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叔本华:论人对形而上学的需求(一)

假如我们的生命是没有尽头的和没有痛苦的,那还会有人想到要问为什么这世界会存在?是不是人们会视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呢?

一 人为什么产生对形而上学上的需求

在动物那里,智力是完全服务于生存意欲的,它们继承了大自然的无意识,只为存在而存在,因此,除了人以外,任何其他生物不会对自己的存在感到惊讶。而到了人那里,由于理性的出现,人产生了哲学上的“知觉与惊讶”,这种知觉与惊讶直指人对“存在”、“死亡”等问题的发问。由此在人那里,便产生了对形而上学的需求。

二 宗教上的形而上学

出自各个时期和地区的所建起的庙宇和教堂、宝塔和清真寺,都说明和证明了人们对于形而上学上的需求。宗教体系所唤起的人们对形而上学上的极大兴趣,一定是那些有关死亡以后是否还有某种延续的教义,而各个宗教体系中的神祇,是对永生不朽教义的最佳阐释者,如果人证明永生不朽的教义是完全不可能的,那么信徒们会失去对他们的神祇的热情吗?又假如人可以证明死后继续存在,那么人们可以放弃他们的神祇吗?

由于理解力之间巨大的原初差异,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如此的巨大差别,一种形而上学是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而宗教体系是满足大多数人的一种形而上学的体系。

一门宗教是为无数人而设的,这些人很难去把握最深和最难的真理,其宗教教义便借以比喻、寓言去说法。因此它是为方便人们的理解能力而作的调节。这种形而上学体系依据的形式是民间谚语和俗语,这种形而上学所给出的检验证明,是在自身之外,即人们向外求,而非向内求。他们渴望通过启示,神迹之类的奇迹获得精神上的支撑。宗教要求的是信仰,信仰引导行事,寓言如此编排,把人们引往真理的方向。所以说,宗教是基本上为大多数无法致力于思考的人,很好地填补了所迫切需求的形而上学的位置。

宗教因为是为大众的理解能力而量身定做的,所以宗教只具有间接的真理,而不是直接的真理。一门宗教的价值据此取决于这门宗教在寓言和比喻外衣下所携带的或多或少的清晰度,亦即取决于这些真理内涵透过那些外衣显示出来时那或多或少的清晰度,亦即取决于那外衣的透明性。

三哲学上的形而上学

另一类形而上学所给出的检验证明,是属于少数人的,它来自于人自身。这就是哲学。而哲学的起源是因为人由于对世界和我们自己的存在产生了某种惊讶。这些谜团萦绕在我们的头脑中,然后就不间断地吸引着人类去解决这一谜团。

对人来说,这世界和存在,是一个难题。

正如我们在思维中无法去掉时间或者空间这样的先验性意识,我们的思维也无法去掉这世界的存在。如果这世界是一个斯宾诺莎意义上的,在我们今天以泛神论的现代形式和表述如此频繁地再度被提出的意义上的世界,因此就是某一完全必然的本质,那情形就不会是现在这样子。也就是说,既然我们本身是这样的一种绝对实体世界中的一部分、样式、属性或者附属,那么我们的存在就不会我们表现得如此引人注意和充满疑问。这世界和存在就会不言而明,这一世界就是它现在的这个样子,我们肯定不会还将其想象为任何别的样子。

而实际情形就是,只对于没有思想的动物来说,这世界和存在才是不言而明的。对于人来说,则成为了一种惊讶,一种相当哲学的心情。一个人的意识越是清醒和缜密,他通过教育所吸收的思维素材越多,那么关于世界和存在的难题就越是清楚和持久地进入其意识。

因此,是什么在维持着人的形而上学之钟的运动呢?是意识到这世界的非存在与其存在都是可能的。

因此,哲学的惊讶据此从根本上就是一种惊骇和忧伤的惊讶。所以,叔本华说,哲学既不可以是斯宾诺莎主义,也不会是乐观主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黑格尔的《小逻辑》
读书笔记-2023-22
浅论尼采对“理性”的批判
关于艺术形而上学性的思考
《世界哲学源流史》十七世纪西方哲学之四:勒奈.笛卡尔3
科研老鸭汤-科学哲学沿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