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丹田”是能量释放平衡的关键

临床见到越来越多的胸椎僵硬患者,且大都事业有成,或者青年才俊。

之前写过一篇“过敏症、免疫性疾病、办公室背痛发生的脊柱根源──“中丹田”的意义”,说及“中丹田系统并不是死板板的固定系统,而是运动的,有弹性的系统,中丹田系统也是上丹田系统和下丹田系统之间能量沟通的的重要桥梁,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的人生态度,运动的中丹田系统,将有助于人体大系统的平衡,从而幸福常随!”。

今天手法处理一位情绪失稳,焦躁难平的患者时,察觉到明显的胸椎僵硬疼痛存在,患者事业有成,却无法解除焦躁与抚平疼痛的困扰,遂觉得有必要再重复下“中丹田”的意义。因为不仅仅是这例患者,这几天接触到好几位年轻小海归们,也都存在胸椎僵硬甚至鸠尾紧绷引发胃痛的情况。

之前写过“丹田是什么──从骨盆呼吸(开阖)运动说起”,文中写到:“下丹田是更能积聚能量的地方,而上丹田是能量密集产生的地方(大脑运作产能),两者之间恰好能形成平衡机制,上丹田负责能量放空,下丹田负责能量集中,身心因此平衡,躯体因此充满力量。”,依循气的身体观,头部是信息处理、知觉能量的中心,是“上丹田”,下腹部是整个身体的能量中心部位,是“下丹田”,胸部膻中-第五胸椎是“中丹田”,是身体共鸣活动与免疫活动的中心。“中丹田”(膻中-第五胸椎)不仅仅是身体自他共鸣的中心(与外界共鸣),在体内更是上丹田与下丹田共鸣、能量交流的中枢。

为了调和上丹田过剩的能量与下丹田的能量不足的情况,中丹田担负着促使上丹田能量释放与下丹田能量集中的工作!当上丹田信息处理过于负荷时,会造成中丹田胸部正中央一带变得僵硬,鸠尾也会变硬紧绷。而鸠尾的紧绷,会阻碍能量从上丹田下行,于是能量只能在头部满溢,出现眩晕、恐慌等神经症状。植物神经紊乱、慢性疲劳症候群的人群,鸠尾部都能查看到明显的僵硬。

一位从美国回来就诊的朋友,被频繁发作一年左右,并且越来越频繁的头晕困扰,手法处置后处方中药内服:

患者就诊是6月15日,到6月17日早上微信给我留言:“昨晚第三碗药后,半夜开始觉得很热,且胃剧痛,吃了止酸药,还是有阵痛,是继续吃,还是再来看你?”,教她按压鸠尾(这个定位容易),发现有疼痛,因地取材,让她拿圆珠笔标定鸠尾穴后,用线香灸鸠尾穴(家中有线香),10分钟后患者反馈说放了几个屁,胃还剩一点点痛,让她继续线香灸,遂出现胀气,第二天出现连续拉稀水泻,胃痛从此消失,头晕也明显好转,患者于次日出发去青海、西藏礼佛,到7月8日回上海,一切安好。

这则案例如此典型,正是鸠尾的紧绷阻碍能量从上丹田下行造成的头晕,解除鸠尾的紧绷,便是开了能量交流的通道,排气与腹泻,是内部阻滞排出的方式。

外界信息的涌入(现代社会,各种信息渠道),如果不能自觉提升意识的速度,便会被信息埋没「相反,提升意识的速度,便可看清每一则信息」,大脑处理不过来,压力便会传导到胸部,在毫无防备之下,便可引发过度换气,同时胸椎逐渐僵硬(过度换气胸廓的运动幅度会减少,胸椎同步变得僵硬),导致出现莫名的不安感,甚至恐慌。正是第五胸椎的疲惫、僵硬,造成胸部的紧绷,造成上丹田能量无法顺利下行,从而又会加重第五胸椎的紧绷,链式循环,让能量越发不能释放。而现实是,除非意外的创伤(精神),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孤身面对信息洪流冲击「精神创伤也会造成这种状况」,于是,胸椎僵硬疼痛常常眷顾的人群,便是文首提到的事业有成的人士、以及青年才俊!

回到“过敏症、免疫性疾病、办公室背痛发生的脊柱根源──“中丹田”的意义”一文,可治中丹田可不仅仅是与疼痛有关,还与免疫系统有着直接的关联,也就是说,鸠尾的紧绷除了影响上丹田能量的下行(任督二脉是上、下丹田能量交流的途径,中丹田是枢纽),还直接引发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所以,但凡干眼症、类风湿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等等,第五胸椎的手法松解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年长不耐手法的除外)!

PS:中丹田的僵硬紧绷更是办公室颈椎病的罪魁祸首,无他,上丹田的能量无法正常下行,蓄积导致颈部高负荷,形成的肌肉疲劳、损伤。

“季子说”述及的传统医学,是季子视野里的传统医学!

------------------------------------------

梦想小成,怀念两位启蒙师长

季子,男,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原供职上海某三甲医院,于2013年6月起辞职探索自由执业之路,2014年11月,上海季建刚中医诊所获批成立!从求学起到现在,在中医路上行走第20个年头,一路坎坷,好在命运垂青,跌跌撞撞中误闯传统医学内室,见证中医理论的精妙,并能用疗效以确信。近年逐渐接受轮回思想,向死而生,勉力前行!鉴于传统医学在目前语境下式微之态以及自身话语混乱,发愿2014年起开始阐释中医经典并普及中医知识。 

擅长古针灸法:适用急慢性疼痛及促进系统康复。

擅长整体疗法(手法):适用脊柱及四肢关节疾病(颈椎病、腰突症、膝关节炎等)以及脊柱相关性内科病症(眩晕、胸闷、咳嗽、痛经等)

擅长经方医学:适用外感、内伤、妇儿。

所不擅长的领域:心脑血管疾病、肿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敏症、免疫性疾病、办公室背痛发生的脊柱根源──“中丹田”的意义
道家采气十三种秘法
四肢疼痛的反射
打坐对脊椎发生的作用
中轴是一个人形体体态的关键!6种症状可能骨盆歪斜的警讯!
原来真的有“会呼吸的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