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耗时3年,用料70万节,这个中国农民,用别人扔掉的高粱杆惊艳了世界

作者:洋流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传承下去。



高粱,是我国北方常见的种植物,谷粒可供食用、酿酒或制糖。


剩下的高粱杆一般会用作柴火、饲料,或直接扔掉。


河北省永清县的一位农民——

他从没去过北京,14岁时对照年画,就能用高粱秆把天安门复制得惟妙惟肖,后被当作国礼送给日本。

他连小学都没读、大字不识几个,却自学高粱杂交技术,培育出“铁杆高粱”。

他没学过建筑,更不懂几何学、物理学、力学,制作的故宫角楼却比现实的建筑更合乎古建筑的法式,被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

他将儿时的爱好,执著地发展成一门“中国一绝,世界无二”的民间艺术,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在经历了尿毒症、换肾手术、车祸等一系列病痛的折磨后,仍不忘初心,坚持最初的梦想。




他叫徐艳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清秸秆扎刻”的开创者。


1

11岁,小小蝈蝈笼里的大梦想




徐艳丰是廊坊市永清县人。


永清县位于华北平原腹地,地势低洼,盛产高粱。


11岁那年,徐艳丰和小伙伴一块去山上打竹材。


路过一个院子,看见门口的的老大爷,在犄角上挂了一个手编的蝈蝈笼子。


啯、啯啯……这个精巧的笼子一下子吸引了徐艳丰的目光。


看到徐艳丰喜欢,老大爷就将蝈蝈笼和蝈蝈一同送给了他。


回家后,徐艳丰爱不释手,整天盯着蝈蝈笼看。



徐艳丰作品


不是在斗蝈蝈玩,而是在想,自己能不能用院落里堆放的高粱杆也做一个?


小孩子也许并不了解梦想的深刻含义,却知道,想做就去做。


徐艳丰抱来一堆高粱杆,对比着面前的蝈蝈笼,剪杆、挖槽、组合……


很快,就做好了。


可是,拿在手里一晃荡,就松散了。


再来!徐艳丰又仔细研究了笼子的结构,很快又做出了一个。


成功了。



徐艳丰在制作扎刻


后来,徐艳丰就把自己做好的蝈蝈笼送给了那个老大爷。


徐艳丰不满足于1:1的简单复制,还对原来的蝈蝈笼进行了改良。


增加房间的个数,将两个笼子做在一起。


最多的时候,徐艳丰把笼子搭建得像城市里的楼房一样,共有15个房间,每只蝈蝈单独一间,非常别致。


12岁的时候,徐艳丰又自己研究刻花灯。



徐艳丰13岁时制作的花灯


后来,他又挑战难度,制作了一个大花灯,四角上还挑着一个小灯笼,小灯笼还都可以旋转。


徐艳丰自己起了个名字叫:走马灯。


2

耗时3年7个月,“再现”天安门国礼,送给日本友人




14岁的时候,徐艳丰在电影里看到了北京天安门,顿时被宏伟、壮美的天安门所吸引。


当时,他就突发奇想,想用高粱杆制作一个天安门。


可是,除了在电影里见过天安门,身边没有图像供参考。


后来,姥姥家的一幅年画让他如获至宝。年画上,正是天安门的一个正像。


徐艳丰就问姥姥要来这幅年画,说自己想把天安门刻出来。


大人们听了,只是笑了一笑,没有当回事儿。



选取高粱杆


选用9毫米的高粱杆,丈量尺寸,设计大窗户框,排窗……


创作期间,徐艳丰常常不吃不喝,村里人笑话他,父母也认为他不务正业。


他们都低估了小孩子的大梦想。


耗时3年7个月,累计用了70多万节高粱杆,一个底座宽1米、长2米,高2尺7,城墙、城楼、配楼、金水桥、华表样样俱全,每个门窗都能开合自如的天安门模型制作出来了。



作品《天安门》


繁复精美、栩栩如生,观者无不交口称赞。


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这个精美的作品一直无法被正式认可,甚至一度成为了鸟窝。


1982年,河北省与日本长野县进行文化交流,广泛在民间收集文化艺术作品,准备以国礼形式送到日本。



徐艳丰作品



工艺精湛到每扇门窗都可以开合


徐艳丰的天安门模型,因雄伟高大及政治寓意脱颖而出,被选作国礼送给日本友人。一经展出,巧夺天工的做工在国内外艺术界引起轰动。


河北省政府外事办还奖励了徐艳丰400块钱,在当时,抵得上一年多的工资。


徐艳丰非常高兴,不仅是因为得到了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终于获得了认可。


3

这个东西我不卖,我要献给国家




此后,徐艳丰还被邀请到日本进行文化交流。


回国之后,徐艳丰对高粱秸秆扎刻的热情被彻底点燃。


紧接着,他一鼓作气,用了15个月的时间扎制了新的作品《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做成后,他脑中突然闪现出一个念头,把作品献给国家。


到了北京,几经辗转,在一位教师的帮助下,将作品送到了中国美术馆。


在中国美术馆门前,《佛香阁》刚拿出来,就被围得人山人海。



徐艳丰作品


一个老太太当场表示想高价购买,徐艳丰摇了摇头,说:“我不卖,我是献给国家的。” 


由于当天美术馆馆长和专家们都出国了,但工作人员认为这件作品非常精美,就建议先将作品留下。



徐艳丰作品



徐艳丰作品细节


回家等消息的徐艳丰心里非常忐忑,回想起家人的不理解,街坊邻居的冷嘲热讽,感觉压力很大,每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精神状态非常差。


一个月后,徐艳丰才通过《中国青年报》知道了自己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了。


原来,《中国青年报》将他在北京的经历写成了报道,以《这个东西我不卖》为题登在了头版。


一时间,徐艳丰成了村里的名人。


极力反对他从事秸秆扎刻艺术的父母也不再劝阻他,妻子也成为他追求艺术的坚强后盾。


4

误差不超过0.3毫米,能存放500年




徐艳丰的作品以大型古建筑模型为主。每件作品几乎都要使用十几万节高粱秆,花费两三年才能完成。


而要把这十几万节高粱秆扎制成建筑模型绝非易事。


所有扎刻作品的骨架都是由六根高粱秆锁扣而成,将锁好的秆从下往上、从里往外,一层层做起来,就像盖房子。


这其中,涉及几何学、物理学、力学、建筑学等理论知识。



简单的工具


徐艳丰出身木工世家,祖上十三代都是木匠,对木建筑的结构及制造非常熟悉,这为他制作高粱扎刻打下了非常好基础。


徐艳丰的作品通体上下所有接口不用钉子、胶水、铁丝或线绳之类的辅助固定,均采用传统木工卯榫结构咬合在一起实现固定,结构既稳又紧,且门窗都能开合。


每根秆的直径都用游标卡尺进行校对,误差不能超过0.3毫米。



《故宫角楼》


他制作的《故宫角楼》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经专家鉴定至少可以保存500年。


5

自学高粱杂交技术,培育出“铁杆高粱”




徐艳丰的作品能够保存500年,还与他亲自种植的高粱有关。


高粱秸秆扎刻所需的秸秆不仅量大,而且要笔直饱满、颜色均匀,且有足够韧度,徐艳丰为此把自家仅有的几亩承包地都种了高粱。


为得到粗细不同的高粱秸秆,徐艳丰与妻子在拔苗时会特别细心地掌握好株距。



徐艳丰与妻子挑选高粱杆


徐艳丰还发现,村里原先种植的高粱杆较脆,杆子中间有个小空心,稍一用力就断了。


为了使高粱秆更坚硬,颜色更均匀,没上过学、不识字的徐艳丰自己摸索出了一套高粱杂交方法——用东北和华北的高粱杂交授粉。



扎刻用的高粱杆


经过两年的反复试验,徐艳丰种出来的高粱杆不仅更结实,而且更具韧性。


徐艳丰给自己培育出的新品种起了个名字叫“铁秆高粱”。 


6

中国民间艺术,走向世界舞台




徐艳丰是高粱秸秆扎刻的开创者,从事该行业至今已有50年,创作了近80余件作品。


随着秸秆扎刻艺术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徐艳丰的作品陆续被海内外人士收藏。 


秸秆扎刻这门民间艺术,也逐渐走向世界。


除《天安门》作品被选作国礼送给日本友人,《黄鹤楼》也曾赴加拿大参展并获奖。



作品《黄鹤楼》


高粱扎刻因精美绝伦的工艺水平,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堪称中国一绝,世界无二”。




2007年,“永清扎刻”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徐艳丰本人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家”的称号,并多次携作品赴国外展出并获奖。


7

传承下去,不能留有遗憾




在徐艳丰家里的客厅,有一件用塑料布精心包裹着的作品,叫做《天安门全景》,这是令徐艳丰遗憾终身的作品。



未完成的作品《天安门全景》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为献上自己对国家最深的祝福,徐艳丰决定扎制“天安门全景”。


在赶制过程中,他被病魔击倒,经医生检查,他得了尿毒症晚期。这位身为农民的扎刻大师,根本无法承担起昂贵的医药费用,几近放弃治疗。


幸而在政府和各级文化部门多方努力下,他成功地完成了换肾手术。


随后,又遭遇车祸。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第二次换肾,把生命延续至今。


在此之后,他不得不放下艺术制作。但徐艳丰心中仍然放不下这门手艺,身体状态较好的时候,就会到各大高校的建筑系做讲座。



徐艳丰在高校做讲座


徐艳丰至今还有两件心事没有完成:

一是建一所博物馆,将自己的作品向社会免费展示;

二是有更多的人学习秸秆扎刻艺术,让这一技艺传承下去。

由于秸秆扎刻学习周期长,难度大,完成一件作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几乎没有人愿意学习这门技艺。


为了传承这项近乎失传的技艺,徐艳丰的儿女接过了艰巨的使命,他的儿子徐健也在当年高考后放弃了已录取的医学院,从19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技艺。


现在,徐健和姐姐徐晶晶经过十余年的磨练,手艺日臻成熟。他俩的大型古建筑模型,已经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徐健的作品《角楼》与徐晶晶的作品《古建筑》


高粱秸秆扎刻目前仅有徐艳丰一家三人熟练掌握。



徐艳丰与儿子徐建、女儿徐晶晶


徐艳丰说,此前也有许多人慕名前来学习,但时间最长的也仅仅是4个月,大都耐不住寂寞而放弃。


徐艳丰说:“我做了两次肾移植,可以说是党和国家给了我新生命,我必须把永清秸秆扎刻这项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徐艳丰大师,生于1952年,今年已64岁。


从十几岁开始制作秸秆扎刻,至今已有50余年了。



作品《飞云楼》


这位田野里走出来的艺术大师,从高粱秆里发现了艺术源头,用乡土艺术语言,创造出了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作品从刚开始的不被认可,到被当成国礼,并成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


在这条饱受争议的艺术之路上,徐艳丰大师所受的艰辛和苦楚是人们难以理解和想象的。



看着老照片,徐艳丰追忆过去


因身体原因,徐艳丰已无法制作扎刻。


虽然他的子女传承着这门技艺,但秸秆扎刻艺术的未来仍然充满着未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传承下去。”徐艳丰说。 


如何突破家族式传承的局限,真正使这秸秆扎刻这一民间艺术瑰宝代代相传、薪火不断,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财富。


留住文化遗产,就是留住乡愁。


让我们期待,乡土艺术迎来春天的那一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清秸秆扎刻入驻仁臻文创园
云享冀遗·非遗纪录片展播:【方寸匠心】(mei发滴)秸秆扎刻——徐艳丰
不识字的乡下老农 凭高粱杆火到国际 堪称“世界一绝”
[制作] 用高粱杆制作古建模型、蝈蝈笼子详解
​​桥盟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编锅笼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