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帝为啥帽子上都带着的“门帘子”,这其中的门道你知道多少?

看了很多关于帝王的电视剧,除了清朝的辫子皇帝,其他朝代的皇帝都喜欢在重大的朝会上带着“门帘子”的帽子,感觉挺拉风。

别光看热闹,咱们今天就说说这个“门帘子”,它有个学名,叫冕旒[miǎn liú]。“冠冕堂皇”就是从它发展出来的成语。

冕旒,是华夏服饰中,非常重要的礼冠之一。相传,最早戴这种帽子的人就是我们的华夏共祖黄帝,只不过那时候只是个雏形,没有形成规制,到了周朝,可就不一样了。

黄帝

周朝,大家都知道是一个非常重礼仪的朝代,华夏衣冠在这个时候,和其他的礼制一样,被规定的十分细致,一直沿用了千年。

古时候,人们对于祭祀等重大场合非常重视,需要穿周礼中的服饰装扮,而冕旒则是服饰礼冠中最贵重的一个环节。

冕旒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想怎么戴就怎么戴,那可是有规定的,细致的什么程度,连门帘子的穗穗数量都有讲究。

这个冕旒上的穗穗就叫“旒”,由12寸长的五彩丝绳组成,上面有按着朱、白、苍、黄、玄的顺序穿起来的玉珠,到了汉朝,则都换成了纯白玉珠。

根据“旒”的数量,和玉珠的数量,便可以区分出礼数的轻重,身份的尊贵。

嬴政

干货来了,具体的规格是这样的:

首先是对天子自己而言,在祭祀上帝时,衮冕用12旒。

在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

在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

在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

在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光知道当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个娘们儿,你可知道连个帽子都规定的这么细发,这皇帝得有多累。

不过大家不要觉得不当皇帝就可以逃过这样的繁琐礼节了,诸侯和官员也逃不过这冕旒。

杨坚

所以,根据身份的,也要戴不同的冕旒,具体说来是这样的:

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

公爵之服仅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

侯爵、伯爵服冕,则用7旒,每旒贯玉7颗。

子爵、男爵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

卿、大夫以及各级官员服玄冕,按官位高低服玄冕,有6旒、4旒、2旒不等。

这就是华夏衣冠中的“门帘”,冕旒的故事,欢迎大家补充。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皇帝为何在帽子上挂珠帘?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含义
古代皇帝头上戴的两个门帘子是什么?不只是装饰,学问非常大!
古代皇帝头上戴的两个门帘子是什么?不只是装饰,有大学问
皇帝为什么戴冕冠?冕冠为什么要挂垂帘?
皇帝为何戴个“门帘”帽子?不难受吗?皇帝:难受你也戴不了
皇帝帽子前面的“门帘”有什么作用?不只是装饰,看完涨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