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景视野下的长线浸润式教学












全景视野下的

长线浸润式教学



 

“全景视野下的长线浸润式教学”是“全景式小学数学教育”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该学习方式,主张让学生提前数月、一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有目的地长线、全面、持续、自然地参与和经历“与将要集中学习的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丰富学生“浪漫阶段”的积累,为将要进行的“集中、精致的学习”储备大量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丰富的学习素材(话题)和“具体到每个学生、每个方面”的真实学情。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有计划地分各种线上线下学习资源和时机,适时、适当、全方位地充分自学,腾出课堂,集体进行问题研讨,激励学生深度碰撞、互相启迪、激发创新、自我检测、自我修正、总结和提升,促进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抽象和概括、规范模型、深度数学化,充分进行思维训练,提炼思想和方法,以实现深度理解数学本质、夯实四基、提高四能、提升思维品质、开阔数学视野、丰厚智力背景,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目的。


“全景视野下的长线浸润式教学”是一种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成长能力和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方式。一共分为四个模块,即:前期浸润、专项研究、协同浸润和后续浸润。其中,“前期浸润”又分为学期前开启的整体浸润和单元前开启的专项浸润。“专项研究”又分为单元猜想、概览规划、课前自学、课中研讨、回顾整理、自主检测六大环节。



 一、学期前开启的整体浸润

 


“学期前整体浸润”一般是从寒暑假开始就启动。寒暑假,我总是安排与下学期学习密切相关的生活实践。10年来,我一直都坚持这样做。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我是从开学初启动的前期浸润。一开学,我就倡导学生们建立一个“形”的绘本,利用闲暇时间,随时观察、描绘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形。到了11月底,大部分孩子都画满了一本。从整体上感受和了解各种图形,感受到万物有形又形态各异、丰富多彩。这项活动,涵养了学生完整的“几何与图形”的眼光。在此基础上,我开启了“万物有形可纪识”。从收到的孩子的作品中,我了解到了孩子对图形认识的程度,以及对待“形”的心态和情感等。这些正反映了学期前启动整体浸润的核心目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整体感知和初步认识,积累丰富而又完整的生活和活动经验;同时,又为学情的了解提供了依据(还有单元浸润和猜想)。




 二、单元前启动的专项浸润

 


“单元前启动的专项浸润”的目标是“专项强化体验、定向引发探究”,是对单元要研究的内容定向、集中体验,并重点引发学生对现象后面的数学本质的探索、发现和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单元前浸润,是在集中学习前的倒数第二个周末、以手抄报的形式,定向寻找、观察和绘画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在这个过程中思考和追问:如果换成别的形状呢等等,以引导学生把精力投放到对长方体、正方形特征本质的深入思考和关注。


我从孩子们交上来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直”“直角”“途中距离和长度的相等关系”等本质特征开始了定向、深入地思考和关注了,并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初步联系实际进行想象和应用。甚至,有的孩子已经超越单个图形的研究,涉及到了拼组和更深层次的图形间的关系。在这种定向的对比、思考、以及后面的展示和互相的碰撞中,孩子们产生了图形现象后的数学本质的产生了欲望和需求。




 三、专项研究

 


“专项研究分”为单元猜想、概览规划、课前自学、课中研讨、回顾整理、自主检测六大环节。专项研究的主要工作就是数学化,培养学生相关的核心素养。专项研究主要是借鉴“道尔顿计划”和“翻转课堂”的经验,以学生自主规划、自主学习为主,课中进行检测和问题研讨的方式进行推进。专项研究的前两个环节是在单元学习的前一周周末进行。


1.单元猜想


单元猜想就是让学生仅凭单元题目和目录,猜想要学习的内容;并针对猜的内容,用关键句或关键词简要写出“我知道……(可能学什么,怎么学)”“我的问题(我还想知道……)”


2.单元概览


单元概览是在猜想之后,学生再打开课本逐页浏览,看到底要学习哪些内容,“验证、对比”自己猜的是不是全、是不是准;反思自己的猜想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并结合要学的内容,给每一道例题(或每一页)起个小标题。同时,自己制定大概的单元学习规划,即每一天学习到哪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还能初步修正自己的“已知”,清除已经解决的问题和一些非数学问题,留下真正对它自己和全班有探讨价值的数学真题。


这两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明“标”、造“愤”、生“悱”、造“势”、生“课程”。


明“标”,一是明确学习目标,二是制定好自己学习进程的路标。


造“愤”、生“悱”、造“势”,就是刺激其产生更强烈的进行数学化和表达数学思考的欲望和冲动。


生“课程”就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针对性的数学课程。学生完成这前两个环节的工作后,我都会在第一时间对全班的“已知和问题”进行整理,并据此设计出学生真正需要的课程、想要研究的课程。而且,以后,还会依据每天自学反馈的问题,及时完善和调整。这样建设的课程内容很多都与课本不同。如我的“品牌周”第一天中,“图形间的关系”“谁是大地主”“图形中的文化”“英语中的图形”以及后学浸润式个体化课程“球面上的正方形”“拼组”“对称性”等课程,都是根据孩子们反馈的问题设计的。我的立场是:学习是从孩子该开始、想开始的地方开始,是在孩子想结束的地方结束,而不在于课本。学生能走多远,我就陪伴多远,想走到哪里,我就陪伴到哪里。与此相对应的是,很多的数学学习活动,我都充分尊重孩子的时间需求,孩子的学习需要多长时间,我就给他多少时间,陪他多少时间。



我知道,有的老师会质疑:这不是增加了学生负担吗?这样会不会完成教学任务呢?我,也这样追问自己。结论是当然可以适当地这样运作。因为:


一是我们要长线地看待课程和教学。有些东西现在研究了,以后不就省时省心了吗?今天这个地方多用了时间,明天会从那个地方补回来。


二是要以“人”为核心来看待课程和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学生当下需要的课程和想研究的课程,而不单纯是所谓教科书安排的任务。还有,是不是负担,关键是学生喜欢不喜欢,是不是具有挑战性。当课程是孩子自己想要研究的、感兴趣的,他就会积极参与,主动挑战,不仅不是一种负担,还是一种刺激和享受,甚至欲罢不能。现在,我班的很多孩子都已经很习惯、很享受这种挑战了。


三是这种学习大多都是在生活中自然浸润出来的,有些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研究,并没有占多少课堂时间。当我把适宜这样学习的内容持续在生活中进行长线、全面浸润的时候,我发现:许多知识就像孩子学习母语一样,根本不需要我们去教,需要的只是时间。


四是一系列的反馈信息,都能让我准确地把握学生“到底知道什么,会走向哪里”,最大程度地避免了重复学习,径直前行,进行整合,可以有效地腾出拓展的时间。


3.课时前的自学


每个课时内容的学习,我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课前很少做巩固性和检测性的传统作业,大都安排课时前的自学。同时,我会给学生提供以下学习资源(环境):


(1)三种版本的课本(人教、北师、北京)


从二年级起,我们班的每位学生就开始同时使用三种课本进行学习了。为什么?我曾经参与了青岛版教材和全课程实验数学读本的编写。所以,我非常重视课本,又不会唯从课本。我的亲身经历让我深知:不管哪种版本的教材,其中的每一道练习题都是经过千挑万选、反复推敲的精品,即使拿它做练习册用也强过任何教辅资料。同时,每一种版本的教材因为要保持稳定的特色、风格和体例,有的内容不得不削足适履,部分内容又有所不足和局限。因此,我取三种教材之精华、破其限制,同样的内容,哪一本最适合孩子自学研究和深刻理解,就选用哪一本做主教材,另外两本则作为学生自主选择的参考资料,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家庭给孩子自备的学习资料


(3)我为自学能力稍弱的孩子设计的自学导引(根据内容来定是否设置,即使设计了,也完全让孩子针对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


(4)网络课程,包括微课、APP、从网上搜集的课件传到学生群里


(5)建立“大学习共同体”。所谓大学习共同体,就是把能帮助学生学习的所有人和环境都拉进来。比如我们的学习共同体,就包括同位、小组、帮扶结对、社区、家长和托管班。


有的家庭真的无暇顾及孩子,就把孩子交给托管班帮忙照顾,我能做的就是建立QQ群,建议和引导托管班的老师,对我的学生按我们的节奏学,以让没有父母监管的孩子能够跟得上整体的成长。


为什么提供这么多的资源(环境)?我认为:在这个大数据的信息化时代,线上、线下都已经成为孩子不可或缺的空间,我只是他们其中的一个老师、一种老师,我不能把孩子只局限在我的教育之下,剥夺他更多自主成长的机会。我一直都在坚持这么做,我可以非常负责、非常自豪地说:我是我学生的数学老师,但是他们很多的数学一定不是我教的!因为,这种学习方式背后隐藏着两位比我还重要的老师,一是体验,二是时间。


我们班的每一个孩子都知道,数学有这样一个挑战:能在家里学会的不要到学校来学,能在课下学会的不要在课上来学。早在二年级,我和薛爽老师就鼓励孩子们:能自己解决的不找别人,能找同学解决的不找老师。因为我们对孩子们的自主成长力绝对地尊重和信任。


一个多月前,我曾经给学生专门上了这样一节课:不自学,课堂上你将无法参与。吴昌城同学说:你在家该学会的要学会,课上才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考。刘音璨同学说:你不自学的话什么都不会,这节课对你毫无意义。王子豪同学说:我们的课堂是只讨论问题的,比如角,你连角是什么你都不知道,怎么讨论呢?吕文浩说:你们没有发现吗?我们在外面在家里,反而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孩子们的认识和自觉,让我震撼。


其实,我前期鼓励孩子们的调查、体验、自学,也都是为了让他们能言之有物、提前思考、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才会有课堂的碰撞和共生。



4.课中研讨


课中研讨的任务和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研讨、交流、碰撞,矫正;

二是深化本质理解,更全面深层的数学化;

三是提炼方法(策略)和思想;

四是进行思维训练,改变思维方式,开慧根,厚视野。


课中研讨是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核心环节。该环节的核心工作是“解决问题”。这里所谓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解决“数学地学习数学”的问题。教师的关注点包括:知识技能是否真正掌握,特别是哪些内容虽然记住了、会做了,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数学思维是否深刻,特别是数学化的问题(抽象、概括、提升和泛化回归等);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是否领悟;与内容相关的多角度解决问题和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是否达成等等。


二是解决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检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又会反应出一些新的学习问题,教师要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情状,并迅速“课程化”,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研究,及时解决。


5.回顾整理


回顾整理也是由学生自主完成。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思维导读、大括弧、绘图或者表格的方式,回归整理学过的内容,使用了哪些方法,并举例说明。教师的工作就是及时发现好的整理,建设更好的复习课程,让学生有效复习、巩固和提升学习过的内容,并从中习得更好的整理方法。


6.自主检测


自主检测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一是可以通过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来考察;二是让学生自己出一些认为有问题或者易错题考别人;三是做另外一种版本教材的练习;四是进行传统方式的书面测试。

自主的命题采用师生结合的方式,可以针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数学意识和情感态度等进行专项命题,也可以针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综合测试。


(四)协同浸润


协同浸润和下面的后续浸润都有一个重要目的:让孩子拥有一个更完整的数学世界,拥有一个全景看世界的数学视野。


协同浸润,是同其他学科教师联手,或者数学老师自己来进行跨学科、跨领域教学。让学生多看点数学以外的相关内容,看到数学与外面的联系,看到外面的数学,以期达成对学生全面、完整的涵养。


比如:我的“品牌周”还安排了“图形中的文化”(语文课)和“图形英语课”。


我先整理好相关的学习内容和课程资源,然后一起研讨、商议,最后由语文老师薛爽和英语老师张艺菲来上。


语文课:一是设计了奥巴马最喜欢的一幅名画——向正方形致敬。让孩子观察、欣赏,了解这幅画蕴含的哲理和艺术魅力,以及它与正方形特征之间的联系。


二是学生用上网、查阅图书等方式,查找“方方正正、规矩、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方出于矩、思方行圆”,以及与“矩、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相关的故事、传说、成语、典故、诗词(如诗歌《向正方形致敬》),并自己讲述和分享。


英语课:一是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周长、边长、长、宽”这些单词。二是研究这些单词背后的构造逻辑,这直接促进学生对这些概念和单词的深度理解和记忆。比如周长,中国造这个概念的逻辑是,周,即一周;长,即长度。可以从字面大概地理解为“一周之长”。而周长的英文单词是perimeter。它由两个词根构造而成,peri (周围、环绕)、meter(测量、米)。合起来可以意会为“测量出环绕周围的米数”就是周长。了解到了中外概念背后不同的文化,又朦胧感受到,虽然语言不同,人们对数学对世界的理解是一致的。英语老师张艺菲在和我研讨完之后也非常感慨,并说我的想法给她的英语教学也带来了启发,很多英语都可以这么教。三是画出教室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用英文写出名称,并注明数据。


当然,我们还可以依据内容的具体情况,和体育、艺术、科学、戏剧等进行整合。其实,“向正方形致敬”就是与美术的整合。数学中所有的图形都能和美术、舞蹈等充分整合,因为他们都是形的艺术,我们完全可以开发出一个“图形中的艺术和艺术中的图形”这样的综合课程。




 五、后续浸润

 


后续浸润的安排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继续实践和应用,和前期浸润相呼应,加深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化地生活的能力。


二是进行思维拓展的训练。如:我的“品牌周”的周四,将由我的徒弟郝琳老师执教《玩转一张纸》,就是通过计算剪掉一个正方形后剩下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感悟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学生自己生成的其他课程内容:比如学生提出的“用小正方形拼组成大正方形的规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称性”等,深化数学的研究。


四是小学数学领域的突破。比如我让孩子们准备了“由六片正方形布缝制而成的沙包”,让学生随时找个闲暇的时间测量做成沙包之后每片布角的度数,孩子们就会神奇地发现竟然大于90度了,然后我们再推想凹面的度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突破了小学欧式几何的局限。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去讲什么是非欧几何,讲也讲不清楚,只要孩子们初步亲身经历了一把,感受到它的神奇和魅力,让学生多了一种眼光,能全景地“看”数学、“看”世界就足矣。




图文编辑:高丽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投稿课例丨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附完整教学设计 单元学历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说课稿 教学反思汇总(文末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导学案第1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2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备课资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