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银翘散——经方解读(三十六)


银翘散——经方解读(三十六)


【组      成】银花一两(30克),连翘一两(10克),苦桔梗六钱(8克),薄荷六钱(10克),淡竹叶四钱(6克),生甘草五钱(6克),荆芥穗四钱(10克),淡豆豉五钱(10克),牛蒡子六钱(10克),芦根(15克)。

【煎 服 法】原方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过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芦根鲜者加倍用,水煎服,不宜久煎,以不超过20分钟为宜)。

【讲      解】本方主治风热温邪再卫分,全身发热重,恶寒轻,为辛凉解表之方,既能外散在卫之风热,又能内清在肺之热毒。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卫气被郁,故发热,微恶风寒。温为阳邪,易伤津液,故口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气不宣,故咳嗽,喉为肺户,风热袭肺,故咽喉红肿疼痛。阳热上扰则头痛。温热伤津故舌边尖红。风热在表,故苔薄白而脉浮数。

方中银花善于清热解毒,连翘能透全身躯壳之热毒,两药合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且芳香辟秽,又因用量最重,故为方中君药,又以名方。臣以荆芥、薄荷、豆豉辛散表邪,透热外出,以除寒热头痛。其中荆芥虽具有辛温之性,但温而不燥,且与辛凉诸药配伍,.温性被制,并可防寒凉遏邪,且增强解表功效。豆豉酿制有两法,一偏性温,一偏性寒,太方所用豆豉系属辛温,既用其解表散邪之力,又可除方中凉遏之弊。牛蒡子、桔梗、甘草解毒利咽、宣肺祛痰,以治咽痛咳嗽,且牛蒡子尤可辛凉透表,助银翘以清风热; 芦根、竹叶甘凉轻清,清热生津、除烦止渴为佐,且竹叶还可利尿,使热从下出。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综观全方,大体可分三组药物,一为疏风解表药,一为清热解毒药,一为利咽生津药,结构合理,疗效确实,所以久用不衰。全方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之效。

【临证应用】本方宜用于风热表证,而以表热重,津伤未甚,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咽痛,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本方也可用子麻疹初起、流感、乳蛾红肿,以及一切发热性流行病,如暑温、痄腮等呈现卫分风热表证者。

如邪阻气分,胸隔满闷加藿香、郁金,以芳香化浊疏利气机,津伤口渴,加天花粉生津清热;持续高热,加生石膏清泻火热。风热蕴毒在表,项肿咽痛(包括痄腮),加马勃、元参、板蓝根解毒消肿,清肺利咽。腮肿疼痛,加夏枯草、僵蚕清泻肝火、散结消肿。.肺热失宣,咳嗽较甚,加杏仁、酒芩清热利肺。咯痰稠黄,加酒芩、知母、瓜萎清化痰热。若颔下肿核疼痛,加射干、僵蚕、瓜萎、贝母,以清化热痰而散结。时行热毒症状明显,加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以清热解毒。热伤阳络衄血,去荆芥、豆豉之辛温,加茅根、侧柏炭、桅子炭,以凉血止血。热入营分,舌红甚的,加细生地、麦冬,以清热保津。热伤津液,小便短少,加知母、黄芩、桅子之苦寒清热,与麦冬、生地之甘寒化阴生津。如麻疹疹色红赤,加生地、赤芍凉血活血;疹发不畅,高热无汗,加蝉衣、浮萍疏风透热。疮疡初起兼表证的,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解毒消痈。如大便秘结,舌苔根部偏黄厚,可加积实、瓜萎利肠通便。

本方去荆芥、薄荷、淡豆豉、桔梗、牛蒡子、加麦冬、生地滋阴凉血以资汗源,方名银翘汤(《温病条辨》),是主治风温热邪半在气分(舌苔黄) 与半在营分(舌质红)之方剂。原书载治温病下后,无汗脉浮,余邪郁于肌表,有阴伤情况者。

【方论选录】张秉成:“治风温温热,一切四时温邪,病从外来,初起身热而渴,不恶寒,邪全在表者,此方吴氏《温病条辨》中之首方。所治之温病与瘟疫之瘟不同,而又与伏邪之温病有别。此但言四时之温邪,病于表而客于肺者,故以辛凉之剂轻解上焦,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皆辛凉之品,轻扬解散,清利上焦者也,豆豉宣胸化腐,牛蒡子利膈清咽、竹叶、芦根清肺胃之热而下达,桔梗、甘草解胸膈之结而上行。此淮阴吴氏特开客气温邪之一端,实前人所未发耳。”’(《成方便读》)



包潘良——在线辅导

浙江省东方中医信息化技术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翘散
每日一方|辛凉透表 清热解毒之银翘散
中医方剂学4
它被誉为“温病第一方”,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咽痛可以用
疏散风热方---银翘散
温病治咳名方——桑菊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