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85 茯苓泽泻汤(上)

原文第18条: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条文中的胃反与前面所讲到的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胃反不是一回事,原因很简单,因为使用的方剂不同。
本条所说的胃反,强调的是反复呕吐这个症状表现,而不是胃虚寒这个状态。
病人出现反复呕吐,而且吐了以后就会感觉口渴想喝水。这是个什么状态呢?
我们知道呕吐大多是由于胃有停饮造成的。由于胃有停饮,身体出于本能反应就会呕吐,把胃中的停饮通过呕吐的方式排出体外。这本来是身体自救的方式,而且往往也有效的。
可现在的情况是,病人试图通过呕吐来排出体内停饮,可是呕吐并没能完全排出体内停饮。
我们如何知道体内停饮并没有完全排出呢?就在条文的这句“吐而渴”。
如果病人吐完之后感觉口渴,这是身体自救成功的表现,这表明体内停饮排出,病人感觉到因呕吐而损耗津液,体内津液不足,所以口渴。至少病人身体的水循环能够正常运转了,口渴只是因为津液的总量不够。只要喝了水,身体就会正常输布,人就不会再感觉口渴了。
可现在的情况是病人一边吐,一边还是感觉渴。“吐而渴”与“吐已而渴”是完全不同的状态。“吐而渴”意味着呕吐并没能解决体内停饮的问题,体内的水循环仍然不畅,病人才会觉得口渴。这里的口渴并不是体内水液总量不够,而是水液循环不畅,造成该有的地方没有,不该有的地方水液堆积所形成的渴。
这种口渴并不是因为体内津液不够造成的,而是体内停饮阻碍水液正常输布造成的。
病人又呕吐又口渴,口渴就必然喝水,而脾虚不能运化造成体内水液停留的状态并没有改善,于是喝进去的水又成为停饮造成病情的日益严重,于是病人就陷入了呕吐、口渴、喝水、再吐的循环。
条文开篇的胃反,描述的就是这种愈吐愈渴、愈饮愈吐的情形,而不是前面虚寒胃反。
要打破这种愈吐愈渴、愈饮愈吐的循环,仲景的办法是从健脾利湿、和胃降逆入手,给的方子就是茯苓泽泻汤。
《金匮要略浅注》说:今有挟水饮而病胃反,若吐已而渴,则水饮从吐而俱出矣;若吐未已而渴,欲饮水者,是旧水不因其得吐而尽,而新水反历法其渴饮而增,愈吐愈渴,愈饮愈吐,非从脾而求输转之法,其吐与渴,将何以宁?以茯苓泽泻汤主之。
茯苓泽泻汤一共六味药,原方剂量是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
我们可以看到,方中茯苓、泽泻都是淡泽利湿药,用量也最重;用到通阳的桂枝、和胃降逆的生姜,再加上白述和甘草健脾补中,整张方就推动气化水行,打断呕渴的循环。
《杂病方讲义》说:此汤,方师真武,又量同事苓,俱以宣发三焦为主体。胃反口渴,利其下焦之水道,胃气得降,吐逆可除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五苓散加减化裁
伤寒论 第223条诸家解说
倪海厦讲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篇(2)
倪师方剂解读4——五苓散
76-78(太阳篇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0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