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拳论 拳谱 练拳

太极拳练法众多。笔者以为杨澄甫《太极拳之练习谈》与《太极拳说十要》最朴素实在,句句从实际练习中来,尤适于初学,虽不言高深,而其所言基础,所谓正路,一上正路,不难登堂入室。



文 I 梅墨生



《武魂》编辑部约写习拳随笔,既已允诺,只好略陈管见,一一献丑。如今太极拳习练者众,也在热态中,各种“太极拳”方兴未艾。这一方面说明传统武术日益受到关注,在现代生活中仍能造福于民。另一方面,也表明“太极”文化与“太极拳”武术是动态的,是发展的,认识上不免多种多样。依理说,“天下太极是一家”,但恐怕这也有问题了。“天下太极出陈沟”?还是“天下太极出武当”?都是莫衷一是的武术史问题了。而关于练法,则更是公说婆说媳妇说,各有主张了。

其实,关于历史,随着研究的深入,拿证据和学术成果来定论好了,此不欲置喙。关于练法,也可各行其是,这也是形成“门”与“派”的理由。中国艺术与技术都讲究“派”。一门一派各有特点、优长,否则无法服众,怎能独树一帜?当年孙禄堂饮誉南北,被誉为“虎头少保”,一代宗师,是经诸多实战而来。当年陈发科传拳北平(京),被誉为“太极一人”,也是来者不拒,以功力说话。二者可谓名实与归。今日不然,人们可以海阔天空,跨学科跨文化谈“太极”——文化太极无所不可谈。而论及“拳”则自身身体尚未练好,多已好为人师,误指灵山了。每次笔者应约谈论拳功时,内心是惭愧的,因为修为不够。之所以还上鸭架,只是抛砖引玉,愿尽绵薄而已。因之,所说虽肤浅,对否均来自个人习练体认,也从无强人之意,更不愿与任何人笔辩。

太极拳练法众多。笔者以为杨澄甫《太极拳之练习谈》与《太极拳说十要》最朴素实在,句句从实际练习中来,尤适于初学,虽不言高深,而其所言基础,所谓正路,一上正路,不难登堂入室。对于下中层习太极者最可揣摩。而武禹襄、李亦畬的拳论更是真实家言,可操可做,既具体又纲领,最适于中级,直中肯綮之言比比,堪称经典。孙禄堂之《太极拳学》与《拳意述真》则高屋建瓴,陈义殊高,乃为上根说法,非有夙慧,不易接引,是知,太极拳理法原则不离阴阳变化与对待,而其运用体会不免小异。中华武术之玄妙魅力不在此乎?抑有它乎?

如杨澄甫说:“先练拳架”“谓之练架子。此时学者应注意内外上下:属于内者,即所谓用意不用力,下则气沉丹田,上则虚灵顶劲;属于外者,周身轻灵,节节贯穿,由脚而腿而腰,沉肩曲肘等是也。”上述内容,若要做到不易,需反复练习体会,才能逐渐体会到身上。虽然是基本要求,却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任何拳种都有相同的武术基本功,但作为内家拳的太极拳的基本功是什么?可以说大体不离《太极拳说十要》的原则,“十要”即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不合符此,便不是太极拳功夫。前辈所谓要练出真正的太极内劲,都离不开此要领追求。基础的就是高级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不能轻视基本要领与基本功。太极拳的基本功是静桩与活桩。无极桩、混元桩,太极拳势势皆桩,动中求静,静中求动,所以前辈教拳有单式重复练习。把拳套拆开单式反复练习,也是基本功。而放松更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但它又不是低级的,它又是高级的心法。不过以我所学,师传中必有内功心法,此种内容确实要在门里讲授。武禹襄的《十三式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十三式说略》,李亦畬《五字诀》、《走架打手行工要言》都是太极拳要论,理应认真学习揣摩,才能深入理解此门功夫。为太极拳“闯打天下”的杨露禅、杨班侯很少有拳论留下来,但武禹襄、李亦畬却有精要拳论传世,十分珍贵。


孙禄堂是近代武学巨子,文武双修,功臻上乘,其五本拳著更是民国以来的武学硕果。以形意拳功夫登堂,以八卦拳功夫入室,终以太极拳功夫而化合三拳的孙氏,以武演道,以易解拳,可谓玄妙拳论之代表,但他的所言,亦全从实修实证中来,并非坐而论道之言,更非今日纸上谈兵之拳论所可比拟。孙禄堂论拳从形上形下往来说法,不过言理多于说法,必有灵慧并已练到一定功夫才能真正解读并受益之。其论“内劲”之通于仙学——丹道也,实为近代武林论述之最高见地。惜乎今人多以玄虚视之,未知孙氏良苦用心。

还应重视李经梧老师受于赵铁庵所赠的《宋氏拳功源流支派论》(又称《太极拳秘宗》),其中除传述了太极拳的早期传承外,更多论及的是太极拳法要。(此书部分内容在吴家传承时称为《太极拳法说》、在杨家传承时称为《老谱》)此拳著内涵十分丰富。当年李经梧老师让我抄录时,便说:太极拳要妙全在这里边了,你要好好揣摩。此谱的重点在于从道与功两方面精妙地讲授了太极拳的训练与长功方法与道理,很是难得。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世论太极拳者并未认真研究这本著作,受一些成见影响而径以“伪论”视之,真是可惜可叹。披览该著(传世有杨家本、吴家本、吴图南本、李经梧本,内容大同小异)不难发现蕴含于其中的论述其高深处不在孙禄堂拳论之下。不是过来人,是不可能撰述出来的。对于传世旧谱,我们理应客观之。

原文刊载于《武魂 · 太极》2016年6月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基本功法缠丝法与混元功(视频)
浅谈传统太极拳基本功练法(中)
太极拳招法与劲力的关系(之二)
原来假期还可以这么过......
太极揉推术是一种功法,是习练太极拳的基本功
太极拳者须铭记在心的至理拳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