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提起刚刚步入社会的众多90后,“浮躁”往往是世人对他们的第一印象。近日,笔者采访了林之初生态农业的创始人——陈佩玉,却发现成长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90后,到了立业的年纪,已然褪去了“冲动”的外衣,“创新”和“执着”成为了他们新的代名词。


  果敢——力排众议 返乡创业

  2013年,大学毕业的陈佩玉进入了时下最火的行业——电子商务,在北京从事物流与仓储管理工作。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整合与转型不断激化着企业的更替,陈佩玉在几经周折后,在逐渐饱和的城镇电子商务中看到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无限潜力。2014年,他毅然决然地选择返乡创业。

  在考察了许多种植养殖生产项目之后,他最终选择了养殖生态蛋鸡。“蛋鸡产业是四季都有产出的项目;生态,是我对未来农业发展的预想。”陈佩玉说。他认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米、面、油、肉、蛋等初级农产品的品质日益挑剔,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和保健,无公害、无污染、绿色、生态食品的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虽然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村人,但对于陈佩玉来说,农业仍是一汪深不见底的池水,不仅要行万里路,还要读万卷书才能走得明白,看得通透。为了选址,陈佩玉先后在自家村庄以及周边许多地方进行考察,都没有找到适合发展生态养殖的场地。在铁岭市西丰县营厂满族乡,他终于找到了一块原生态、无污染的山林。引水、引电,规划林下鸡场,一个生态蛋鸡饲养场就此初具雏形。

  在选择蛋鸡品种时,陈佩玉博览群书。在查阅了大量专业资料和技术书籍之后,陈佩玉决定引入时下较为稀少的蛋鸡品种——京红。京红蛋鸡适应性强、繁殖力高,能够适应相对粗放的饲养环境,尤其适合在陈佩玉的林下饲养场内进行养殖。

  2014年末,陈佩玉正式建起了“林之初生态农场”,农场里的1400只京红蛋鸡也就此开始了在山林中吃吃喝喝、溜溜达达的“惬意”生活。


  创新——微信宣传 电商销售

  2015年的大年初一,是陈佩玉一生最难忘记的一天。这一天一只京红鸡产下了第一枚蛋,他整整笑了一天。在经过了蛋鸡产蛋率低的漫长冬天之后,蛋鸡的产蛋率逐渐提高,预先做好的产蛋窝数量有限,林中散养的蛋鸡就开始随意下蛋,这可累坏了陈佩玉,他开始满山遍野地捡鸡蛋。

  鸡蛋产量逐渐增多,“卖鸡蛋”就成了2015年陈佩玉的当务之急。作为一名90后,新媒体往往是最得心应手的工具。他在微信上申请了“林之初生态农业”公众号,利用公众号介绍生态农产品,推销生态鸡蛋。促进了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认知,又提升了自家产品的知名度,一举两得。

  创业初期的人手问题,一直限制着陈佩玉走渠道、拓代理的脚步。既然没有销售团队,陈佩玉索性就拾起老本行,从电商上入手;消费者网上下单,物流上门提货,运输保证完整,消费者签单付款,一气呵成;无需过多人力物力,他就走出了一条小而美的农村电商之路。


  坚定——稳中求新 打造品牌

  既然发展已经步入正轨,是不是应该扩大规模了呢?出人意料的是,“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陈佩玉看着眼前的鸡群说道。可能是看多了如泡沫般膨胀破碎的电商失败案例,陈佩玉还是更倾向于稳扎稳打。因为散养的蛋鸡数量很多,陈佩玉很快发现山上没有新的杂草生出了,没有新草就没有草籽,就没有新的食料,有远见的他,及早发现了问题,将林地一分为二,通过轮换饲喂的方式,让每半块林地都有一年的休整期。像这样的问题可能还有很多,陈佩玉还是想稳中求胜。

  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创新,陈佩玉的“林之初”生态蛋鸡品牌的影响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口碑宣传和微信推广结识了这个有梦想的90后小伙,认可他的理念,接受他的产品。岁月漫长,不忘初心,相信陈佩玉会在生态农业的路上执着走下去,拥抱成功。

  内容来源:《新农业》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通商品蛋鸡养殖盈利少,转型养殖特种家禽你可想过?
镇政府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农村散养土鸡 #养鸡 #蛋鸡养殖 #生态散养土鸡 #三农
北京开建国内最大蛋鸡养殖场大蛋鸡 - 中国养殖网家禽频道
种养结合生态蛋鸡产业的几个关键数据
鹊山鸡中草药生态养殖及加工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