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民公社被撤销的背景
人民公社,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是个失败的制度。它违背客观的经济规律,把农民强制性地集中起来搞生产,管理又跟不上。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发展带来非常消极的后果,它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人口从几万到十几万,公有化程度高,权力过分集中,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生产中没有责任制,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这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常常感到不公平,例如为什么大家出工,他一天记工十分,我却是九分?为什么他家劳力少,工分少,但却因为孩子多分粮多?为什么他做的是轻松的活我却干重活?农民最不满意的是有些家庭,辛辛苦苦地做了一年,到分红时发现,一分钱都没有,这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出工不出力是当年生产队的一个通病。集体化带给农民的另外一个不好的地方是农民被迫打二份工,早上农民五点钟就起来,给自己的自留地干活,到了八点钟,正式集体出工,晚上六点左右收工,回到家里,不是休息吃饭,而是又去自留地忙活去了,一般都要做到晚上八点种才回家吃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联产承包后,一个最让农民高兴的事就是农民工作轻松起来,早上可以睡晚一点了,晚上也不用加班搞自留地了。因为自留地和责任田合为一起了。联产承包后,一般只需要白天去干活就可以了。过去,在生产队,基本上是一年到头天天开工,生产队的活总是做不完,现在农忙时就拼一下,农闲时都不用干活了,在家里休息,或者做点一副业补贴家里。一年在家休息时间比起在生产队时期多出二、三个月,农民外出打工,也不用队里批准,这样就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力。由于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因此各种各样的特色农产品和土特产品和手工产品也大量出产,传统的工艺美术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南方水稻区,实行分田到户后,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过去种高产稻米多,分田后种的稻米却是口感好,味道好,深受市场欢迎的低产量的优质稻米。什么丝苗米啦,猫牙米啦,马坝油尖米啦都出来了,过去在粮管所是见不到这些优质大米的。过去生产队以种粮为主,现在农户种什么以市场需求为主。各种品种繁多的农产品和水产品充斥市场。1978—1984年中国农产品产值以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42.23%,其中46.89%归功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集体耕作制度的体制改革。1977年,全国棉花总产量为205万吨,到了1987年,总产量达到425万吨,十年间产量增加了一倍。大量的布料堆积成山卖不出去,过去的买布难变成了卖布难。2013年,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高达700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四千亿元,这些出口的农产品绝大部分是家庭农户生产出来的。如果不是分田到户,按当年人民公社的制度,不可能生产出这么多的农产品出口。根据统计局数据计算,2013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为61.5公斤,鱼类消费量为26公斤,禽蛋消费量为21公斤,牛奶消费量为26公斤。与之参照的韩国国民人均肉类消费量为43.7公斤(2012年),日本29.2公斤(2011年)。我们的国民肉类人均消费量已经超过日韩的水平。我们的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民公社应该是拍脑袋的一项决策,出发点是好的,表面上看来也有很多的优越性,但由于没有它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没有经过实践就匆忙上马,结果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很大的灾难,人民公社制度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最终不得不淘汰它,撤去公社重新设区。作为后人,我们要牢记一点,在涉及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大决策上,一定要慎重,要做深入的可行性研究,不能再有类似的拍脑袋行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产队
1978年人民公社劳作的最后影像
我所经历的生产队时期
乡村往事漫忆(7):1961年国家为稳农三''箭''齐发,精中''靶心''
散文||挣“工分”的岁月
从人民公社到包产到户看我国农村生产的发展与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