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市长口中的“高精尖”产业是什么?这次终于有了答案

摘要:北京率先提出了发展高精尖产业的构想,但对于什么是高精尖产业,还没有准确的定义。本文将从高精尖产业的概念、内涵、范畴和核心要素进行深入研究,揭开了高精尖产业的“神秘面纱”,结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高精尖”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精尖;产业;人才;知识产权;创新环境

一、引言

北京围绕“四个中心”的城市发展定位,率先提出了发展“高精尖”产业的构想,各地方也乐此不疲争相效仿。但“高精尖”产业是什么?目前还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以至于有人片面的把其和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画上了等号,当然也出现了一些其它不必要的争论。所以我们必须的“高精尖”产业尽早定义清楚,以免走出错误的引导误区。

二、什么是高精尖产业?

(一)概念界定:

笔者认为:“高精尖”原本是一个技术经济学的概念,指具有“高级、尖端和精密特质”的科学技术、产品工艺和先进发明。但后被北京市政府应用到产业概念领域,更多的反映的是一种产业发展的导向和形态。而“高精尖”产业自然就是指那些具有“高、精、尖”属性的产业或产业组合。

结合产业的分工理论及新经济时代产业间边界的日益融合的特征,我们认为“高精尖”产业的范畴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考虑技术因素,还应该把产业组织形态和创新应用等纳入进来共同考虑,才可以组成一个完善和真实的系统,经过系统梳理我们认为主要包含基础层、价值服务层、应用层:

结合产业分工理论及新经济时代产业间边界日益融合的特征,我们从价值分层的角度,把“高精尖”产业体系分为不同层次:

(1)基础层。指那些具有前沿性的高新科技和先进制造产业。如: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新能源、现代互联网技术等。这些产业类别是“高精尖”产业里最基础的部分。

(2)价值服务层。指随着产业不断分工协作,某些产业的价值链高端环节从“主体”分离出来后重新组合成的先进服务型产业,如:研发设计、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高端商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型产业。这些新生的产业属于生产者服务业,在“高精尖”产业体系构建中能起到重要作用。

(3)应用层。指受市场消费者需求驱动的影响,某些高端产业之间、高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发生的“产业基因变异”,并融合、创新、组合后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创意工业、数字娱乐、现代农业技术等创新应用产业。这些产业类别最接近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并以消费需求反向拉动“高精尖”产业的发展。

(二)产业特性和衡量标准

先导性。具有前沿战略价值和发展引领性,对整个经济的具有引擎和点爆效应。并且其发展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影响力系数大,产业价值链关联性大。

高集聚。可有效带动人力、资本和其它各种资源的集聚,迅速形成资源聚集效应,形成新的产业。

高价值。处于产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上端”,产业的附价值高,投入产出比高。如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的表现就是地均产值高、投入产出高。

集约化。对土地、矿产等资源的消耗比较低,呈现集约化发展。

低碳化。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低,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比较低。

(三)核心要素

虽然全国各地都在提高精尖产业,但是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宜发展这类高大上的产业,一个区域要发展高精尖产业,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核心要素:

高精尖的人才。发展高精尖产业,人才是核心,也是发展的主体,包括高级运营、研发、设计、高级技师等方面的人才。

知识产权保护。高精尖产业是创新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发展高新产业必须建立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

金融的支持。发展高精尖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健全的金融体系时是高精尖产业快速发展的推进器,没有好的金融支持促进,好多创新发明只能躺在试验室里。

创新的环境。发展高精尖产业离不开好的服务环境,包括社会的宽容度、思想的开放和人们的文化环境等隐性的,也包括创新的平台、服务配套等显性的环境。

(四)评定标准

基于以上对“高精尖”产业的特性分析,我们认为一个区域的“高精尖”经济的评定标准主要在下列五各个方面:

经济指标

判别方法

参考标准或对比分析

“高精尖”贡献度

高精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度

美国经济增长中至少有27%归功于高新技术产业;我国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

产业关联度

1可量化的:产业影响力系数、产业感应系数;

2不可量化的:产业的连锁反应、价值链整合效应、产业间化学反应

根据具体的细分产业属性和实际情况而定

资源能耗率

每千克标准煤产生的GDP

2013年:中国0.36美元;日本5.58美元;韩国1.56美元;世界平均值1.86美元;

碳排放量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2013年排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六个国家第一的是美国,人均18.35吨,其次是俄罗斯,人均13.94吨。印度最低,人均仅2.16吨,中国排在印度前面,人均8.09吨。但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土地利用效率

地均产值

除少数的产业集聚区外,不建议用“物理空间方面一刀切”的硬性标准,而应强调功能的组合效应(平台功能、经营功能、服务功能)

(五)两个认知误区

针对发展“高精尖”产业的问题,在经济学界一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争论。

一种倾向认为: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裕,因而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是什么“高精尖”产业;另一种倾向又认为:“高精尖”产业是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并用“高精尖”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我们认为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第一种观点过于的静态的的看问题,也缺少结构化思维,从而忽略了两个产业发展事实:一是忽略了“高精尖”产业的生长并不是发生在“真空下”,其和一些传统产业间也发生交叉、渗透、合作、融合并孕育出新的产业机遇和就业机会;二是并非“高精尖”产业内的每个环节都是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在“高精尖”产业内部,也存在着从知识密集、劳动密集和资本技术密集的分工序列。有些工序,有些零部件的生产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的,“高精尖”产业与局部地密集地使用劳动也并不矛盾。我们建立一些“高精尖”产业开发区、创业园区是完全有必要的。

但第二种观点的也有局限性,在现阶段我国资源禀赋条件下,“高精尖”产业且不可以遍地开花的,搞“高精尖”产业开发区,搞创业园区不能滥。要正确的结合具体的区域进行定位,选一些几个有条件的区域定位为“高精尖”产业,多数的区域还是应该定位为加工制造区或别的什么服务区。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我国资源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我国的产业发展应该是多元的。

三、 我国发展高精尖产业的必要性

(一)高精尖产业是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高精尖”产业是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上,吸收信息网络、先进材料和工艺以及现代管理等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新型现代产业族群。高精尖位于制造业价值链的最高端,具有技术先进、知识密集、附加值大、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等特征,既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世界各国角力的“核心抓手”。

(二)“高精尖”是一场谁都输不起的产业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正面临着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的严峻挑战,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到《工业4.0》等新产业理论大热的背后,可以看出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布局“高精尖”产业以占领新的发展制高点。

尤其是美国奥巴马政府极力推动的“再工业化”战略,已经在近期获得了巨大成功,使得美国迅速走出了2008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低迷状态,并在2014年第三季度的GDP达到惊人的5%,创2003年的最快速度。美国本次的“在工业化”已经远远超越了我国国内一些学者“只为救就业”的制造业回流,而是一种“高精尖”导向的产业革命。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借助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通过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融合发展的战略,进行更加专业化的生产,致力于制造中高端、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其次,全力强化技术优势,重点制造研发和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别国无法制造的产品,尤其是大型、复杂、精密、高度系统整合的产品,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形成错位发展,在研发、专利、技术、工艺、品牌、核心零部件等关键环节,再次稳稳的占据着大多数产业的制高点;同时,美国“再工业化”的目标在于从高、精、尖入手,积极扩展信息、节能、新能源、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成为前沿。如:3D打印技术在时装、电影、建筑等不同行业和领域显示出强劲发展潜力,并大大改变了美国产业格局。

(三)发展“高精尖”产业是我国面临多重危机必然选择。一方面,在经济增长推动下,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成本不断提升,要素供给条件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传统的要素价格优势逐渐消失。另外,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脚步悄然走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资源的紧约束性条件等多重危机的来袭,如何从时间和空间上躲避“危机的叠加效应”,避免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诅咒,这一切都显得异常的紧迫。而今后10-15年正是关键的时间窗口,只有以“高精尖”产业为驱动,促进技术进步、创新、投资知识产权,才能从“有形的中国制造”到“无形的中国创造”,提升我国产业的附加值,增加企业的利润、社会的财富,来消化一些不得不面临的危机。

四、发展“高精尖”产业应抓好六方面工作

借鉴欧美发达国家过去所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我国未来的“高精尖”产业主要集中在六方面的工作:

(一)要借助强大的人力资本基础,对教育、培训进行大量的投资。人才是关键,人力资本是关键。这对一个企业、产业和地区的兴起,对一个国家的崛起都是根本。从政府到教育、企业等机构,不仅应该致力于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还应该致力于建立一种能够吸引和挽留人才的环境。例如:采取股票期权、技术入股、职务发明收益分享等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

(二)建立一个非常良好的金融体系以提供资金,并给研发、创新和创意行为予以足够的回报。一方面发挥政府信用,为过担保贷款、采购优惠等各种政策来支持一些“高精尖”产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鼓励更多的风险资本对创新给予支持。

(三)对知识产权必须要强有力的保护。重视知识产权,并不是因为美国人、欧洲人给我们压力,跨国公司给我们压力,而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从根本上符合中国最大的利益和长远利益。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就不可能有活跃的创造活动,“独立自主创新”和“高精尖产业”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从个人和企业来说,参与研发的动力就会大大地减少。如果重大的技术突破没有给企业家带来非常丰厚的利润,没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那么风险资金以及参与股票市场的普通投资者,也不会给高风险的新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和融资。

(四)建立一个全民创新的社会环境与协同机制。在全社会建立一种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鼓励更多具有平台功能特性“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全民创新中,努力建立产业研对接机制,发挥各中介组织的作用,构建一个全新的“高精尖”创新生态。

(五)发挥政府采购的“需求拉动”作用。“需求拉动”是高科技产业化的根本动力,通过政府采购为高科技产业化开辟初期市场,对于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美国政府颁布“美国产品采购 法”,通过政府采购,促进了自主创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硅谷作为美国电子计算机和导弹、宇航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其迅速崛起是与美国的政府购买所形成的 电子产品、导弹产品、计算机产品等的需求密不可分。印度班加罗尔出台了“强制性的政府购置国产IT产品”的政策,对班加罗尔IT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六)规划完善的配套设施。政府主导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到工业区、住宅区、休闲区的合理布局,建有国际水平的标研发基地、高级公寓、娱乐中心、实验学校等设施,在高精尖产业集聚区内配备医院、邮局、学校车站等更加合理的服务设施。

参考文献

[1] 李晓军.城市开发参考—高精尖产业浅析 [R] .北京: 安邦咨询,2015.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变化中不断进化!电子信息产业有序转移,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丰九条”正式发布,打造高精尖产业引力场!
除了芯片,还有哪些在制约科技发展,其中三项最容易被忽视
【高精尖】图解北京高精尖产业基金
数字创意产业规模将达十万亿:与传统文化叠加会带来什么?
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的发展趋势及热点领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