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邪气位置,决定如何用药
邪入太阳,就用汗法,散去邪气。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太阳之邪,轻者在卫,重者在营,更重者在胸膈。

邪气在卫,以麻黄汤与邪气对抗;邪气在营,以桂枝汤、葛根汤与之对抗;邪气在胸膈,以大小青龙与之对抗。

如果外敌不清肃,内部盗贼若乘机而起,即用大小青龙汤加减、麻黄汤加减、桂枝汤加减。因此,虽有内症,但主症为太阳病,因此立法以太阳病为本。

若内忧强于外患,此时当重内轻外,主要先除内邪,用五苓散、十枣汤、陷胸汤、泻心汤、抵当汤......

邪入少阳,立法当详查寒热表里,攻补兼施。少阳之邪,轻者在腠理,重者在募原,更重者在脾胃。

邪在腠理,小柴胡汤;邪在募原,大柴胡汤;邪在脾胃,用药有所不同。少阳邪气犯脾, 小建中汤、半夏泻心汤、黄芩汤、黄连汤;少阳邪气犯胃,柴胡加芒硝、柴胡加龙蛎。

太阳少阳合病、并病,是一邪犯少阳,一邪犯太阳,柴胡桂枝汤是一支队伍,兵分两路。

三阳合病,三面受敌,仲景之法,以阳明为重,用白虎汤。里不应,外不能合,以此邪乱可以平息。

如果未来得及截留邪气,致使邪气深入,此时以大承气汤急下。

如果阴邪直入中宫,当以四逆汤急救之,主要目的就是强心主,流寇自散。

三阳各自管辖的地域,阳明与太阳、少阳相互接壤,所以邪入阳明,太阳、少阳也一定要发挥作用。为什么要这样说,就是因为阳明为阖,如果外邪入阳明,不是太阳不固,就是少阳无备,所以会出现两阳相合为病的情况。因此外邪入阳明,必有太阳症或少阳症,在营卫就用麻黄、桂枝等汗法;在腠理,就用柴胡配合解决问题。

如果邪已经进入阳明地面,尚未形成三阳合病,急用栀子豉汤、瓜蒂散等吐法,将邪气扫清。如果邪气进一步深入,就可以用白虎汤解决问题。

如果邪气再逼近一步,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就可以迅速把邪气清除掉,如果出现热结膀胱的问题,茵陈汤、猪苓汤,即可清除盗贼之祸。

太阴位于中州,外通三阳。若太阴受邪,则阴阳交通受阻,则阴寒渐生于内。如果此时本身正气盛,则太阴正邪可转属阳明而为实症,此时下之可痊愈。如果阳明实邪转太阴成了虚症,唯有一种可能,就是邪气盛而正气衰,即便用温补法,也比较难以挽回局面。此时此刻,如有寒水之邪生出,邪从太阳来,病情轻;邪从少阴生,病情重。风木之邪也是一样的道理,邪从少阳来,影响比较小,邪从厥阴上逆,影响就比较严重。

如果因为正气虚衰,邪气继续深入到了厥阴地界。因为厥阴地界主要是相火游行区域,本气为少火,内经有云:少火生气。风寒燥湿等邪气,只要入了厥阴地界,一准都要化为热,这热就是壮火。“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少火是一身之气的生机,而壮火则不断的耗损生气。厥阴少阳相表里,此时邪气犯上焦,则上撞于心,心中疼、心中热,口烂、咽痛、喉痹。壮火这股邪气如果逼入中焦,手足厥冷,脉微欲绝,饥不欲食,食即吐蛔。邪气入下焦,则祸患不断,热利下重,或便脓血,为害非浅,邪气嚣张跋扈,肆意横行,各种症状层出不穷。

因此,仲景用乌梅丸为厥阴主方,寒热并用,水火共济,攻补兼施,通理气血,调和三焦,虽邪入厥阴作乱,终于可以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其水可以治消渴,水泛滥则可以茯苓甘草汤治水,以炙甘草汤复脉,以当归四逆汤治厥,这些方剂主要是与乌梅丸配合,分头营救上焦的心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白虎汤、承气汤,清胃而平中焦实热。以白头翁、四逆散,清脾而止下焦之热利,分头救腹中之阴,扶胃脘元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强说《伤寒》之一——谈少阳病
《伤寒论》背好这75条,临阵用药信手拈来!
少阳病
第50 讲 小柴胡汤的适应证(3)、少阳兼证(1)
五运六气与健康 +久治不愈的人,学习五运六气,管理好自己的体质+如何运用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五运六气临床应用一得
注解伤寒论——成无己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