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蒋殊:轻松地写出文字的力量

  蒋殊,本名蒋淑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太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文学院第三届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24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现为大型影像文化期刊《映像》杂志执行主编。迄今为止在《上海文学》《北京文学》《现代青年》《山花》《黄河》《中华文学选刊》《小说选刊》《散文百家》《光明日报》《文艺报》等国内大型文学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著有散文集《阳光下的蜀葵》《神灵的聚会》。《阳光下的蜀葵》获得2013—2015年度“赵树理文学奖”,微小说《自己的墓葬》获得第七届《小说选刊》年度大奖。部分作品收入中国散文及随笔年选,散文《故乡的秋夜》入选2014年苏教版高中读本。


轻松地写出文字的力量


蒋殊散文集《阳光下的蜀葵》书影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种花的名字叫蜀葵。那一天,只一朵,绚烂地开在一个朋友的微博里。引起我注意的还有她在旁边特意标注的四个字:蜀葵,蜀葵。我不知道朋友为什么要重复强调这个名字,但我也是从那一刻起才知道这种花的名字竟然叫蜀葵。”(选自《阳光下的蜀葵》)


  作家蒋殊就是这样,再次邂逅那些花儿,它们曾在儿时的记忆里漫山遍野地生长,也曾在家乡的小院里摇曳着她童年的欢笑。多年以后,家乡变故乡,蒋殊惊诧于自己竟然忘记了这些小花,“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它叫蜀葵,才发现自己从没好好地欣赏过它、呵护过它。于是,我开始怀念它,感恩它。并决定写下它,弥补它”。蒋殊没有想到,这思乡的眷念凝结成文字,能够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也受到“赵树理文学奖”的青睐。


跟着“赵奖”,回沁水



蒋殊在赵树理文学奖颁奖现场

  《阳光下的蜀葵》获“赵树理文学奖”的消息,来自于一个既没有参评也不是评委的朋友。获奖名单公布当天,先得知消息的朋友便惊喜地致电蒋殊,可见人们对“赵树理文学奖”的关注,蒋殊也因此成为媒体的焦点话题。这不是蒋殊的作品第一次受到肯定,长期在《上海文学》《北京文学》《小说选刊》《黄河》等国内大型文学刊物发表作品、微小说《自己的墓葬》获得第七届《小说选刊》年度大奖、散文《故乡的秋夜》收入2014年苏教版高中读本,蒋殊早已不仅是《映像》杂志的执行主编,而以作家蒋殊的身份在山西文坛绽放。只是,这一次,跟着“赵树理文学奖”回到赵树理的故乡沁水,蒋殊所见所感,让她再次去思考一个作家的担当。
 

  2017年4月的“赵树理文学奖”颁奖大会,首次来到沁水。第一次获此殊荣的蒋殊,也第一次踏足沁水。热闹的颁奖大会结束,有机会安静地追溯人民作家赵树理的足迹。那些历史遗存,真切地再现着与赵树理有关的故事、被人们所熟识的传奇。“感受赵树理当年把自己扔进火热的生活当中,用活生生的生活滋养他的每一部作品。东家进,西家出,和大家一起看红火、热闹……所以他的作品才能有如此浓厚的生活气息。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作家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写作。写作不能闭门造车,应该融入生活当中,作品才能更生动、更接地气、更有力”。


  回顾几年前,作家的头衔曾经让蒋殊感到受宠若惊、愧不敢当,也曾懈怠搁笔,直到一位朋友严厉地告诫,“你在好多读者眼里已经是一个作家了,就应该对得起这个身份,会不断有读者期待你的作品,看你写出什么,表达了什么”。这让蒋殊开始思索,“作家的称呼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责任”。作为记者蒋殊,她知道文字的力量,年少时膜拜鲁迅的锋芒、品读《红楼梦》的细腻。工作以后,得以走近文化名家,听他们讲述对文字的敬畏,以及作为作家的担当。“‘人民作家,为人民写作’看似口号,但身为作家,真的就应该把普通老百姓关注不到,或是无法用笔去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把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传递出去”,蒋殊开始走进作家的生活状态,用敏锐的视角挖掘有社会价值的东西,“力求轻松地写,但要写出文字的分量”,不再只关注自己的小情小调。
   

  阅读、行走、体验,蒋殊写下故乡的守望与呼唤,写下浓浓的乡愁,写下人生世态;从抗战老兵入手写出一片沉重忧伤的大地;也写活一系列文化名家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地……她在阅读中写作,也在写作中阅读与积累,蒋殊收获的,不仅是众人熟知的《阳光下的蜀葵》,也不仅是一批读者期待的《重回一九三七》……


谈起蜀葵,想起她



蒋殊在心田坊剧场

  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太原心田坊剧场,一场以“思念”为主题的朗读会,邀请刚刚领奖归来的蒋殊和大家分享《阳光下的蜀葵》。室内古色古香、曲水潺潺,大家置身在蒋殊的蜀葵丛中,怀想着各自的故乡。不但分享乡愁,还分享思念。

蒋殊与大海

  配合“思念”的主题,蒋殊还带来了作品《我们在一起,多好》,追忆父亲的卧病和离开。朗诵艺术家刘大海专业的演绎让文字的伤感更有穿透力,在场的人无不感动落泪,甚至有人泣不成声。“父亲离开我只有4个月,怕自己朗诵时会情绪失控,所以交给了大海老师”。现场,蒋殊也随着大海老师的朗诵回到和父亲相伴的岁月,“父亲的形象浮现出来,回想父亲为我的付出,直到父亲躺在病床上,力气一点点地消失,最后竟然失去了生命……”
    

  也许,在大海老师深情朗诵的时候,现场每个人都会想起自己的父亲,那一刻,人们仿佛听到了文字叩击心灵的声音。也让蒋殊发现,专业朗诵者将自己的文字,赋予了一种看似波澜不惊却震撼人心的力量。对蒋殊而言,似曾相识的震撼,是当年读到散文家刘亮程的作品时感受到的,“读《一个人的村庄》时,我惊奇于作家可以有如此灵动的文字,让那些很土,很贫穷、落后的乡村与风物,在他的笔下风生水起,感到特别惊艳”。思考与书写村庄,蒋殊或许正受到刘亮程文字的影响。

蒋殊与蜀葵

  于是,蒋殊有了属于她的“蜀葵”。如今,蒋殊仿佛也成了蜀葵的代言人。今天,无论在什么地方,朋友们会把各自遇到的蜀葵和与蜀葵有关的信息记录下来,发送给她——“瞧,你的蜀葵”。
    

  真正与蜀葵关联在一起,也让蒋殊有了意外的收获,是“有一个外地的朋友想在网上买这本书,我就帮着上网搜,看到周小林的博客转载了《阳光下的蜀葵》。意外的是,文中那些配图都是很特别的蜀葵,而博客里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是关于蜀葵”,兴奋之下蒋殊给博主周小林发了纸条,由此结识了“鲜花山谷”的主人——名副其实的“蜀葵之父”。周小林用10多年时间研究蜀葵,让这种中国花迅速红遍中国大地。近期更由中国园林学会组织召开了全国首届蜀葵研讨会,蜀葵的药用、食用、饮用、做高级化妆品原料等等诸多价值与功能被一一发掘出来。

蒋殊与周小林夫妇在山西武乡

  3月,蒋殊邀请刚刚走下《朗读者》的周小林和夫人殷洁来到她的家乡武乡,看看《阳光下的蜀葵》生长的大地,也联手做一些与蜀葵有关的事。他们曾约定,一个南方,一个北方,让蜀葵遥相呼应在中国大地上。从怀念蜀葵,写下蜀葵,然后到在家乡的土地上重新生长起更多的蜀葵,蒋殊说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她愿意让更多的人去关注生活中那些像蜀葵一样看似渺小却饱含温情的生命。所以,蒋殊不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笔去记录。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她和她的蜀葵的时候,蒋殊已经用新作品,表达了她的新思考。


心灵回望,敬老兵



蒋殊与老兵郭贵云

  201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蒋殊回到武乡采访了几位抗战老兵。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蒋殊发现自己对那片记录着自己成长痕迹的土地,以及那片土地曾经历的往昔了解得太少,“作为作家我失职了,我们欠他们的太多,那些抗战老兵穿过枪林弹雨,怀着失去亲人和战友的苦痛一路走到今天,浑身伤痕累累却鲜有文字为他们记载下什么”。蒋殊结识了这些烽火年代的无名英雄,他们曾经共同用鲜血写就了历史。但当硝烟散去,炮火声在历史的洪流中渐行渐远的时候,那些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普通人,却在默默承担着战争的伤痛。“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生活在太行山中,在普通的农家,与普通的农民没有什么区别,但当你接触他们,了解到那段历史的时候,会对他们肃然起敬”。

    

  蒋殊很快为新作品《重回一九三七》忙碌起来,不仅努力找到129师驻扎武乡时的相关记录,以及中共党史出版社关于抗战系列的书籍,更深入到那片大地上,细细寻访,慢慢梳理。这些抗战老兵们曾经遇到怎样的灾难?经历过怎样的痛苦?再回望时又是怎样的心理?蒋殊艰难地在一段段鲜活的口述中拼接着记忆的碎片。随着写作的推进,那个特殊年代的沉重图景逐渐清晰起来。

蒋殊与老兵郝照余

  可是,蒋殊渐渐发现,时间在和她争夺着宝贵的资源。民政部门提供的受访名单在减少,“写着写着就有一些人离开了我们,这是必然的,如今他们已经进入人生的暮年,但他们经历的那段历史不能被带走。我们没有时间了,我应该记录下那段历史,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人,让大家知道我们脚下的土地发生过什么,让人们知道今天的生活是怎么来的”。随着《心灵回望:1937》的结束,蒋殊越来越明白,她记录下的虽然是自己熟悉的武乡,但武乡只是一个缩影,这是整个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事。因此,这一本书“写给武乡,也写给中国,写给与那段历史有关的所有人、土地”。
    

  当被问及作为作家的写作常态时,蒋殊承认自己不是一个计划性强的人,但因为身兼杂志主编及作家双重身份,她几乎除了采访就是写作。从抗战的历史中抽身出来,蒋殊没有时间休息,“有几位文化名家要写,还想静下心来写一些早已想写的小说,完成几篇重要题材的散文。或许还会接一本新书的写作”。但无论写什么,蒋殊承认她肯定不会脱离生活,不会脱离脚下的土地,会始终牢记一个作家的责任与担当,努力让自己满意,更让喜欢她的读者满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蒋殊:《阳光下的蜀葵》就是我的生活
专访 | 沁水籍著名作家葛水平和赵树理文学奖获奖者田澍中
乔忠延 散文救了我的写作
乡情 | 家在沁水
依稀往事在心头--周明
我们的根都在乡野河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