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年社区医护养模式初探


中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人口逐年增多,2010年国内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亿占总人口13.26%,到2015年 60岁及以上老人数已增加到2.22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6.1%,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率将达1/3,失能、患慢性病、空巢老人数量逐年增加,失能老人由2012年的3600万增加到2015年的4000万,患慢性病老人、空巢老人到目前均超过一个亿。在此背景下,由江门澳门同乡会出资40亿元筹划建设广东银葵医疗健康城,力争做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一.养老产业的现状及项目概况

   养老产业供需矛盾突出,结构不合理,截止2015年我国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为27.5床,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每千人50-70床的平均水平,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特点,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补充、以机构养老为支撑。广东江门的养老设施同样不容乐观,江门是全国著名侨乡的首府,也称为“中国侨都”,有大批的华侨希望落叶归根,回到家乡养老,在此背景下由江门市政府牵头,澳门同乡会出资规划建设“广东银葵医疗健康城项目”,拟建的银葵医疗健康城项目位于江门市滨江新区南部,东临西环路,南邻江沙路,北临新南路,共占地269亩,银葵医疗健康城项目包括医院部分(含综合医院、老年专科医院、护理院,总床位不少于1500张)、养老住宅、商业及老年配套设施及地下停车库等建设内容。项目方案设计采取设计竞赛的形式,本文所介绍方案为二等奖方案,虽然未能中标,但在设计中融入的一些设计理念在此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养老项目建设一些启发。


二. 养老设施规划理念及养老设施的分类

本设计的理念来源于目前比较成熟的国际养老模式,CCRC(Continuing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保障继续居住及满足持续性照护的”连续性照护体系的银发社区“)模式,CCRC是一种复合式的老年社区,通过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助、介护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

  1. 1.  规划理念

本项目选址位于江门滨江新区南部,周边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医疗健康城用地完整自成一体,配备安全监控、保安巡查等多种方式提供安全保障。整体规划以“生命之树为设计意向”,生命之树的主干是一条贯穿南北的商业街,为老年朋友提供生活服务,同时将附近居民吸引过来,避免整个社区都是单调的老年群体,商业街将西侧的医疗区和东侧的居住区分开,使老年居住区与医院之间有个物理隔离,即保证老人的就医需求,同时又可与医院保持一定距离,减少老年人心理压力。居住社区配有大面积绿地花园、种植园区,为入住者提供优美的居住养生环境,并且从个人居所到服务场所、公共空间全部为无障碍设计。老年居住社区提供各种生活配套设施及各种娱乐活动场所,交通规划上实现人车分流避免意外。

  1. 2.  养老设施分类

本项目主要服务对象人群,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国际上习惯以ADL 及 IADL作为衡量该群体健康状况的指标。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衡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指标,包括:吃饭、穿衣、如厕、洗澡、上下床、梳妆等;IADL(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衡量独自生活能力的指标包括:打电话、吃药、做饭、打扫房间、洗衣、理财、购物、交通等,据此将服务对象人群划分为:自理型老人、介助型老人(半自理老人)、介护型老人 (无自理老人)。服务对象的特点:自理型老人:年龄在60岁以上,无慢性病,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完全能自理,思维正常,判断能力、沟通能力正常,不依赖他人帮助的老年人;介助型老人(半自理老人):年龄60岁以上,各种慢性病(传染病、精神病除外)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支气管炎、脑血管病等稳定期,年龄偏大(年龄在80岁以上)意识清、大小便能自控,能独立行走,有正常的思维、判断、沟通能力,但需要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等帮助的老年人;介护型老人(无自理老人):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协助和护理方能完成如:穿衣、入厕、梳洗,肢体有残疾,移动需要他人协助,健忘、沟通判断能力弱的老年人。根据三种不同阶段的老人特点,本项目老年居住区规划上也做了相应的住宅形式设计,分为自理型老人公寓(住宅)(Independent Living)介助型老人公寓(住宅)(assistedliving)——半自理老人,介护型老人公寓(住宅)(nursing living)——无自理能力老人。


三. 老年人对居住社区的需求及应对策略

    本方案设计从人性化角度出发,要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安静需求、安全需求、工作需求、社交需求、亲情需求、尊敬需求、活动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目标为老年人群创造一个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生活空间,结合使用人群的生活需求和设计目标,本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考虑。

  1. 1.  空间环境

本项目建筑布局上所有建筑朝南、采光充足、通风良好并设有270度观景阳台使老人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阳光和新鲜空气。环境景观设计上注重不同绿植的搭配,引入了自然水系可使老人更贴近自然,感知四季,并设有供老人活动、散步、休息的设施。在楼下的小花园设计中加入隔断以及植物围合,形成半私密、私密空间,增强由场所带来的安全感以及领域感。室内环境设计以营造安全健康、幸福温馨的室内环境,将情趣爱好、工艺品、收藏品与回忆照片在生活起居空间组合穿插,布置挂饰等增加环境情趣氛围。

  1. 2.  方便识别:

老年人记性较差,需要关心和关怀,本设计建筑色彩采用鲜明的橙色系,增加自明性的同时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房间门上用水果标识代替数字,帮助记忆力减退老人记住自己的房间。

  1. 3.  无障碍和易操作:

由于老年人活动不便,供老年人活动的空间应有很好的导向性和可达性(即无障碍),设置坡道联系室内外空间,方便轮椅的使用,改变方向和高度的地方应用明显色彩标识;住宅入口处面积要适当增大,门的宽度要适当增加,地面力求平坦,便于轮椅通过,并在老人经过处安装扶手;厨房及卫生间面积适当加大,便于坐凳或坐轮椅使用;老人容易失禁,卫生间应靠近卧室,并设长明灯;厕所门应外开;厨房内洗涤及灶台和卫生间洗面台下应凹进,以便老人可坐下将腿伸入操作;老人听力降低,应提高报警响,各种设施上的文字说明应加大,以利老人识别。灯的设计,通过光的反射作用照亮房间,避免灯光直接刺激老人的眼睛;常用设施(如门、窗、家电)应易于操作,开关、门铃和门窗把手应适当降低安装位置。


4.有尊严、受尊重:

在户型设计上有一居室,两居室和三居室,注重老人的尊严和隐私;尊重老年人信仰,在居住区生活服务用房内规划了宗教空间,满足老人的心理需求,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

5.生活方便:

为方便老年人生活,在商业街内设置超市、餐厅、银行、棋牌室、美容美发等生活娱乐设施提供给老年人价格便宜、服务便捷的生活服务。

6.亲情互动:

为了满足老人的亲情需求,规划设置爱了亲情网络室可以与子女视频聊天互动,并设置儿童活动区供小孩探望老人时,老人和小孩一起玩耍,有助老人愉悦身心。

7.求知学习:

为了满足老年人的求知需求,在社区服务中心内规划设计了图书馆、阅览室、期刊室等读书学习场所,并设立了老年大学。

8.社交活动:

为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本方案设置了聊天交流场所,尽可能多地为老年人设置相互之间的交流空间,减少孤独感和寂寞感。结合门厅、过厅、电梯厅等设置各种公共交往空间,并安排桌椅,在社区内设置了台球、门球、沙狐球等一系列活动项目设施,丰富老年活动同时增加老年人的社交机会。

9.自我价值实现:

老年人虽然退休,但仍然想要发挥余热,贡献社会,本项目设计在社区服务用房考虑了一定的教学多功能用房,可以开展对小孩子的辅导,例如书法、围棋、讲故事等活动,照护小孩子的同时使自己身心娱乐。 

10.生活安全

为了保证老年人安全,老年住宅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室内陆面应采用防滑设计,并在走廊两侧设扶手;房间内家具采用圆弧倒角,防止老人擦伤撞伤;淋浴室设专用淋浴凳,设有防滑护栏;冷热水开关标识清晰突出;设计夜视灯避免夜间老人起床摔倒;房间装有红外动态监测装置,时刻监测老人生活状况;设置每户与中心控制室之间的呼叫对讲功能;设置漏电自动预警报警装置;设置煤气泄露报警装置;安装园区无线定位仪,24小时应急呼叫系统和摄像头,配合老人的智能腕带使用随时监控突发情况,各种智能化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安全系数。 


结语

本设计方案虽未能最终落地,但在医护养社区模式上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设计角度从实际使用人群的特性、需求出发,对建筑空间布局、类型以及细节均有所考虑,目标创造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健康老年社区,为人们的晚年生活平添色彩。


作者:朱大鹏  上海怡合天盛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物业养老服务方案设计|物业 养老解决方案
社区养老模式下户外活动空间设计探析
CCRC模式的养老社区概念性规划设计
生命公寓:荷兰的快乐养老模式
国外值得借鉴的养老模式
护理事业发展新方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