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道美食的宿命
从日式料理的餐桌到BBC的纪录片,谈起三文鱼,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万里海疆的宿命之旅以及洄游到出生地产卵死亡的壮烈感常为人津津乐道。


  它在淡水中出生,生活1到5年以后,入海在咸水中生长2到4年。成年的三文鱼再长途跋涉回到其出生地的淡水溪流,产卵后即死亡。鱼卵在淡水中孵化后,鱼苗们再沿着父辈的足迹,远渡重洋,回到咸水里生长——这就是三文鱼的宿命之旅。

  然而,如果把三文鱼和路易十四放在一起来谈,恐怕就不那么理所当然了。三文鱼之于环境史的研究有着标志性的作用,借用梅雪芹教授的一句话来说,环境史的研究使得“历史工作者不仅可以‘制造路易十四’,而且可以‘加工三文鱼’了”。三文鱼本是自然的物种,而非人类的创造。然而“加工三文鱼”(making salmon)一词却向我们展示出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一部三文鱼的历史——它的辉煌、它的毁灭、它的再现——因为人的意志的介入而成为人类历史的一部分。人类的开矿、筑坝、灌溉、畜牧、伐木等等行为,人类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无不与三文鱼的命运交织,共同谱写着这个物种的悲欢离合与荡气回肠。



  今天,让我们把目光从《加工三文鱼》的作者约瑟夫·泰勒所描写的太平洋平移至大西洋,听一听泰晤士河中的三文鱼讲述一个属于它们物种自己的故事。

  1215年英国的《大宪章》(Magna Carta)——这张书写在羊皮纸卷上的文件被视为历史上第一次通过法律的方式限制了君权,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地位的文件。而它与我们说的三文鱼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大宪章》第33条的规定“自此以后,除海岸线以外,其他在泰晤士河、美得威河及全英格兰各地一切河流上所设之堪坝与鱼梁(fish-weirs)概须拆除。”鱼梁是什么?就是用木桩、竹子编起来的篱笆或栅栏,放在河流或出海口处,专门用来捕捉一些洄游鱼类的工具,而三文鱼就是这种工具的最大受害者。正因为此,《大宪章》关于拆除鱼梁的规定被视为提及泰晤士河三文鱼保护的最古老的法律之一。其实,在《大宪章》之前,早在12世纪,苏格兰和英格兰便已出台专门的要求移除障碍、禁止在禁渔期捕鱼等专门保护三文鱼的法律。


  “狮心王”理查德一世曾通过立法对鱼梁的间隙做出这样的规定:为了保证三文鱼能够从中顺利穿行,所有鱼梁的间隙必须大到能够让一个三岁大小的猪横着从中间穿过去,而不许碰到猪嘴和猪尾巴。

  相关史料证实,直到19世纪初,泰晤士河上的三文鱼渔业都非常繁荣。据称,三文鱼产量最多的时候,一百磅的三文鱼只能买到一把旧刀,三文鱼肉也比其他所有肉类都便宜。然而,到了1821年,当乔治四世在他的加冕典礼上想享用三文鱼宴的时候,这却成了他的一个奢望,因为三文鱼这个物种在泰晤士河上几近灭绝。伴随着三文鱼的绝迹,曾经繁华的捕鱼业也在泰晤士河上销声匿迹了。除了英格兰,苏格兰、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发生了三文鱼数量急剧减少直至绝迹的现象。在今天的欧洲,除极少数国家发现有少量幸存外,野生的大西洋三文鱼已几近绝迹。在苏格兰,捕捞三文鱼的权利是私人所有的,而未经许可捕鱼被立法规定为刑事犯罪。

  为什么会出现三文鱼灭绝的现象?

  其一是对三文鱼的过度捕捞和杀戮,即在禁渔期使用非法的捕鱼工具进行捕捞,其二便是筑坝和工业污染对三文鱼的生存环境带来的毁灭性影响。首先,堤坝和其他的人工建筑物阻断了三文鱼的洄游通道,成年的三文鱼没有办法从海里游回淡水的出生地,这样它就没办法产卵。即便它通过了重重阻碍游了回来并且产下了卵,这些幼苗也难以游到大海里,因此不能成长。其次,大家知道,三文鱼对产卵的环境要求非常严格,水不仅要清澈,而且要是流动的活水,这样才能把氧气带给鱼卵让它们得以成长。因此三文鱼是一个反映河水水质是否优良、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的重要的指示物种。而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当时工业革命刚刚完成,国家进入工业社会的发展阶段。包括废水废物在内的工业污染物源源不断地被排放到泰晤士河。这些污染物耗尽了河里的溶解氧,导致三文鱼的鱼苗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因此窒息死亡。


  三文鱼的命运与人类工业化程度息息相关。新的工业文明对物种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而三文鱼的消失又影响到了英国渔业的发展和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为了让三文鱼重新回到英国人的餐桌,英国人开始尝试在新西兰、澳大利亚这些英帝国的新领地进行三文鱼鱼苗培育实验。然而,三文鱼有着向北行进的基因属性,且适于冷水,这导致这些幼小的鱼苗们没有办法适应南太平洋的温和水温和经常有鲨鱼出没的危险生存环境,因此英国人的这种培育实验以失败告终。


  这迫使英国人重新把目光移到泰晤士河,并寄希望于通过治理河流污染吸引鱼儿“回家”。数亿英镑的治污投入确实给英国人带来了希望,无论是1974年发现了误打误撞来到泰晤士河的一条三文鱼还是之后陆续发现的三三两两的三文鱼都足以让英国人欣喜若狂,英国人的曾经破碎的三文鱼梦又重新燃了起来。然而,路漫且长,鱼儿并没有像期望的那样大批“回乡”。英国人开始意识到,除非泰晤士河的生态功能得到持续性的回复,否则三文鱼只能出现在泰晤士报的新闻里。

  泰晤士河和三文鱼的故事是一个有关离与合的故事、一个有关背叛与选择的故事、一个有关毁灭与救赎的故事。透过三文鱼之眼,读懂人类的大千世界。

  “三文鱼危机从来不是新话题……如果我们不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历史将会教会我们自己更多,而不仅仅是我们的三文鱼”。——David Montgomery

  作者介绍

  马允,荷兰伊拉斯姆斯鹿特丹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IUCN 世界环境法委员会成员。

  本文由侯博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吃了多久三文鱼?
神奇、壮观、有趣的三文鱼回游
为什么新挖的池塘不用多久就会出现鱼苗,生命在自然产生?
罗非鱼,引进成功的外来物种,为何中国人不爱吃?反而欧美爱吃?现实很残酷
昔日珍稀鱼
把鲨鱼放在谈水湖中会怎么样?它会死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