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拳架熟练后兴趣变淡?恭喜,恰是到了练拳的关键阶段

在学练太极拳的初级阶段.人们往往兴致很高、趣味很浓,而且收效也较为明显。待拳架练到纯熟阶段,人们反而兴趣变淡,甚至有枯燥乏味之感。这个阶段体内的感觉时有时无,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什么体会都没有,这样往往令习者迷惑.难以坚持,容易产生灰心泄气情绪。这个阶段恰恰是决定习练者能否登堂入室的重要阶段.也是磨炼心智的关键时刻,此时若能静下心来.平心静气研拳,悉心揣摩老师所授之拳理拳法,循规蹈矩,“勿忘勿助”.日久必会有豁然贯通之感。

在这个特殊阶段,老师对学生学拳心态进行调整,用正确的理论进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可以推荐一些较有价值的阐述拳理方面的书籍供学生阅览研究.借鉴他山之石融会贯通,反复对照.逐步提高自己的太极拳认识水平,并在练拳实践中认真体悟。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太极拳练至纯熟后,如何调整习拳心态,从而顺利地度过乏味期呢?这个阶段习练者应该逐步提高养性功夫。太极拳修炼的宗旨是修心养性、益寿延年,太极拳的一切价值都应该从这八个字中得以体现。心性得不到滋养.如何领悟太极拳实质内涵?临敌不具备平淡从容的心态,如何克敌取胜?不能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应对一切事物的变化,又如何得以延年益寿。

 

首先,习练者对太极拳修炼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陈鑫拳论曰“运用在心,此是真诀”,“身法端凝莫测,收敛精神,别无他诀,心平气和则得”.又日.“拳之大概即闻命矣,而要打不出神情,何也?曰:此在平居去其欲速之心,如孟子所言,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焉。”故平素打拳,“临场先去其轻浮慌张之气,清心寡欲,平心静气,招招循规蹈矩.积久功熟,然后此中层累曲折,历尽难境,苦去甘来.妙趣横生,心中有情有景自然打出神情来。要知此皆人力所能为者,至于无心成化,是在涵养,日久优游.以俟其自至则得矣”。在练拳的整个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松其身、锁其心、定其神的要求,认真盘练拳架,力求做到松、圆、轻、柔、匀、沉、定、静,慢慢就会感觉到整个身心都融人大自然之中,浑身上下像被大气沐浴着一般,进入一种虚无忘我之境界.松柔之极,宁静之极,轻灵之极,舒服之极.此所谓:“沿途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拳景至此,可以观矣:练者情景交融,妙趣横生;观者称奇叫绝,心往神驰.身临其境。

 

       其次,要有正确的太极修炼观.

        把太极拳修炼当作修心立命之本,当作一项长期工程来做。功从平常中得,拳从自然中来.“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休法自修”。如果我们习练太极拳之人,不能达到身心两健.何来体悟,又如何达到“腹内松净气腾然”、“气遍身躯不稍滞”的境界?这些都是从平常、自然中得来的。习练者要把拳理拳法融进拳架.一丝不苟悉心苦研,自然会水到渠成、体悟于身。不贪、不欠、不丢、不顶,勿忘勿助、松静自然,这是对练拳者心态素质的基本要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晤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无念神自清,清而心意定”。心静神定才能体松、气沉、神凝,才能体现太极拳古朴凝炼的风貌。太极拳是一种性命兼修、身心兼练的拳术,故有人称太极拳为神经体操和心理训练方法,只有心志淡泊自在.才能使身心宁静致远,使健康和功夫渐入佳境。

  太极拳的最高表现形式,是精、气、神的高度协调统一下的形体运动,是以内养外、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从而达到身心双修的一门学问:太极拳是在松静自然的状态下,静养灵根、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的一门科学艺术。让我们在自然无为、勿忘勿助中去体验太极拳的神奇魅力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太极修心,觅夏日清凉!
武当赵堡名师解说“内三合”三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养心重于养生,太极拳练就好心情
【新提醒】太极
【太极拳】贵在修心养性,太极拳修心的四大好处
初级阶段心静体松的功夫层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