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董生活随笔112】天光云影共徘徊————读包利民《半亩云》有感

天光云影共徘徊

                           ——读包利民《半亩云》有感

文/董问博

《半亩云》是包先生写的一本书,但是这里,我所品读的是先生的同题散文。文章从悠然漫步写起,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却把我们拉进了黑土地构建的乡村。远观星星点点的村落,耳听似有若无的犬吠鸡啼,静谧悠远;近看园中果蔬肆意生长,伴着孩童天真欢快的笑声,活力无穷。这份盛夏的光阴,不仅感染着“我”,也感染了每一个和此文邂逅的人。

随着“我”驻足于栅栏外,听孩子们碎语闲谈,孩童们关注的兴趣点亦是我们好奇之种种。待到“我”好意提醒天将下雨,一个女孩儿却很老到地说出“半亩云”不会带雨,并且讲述如何求证“半亩云”的故事。第二次走访菜园池塘,邂逅女孩儿,此时,没有其他孩童相伴,全无先前热闹场景,但就在她的对话中,“我”为前次好奇之事寻得了答案。通过笑谈“半亩云”得到了“耕云种月”的内涵。第三次再寻故地,菜园池塘还在,小女孩似乎已经搬走了,淡淡的失落充盈着“我”的内心,也引起了读者无尽的遐思。

其实文章写的只是简单的与人邂逅,和人畅谈,后复又分离的故事,谈的内容也无非是信口而说,随感而发。小女孩仅仅是“我”生命中的“过客”,并没有留下名姓,并没有留下行踪。但就是“我”生命中划过的一瞬,就是随口而出的类似戏谑之语的“半亩云”,却沾湿了记忆,沉淀于光阴。

“半亩云”代表着小女孩的人生态度。文中有几个细节需要关注:初见小女孩,她坐在一把小椅子上,后椅子被其他孩子抬起;再次邂逅之时,小女孩坐着轮椅。我们由此可以肯定,她有腿疾,无法走路,更无法奔跑。就是这么一个有缺憾的女孩,却能满脸自信,面带阳光,生性乐观,笑意迎人。她能很投入地和孩子们共话桑麻,也很耐心地给“我”讲解“半亩云”的来历,亦能和“我”热火聊天,解释我所感兴趣的农事,在听得“耕云种月”一词时面露惊喜的眸光,是那么真那么纯。透过女孩儿不幸的人生遭际,我们深受感动的是她的那份乐观和坚强。

笑,充盈着“我”与小女孩的两次会面中。第一次,笑声“翻越篱笆”“流进耳朵”,第二次,笑声“掠过水面”“惊起精灵”。很难想到,这笑语盈盈的背后,女孩儿坚忍着怎样的病痛折磨。女孩儿的人生态度感染着“我”,以至于想要再遇见她。

“半亩云”是“我”潜藏心底的那份美好。这片并不大的半亩云,是不是那个小女孩的象征?飘忽在池塘上空,终究没有滴下雨来,是不是也如小女孩坚忍乐观的精神。总之,小女孩所带给“我”的那份生命中的美好和感动,弥漫涤荡在我的心底。

散去花开流年,路过夕阳落幕,那些生命中不经意“走散”的人,只能随光阴的流逝而渐行渐远。第三次寻而不遇,唯有池塘菜地,记录着那些过往的美好。此时有淡淡的怅然若失之情,但不能淡然的是曾经的阙阙故事,是那份最凝重、最美好、最隽永的温馨。

红尘浅遇,已然穿过星星鬓发,散尽天涯。抬眼观云,思绪飘飞,“半亩云”和它的故事,定会沉淀于深深的流年。

【附】

包利民先生《半亩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书有感(朱熹)
朱熹《观书有感》:持续不断地学习
宋诗中最有哲理的一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却值得一读再读
劝学诗二首:朱熹《观书有感》、胡翰《示项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 朱熹《观书有感》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