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限价令之下,月饼老字号出手了!| 锐观察
userphoto

2022.09.09 江苏

关注
中秋的月亮还是圆,月饼却“瘦”了。
2022年,似乎是月饼“整顿年”,也是口味和产品的回归年。在限制包装、限制价格、多地落实检查的氛围下,老字号们克制的市场势能,终于得到了被动爆发,行业语境从创新力转向产品力,一个互拼“内功”的时代来了。
消费场景也在剧烈延伸。送礼之余,“日常化食用”在今年创下格外亮眼的数据,这对瞄准全年市场周期、擅长平滑完成营收的老字号而言,将成为一种利好趋势。
然而,月饼“限价令”也如巨石,激起了市场新象,也对过度依赖“中秋营销”的品牌,造成了一定增长打击,市面上陆续有了乱象。“快递刺客”、“加价升级版礼盒”、“新锐势力的瓦解”等等,既让人们看到商者的贪婪,也感受到盈利模式的畸形:是基于玩法而活着,还是让玩法仅归于玩法?这或许是今天月饼市场的重要设问。
面对这场月饼整顿,老字号们是如何应变接招的?一贯给人守旧、滞后、不妥协印象的它们,在今年是否能放下身段,主动创造变化?在今年中秋的营销舞台上,能反馈出市场怎样的走向,未来的月饼战场上,哪种类型的商者牌面更大?
种种答案,都潜藏在刚过去的8月,也就是月饼市场的白热交战期。
老字号的“被动”增长
今年中上旬,月饼“限价令”硬核落地。
6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明确从8月15日起,对单价超500元的盒装月饼进行监管,2年内如有需要,将立即对经营者展开成本调查——500元由此被视为红线。
“限价令”的一纸下发,让全国各地的月饼价格,得到急速冷却。
如在北京朝阳区8月中旬,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展开到店检查,某京客隆分店在售的盒装月饼礼盒,价格浮动在98元至388元,该店相关员工称:“与往年比价格有所降低”,随后在威斯汀大饭店某分店内,也仅发现两款标价298元、398元的产品。
执法人员前往门店检查月饼礼盒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潇湘晨报》记者在8月末前往宁波各商超调研发现,几款外包装仍显名贵的月饼,价格只在百元上下,而一款当地闻名的宁海手工月饼,每桶价格不超过60元。电商渠道上,也同样一片肃清,带有高档礼盒定位的月饼,价格都默契的卡位于500元以下(包含折后低于500元者)。
商家默契卡位500元最终售价
价格被设置了上限,将成为市场变革的触发条件。
500元的红线,让月饼在固定的价格区间内,开始了性价比竞争的时代。这意味着,未来所有的新老品牌,都被搁置在同一个“溢价空间”内,可以供自己支配的变量,将逐渐变成产品创新和优化等方面,这对擅长玩跨界、做溢价,但产品力积累不足的品牌,可能并不太友好。
宁波麦德龙某门店的总经理近期对外表示:近几年,月饼售价都不会超过300元,在环保节俭的提倡下,以前的豪华月饼没有市场了。目前,我们大部分订单,属于单位福利品,大家更注重性价比。
一家知名的区域月饼品牌荃盛食品,其生产负责人对今年的市场分析为:受疫情和酷暑的影响,整体形势不太乐观。但新规的出台将让企业更加规范,产品质量的权重将比包装更大,这是一个练好内功的机会。
一些制作月饼礼盒的五星级酒店,也早在2022年上旬,也即月饼相关“瘦身令”出台时,向全国分店同步了种种新规,并明令“严格遵守”“不再做豪华礼盒”。
实际上,月饼被过度营销的历史起点,正是2000年前后,部分高档酒店推出的中秋礼盒(溢价、搭售、高贵材质包装等问题的诞生点),但现在22年过去,这些高价收割者反而进入“静默期”。
与之对应的,是老字号们的越发光鲜。首先他们的销售生命力,几乎贯穿全年,并不会过分依赖中秋,充分的品牌资产和老客,可以支撑他们平价平滑增长,同时还可基于独家制作工艺,持续强化性价比,与未来的市场态势有天然融合度。所以,即便“限价令”会对中秋季的销售额,产生一定的阻力,但老字号们不会过分惊慌。
而且消费者对待月饼的态度,也在发生巨大转变。
据京东发布的《2022中秋消费趋势报告》统计,21年20至2022年(截至7月)的月饼销售走势中,2022年的月饼消费,带有更鲜明的“日常化”标签,尤其在2月、6月、7月,出现了连续的销售高峰;月饼身上“点心”“特产”等标签得到追捧,日常食用比例提升明显。
由Global Info Research发布的《2022年月饼行业发展趋势》也表明,80.9%的消费者购买月饼用于和家人分享或自己吃,其次是顺应节日氛围和送礼的消费者,分别占64.3%和60.4%。当消费者把月饼当成某种零食,就为高频消费和精细化抉择,埋下了伏笔。
与上述互成论证的,还有近年来的一些消费者反馈。
小红书上一位博主曾感叹:“这款云腿月饼,是朋友从云南当特产带回的,吃完我马上自己复购了”——这说明,带有传统技艺、特产身份的产品,在接下来的市场博弈中,将占有更大的基因优势。一名京东商城的消费者称:“我购买了港式月饼,平时和家人基本把月饼视为点心和甜品”——他讨论的是某个品类(港式月饼),而不是包装联名产品,这凸显着礼盒市场之外,日常食用消费的市场潜力。
日常食用比例上升、对产品力越发看重...种种消费趋势所带来的市场效应,在今年的各地店头能够一窥。
以甜点市场一向火爆、高频的上海为例,老字号月饼的市场风靡,能为日常食用风潮提供一些佐证。今年9月初,根据《中国新闻网》实地调研,向来是排队重灾区的几家上海老字号,在中秋节加持下,更是频现“百米排队”现象。在大众点评上,一名近日刚买到上海老字号“龙华净素”月饼的女士反馈:“今年排了两个多小时队,终于买到了现烤月饼!”
她提及的“龙华净素”月饼,属于上海市级非遗技艺之一,产品带有受众熟知的“千层酥皮”“现烤”等特点,在品牌自己的宣传口径中,他们的产品由老师傅制作,讲求手工提供的韧性和温度。
而反观一些擅长单季销售爆发的月饼礼盒,手工、现烤、千层酥皮,几乎是难以弥补的产品力。
在消费者选择的层面,擅长传统产品的老字号,也等来东风。在京东平台公布的8月数据中,其卖出了100多种不同口味的月饼,但带有传统基因的广式月饼,仍然摘得销冠。在销量TOP5的排位中,蛋黄莲蓉、流心奶黄、五仁、黑芝麻、豆沙既是霸榜者,也有漂亮的环比数据,增长分别达到37倍、68倍、10倍、9倍、4倍。传统味道仍是席卷市场的主流。
但今天的光鲜背后,对应的是曾经的份额被抢夺,尤其是新锐势力迅猛上线的那些年。1935年成立的广州酒家月饼,年2020上半年营收同比下跌82%,除了有疫情冲击,他还要面对瑞幸月饼、喜茶月饼、肯德基月饼等乱入的跨界产品。
不过,今年广州酒家应该能松一口气,很多跨界掠夺者,都在整顿面前,发生了变故。
玩法还是活法?
新生代和老字号,最主要的差别是:前者将玩法作为重要的活法,后者眼中玩法只是玩法,只是近年来权重加大了。玩法主要是指借助中秋月饼销售热季,发布跨界/联名款月饼。曾有业内资深人士放出观点:月饼是高毛利季节产品,适合前期策划,玩一把就走,因为毛利率在50%多,不少厂商一年卖一个季度,就可达成全年营收。
但在月饼瘦身的新时代,这种玩法还靠得住吗?还能用这套思维,蚕食老字号的份额吗?
今年8月,跨界/联名款月饼,仍然刷爆了大众眼球,但老品牌的身影,渐渐多了起来。五芳斋和五菱携手的双五CP礼盒;广州酒家和“伊利+中国航天”的星月探索联名礼盒;香港美心的小黄人、漫威礼盒;苏州稻香村的梦幻西游礼盒;更有快速售罄10万单,黄牛价上涨多倍的茅台月饼礼盒。
但曾经的新锐跨界月饼,却在今年显出乏力,在密集的“瘦身令”下,很多玩家走进休眠期。
比如去年大举推出多款国潮月饼的奈雪的茶,今年只能搜索到一款“奈雪的茶观秋月饼礼盒;去年还在做Seesaw联名的喜茶,到了9月仍没有新品开售;瑞幸月饼今年没有任何动静;而去年还跟香格里拉大搞联名的钟薛高,今年却自起炉灶,上线一款“钟薛高的糕”。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跟钟薛高曾经搭伙的香格里拉,8月份被爆出了搭售丑态。在《中国消费者报》的探访中,其推出398元、698元、1188元不同档的酒茶礼盒,而只需再加百元,即可配装12只月饼,升级为真正的中秋礼盒。“礼盒里面预留了放月饼的地方”,探访中,酒店人员如是透露。
这与近期闹得火热的“月饼刺客”,可谓同心同理。几天前,记者在电商平台点开几款售价近500元的月饼礼盒,正暗庆店家有规矩,但支付页面上,却惊诧看到200元至500元不等的天价快递费,比如茅台月饼,黄牛虽然明价498元,快递费却是200元。
在严密的监管中,仍有踩线收割者,再加上新锐势力的止步,这都在揭示着“玩法还是活法,终将做出选择”:过度将中秋节作为品牌活法,就容易因为盈利性的弱化(500元封顶),出现异常和故障,而老字号们可以在全年保持平滑营收,中秋市场仅是它的玩法之一。
这意味着,老品牌已用自己的滞后性,打败了跨界玩家的创新性,前者在后者用来实现活法的地方,进行着自己的玩法。
本质上,这是一种带着悲凉的情况。因为正是在新势力们的手笔和操盘下,曾经“朴实”的月饼,在2014年前后从一个消费品变成了产品,一个鲜明的事实是,该年开始出现“五仁滚出月饼界”的舆论,这正是标准产物和选择主义的一种碰撞,月饼产品时代由此开启。
在后续的移动互联网社交时代,新势力为月饼加装了更浓厚的社交属性,尝试让它在营销新大陆上,释放属于一个传统食品的溢价潜能。只不过等到肃清风气的今天,新势力打扫出的战场,开始腾给后来居上的老字号。
能够预想的是,如果香格里拉式擦边球和月饼刺客,在今年得到明确的整顿,那么明年的中秋月饼市场,可能会进一步爆冷,或者叫回归冷静
老字号的冷静探索
冷静的前景之余,老字号也在悄然向前探索,它们在过去的百战中,付出了代价,也由此积累了警觉。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者意向购买的月饼礼盒TOP10中,皆为美心、稻香村、杏花楼等传统品牌,他们跟随Z世代的消费需求,持续巩固市场地位。这可能是大家受到新锐者碾压后,增生出的一种强大商业警觉。
早在6月初,安徽安庆的百年老字号“麦陇香”门市店,就推出不少新品月饼礼盒,其中,一款低糖抹茶月饼格外亮眼,这对向来带有“高糖高能量”标签的老字号,应是个不小的妥协;该店还上新一款“炫彩流芯”月饼,据称是为了匹配年轻人需求,不仅外皮印着好看的风景画,切开后的彩色果酱,也格外灵动耀眼,显然,这也大出老字号“保守、传统、克制”的风格。
另一家创办于清末的老字号“柏兆记”,也开始主张健康和营养的创新方向,坚果款月饼赫然在售。据该公司管理层的说法:“这款月饼去年就销量火热,未来我们也会围绕“健康”不断创新。”
老牌们的翻新,自然不会止于产品。
杏花楼和新雅粤菜馆今年已玩起社区团购,产品直接触达到居民手中,尤其是没精力排队的中老年人;总是被模仿的光明邨,今年的包装盒上,不仅盛开着“白玉兰”图案,还印上了必要的防伪码,为自己搭起那道壁垒;至于开了108年的泰康食品,也终于肯移步线上,在今年开通了快团团、有赞商城等多个购买渠道,并且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主要是想让更多年轻人,成为我们的顾客群。”
根据京东发布的《2022中秋消费趋势报告》所论,更健康、更高品质、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正在成为月饼乃至整个食品行业的共性发展趋势。从表面看,老字号走着新锐者走过的路,但脚下的烙印却截然不同。

启蒙期之后

老字号如何打好未来的国潮牌?


国内老字号的营销滞后性和被动向前,在更远一些的营销史上,也能找到反衬事件。
例如早在2012年的中秋期间,哈根达斯就打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中秋”的口号,推出了名为“创意牡丹月饼冰淇淋”的系列礼盒,其中《牡丹亭》款当时售价798元/盒。这套冰淇淋礼盒,被解读为哈根达斯与中国文化融合的一次尝试,产品设计将昆曲戏服上的元素、牡丹花朵,与欧式花纹进行了混搭,形成了带有跨界感的设计。

哈根达斯创意牡丹月饼冰淇淋-牡丹亭款

图片来源:凤凰网时尚
这件事能提供的感慨是,哈根达斯属于一个打入中国的品牌,并且它做的还是一套冰淇淋礼盒,但其对中秋文化的敏锐感知,以及执行战略上的领先性,可以说打败了许多本土品牌,尤其是老字号群体。中国月饼所能挖掘的国潮属性,竟不是由中国的月饼品牌,第一个玩转的。
所以,今天的老字号月饼,是否也需在拾遗中,做出更多主动的探索?
参考文章:
1.月饼限价令出台后宁波市场500元以上的盒装月饼难觅踪迹 -《潇湘晨报》
2.临近中秋鲜肉月饼走俏 上海老字号门口排长队 -《中国新闻网》
3.1188元酒茶礼盒加100元“配”月饼?记者暗访:香格里拉、皇冠假日酒店仍在卖混装月饼 -《中国消费报》
4.安庆市的“老字号”离网红有多远?-《安庆日报》
5.拼内在、斗创意、讲颜值,老字号在“月饼大战”中百变求新 -《新民晚报》
6.哈根达斯2012创意牡丹月饼冰淇淋系列 -《凤凰时尚》
7.《2022中秋消费趋势报告》-京东
8.《2022年月饼行业发展趋势》-Global Info Research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罐茶原班人马杀入点心市场 拿下2千万投资 专卖高颜值中式点心
【传统中秋新体验】中秋不落空,品牌跨界“圈粉”
“粽子第一股”正式上市,百年老字号如何焕发新生机?
有的月饼为什么不叫月饼而叫糕点?中秋市场竟有这些玄机
妙艳文谭|“老字号”应有新活法
数据说话,一个中秋,中国人消耗掉多少月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