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俊骧:亦拳亦舞“體”悟國學

亦拳亦舞 “體”悟國學

——“鯤鵬太極”的國學淵源與特色

  主講:劉俊驤

  整理:王曉茹

  五禽戲。象形取意、倣生超越是劉俊驤創建的東方人體文化研究體係重要的美學規律,源自漢代醫聖華陀的五禽戲和傳為達摩創編的易筋經中,都有很好的“導氣令和、引體令柔”象形取意的術法,這也是伏羲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創造八卦以類萬物的規律。以鯤鵬萬化為標榜的“鯤鵬太極”自然吸收了傳統導引五禽戲、易筋經的一些招式。 

  近日,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長歐建平一番詩意的開場白之後,我們迎來了“東方人體文化學”創始人劉俊驤先生一次別開生面的學術講座。講座開始,劉俊驤鮮明地提出:“人體文化是人類文明的母體和先聲,體現著儒道之精華,乃是國學之根本,而修身養德乃是根本之根本。先賢所追求的天人合一、與道冥合是身體力行親感實授的,他們體悟樂感、逍遙自得、與‘道’生死相許的人生實踐,如果不從體悟踐履中感受,很難真正理解。”劉俊驤表示,希望把這幾年皓首做蒙童,重讀原典,以及五十多年來修習健身氣功,從太極拳諸家功法到樂舞、雜技的體悟,所理解的中華國學根本——修身養性之道的點滴學習心得,與大家分享。  

  由來與編創

  編創“鯤鵬太極”的最早倡議者乃是吳曉邦先生。他看過臺灣著名文化人對林懷民的評論集《雲門舞話》後,在談及“雲門舞集”之訓練有靜坐、太極拳和京劇動作時,吳先生對劉俊驤說:“您是武術專家,又專門研究戲曲舞蹈,應當編一套教材,把太極拳、象形拳也化在裏面。”  

  現代太極拳的普及是件好事,使廣大練習者從中獲得健康和娛樂,但由于只練套路,而失去其文化內涵與修性修命之功夫,因此丟失了最重要的以太極拳體現“國學”的太極智慧。“鯤鵬太極”正是以太極思維為統領,把太極拳從習練層面進入修煉境界,通過四肢百體與天地共舞的修煉功法,體現中華原典儒、道、釋三家的妙竅,成為亦拳亦舞、動靜相間、詩韻哲思會通一體的一套典籍文化與人體文化妙合的功夫。

  “鯤鵬太極”是劉俊驤先生六十多年來習武學文、讀經體元、與天地共舞心得體悟的一點結晶。其由來應追溯到他十一歲時在青島習武讀經的那段經歷。1947年春天,他在青島臺東南山市場的“化性堂”私塾,第一次得讀“四書”,並拜螳螂、孫臏拳名家孫文賓師習武。化性堂主講朱老先生要求學生必背《大學》《中庸》首章,因為他認為把《大學》首章讀通力行就明白了做人的根本道理,把《中庸》首章讀懂踐履就明白了天道性命的來歷。當時,對所謂“性根命果”、“修性修命”,孫文賓老師說:“性指天命本性,即忠孝仁義,命是身體生活遭際,性命象陰陽一樣,一刻不離,處處都有性根命果之分,比如習武光練套路、招法不行,要練基本功,樁功是基礎,是為練性,故而前輩稱‘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站樁是中國武術獨具特色的訓練方式,拳諺曰“百練不如一站”,又言“練拳無樁步,房屋無立柱”。孫老師教練習武時要求站高、低馬步樁和太極渾元樁。吳式太極拳名家王培生也特別重視樁功,他認為“習武第一步,應先練好樁功,如馬步樁、川字步樁、一字立體樁等”。劉俊驤吸收武術的根基性訓練,融入國學元典的體悟,為“鯤鵬太極”的緣出播下了種子。

  編創“鯤鵬太極”的最早倡議者乃是吳曉邦先生。1980年劉俊驤調到中國藝術研究院舞研所任《舞蹈藝術》叢刊副主編,主編是當時的所長吳曉邦,他看過臺灣著名文化人(包括俞大綱、姚一葦、余光中、林清玄等十余人)對林懷民的評論集《雲門舞話》後,在談及“雲門舞集”之訓練有靜坐、太極拳和京劇動作時,吳先生對他說:“您是武術專家,又專門研究戲曲舞蹈,應當編一套教材,把太極拳、象形拳也化在裏面。”

  許多年來劉俊驤一直關注林懷民先生的訓練,希望完成吳曉邦先生的囑托,現在終于可以告慰“雲間天馬”。“鯤鵬太極”以“吳式太極”為基礎,吸收了傳統五禽戲、易筋經、八卦掌的精華,將導引、靜功、樁功和戲曲神韻化入其中,以國學仁、義、禮、智、信五常及周易為根本,將儒、道、釋三家原典之菁華貫徹始終,體現出一種審美太極、舞韻太極,更是一種性命雙修的修煉太極。“鯤鵬太極”既是丹道的築基訓練,又是武舞一體、身心共怡的生命智慧升華。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導引圖。劉俊驤認為中國上古聖人編舞為民健身的典籍記載和漢墓馬王堆中的導引圖健身的文物形象,是極為重要的歷史資料,不僅值得體育界研究,舞蹈界亦應認真研究。“鯤鵬太極”中的“越女洗劍”、“女媧補天”、“朝天敬地”和“龍登雲罟”等動作,就是將馬王堆導引圖的養生智慧吸收進來。

  “鯤鵬太極”的九大特色

  “性根天心種,命果地中成,潤身寅漱玉,養心辰舞鵬。”這是劉俊驤每日生活的寫照,也是他陶鈞文思,視通萬裏,寂然凝慮,思接千載,皓首窮經,衰年編拳的追求。  

  1、亦舞亦拳,國學根源

  “鯤鵬太極”亦拳亦舞,是國學之根脈,修養性靈之捷要。它用最短的時間讓修習者掌握最高境界的中華武學太極拳法之根本和國學原典之精要。一般太極拳修習者,或強調養生健體,或強調防身技擊,卻很少探求它體現國學元典的根本精神。“鯤鵬太極”有配合動作的二十四首詩訣,分為“元亨利貞”四部,有的表現動作的文化內涵,有的體現內氣的通貫,有的則表現中華文化的精要。開篇“無極太極一二三”以身體運動,體現道生萬物的過程。詩訣“中正仁義愛靜返”正是明末清初王宗岳的太極拳奠基理論《太極圖說》最後由天道至人道的論釋:“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這些抽象的哲理,以“抱虎歸山”的招式,接問訊掌,從玄關、人中到膻中,表現天、道、人、心,又加了一個普愛眾生的手姿。故而,以舞姿拳勢體現原典精要,發現中華國學根脈,可謂“鯤鵬太極”第一個特色。

  2、活樁行丹,本根渾圓

  “鯤鵬太極”的樁功多樣而深寓中華文化內涵,有“無極樁”、“泰定樁”、“川字樁”、“兩儀樁”、“本根樁”、“井泉樁”、“馬步高低樁”、“坎離樁”、“問禪樁”、“衝虛四合樁”和“渾元樁”等多種。它與坊間樁功不同之處:一是深含哲理,富寓教益;二是在行拳翩舞中進行,動靜互補,練養相依,而樁功又有獨特的踵吸貫十之法和國學詩銘之訣,活樁行丹,內求本根,外達通寰。同時以精練如金的經典箴言,修身潤心勵志端行,可謂古今未有的一大特色。

  3、掤履擠按,八卦對演

  1956年,劉俊驤入北京師大中文係,得遇梁式八卦掌名師郭古民先生和吳式太極拳名師王培生先生。劉俊驤數十年來與王培生老師不斷切磋,對他在拳道武學上的獨特發展可謂心領神會。王先生把攬雀尾八法與易經之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先天八卦對應,從人體三節的虛實中找出陰陽爻象,這是前人未言及的,更不用說身上練出來。以動作體悟抽象概括宇宙萬象的八卦符號,且在虛實勁力上清晰地表現吾人身上的陰爻、陽爻,使人一旦掌握“震仰盂、艮覆碗、乾三連、坤六段、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與“擠、肘、採、挒、捋、掤、按、靠”太極攬雀尾八法對應的口訣,就終身難忘,以最簡單的體悟,學會國學基礎中最難掌握的學問。明白這些動作的剛柔,則養生與技擊的價值倍增。諸多用語言無法完全闡釋的深奧哲理,卻看通過肢體語匯形象地表達。是故,以動作體悟抽象哲理,簡明便捷,是“鯤鵬太極”的第三個特色。

  4、循經歸竅,竹影月沼

  意念是東方人體文化一切修煉術法的根本要義,是修煉的起點,也是歸宿。不管是高深神秘的內丹修煉追求的溝通兩重天地的“玄關一竅”,還是各派導引術法追求的“導氣令和、引體令柔”,沒有意念的幫助難以達到效果。“鯤鵬太極”的用意不用力正在于此。所謂“不可用心守,不可無意求。用心著相,無意落空。綿綿若存,似守非守。細雨潤物無聲,深泉清溪淡流”,體悟循經守竅,且似有若無,正是“鯤鵬太極”的第四個特色。

 

  以上圖為梅蘭芳舞臺藝術郵票。“袖帶飄曳”的古典舞身韻、梅蘭芳的臥魚揮劍、蓋叫天的鷹展飄煙、賈作光的鴻雁魚舞,都是劉俊驤在“鯤鵬太極”中的審美化追求。

  5、錦戲經訣,倣生超越

  新世紀以來,國家體育總局成立了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組織有關院校和科研單位創編健身氣功功法。從2001年底開始,就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參與其事,劉俊驤作為文化藝術界代表,近10年來一直做評審專家,從最早招標、評審,到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六字訣的編創定型與推廣,他皆參與其中,並于2002年11月獲得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頒發的“創編健身氣功貢獻獎”。象形取意、倣生超越是其創建的東方人體文化研究體係重要的美學規律,源自漢代醫聖華陀的五禽戲和傳為達摩創編的易筋經中,都有很好的“導氣令和、引體令柔”象形取意的術法,這也是伏羲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創造八卦以類萬物的規律。以鯤鵬萬化為標榜的“鯤鵬太極”自然吸收了傳統導引五禽戲、易筋經的一些招式,也是他對近10年來的工作學習的總結,這是“鯤鵬太極”的第五個特點。

  6、陶唐大舞,龍登雲罟

  2008年5月,劉俊驤應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之邀赴湖北武漢、武當山參與第二輪健身氣功項目的評審。正是在武當山冒雨登上金頂的路上,他決心以“鯤鵬太極”體現太極拳祖師張三豐的行丹道論。這次討論的項目有三家都依據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導引圖”,分別為上海體育學院“馬王堆導引養生十二法”、清華大學“太極養生杖”,武漢體育學院的“大舞”。“大舞”就是根據古籍中記載的陰康氏、陶唐氏“引舞宣導”,為民療疾健身的事跡和馬王堆導引圖的形象,又參閱了董錫玖與劉俊驤聯合主編的《中國舞蹈藝術史圖鑒》古舞形象編制。劉俊驤認為中國上古聖人編舞為民健身的典籍記載和漢墓馬王堆中的導引圖健身的文物形象,是極為重要的歷史資料,不只值得體育界研究,舞蹈界亦應認真研究。劉俊驤在1996年出版的《東方人體文化》一書中專門收錄了彩色《導引圖》。“鯤鵬太極”中“鯤鵬萬化媧羲黃,龍登雲罟三才暢”兩句就用了馬王堆導引圖中注明“龍登”的動作和伏羲氏造網罟、黃帝樂舞“雲門”的意象,創造了“越女洗劍”、“女媧補天”、“朝天敬地”和“龍登雲罟”等動作,將羲黃至漢代馬王堆導引圖的養生智慧吸收進來。是故,招招有據,史脈悠久,式式有創新效用,可謂“鯤鵬太極”第六個特色。

  7、鯤鵬逍遙,天鈞道妙

  “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呂洞賓百字詩這四句,可以說是仙家追求“心如白雲常自在,形似野鶴任西東”逍遙境界最好的寫照。鯤鵬變化正是《莊子》首篇逍遙遊的形象明喻。

  劉俊驤將這套昂首雲天,與星辰共舞,“潤身養心,通達第六感”的亦拳亦舞、動靜相間的術法,稱之為“鯤鵬太極”,既不名“拳”亦不稱“舞”、“功”或“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莊子?內篇》第一逍遙遊,開篇即講鯤鵬轉化:“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化”者,在漢字裏正是兩個身體的變化,也可以說人體陰陽的隨機轉化。人是陸行動物,修煉太極是為超越陸地,入水乘雲,此正是“鯤鵬”之喻根本意蘊之所在。劉俊驤指出在莊子的眼裏有垂天之翼的大鵬和只是飛躍于桑榆間的鳩鳥、寒蟬是沒有區別的。世間總是存在或以大欺小,或以小羨大,不能安居處順。這種羨欲之累,則生悲。因此,莊子鯤鵬之喻的目的在于讓人忘卻大小高下之異,齊物去累而性命和諧安閒,故郭象注曰:“累絕則悲去,悲去而性命不安者,未之有也。”修習“鯤鵬太極”旨在自樂其得,順應自然之道,其關鍵在于存想天地陰陽反復轉化而以超越時空的鯤鵬變化順應之。修身養性、安心立命、求真體道是性命學的根本,中國儒、道、釋、醫各家皆重性命之學。性命學不僅包含著養生之道,處事之則,經世之理,更包含求元體道,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最切身的學問,不管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人們都要有一個終極的信仰,對超越自身生存的物質世界之上的精神或靈性的追求,人才會活得自信、自在。不管這永恒的理想,是想象的未來,還是現實的計劃,都要有超脫世俗之累的想象才能達成。“我命在我不在天,修真養性悅天年”正是東方人體文化的最高追求。意想如淩波散步,天鈞遨遊,星辰共舞,天人同律,身心共怡,是“鯤鵬太極”修習者追求的通天意境,性命自導之樂可謂第七個特色。

  8、善美情通,雲水玉冰

  “袖帶飄曳”的古典舞身韻、梅蘭芳的臥魚揮劍、蓋叫天的鷹展飄煙、賈作光的鴻雁魚舞,都是其在“鯤鵬太極”中的審美化追求。二十四首詩訣中有唐人王昌齡、王維的詩意,如“雙捧冰心玉壺轉”就來自唐代詩人王昌齡(698~757)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心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是純潔清凈的形象,自古仙家亦把人身比作玉壺,呂洞賓百字詩有“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之句。“水窮雲起冰心捧,雙躬六觀元之精”則吸收了王維《終南別業》一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禪意。“善美情通,花開月圓”更是每個智慧人生靜待的真境,像鯤鵬萬化從容、如天鈞步雲般逍遙自得,可稱其為“鯤鵬太極”的第八個特色。

  9、三大修煉,花開月圓

  1995年劉俊驤擔任第二屆世界太極修煉大會的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主持大會倡導三大修煉——太極拳、靜功和保健按摩時,有海外學員向他建議說:“現在這樣分別進行,很繁瑣費時,劉教授以您的博識,何不編一套融匯三大修煉的術法,實踐錢學森院士提倡的大成智慧呢?”劉俊驤經過十五年的反復探索,“鯤鵬太極”總算邁出了第一步。

  詩訣中“三心不住五蘊息,慈悲無敵智自怡,善美情通習勿二,靜待花開月圓時”四句就是從上肢到頭部的自我循經按摩。這四句詩既是從“無極太極一二三”到“靜待花開月圓時”的生死旨歸之喻,又可以隨時單獨修習的保健按摩。“鯤鵬太極”中的詩句,可兩首、三首或四首組合修習,亦可單首修煉,可分可合,或行雲流水,或靜待脈通,可謂第九個特色。

  “性根天心種,命果地中成,潤身寅漱玉,養心辰舞鵬。”這是劉俊驤每日生活的寫照,也是他陶鈞文思,視通萬裏,寂然凝慮,思接千載,皓首窮經,衰年編拳的追求,他希望以性命自導管理的大成智慧學,給青年學子、老年朋友以快樂得健康、健美、智慧、長壽的獻禮。


 

        潍坊新闻网8月17日电  8月1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峻骧先生来到安丘,举办中国“鲲鹏太极”首届研修班。安丘市武术协会及各界数十名学员参加了开学典礼。72岁的刘峻骧先生情不自禁,翩翩演示他的“鲲鹏太极”(如图)。

        经过60年的实践和研究,今年8月8日,刘峻骧的《鲲鹏太极诗诀十五首》定稿,标志着他的“鲲鹏太极”拳式正式创立。

        刘峻骧告诉记者,他创立的“鲲鹏太极”以“吴氏太极”为基础,吸收了传统的五禽戏、易筋经、八卦掌的精华,以国学仁、义、礼、智、信五常及周易为根本,体现一种审美太极。“鲲鹏太极”有三大特点:一是吸收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华,二是体现中国古典舞蹈神韵,三是体现内丹修炼文化。

        刘峻骧先生原籍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区,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3年,创办东方人体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学会委员,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舞协理论委员会委员。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刘玉良 管庆霞)

 

刘俊骧先生简介

 

    刘俊骧先生1937年生于山东安丘,1956年入北京师大中文系,1960年留校任教。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舞蹈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国定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健身气功》编委、《中华艺术通史.原始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文艺学院特聘教授、美国普林顿大学艺术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与学术专著多种获奖。

    刘俊骧先生身兼作家、学者、武术家,自青年时代就被师友誉为奇才、怪杰。1980年发表的《伍豪之剑》兼有武俠小说、惊险小说、间谍小说的优长,1985年出版的《峡谷芳踨》被誉为大陆的金庸。2005年出版的《九脉修身》是三教诸家功法的精粹,太极拳、八卦掌的神髓,又包含着中华元文化的经典要义。

    刘俊骧先生的专著《中国武术文化与艺术》、《中国杂技艺术史》、《中国木偶戏.皮影戏艺术》都是填补学术空白的奇书,他的《东方人体文化》一书,将舞蹈、戏曲、杂技、武术、气功、文学等多种文化艺术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东方人体文化是人类智慧的重要源泉,被誉为再现民族文化精魂,跨世纪的东方预言。2008年他的《武术文化与修身》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刘俊骧先生创建了东方人体文化研究体系,并且于1997年成功举办国际研修大会。

    自幼习文备武,先后师从孙文宾、郭古民、王培生、张云笙、钟敬文、启功、郭预衡诸先生。2001年和2003年在台湾举行的《亚洲东方人体文化舞韻研习营》和《921东方人体文体舞韻研习营》上传授《九脉修身》。曾被选入数种世界名人录,1992年被选为文化部部级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绵拳健身功法
战波谈吴式太极拳实战打法
通背拳健身功法系列之活背八法
通背拳健身功法系列之四:健身小功法#活背八法
通背拳健身功法:抡劈敲胆经
第640期:大成拳“降龙桩”“伏虎桩”探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