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临症之“疮痈肠痈浸淫病”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大家好,欢迎新朋友,正值节日间上新课,希望没有打扰大家休息,学好经典是要随时随刻过脑子,身体可以放假,脑子可不能休息。上篇“呕吐哕下利”的最后几条讲下利病的热症,由于上焦火热之邪顺经传入大肠,导致下利便脓血,本篇接着下利热症继续讲热郁腐肉,肉腐生痈所致“疮痈肠痈浸淫”等症。先看原文:

原文: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注:本条论述痈症形成的病机,脉浮数为阳热之脉,应当发热,却反恶寒,仿若有痛处,因阳热郁滞于内而不能散发,郁久生热,热盛腐肉,肉腐成痈。《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臃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根据经文所述,五脏藏精化气为阳,五脏精气养神,五脏精气外出六腑经脉,行于皮下腠理,资养筋脉,阳气随气机开阖,从内而外,从外入里,如果开阖失调,阳气卫外不固,寒气侵袭,营气运行失调,郁滞化热,热郁生脓而发痈。

原文: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注:寒气侵袭经络,寒气化为热,郁而热盛,热盛则腐肉,肉腐而生痈。如《玉版》所述:“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阴阳不通,两热相博,乃化为脓。”营郁化热而成痈疽。又《灵枢·痈疽》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此段经文进一步说明,痈脓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寒邪侵袭,入里化热,热盛腐肉成脓。

原文: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薏苡附子败酱散方: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败酱(五分)右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

注:本条论述肠痈在腹内的证治。此痈脓在肠间不在肠中,因此称之“肠痈之为病”,病在气分,气布皮下,所以其身甲错,腹皮急。又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说明寒气郁滞,化热生脓而尚未入经脉。方用薏苡附子

败酱散,薏苡仁又名解蠡、赣米,解蠡有解散的意思,赣米是说其坚硬的质地,五行属金,具有金质可破坚,气凉燥可清热,在这里破痈祛脓,清利湿热。附子启少阴之生阳,主运行气血,祛寒解郁。败酱草性味苦平,叶成酱紫色,应天之寒气,凝水降为雨,因其陈降之色,可入腐败肌肉中而清之。

原文: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大黄牡丹汤方:大黄(四两)牡丹(一两) 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 芒硝(三合)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注:本条论述痈脓在肠,称为“肠痈者”,与上条“肠痈之为病”不同,上条病在气分,本条病在经脉。本症类似今天的化脓性阑尾炎,症见右侧少腹肿,按之痛;因为不在气分,所以小便自调;脉迟紧,热郁尚未腐肉成脓,可以用下法,有可能出血;如果脉洪数,热郁肉腐生脓,不能用下法,当以行脉中之气血为主要方法,方用大黄牡丹汤。大黄荡涤肠中热邪,丹皮凉血活血,皆为主药清肠中之热,解脉中之瘀。桃仁助丹皮破瘀,加冬瓜仁排脓,芒硝助大黄散肠中热结。

原文:问曰:寸口脉浮微而涩,然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云何?答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

注:《灵枢·营卫生会》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寸口脉浮微是阳虚,脉涩是血虚,阳气虚则汗出,汗出而亡血,如果不汗出,依然亡血,是因为金疮导致亡血。

原文: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  王不留行散方: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蒴藋细叶(十分,七月七日采)桑东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 甘草(十八分)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者,去汗) 黄芩(二分) 干姜(二分)芍药(二分) 厚朴(二分)右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东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干百日。

注:本条承上文,介绍金疮的治疗方法,主药王不留行,药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因此得名,血中之气药,行气活血治疗金疮。

原文: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人口者不可治。

注:从内而外可治,从外而内不可治。

原文: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注:浸淫疮治疗方法,黄连粉局部外服清热解毒,今天临床中医外科的常用药。

本篇是中医外科的经典,最为熟知的是大黄牡丹汤治疗肠痈,今天广泛应用于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薏苡附子败酱散也是临床常用方剂,治疗肠道感染性疾病基础方,另外还有关于痈症的形成机制与《内经》理论同出一辙。大家如果对《内经》篇章顺序比较熟悉的话,会发现《灵枢经》的第八十一篇是“痈疽篇”,为什么把它作为最后一篇呢?本篇与第一篇相呼应,人之血气流行,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昼夜环转无端,第一篇《九针十二原》是古人根据天人相应理论,立九针之法,以治未病。气血之行如有一息不运,则留滞而为痈为痹,若积久而成痈疽。好了今天就到这了,下次我们讲新篇,谢谢大家。(喜欢中医经典的朋友加我微信“z1328866785”朱燕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匮要略方论》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陈慎吾讲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治第十八
《金匮要略》卷十八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
周末分享:金匮要略释义与方解(35)
翟竹亭及其《湖岳村叟医案》(十一)下
卷中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