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局之碍,“和”后鲜有闻
userphoto

2023.03.13 山东

关注

《伤寒论》中正如阳明篇有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一样,少阳篇也有少阳经证和少阳腑证:

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就是少阳经证;

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鞭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就是少阳腑证;

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就是经腑具病证。

经腑证(表里证)怎么划分?

就是主要以病位所在而划分,主要病位在表者病因未必在表,主要病位在里者病因未必在里。

如果说《伤寒论》与《内经》联系不大,那么少阳篇却是一个例外,可能因为短短10条,几乎都可用手足少阳经循行及其病症解释,这是仲景的少阳伤寒。                        

还是同本书阳明伤寒一样,祝先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少阳为抵抗不济。少阳伤寒,人体对于伤寒之邪,其抵抗之力,持续不济,未能长相继也。”

少阳是抵抗不济,少阴为抵抗不足,两者有何区别?

“少阳之为抵抗不济,言抵抗之力,未能及时既济也。大凡具有抗力,而未能发挥其抗力者,皆谓之少阳。少阳不足在标,少阴不足在本,不可同日而语也。” 

什么造成了少阳伤寒的抵抗不济?

“少阳伤寒抵抗不济者,或内有障碍,阻其既济之道;或频为药误,戕其既济之力。有障则抗力不济,药误则抗力不足。少阳伤寒,抗能时隐时显、若断若续,欲为合度之抵抗,而未能及度,具有奋斗之潜力,而其迹未彰也。”

不管中西医如何不同,都是以整体恒动平衡观为本。

人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无可辩驳的;

人气血动而不息(中医),人体血液一直循环,细胞有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三大特征(西医),这同样是不言而喻的;

平人阴平阳密,气血皆从,内外调和(中医),健康人躯体上、精神上、社会上都处于完好的状态,内环境处于稳态(西医),原则上并无太大差距。

局部障碍影响全身抵抗力很容易理解:

人体为完整之组织,一切器官,都由血管神经系统相互联络,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局部障碍而甚,往往影响于全面之抗力。

夫伤寒之为病,全面之抗战也,官能之障碍,间接妨害其抗能,是故胸有积饮,则汗出不达,肠有积滞,则腑气不宣。力之运用,倾注于一点,则其力雄厚;分散于各处,则其效不彰。譬犹萑苻不靖,则其抵御外侮之力,亦显见其不足矣。太阳之能为合度抵抗者,以其用力专也;少阳之陷于抵抗不济,以其有障碍为之牵制,药误为之戕贼也。”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为形体,气为功用,二者相辅相成,人体障碍无非物质障碍和功用障碍,二者狼狈为奸,互为因果,这就是整体恒动平衡观。所以祝先生说:

“官能者,人体所有器官之机能也。器官不能发挥其自由行动者,皆谓之障碍。障碍之物质,足以妨害官能之动作,官能之反常,足以产生障碍之物质,二者固互为因果也。

夫官能不能执行其任务者,名之曰官能障碍;物质阻遏其官能之发挥者,名之曰障碍官能。《经》云'脾虚生湿’,言脾之官能障碍,则湿浊滋生也。又云'湿邪伤脾’,言湿浊障碍其官能,遂令脾运受困也。

伤寒之障碍多矣,而独举水饮积滞者,以水饮积滞,足以妨害抗邪之程序,为尤多也。水饮成于三焦之不利,积滞由于脾胃之不运。”

前面少阳阳明伤寒是内有积滞而成抵抗太过,故可用寒下之法一面下其积滞,一面抑制过亢抵抗;少阳伤寒则是内有积滞而抵抗不济,故或温导下其积滞,或温消健脾化其来源,从而去除障碍。这是积滞治法因为有形故容易观察理解:

“《经》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事也。积滞内壅,秽浊不去,小肠吸收作用为之呆滞,所谓腑气不宣也。少阳伤寒,障碍其抗力也。譬如行旅,征马踟蹰,非不进也,马不前也;非马不前也,荆棘瓦砾,障于途也。去其障碍,则昂然奔逸而莫能自制矣。是故肠有壅滞,则腑气不宣,去其障,则里气伸而表亦达矣。夫传化之失职,仅令妨害抗能,未见抵抗太过之征,虽曰腑实,亦当系入少阳,此仲景柴胡汤所以有硝、黄之加也。”

水饮为患,无法直接观察,等到可以直接观察时已经水肿了。那么人体的水液代谢到底如何进行,又为什么会有水饮为患呢?

《素问》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中医认为肺脾肾三脏为主站点,兼有水道沟通三脏,这个水道便是脏腑三焦。

而我们现代医学则认为主要是小肠吸收水分,通过静脉和淋巴回流入心,再随着血液循环到全身组织和细胞,参与代谢后再通过淋巴和静脉回心,由此循环往复。体内的水液一部分通过呼吸,泌尿,排便,出汗等方式散失,一部分构成重要物质,一部分一直流动,三者动态平衡才能保证水液代谢正常。

我们很自然地把肺大致等同于呼吸系统和皮肤,把脾大致等同于消化系统,把肾大致等同于泌尿系统,那么水道等同于什么呢?只有那淋巴还大致等同。祝先生这样分析: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西医之解剖,乃形体之研究;三焦之设施,为机能之别名。以解剖之目光论三焦,则三焦为虚有;就三焦之作用而观察,则三焦之为三焦,固属言之有物也。

夫三焦者,津道之中枢,即西医所谓淋巴系统也。淋巴者,通调水道,与血液共营循环作用者也。

循环之作用,西医书言之详矣。心脏如唧筒,脉道如水管,心脏胀缩搏动,吞吐血液,出心者为动脉,还心者为静脉,脉之去心愈远者愈细,愈细者愈密,聚散往复,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所以输送生命所需之资源、搬运组织所弃之废物也。

淋巴之作用亦复如是。夫行于血管,渥然而丹者为血;行于淋巴,湛然如露者为液。血质稠而淋巴清,血与淋巴,虽色泽不同,而其推陈出新之功则一也。

血液循血管而行,自心脏而大血管,而小血管,而微丝血管,衔接贯通,如陆地之有铁路,有公路,有大道,阡陌相接,无往不利也。

淋巴发源于各细胞之间隙。细胞者,人体组合之原素也。淋巴液浸淫流动,到处弥漫,随所在而渗注为淋巴,由小淋巴而大淋巴,而胸淋巴,而注入总静脉,以还归于心脏,如雨水在地,迂回曲折,下趋而成细流,而为沟溪,而为江河,而东入于海也。

血液自有循环之径,而淋巴则一往不复。其流行也,亦以心运之循环为循环,如江河之东流入海而不能复返也,又如江河入海,海水蒸发为云,云雾下降为雨,雨下而复入沟溪江河也。

血液、淋巴同为交通运输之工具,犹铁道公路,江河水道,同为车马舟楫之利也。

血管平整韧滑,有如轨道,血行其中,不可中途稽留也。淋巴管于一定距离内,有圆形之腺体,腺体大小不一,可以截留秽浊,如江河之有湖沼,所以宣泄泥淤也。

血液以输送营养为多,淋巴以通调津液为胜。饮食下胃,灌于小肠,小肠屈曲迂回,善于吸收,—切营养水液,到此无不吮茄殆尽,其剩余之残滓,则传入大肠,待机而出魄门,故《经》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水液之吸攸,始于小肠,小肠之吸收,注于淋巴,淋巴承接小肠所渗透之水液,汇于胸淋巴,而入于静脉,重由心脏传播内外,此水道之常也。

《经》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概言三焦通调水道之能也,故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此与淋巴之说相吻合也。是故三焦为淋巴之作用,淋巴为三焦之工具。三焦调达,则水液敷布;三焦壅滞,则水液潴留,《经》云:'下焦溢为水肿,斯非其明征欤?”

他从组织液和淋巴液回流的角度对三焦这个历来争论不休的名词做出了很合理地解释。组织液回流异常不一定会表现为有形的异常,但是往往会表现出功能的异常:

水湿内蕴,则表汗不畅;积滞内壅,则腑气不宣。此一处有障碍,即足以影响他处之机能也。大凡物理,挹彼者则必注兹,倾于左者必欹于右。故淋巴障碍,则水聚于胸;组织水分之来源被堵,则胸宿顿闷,汗出不畅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足开阖枢相对,脏腑气化相通
伤寒论浅释系列34——三焦理论篇
人 体 十 二 宫 图
撒尿费劲,就找水道穴!把它揉通了,尿就通了
【原创】漫谈中医十二官(八)
浅谈三焦到底为何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