石汤治“黄疸, 腹满, 小便不利而赤, 自汗出, , (十五)。
白头翁汤治“热利下重者” (371 ); “下利欲饮水者’ ’ (373)。 所谓热利, 是身体热而下利, 必有烦躁、 便下脓血、 脉数等证。
乌梅丸治“蛔厥” 、 “久利” (338)。
●仲景方根
黄柏山栀: 主治身热、 黄疸、 小便黄短者。 方如栀子柏皮汤。
黄柏黄连: 主治热利。 方如白头翁汤、 乌梅丸等。
方 名 黄柏用量 主要配伍
白头翁汤 3 两 黄连白头翁秦皮
白头翁汤加甘草阿胶汤 3 两 黄连白头翁秦皮 甘草 阿胶
栀子柏皮汤 2 两 栀子甘草
大黄硝石汤 4 两 栀子大黄硝石
●药证发挥
黄柏主治身黄、 发热而小便不利且赤者。 兼治热利。 身黄首先是指皮肤、 黏膜、 巩膜黄染之类。 发黄有阴阳两类, 阴黄者黄色
晦黯如烟熏, 并有恶寒身冷, 舌淡苔白腻; 阳黄者黄色鲜明如桔色, 并有身热汗出、 舌红苔黄腻, 黄柏所主者, 显是后者。 临床也
有无身体发黄而汗出衫黄者, 或小便不利而黄者, 或妇人带下淋漓色黄者, 或下肢皮肤溃烂或脚癣而流黄水者, 或下肢浮肿, 舌苔
黄腻者, 也可视作黄柏主治。 发热者, 主要指身体恶热, 汗多, 或皮肤红肿热痛。 小便不利, 指小便量少黄短, 甚至如红茶色, 常
有尿频尿急尿痛, 或尿道分泌物色黄等表现; 小便不利常伴口渴、 浮肿等证。 后世凡身体下部之病, 如阳痿、 遗精、 淋浊、 带下、
经漏、 痿痹、 便血、 泻痢、 痔瘘、 丹毒流火、 湿疹等病见上述诸证者, 使用黄柏很多。
●常用配方
①黄柏 6g 山栀 9g 甘草 3g(《伤寒论》 栀子柏皮汤)
应用: 本方是清利湿热的基本方, 适用于身热、 黄疸、 小便不利者。 胆道感染、 尿路感染、 肝炎、 关节炎、 皮肤病等多用本方
加味。 笔者治疗胆道感染, 多配大柴胡汤, 治疗尿路感染、 盆腔炎等, 多配猪苓汤, 再加连翘; 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 多配茵陈蒿
汤; 治疗痛风, 多配五苓散;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多配小柴胡汤等。
②黄柏 9g 黄连 9g 白头翁 6g 秦皮 9g(《伤寒论》 白头翁汤)
应用: 本方原用于热利下血, 心中烦, 欲饮水者, 现可用于阿米巴痢疾、 菌痢、 肠炎以及滴虫性阴道炎等。 ③黄连解毒汤 应
用: 参见黄连条下。 ①黄柏 lOg 苍术 log(《丹溪心法》 二妙散) 应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下肢关节肿痛, 不能步履。 也可治疗黄
疸、 皮肤湿疮。 笔者常配五苓散治疗痛风。
黄芩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 主产于河北、 内蒙古、 山西、 山东等地, 以粗长、 质坚实、 色黄、 除尽外皮者为佳。《神农本草
经》 谓主“诸热, 黄疸, 肠辟, 泄利, 逐水, 下血闭, 恶疮、 疽蚀、 火疡”。《伤寒论》 入 1 6 方次,《金匮要略》 入 20 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3 味): 黄芩汤、 三物黄芩汤、 泻心汤。
黄芩汤治“太阳与少阳合病, 自下利者” (1 72)。 又据“伤寒, 脉迟六七日, 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 (333)之条文。 可见,
黄芩汤证当见脉数。
三物黄芩汤治“妇人在草蓐, 自发露得风, 四肢苦烦热, ……头不痛但烦者” (二十一)。
泻心汤治“心气不足, 吐血、 衄血” (十七)。
综上所述, 黄芩主治烦热、 下利、 出血、 脉数者。
最大量方(3 两):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干姜黄芩
黄连人参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黄芩汤、 黄土汤
小柴胡汤治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等, 大柴胡汤治发热、 呕吐、 下利而心下按之满痛等, 柴胡桂枝
干姜汤治胸胁满微结, 往来寒热, 心烦等。 大多以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心烦、 呕吐为主治。 黄芩配柴胡、 半夏等。 详见柴胡条
下。
半夏泻心汤治心下“满而不痛者” (1 49); 生姜泻心汤治“胃中不和, 心下痞硬, 干噫食臭, 胁下有水气, 腹中雷鸣, 下利者”
(1 57); 甘草泻心汤治“其人下利日数十行, 谷不化, 腹中雷鸣, 心下痞硬而满, 干呕, 心烦不得安” (1 58); 附子泻心汤治“心
下痞” (1 55);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食入口即吐” 者(359)。 以上诸方心下痞、 呕吐、 下利而心烦为主治, 黄芩配黄连、 干姜、
人参等。
葛根黄芩黄连汤治“利遂不止, 脉促者” (34)。
黄芩汤治“自下利” (1 72)。
黄土汤治“先便后血” (十六)。
次大量方(2 两): 黄连阿胶汤、《外台》 黄芩汤
黄连阿胶汤治“心中烦, 不得卧” (303)。
《外台》 黄芩汤治干呕下利(十七)。
加减方: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条下有“若腹中痛者, 去黄芩, 加芍药三两”, 黄芩、 芍药本治下利腹痛, 此条腹中痛而去黄芩者, 想必无下利。
“若心下悸, 小便不利者, 去黄芩, 加茯苓四两” (96), 茯苓主治眩悸、 口渴而小便不利, 其人必面虚浮, 舌体胖大淡红且脉不
数, 今加茯苓而去黄芩, 则可推测黄芩无上述诸证, 相反, 其人必面红、 肌肉坚紧、 舌红脉数。
其他方: 当归散“妇人妊娠, 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二十), 并谓“妊娠常服, 即易产, 胎无苦疾, 产后百病悉主之”。 提示
黄芩与白芍、 当归、 白术、 川芎同用可用于妊娠保胎。
●仲景方根
黄芩芍药甘草: 主治腹痛、 下利而脉数者。 方如黄芩汤治下利而脉数者,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干呕而利者” (十七); 奔豚汤
治“气上冲胸, 腹痛, 往来寒热” (八)。
黄芩阿胶: 主治吐血、 衄血、 便血而心烦不得眠者。 方如黄土汤治“下血”“吐血、 衄血” (十六); 黄连阿胶汤治“心中烦,
不得卧” (303)。
黄芩白术: 主治便血及胎动不安。 方如黄土汤。
黄芩黄连半夏干姜人参甘草: 主治心下痞满、 下利而心烦者。 参见黄连条下。
黄芩柴胡半夏生姜人参大枣: 主治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心烦喜呕。 参见柴胡条下。
方 名 用量 主要配伍
小柴胡汤 3 两 柴胡半夏甘草 人参 生姜 大枣
柴胡桂枝汤 1 两半 柴胡 半夏 人参 甘草 生姜 大枣 桂枝 芍药
柴胡加芒硝汤 1 两 柴胡半夏人参甘草 生姜 大枣 芒硝
柴胡桂枝干姜汤 3 两 柴胡桂枝干姜 牡蛎 栝楼根 甘草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3 两 柴胡人参甘草 栝楼根 生姜 大枣
大柴胡汤 3 两 柴胡半夏芍药 生姜 枳实 大黄 大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 两半柴胡半夏 人参 龙骨 生姜 铅丹 桂枝 茯苓 大黄 牡蛎 大枣
半夏泻心汤 3 两 半夏干姜人参 甘草 黄连 大枣
生姜泻心汤 3 两 半夏干姜人参 甘草 黄连 大枣 生姜
甘草泻心汤 3 两 半夏干姜人参甘草 黄连 大枣
黄芩汤 3 两 芍药甘草大枣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3 两 芍药甘草大枣 半夏 生姜
奔豚汤 2 两 芍药 甘草 生姜 川芎 当归 半夏 生葛 甘李根 白皮
当归散 1 斤 芍药当归川芎 白术
葛根黄芩黄连汤 3 两 黄连葛根甘草 干姜
黄芩黄连人参汤 3 两 黄连干姜人参
黄连阿胶汤 2 两 阿胶黄连芍药鸡子黄
黄土汤 3 两 阿胶甘草干地黄 白术 附子 灶中黄土
外台黄芩汤 2 两 半夏人参桂枝 干姜 大枣
泽漆汤 3 两 半夏人参桂枝 生姜 紫参 泽漆 白前 甘草
千金三物黄芩汤 1 两 苦参干地黄
泻心汤 1 两 大黄黄连
附子泻心汤 1 两 大黄黄连附子
麻黄升麻汤 1 8 铢 麻黄 升麻 当归 知母 萎蕤 芍药 天门冬 桂枝 茯苓 甘草石膏 白术 干姜
侯氏黑散 5 分 菊花 白术 细辛 茯苓 牡蛎 桔梗 防风 人参 矾石 当归 干姜 川芎 桂枝
千金三黄汤 3 分 麻黄细辛独活 黄芪
●药证发挥
黄芩主治烦热而出血者, 兼治热利、 热痞与热痹等。
所谓烦热, 是一种难以解除的发热或发热感。 患者胸闷不安、 躁动、 焦虑、 睡眠障碍乃至精神障碍, 同时具有身体的热感、
或汗出, 或心悸、 或胸闷呼吸不畅感、 或小便灼热感, 或口干苦, 或舌红脉滑数等(参见黄连条下)。 黄芩证中烦热极为重要, 张
仲景书中有明文, 后世方书也有记载。 如三物黄芩汤主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 四肢苦烦热, ……头不痛但烦者” (二十一),
黄连阿胶汤中黄芩配伍黄连, 治疗“心中烦, 不得卧”。 后世《圣济总录》 的黄芩散, 以黄芩与人参相配, 竹叶汤调下, 不拘时服,
治小儿心热惊啼。《伤寒总病论》 黄芩栀子汤, 治伤寒头痛壮热, 心烦不安。 尤其应当注意的是, 李时珍二十岁时患咳嗽, “骨蒸
发热, 服如火燎, 每日吐痰碗许, 暑月烦渴, 寝食俱废”, 后其父亲嘱用黄芩一两, 水二盅煎一盅, 顿服,“此日身热尽退而痰嗽
皆愈” (《本草纲目》 ), 也以烦热为特征。 综上所述, 烦热是使用黄芩的重要指征。 黄芩所主的烦热, 与黄连证大致相似, 不同
之处是, 黄芩证的烦热为手足心烦热、 胸中闷热为明显。
黄芩本是止血良药。 张仲景用黄芩、 大黄、 黄连治疗“吐血、 衄血”, 后世则用单味黄芩治疗出血。 如《圣惠方》 黄芩散, 即
以黄芩捣细为散, 内服治吐血衄血, 或发或止。《圣济总录》 独圣汤, 将黄芩为粗末, 水煎温服, 治鼻衄或汗孑 L 出血。《本事方》
单用黄芩为末, 治崩中下血。《伤寒总病论》 黄芩汤, 治鼻衄、 吐血、 下血, 及妇人漏下血不止。《瑞竹堂经验方》 芩心丸, 治妇
人 49 岁以后, 天癸却行, 或过多不止。 以上 5 方均是单味黄芩。 黄芩所主的出血, 除有烦热外, 尚多血块。《经方例释》 有黄连
黄芩汤一方, 治“暴赤白痢, 如鹅鸭肝者, 痛不可忍”。“如鹅鸭肝” 就是指血块。 笔者经验, 黄芩所主的出血, 有吐血、 衄血、
崩漏、 便血等, 适应面较宽。 不过, 其血色多黯红, 质粘稠或有血块, 应是黄芩证的特点。
黄芩所治的下利, 以热利为主。 所谓热利, 多为腹泻的同时, 伴有身热烦躁, 或便下脓血, 或腹痛如绞, 或肛门如灼, 或见
舌红唇红, 或见脉滑数等。 许多急慢性的肠道感染及消化道炎症多见此证。 对此, 黄芩是首选之药。《伤寒论》 黄芩汤是治疗热利
的祖方, 后世治疗腹痛下利的处方. 大都从此方演变而来。
所谓热痞, 即心下痞而伴有烦热或出血者。 其人多唇舌红、 口干腻, 上消化道的炎症、 溃疡等多见此证。 治疗热痞, 黄芩可
与黄连同用,《伤寒论》 中凡治疗痞证的处方, 大多如此配伍, 如半夏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泻心汤等。
张仲景治疗心下痞, 有黄连、 黄芩、 大黄等, 然对心下痞而吐血衄血者, 则非黄芩不可。 如《伤寒论》 中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连、
大黄)仅仅用于心下痞, 方中无黄芩, 但《金匮要略》 治吐血衄血的泻心汤(大黄、 黄连、 黄芩), 则非黄芩不可。 目前临床上泻心
汤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 包括上消化道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包括脑外伤导致的颅内出血等, 其中黄芩是
必不可少的。
所谓热痹, 为烦热而关节疼痛,《金匮要略》 所谓的四肢烦热。 患者多见关节肿痛入夜尤甚, 并见晨僵、 盗汗、 小便黄短等。
所以,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型脊柱炎、 干燥综合征等免疫系统疾病, 可以使用黄芩, 方如小柴胡汤等。
张仲景应用黄芩, 随配伍的不同而其主治范围发生变化。 同样用于止血, 黄芩、 黄连、 大黄治疗心下痞而吐血衄血, 黄芩、
生地、 阿胶治疗便血及子宫出血, 其部位有上下的不同。 同样用于止利, 黄芩、 黄连、 葛根、 甘草治疗脉促而利不止, 黄芩、 黄
连、 阿胶、 白芍治疗腹痛而便血, 其病种是泄泻、 痢疾的不同; 同样用于治疗烦热, 黄芩、 黄连、 甘草治疗心下痞而烦热, 黄芩、
柴胡、 甘草则治疗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而烦热, 两者有内外之别。
笔者经验, 凡适用于黄芩者, 其人亦必肌肉坚紧, 面红唇黯红, 舌质坚老, 脉象滑数。 如女性必见月经色暗红黏稠, 并有血
块, 可以此鉴别。
●常用配方
①黄芩 9g 芍药 6g 甘草 6g 大枣 1 2 枚(《伤寒论》 黄芩汤)
应用: 腹痛、 大便黏液脓血为特征的疾病, 如痢疾、 溃疡性结肠炎、 直肠炎等。 也可用于治疗痛经而伴有月经量多、 色黯红
而有血块者。 腹痛如绞, 舌质红者, 最为有效。
②黄芩 3g 黄连 3g 大黄 6g(《金匮要略》 泻心汤)
应用: 参见黄连条下。
③黄连 6g 黄芩 1 2g 黄柏 1 0g 山栀 1 0g(《外台秘要》 黄连解毒汤) 应用: 参见黄连条下。
④黄连 9g 黄芩 9g 葛根 24g 甘草 6g(《伤寒论》 葛根黄芩黄连汤) 应用: 参见黄连条下。
⑤半夏 1 0g 黄连 3g 黄芩 9g 干姜 9g 人参 9g 或党参 1 5g 甘草 9g 大枣 1 2 枚(《伤寒论》 半夏泻心汤) 应用: 参见黄连条
下。
⑥黄连 1 2g 黄芩 6g 阿胶 9g 芍药 6g 鸡子黄 2 枚(《伤寒论》 黄连阿胶汤) 应用: 参见黄连条下。
⑦柴胡 24g 黄芩 9g 半夏 1 0g 甘草 9g 人参 9g 或党参 1 5g 生姜 9g 大枣 1 2 枚(《伤寒论》 小柴胡汤) 应用: 参见柴胡条下。
茯苓
茯苓为多孔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 产地颇广, 以云南所产者质量较佳, 视为道地药材, 称为云茯苓。《神农本草经》 谓茯苓
主“胸胁逆气, 忧恚惊邪恐悸, 心下结痛, 寒热烦满, 咳逆, 口焦舌干, 利小便”。《伤寒论》 人 1 5 方次,《金匮要略》 入 30 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半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泽泻汤、 茯苓戎盐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发汗后, 其人脐下悸者, 欲作奔豚” (65)。 桂枝甘草本治“心下悸” (64), 此条系脐下悸动, 并有严
重的上冲感, 则需要大剂量的茯苓、 大枣与之相配。
茯苓泽泻汤治“胃反, 吐而渴, 欲饮水者’ ’ (十七)。
茯苓戎盐汤治“小便不利” (十三)。
最简方(2 味): 葵子茯苓散
葵子茯苓散治“妊娠有水气, 身重, 小便不利, 洒淅恶寒, 起即头眩” (二十), 水气, 即浮肿之谓, 故身重、 小便不利, 并有
头眩。
次简方(3 味): 小半夏加茯苓汤、 茯苓杏仁甘草汤、 猪苓散、 茯苓戎盐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卒呕吐, 心下痞, 膈间有水, 眩悸者” (十一)及“先渴后呕” (十二)。
茯苓杏仁甘草汤治“胸痹, 胸中气塞, 短气” (九)。 短气, 为气不相续, 似喘非喘。 凡胸胁满、 短气者, 多伴有小便不利、 目
眩等证。 如“短气有微饮, 当从小便去之, 苓桂术甘汤主之” (十二); “心下有痰饮, 胸胁支满, 目眩, 苓桂术甘汤主之” (十二);
“水停心下, 甚者则悸, 微者短气” (十二)。 可见本方证当有小便不利、 眩悸。
茯苓戎盐汤为茯苓白术同用, 治“小便不利” (十三)。
猪苓散为茯苓、 白术加猪苓, 治“呕吐而病在膈上, ……思水者” (十七)。 可见茯苓、 猪苓、 泽泻同用, 治小便不利而渴。
加减方: 小柴胡汤、 小青龙汤、 四逆散、 理中丸、 黄芪建中汤、 真武汤
小柴胡汤条下(96)有“若心下悸, 小便不利者, 去黄芩, 加茯苓四两”。 小青龙汤条下(40)有“若小便不利, 少腹满者, 去麻黄,
加茯苓四两”。 四逆散条下(31 8)有“小便不利者, 加茯苓五分”。 理中丸条下(386)有“悸者, 加茯苓二两”。 黄芪建中汤条下(五)
有“腹满者去枣, 加茯苓一两半”。 可见有悸而小便不利时, 加茯苓。 另外, 真武汤条下有“若小便利者, 去茯苓”。 亦证明悸、 小
便不利是使用茯苓的主要指征。
●仲景方根
茯苓甘草: 主治动悸不安。 此配伍甚多, 配桂枝治疗心下悸、 脐下悸等, 配酸枣仁治疗不得眠, 配知母除烦, 配杏仁治短气。
茯苓白术: 主治口渴、 小便不利、 目眩、 心下胀满者。 方如五苓散、 茯苓泽泻汤、 苓桂术甘汤等。 渴甚配泽泻、 猪苓, 悸加桂
枝、 甘草。 参见白术条下。
茯苓半夏: 主治眩悸、 小便不利而恶心呕吐者。 方如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厚朴汤。 参见半夏条下。
茯苓泽泻: 主治口渴而小便不利。 如茯苓泽泻汤治“胃反, 吐而渴, 欲饮水者” (十七); 肾气丸治妇人转胞, 不得溺(二十二)。
猪苓汤、 五苓散治口渴而小便不利。
茯苓猪苓泽泻: 主治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 方如猪苓汤治“脉浮发热, 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者” (223); 五苓散治“脉浮, 小
便不利, 微热消渴者” (71 );“脉浮数, 烦渴者” (72);“汗出而渴者” (73);“中风发热, 六七日不解而烦, 有表里证, 渴欲饮水,
水入则吐者” (74);“痞不解, 其人渴而口燥, 烦, 小便不利者” (1 56);“'霍乱, 头痛发热, 身疼痛, 热多欲饮水者” (386)。 大便
不成形者, 加桂枝、 白术; 尿频尿急尿痛者, 则加滑石、 阿胶、 山栀。
茯苓桂枝甘草: 主治脐下悸、 心下悸、 气从小腹上冲胸、 气冲、 四肢聂聂动、 呕吐等。 方如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桂枝白
术甘草汤、 茯苓甘草汤、 桂苓五味甘草汤、 防己茯苓汤。 参见桂枝条下。
方 名 茯苓用量 主要配伍
小半夏加茯苓汤 3 两 半夏生姜
半夏厚朴汤 4 两 半夏生姜厚朴 苏叶
茯苓泽泻汤 半斤 泽泻白术桂枝甘草 生姜
当归芍药散 4 两 泽泻白术芍药当归 川芎
肾气丸 3 两 泽泻干地黄 薯蓣山茱萸牡丹皮 桂枝 附子
猪苓汤 1 两 泽泻猪苓阿胶滑石
五苓散 1 8 铢 泽泻猪苓桂枝 白术
猪苓散 等分 猪苓白术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半斤 桂枝甘草大枣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4 两 桂枝甘草白术
茯苓甘草汤 2 两 桂枝甘草生姜
防己茯苓汤 6 两 桂枝甘草防己黄芪
桂苓五味甘草汤 4 两 桂枝甘草五味子
●药证发挥
茯苓主治眩悸、 口渴而小便不利者。 眩, 其义有二, 一为眩晕, 指患者出现旋转感、 上下或左右晃动感、 倾斜感、 地动感、 如
坐舟中感等, 多伴有恶心呕吐; 一为幻觉, 因眩古时候又读作 HUAN, 通“幻”, 所以目眩还有视物怪异感、 恐怖感、 恍惚感等,
多伴有惊悸、 多恶梦等。 悸, 指跳动, 如心慌、 心悸、 脐腹动悸、 肌肉跳动等。 眩悸者, 常常伴有心神不安、 多梦易惊、 恍惚健忘
等精神神经症状。
茯苓尚治口渴及小便不利。 其渴感并不严重, 惟口内少津而思饮, 虽饮而不多, 多饮则觉得胸腹胀满而短气。 或口渴与呕吐并
见。 所谓小便不利, 即小便的量、 排尿次数等发生异常, 如小便量少, 尿次减少或小便不畅, 出现尿痛、 尿急等症状, 并可伴有浮
肿。 小便次数不多且量少, 同时大便多溏薄或如水样, 或虽便秘而先干后溏。 患者常见浮肿, 或浮肿貌。
使用茯苓, 可不问体形胖瘦, 但须察舌。 其人舌体多胖大, 边有齿痕, 舌面较湿润, 笔者称之为“茯苓舌”, 胖人舌体大, 固
然多茯苓证, 瘦人见舌体胖大者, 茯苓证更多见。 其舌有齿痕, 舌体胖大伴有浮肿、 腹泻者多为五苓散证、 苓桂术甘汤证; 舌体瘦
小而有齿痕, 伴有腹胀、 失眠、 咽喉异物感者, 多为半夏厚朴汤证。
茯苓证与白术证颇多相似之处, 故仲景使用茯苓多与白术同用。 所不同之处, 白术重在治渴, 而茯苓重在治悸。 故前人称白术
能健脾生津, 而茯苓则能安神利水。
仲景使用茯苓多人复方。 配半夏治眩悸, 配白术治疗口渴, 配猪苓泽泻治疗小便不利, 配桂枝甘草治疗脐下悸。
仲景使用茯苓, 汤剂量较大, 尤其是用于悸、 口渴吐水以及四肢肿等, 如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用至半斤, 茯苓泽泻汤也用至半
斤, 防己茯苓汤则用至 6 两。 而用于散剂, 则用量甚小。
●常用配方
①茯苓 9g 半夏 25g 生姜 24 片(《金匮要略》 小半夏加茯苓汤)
应用: 精神神经疾病、 消化道疾病、 内耳眩晕见呕吐清水而眩悸者多用之。
②茯苓 1 2g 桂枝 9g 白术 9g 甘草 6g(《伤寒论》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应用: 以眩悸为特征的疾病, 如眩晕症、 心脏病、 心律失常、 神经症、 眼疾等。 苓桂术甘汤证有发作无定时, 时好时坏的特征,
即发作时各种症状甚剧, 来势颇猛, 但去后则相安无事, 精神刺激、 身心疲惫常常是诱发本证的诱因。 如伴有呕吐者, 可配小半夏
加茯苓汤。
③茯苓 1 8g 白术 1 8g 猪苓 1 8g 泽泻 30g 桂枝 1 2g(《伤寒论》 五苓散) 应用: 见白术条下。
④茯苓 20g 泽泻 1 2g 猪苓 1 5g 白术 1 2g 肉桂 5g 滑石 1 2g 甘草 3g 石膏 1 5g 寒水石 1 5g(《宣明论方》 桂苓甘露饮)
应用: 本方是五苓散加味方。 可用于头痛、 烦渴、 汗出而小便不利黄短者。 发热性疾病、 夏天感冒、 中暑等常用。 寒水石临床
不常用, 可去。
⑤半夏 25g 厚朴 9g 茯苓 1 2g 苏叶 6g 生姜 1 5 片(《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
应用: 见半夏条下。
滑石
滑石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的块状体。 《神农本草经》 谓滑石主“身热泄脾, 女子乳难, 癃闭, 利小便, 荡胃中积聚寒热, 益
精气” 。 《伤寒论》 入 1 方次, 《金匮要略》 人 6 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 味): 蒲灰散、 滑石白鱼散、 百合滑石散
蒲灰散治“小便不利” (十三)。
滑石白鱼散中乱发不入药, 故可作最简方考, 其主治亦为“小便不利” (十三)。
百合滑石散治“百合病变发热者” (十三), 其主治不明。 根据《金匮要略》 原文, 百合病表现复杂, “意欲食复不能食, 常
默默, 欲卧不能卧, 欲行不能行, 饮食或有美时, 或有不用闻食臭时, 如寒无寒, 如热无热, 口苦, 小便赤, ……” (十三), 其
中“小便赤” 一证为客观指征。
最大量方(3 两): 滑石代赭汤
滑石代赭汤治“百合病下之后者” (二)。 其考与百合滑石散同。 风引汤中滑石虽用 6 两, 但实际应用易汤为散, 故不作最大
量方论。
加减方: 当归贝母苦参丸
当归贝母苦参丸治“妊娠小便难, 饮食如故” , 其条下有“男子加滑石半两” (二十)。
其他方: 猪苓汤 猪苓汤治“脉浮发热, 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者, , (223)。
方 名 滑石用量 主要配伍
蒲灰散 3 分 蒲灰
滑石白鱼散 2 分 白鱼乱发
百合滑石散 3 两 百合
滑石代赭汤 3 两 百合代赭石
风引汤 6 两 大黄 干姜龙骨 桂枝甘草牡蛎寒水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
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 半两 当归贝母苦参
猪苓汤 1 两 猪苓茯苓泽泻阿胶
●药证发挥
滑石主治小便不利而赤者, 即小便不爽、 量少、 涩痛, 尿色黄或深黄。《圣济总录》 以单昧滑石治热淋, 小便赤涩热痛;《广
利方》 以单味滑石治小便淋结, 脐下兼痛;《产乳集验方》 以单味滑石治小便不通。《伤寒标本》 以滑石、 甘草治身热吐痢泄泻、
下痢赤白、 癃闭、 石淋以及烦热心躁、 腹胀痛闷、 口疮、 牙齿疳蚀、 中暑、 伤寒、 疫疠等病症。 近代名医张锡纯说:“因热小便不
利者, 滑石最为要药”, 其常用滑石与生山药煎汤, 治发热、 泄泻以致小便不利黄短者(《医学衷中参西录》 )。
●常用配方
①滑石 1 8g 甘草 3g(《伤寒标本》 六一散)
应用: 本方是通淋利尿方。 泌尿系感染、 泌尿道结石、 暑天的发热性疾病见小便黄赤涩痛者多用之。 加薄荷, 为鸡苏散,
治发热头昏头痛者; 加青黛, 为碧玉散, 治心烦出血者; 加干姜, 为温六散, 治大便如水, 舌苔白者。 笔者治疗泌尿道感染, 多
用六一散加山栀、 连翘、 黄柏, 能较快消除尿路刺激症状。
②滑石 1 5g 猪苓 1 5g 茯苓 1 5g 泽泻 1 5g 阿胶 1 5g(《伤寒论》 猪苓汤)
应用: 小便不利、 涩痛、 尿血而渴欲饮水者。 参见猪苓条下。
③茯苓 20g 泽泻 1 2g 猪苓 1 5g 白术 lgg 肉桂 5g 滑石 1 2g 甘草 3g 石膏 1 5g 寒水石 1 5g(《宣明论方》 桂苓甘露饮)
应用: 本方是五苓散加味方。 参见茯苓条下。
防己
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汉防己)或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木防己)等的根。 汉防己主产于安徽、 浙江、 江西、 湖北等地, 旧时
多集散于汉口。 因药材质坚体重, 粉性较大, 故有粉防己之称。 木防己主产于广西、 广东等地, 故又称广防己。《神农本草经》 谓
防己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 除邪, 利大小便”。《金匮要略》 入 6 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3 两): 防己茯苓汤
防己茯苓汤治“皮水为病, 四肢肿, 水气在皮肤中, 四肢聂聂动者” (二十四)。《金匮要略》 谓:“皮水. 其脉亦浮, 外证跗肿,
按之没指”。 可见以浮肿为主证。
最简方(4 味): 防己黄芪汤、 己椒苈黄丸
防己黄芪汤治“脉浮, 身重, 汗出恶风者’ ’ (二);''腰以下当肿及阴, 难以屈伸” (十四)。 身重, 为体内有水, 其人多肿; 难
以屈伸, 为腰以下浮肿的缘故。
己椒苈黄丸治“腹满, 口舌干燥, 此肠间有水气, , (十二), 防己证不明。 其他方: 防己地黄汤 防己地黄汤主治“病如狂
状, 妄行, 独语不休, 无寒热, 其脉浮” (五), 防己证亦不明。
附: 木防己:
木防己汤主治“膈间支饮, 其人喘满, 心下痞坚, 面色黧黑, 其脉沉紧, 得之数十日 , 医吐下之不愈” (十二)。 木防己证不明。
●仲景方根
防己黄芪白术: 主治口渴多汗而浮肿者, 方如防己黄芪汤。
防己桂枝: 主治浮肿。 方如防己茯苓汤、 防己地黄汤、 木防己汤。
方 名 防己用量 主要配伍
防己黄芪汤 1 两 1 分 黄芪白术甘草
防己茯苓汤 3 两 黄芪桂枝茯苓 甘草
防己地黄汤 1 分 桂枝地黄防风 甘草
己椒苈黄丸 1 两 椒目大黄葶苈子
木防己汤 3 两 石膏桂枝人参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 2 两 桂枝芒硝人参 茯苓
●药证发挥
防己主治下肢浮肿。 其肿多为按之如泥, 并可伴有腰痛腰重、 膝关节疼痛或活动不利、 身体困重乃至腹满、 喘促等证。
浮肿如为一身悉肿, 则多为麻黄证, 方如越婢汤证或麻黄加术汤证; 如独足肿, 多有足屈伸不利, 为芍药证, 方如芍药甘草汤。
两下肢浮肿, 则多为防己证, 方如防己黄芪汤、 防己茯苓汤等。
防己与泽泻都可治疗浮肿、 小便不利, 但泽泻治眩冒, 防己治关节疼痛, 主治有上下之别。 防己与黄芪均可治疗浮肿, 两者常
配合使用, 其区别在于, 黄芪治汗出而肿, 范围较广, 防己主治面较窄, 仅为下肢肿而关节疼痛。
传统上认为汉防己治水, 多用于浮肿; 木防己治风, 多用于关节痛。 传统认为防己苦寒, 不宜大量使用。 近来发现马兜铃科植
物的广防已有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可能。
●常用配方
①防己 1 2g 黄芪 1 5~30g 白术 1 2g 甘草 3g(《金匮要略》 防己黄芪汤)
应用: 关节疼痛、 下肢浮肿、 口渴、 汗出而黄肿者。 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 关节病、 糖尿病、 肾病、 浮肿多用之。
②防己 1 2g 黄柏 1 0g 苍术 1 2g 牛膝 20g(《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四妙丸)
应用: 两足浮肿麻木, 下肢痿弱, 身热黄汗、 小便不利而黄赤者。 关节炎、 皮肤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多用之。
泽泻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 主产于福建、 四川、 江西、 贵州、 云南等地, 产于福建、 江西者称福泽泻或建泽泻, 其个大,
圆形而光滑, 奉为道地药材。《神农本草经》 谓泽泻主“风寒湿痹, 乳难, 消水, 养五脏, 益气力, 肥健”。《伤寒论》 人 3 方次,
《金匮要略》 人 7 方次。
●原文考证
泽泻汤治“心下有支饮, 其人苦冒眩” (十二)。 冒, 指若布蒙蔽; 眩, 指眼花目不明。 冒眩, 即头目眩晕冒明, 眼前发黑不能
站立。 又根据“咳逆倚息. 气短不得卧, 其形如肿, 谓之支饮”“水停心下, 甚者则悸. 微者短气” (十二)的原文, 可见泽泻汤证
除冒眩以外, 当有浮肿、 心悸、 身体困重、 气短等证。
“伤寒, 汗出而渴者, 五苓散主之; 不渴者, 茯苓甘草汤主之” (73)。 五苓散有白术、 泽泻、 桂枝、 茯苓、 猪苓, 茯苓甘草汤
为桂枝、 茯苓、 甘草、 生姜。 两方的差别, 就在白术、 泽泻上, 两方均能治疗汗出, 但区别是在渴与不渴上。 按方证相应的原则,
则泽泻汤证当有口渴。
茯苓泽泻汤治“胃反, 吐而渴, 欲饮水者” (十七)。 因本方为泽泻汤加茯苓甘草汤, 则本方证除有渴欲饮水之外, 当有泽泻汤
的“苦冒眩” (十二); 以及茯苓甘草汤的“汗出, 厥而心下悸” (356)等。
牡蛎泽泻散治“大病差后, 从腰以下有水气者” (395)。
肾气丸治妇人转胞, 不得溺(二十二)。
●仲景方根
泽泻白术: 主治冒眩、 身重、 口渴而小便不利, 方如泽泻汤。 如口渴、 动悸者, 合茯苓、 桂枝同用, 方如茯苓泽泻汤、 五苓散。
腹痛者, 配当归、 芍药、 川芎, 方如当归芍药散。
泽泻茯苓: 主治口渴而小便不利。 如茯苓泽泻汤、 肾气丸、 猪苓汤、 五苓散。 参见茯苓条下。
泽泻茯苓猪苓: 主治渴欲饮水而小便不利。 方如猪苓汤、 五苓散。 参见茯苓条下。
方 名 泽泻用量 主要配伍
泽泻汤 5 两 白术
当归芍药散 半斤 白术茯苓当归 芍药 川芎
茯苓泽泻汤 4 两 白术茯苓甘草 桂枝 生姜
猪苓汤 1 两 茯苓猪苓滑石 阿胶
五苓散 1 两 6 铢 茯苓猪苓桂枝 白术
肾气丸 3 两 茯苓干地黄薯蓣 山茱萸 牡丹皮 桂枝 附子
牡蛎泽泻散 等分 牡蛎蜀漆葶苈子 商陆根 海藻 栝楼根
●药证发挥
泽泻主治冒眩而口渴、 小便不利者。 冒, 为帽的古字, 有戴、 覆、 盖、 罩、 蒙等意义在内。 眩冒, 即头晕目眩, 并觉有帽在头,
有重压感、 沉重感, 也有如物蒙罩, 眼前发黑等。 口渴, 即有渴感, 但不能多饮水, 或只能饮热水, 否则, 上腹部发胀。 小便不利,
为小便量少, 患者多见面目虚浮, 或下肢浮肿。 其人面色多黄黯, 肌肉松软, 体形肥胖, 动则气短。 其舌体多偏大, 质淡红。
仲景用泽泻, 多与白术、 茯苓、 猪苓合用, 主治小便不利。 四药的区别在于: 泽泻主冒眩, 白术主渴, 茯苓主悸, 猪苓主淋。
泽泻配白术主治眩冒而渴, 配茯苓治冒眩而悸, 配茯苓猪苓治小便不利、 眩悸而渴。
●常用配方
①泽泻 60g 白术 30g(《金匮要略》 泽泻汤)
应用: 高脂血症、 肥胖、 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等见浮肿者。 一般配合复方, 如果单独使用, 剂量还应加大。
②泽泻 9g 茯苓 9g 丹皮 9g 山萸肉 1 2g 山药 1 2g 地黄 24g 附子 3g 肉桂 3g(《金匮要略》 肾气丸)
应用: 本方是温阳利水剂, 适用于浮肿久治不愈者。 慢性'肾炎、 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等多用之。 方中剂量为改丸为汤
的用量。
猪苓
猪苓为多孔科植物猪苓的干燥菌核, 产地较多, 以陕西产者质量较佳。《神农本草经》 谓猪苓“主痃疟, 解毒, 蛊疰不祥, 利
水道”。《伤寒论》 人 2 方次,《金匮要略》 人 3 方次。
●原文考证
猪苓汤治“阳明病, 脉浮而紧, 咽燥, 口苦, 腹满而喘, 发热汗出, 不恶寒反恶热, 身重。 ……若渴欲饮水, 口干舌燥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若脉浮发热, 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者, 猪苓汤主之” (223 条);“少阴病, 下利六七日, 咳而呕渴, 心烦不得
眠者” (31 9 条)。 从《伤寒论》 原文来看, 猪苓汤主治与白虎加人参汤证极为相似, 两者皆有渴欲饮水、 不恶寒反恶热, 身重腹
满、 口苦咽燥等证, 但临床上两方证的区别相当大。 白虎加人参汤证为“口干舌燥”, 猪苓汤证为“小便不利”。 前者是津液不足,
后者是水湿内蓄, 性质相反, 不可误用。 此外, 仲景有“阳明病, 汗出多而渴者, 不可与猪苓汤” (224 条)的说法, 阳明病的外
证为“身热, 汗自出, 不恶寒反恶热” (1 83 条), 由此可见, 身热、 汗出少或无汗而渴、 小便不利者, 可使用猪苓汤。
猪苓散治“呕吐而病在膈上, ……思水者”。 思水, 即口渴。
五苓散治“脉浮, 小便不利, 微热, 消渴者” (71 条);“伤寒, 汗出而渴者” (73 条);“发汗已, 脉浮数, 烦渴者” (72 条);
“中风, 发热六七日, 不解而烦, 有表里证, 渴欲饮水” (74 条);“心下痞, 与泻心汤, 痞不解, 其人渴而口燥烦, 小便不利者”
(1 56 条)。 以上 5 条, 口渴者五, 发热者三(伤寒也属发热之列), 脉浮者二, 汗出者二, 小便不利者二。 则可见口渴发热、 汗出、
小便不利是五苓散的主治。
猪苓与茯苓均主治口渴而小便不利, 其区别在于, 茯苓治眩悸, 猪苓治热淋。
●仲景方根
猪苓茯苓: 主治小便不利。 方如猪苓汤、 猪苓散、 五苓散。
茯苓猪苓泽泻: 主治小便不利, 渴欲饮水者。 参见茯苓条下。
方名 猪苓用量 主要配伍
猪苓汤 1 两 茯苓泽泻阿胶滑石
猪苓散 等分 茯苓白术
五苓散 1 8 铢 茯苓泽泻桂枝 白术
●药证发挥
猪苓主治小便不利者。 小便量少, 次数或多或少, 颜色或浓或淡, 大多伴有排尿涩痛, 或排不爽等不适感。 这种病证, 亦称
为“淋”。 后世《小品方》 用单味猪苓治子淋,《子母秘录》 用单味猪苓治妊娠从脚上至腹肿, 小便不利, 微渴引饮。 可见猪苓主
治的小便不利, 多有浮肿及小便淋痛。
仲景猪苓方仅三方, 三方均有猪苓、 茯苓, 主治小便不利。 茯苓配伍面较广, 可与黄芪、 白术、 桂枝、 附子、 半夏、 厚朴、
柴胡、 猪苓、 泽泻、 人参、 甘草、 干姜、 芍药等药物同用, 可治眩悸、 下利; 但猪苓配伍面窄, 仅与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
桂枝、 白术同用, 多用于治疗小便不利。
猪苓治发热、 小便不利而黄短, 多配滑石; 尿血配阿胶; 口渴、 小便不利, 配茯苓、 泽泻。
●常用配方
①猪苓 1 5g 茯苓 1 5g 泽泻 1 5g 滑石 1 5g 阿胶 1 5g(《伤寒论》 猪苓汤)
应用: 本方主治小便不利、 涩痛、 尿血而渴欲饮水者。 现多用于治疗急慢性膀胱炎、 肾盂肾炎、 肾盂积水、 泌尿道结石、 前
列腺炎、 阴道炎、 宫颈糜烂等。 也可用于特发性水肿、 急性肠炎、 尿崩症等。 对尿液黄、 带下色黄者, 应加山栀子、 黄柏、 连翘
等。
②白术 1 8g 茯苓 1 8g 猪苓 1 8g 泽泻 30g 桂枝 1 2g(《伤寒论》 五苓散)
应用: 本方多用于口渴、 腹泻、 头晕、 浮肿者。 方中剂量为改散为汤的用量。 参见白术条下。
广告
黄精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千万要记住这几个方法
广告
黄精补肾?不够硬大?老师亲自调理方,让你做"粗"汉
广告
找中药材黄精市场价,上阿里巴巴
免费试读结束,请下载文档继续阅读,剩余 25 页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合作第三方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页数说明:当前展示页数为360文库重新排版后结果,以实际页数为准,下载后文档内容均可修改。
1/10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广告
黄精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千万要记住这几个方法 黄精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宫廷御丹,强身黄精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不伤肾,气血足,虎虎生威,男人重获新生,更持久,不...
黄精补肾?不够硬大?老师亲自调理方,让你做"粗"汉 黄精补肾?简单实用变大快硬办法,10年终于改善!让我快速摆脱"软短",男人必看大显雄风,限22岁以上男性
找中药材黄精市场价,上阿里巴巴
中药材黄精市场价从原料,生产,加工一系列服务.找阿里巴巴,全球领先采购批发平台!
为您推荐
岳美中医话集春泽汤
黄煌十大类方
陈慎吾医案
黄煌经方100首
张步桃教你开药方
岳美中医话集
经方方证
四神煎治病医案汇集
胡希恕打败刘渡舟
药证与经方
施今墨医案验方合编
经方方证证侯表
热门文档推荐
社区文化节策划大赛范本5分4页
山东省济宁市石桥中学2021年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5分9页
优化营商环境店小二服务方案5分4页
2022-2023年铁路职员辞职报告例文5分6页
©2023 so.com 津公网安备12011602001439号津ICP备20006251号-4工商营业执照隐私管理常见问题用户协议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最喜欢用的方剂(1~ 45)
吴门验方(吴雄志验方)
中医手抄笔记(4)(印)
【夏仲方:妇科方】
常用方剂
中医内科课堂的主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