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注意了,这三大冲泡套路,其实是为劣质白茶打掩护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泡茶,是让茶遇上水。

某种程度上,泡茶和月下老人的牵红线十分相似。

选好合适的茶具,再配上清透的好水,用上正确的泡茶方法,便可以为茶与水提供一场完美邂逅。

泡茶,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面对五花八门的泡茶方法,孰是孰非,须得好好分辨。

前些天,和位北方的茶友聊煮茶。

茶友问了个奇怪的问题 ,为什么老白茶只能煮着喝,不能泡着喝呢?

这怎么可能!

细聊后,才知道那位茶友在当地的茶叶店买了不少老寿眉饼,店家告诉他,老寿眉饼要煮着喝才有味,单用盖碗泡味道出不来。

听到这话,心里暗想,盖碗泡不出味道的茶,那它的内质该多寡淡呀?

等看过茶友发来的图片后,心下释然。

这饼黑黢黢的茶,做旧痕迹明显,难怪说要长时间煮茶才能出味道。

原来,这彻头彻尾,就是为了掩饰劣茶说的鬼话!

真正的老寿眉饼,可以泡也可以煮,不同的冲泡方式能得出不一样的精彩茶味。

婉言提醒茶友,这饼茶本身质量不佳后,想到了一个问题。

白茶圈内,类似的冲泡套路,不知有不少?

对新入门的茶友来说,为避免踩坑上当,下边这三种常见的泡白茶套路,可得多多警惕了!

《2》

套路一:白茶冲泡水温不能过高,会把茶烫坏

“冲泡白茶,水温不能太高,用温水泡,才不会把茶烫坏。”

“泡白茶,最为适合的水温,是85℃。”

“温水泡白茶,更能保留茶汤中的养分。”

关于冲泡白茶的水温,上述的言论,不知茶友是否眼熟?

但,这样的温水泡白茶说法,其实是错的。

品质好的白茶,哪里会怕开水烫呢?

泡好一杯白茶,正确的水温选择,是100℃的沸水。

一款白茶,若是沸水一烫就坏,那它本身的品质,是多么堪忧啊?

正常的白茶,在制茶过程中,不揉捻、不杀青,芽叶自身的防护机制,得以很好的留存。

白茶看似娇弱的嫩芽细叶,芽头上,叶背中,密密匝匝的分布着柔顺的白毫茸毛。

这层绒绒的白毫,相当于白茶的防护盔甲,能够为芽叶提供充足的保护。

并且,白茶的芽头,内在结构是竹笋状,白毫层一层又一层的分布着。

芽头肥壮的白毫银针,白毫层足足可以达到5-7层之多。

纯芽头制成的白毫银针,防御工事如此严密,又怎会担心被沸水烫坏呢?

只有芽头瘦弱,白毫稀少的劣质银针,才会如此不堪一击,害怕沸水烫坏!

白茶的防护机制中,除了白毫,还有着叶片上的蜡质层。

同样,舒展的白茶叶片,发育成熟,分布着油亮的蜡质层。

像白茶秋寿眉的叶片,蜡质层较为明显。

蜡质层防水,能让白茶更耐泡。

用盖碗冲泡秋寿眉,快出水下,常常三四冲过后,叶片表面依旧留着褶皱,叶片还没彻底吸饱水份,完全舒展。

这样自身保护机制完善的白茶,又怎会害怕沸水烫呢?

恰恰相反的是,优质的白茶,需要借助沸水的高温激发,才能让内部丰厚的茶香和茶味物质释放,让茶汤风味更精彩!

温水泡茶,对品质好的白茶来说,是种浪费。

那些提倡温水泡白茶的声音,归根到底,还是出在茶叶本身品质上。

品质不佳,一烫就坏的劣质茶,离不开温水冲泡的掩饰!

事实上,好茶不怕开水烫,检验一款白茶的品质好坏,用沸水冲泡,是最直接的判断方法!

《3》

套路二:喝白茶,闷一闷更好喝

优质的白茶,在泡茶时,不需要闷泡。

何为闷泡?

指的是在密闭的容器内,让茶与水长时间的接触。

在这个过程中,白茶当中的内质物,茶多酚、咖啡碱提前过多释放,会造成茶汤滋味苦涩不已。

泡好一杯鲜爽可口的好茶,正确的泡茶做法,是快出水。

何为快出水?

指的是沸水冲入盖碗后,合上杯盖立即倒出茶汤的冲泡方式,整个过程,时间以控制在7-8秒为宜。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盖碗泡茶的道理,也是如此。

泡茶时,一手持壶注水,另一手快速合盖出汤。

白茶当中,优质的白茶产区好(太姥高山茶区)、工艺好(及时薄摊,文火烘干)、储存到位(三层包装严实密封,存茶房间干燥清洁),茶叶内部的养分物质积累十分充裕。

在泡茶时,稍稍与水接触,就能将精彩的风味释放出来。

冲泡白茶,快出水十分关键,尤其是前五六冲泡茶时,若是出汤速度偏慢,会导致内质物提前过多释放,影响白茶的整体风味呈现。

等过了五六冲后,才适宜根据茶汤颜色变化,稍稍延缓几秒出汤时间,适量进行坐杯。

品质好的白茶,不存在闷一闷更好喝的说法。

特别是刚开始泡茶,就直接拿来闷泡,更是大忌。

道理很简单,响鼓不用重锤。

只有不响的鼓,才需要重重的锤!

这样的对比下,快出水与闷泡,孰更能检验白茶品质,高下立见!

白茶当中,内质物积累寡淡,难以泡出好滋味的劣质茶,才需要拿来闷一闷,增加茶与水的接触时间,才能得出零星茶味。

可想而知,那些需要闷一闷,靠闷泡才有滋味的白茶,背后的品质是多么堪忧!

《4》

套路三:老白茶,煮久一点喝,味道才能出来

煮茶,是不少茶友都喜欢的一种喝茶方式。

白茶当中,除了尚未发生内质沉淀的新白茶外,上了年份的白茶,都可以拿来煮着喝。

并且,在品质有保障的情况,煮着喝能比泡着喝,滋味更绵柔醇美。

但,若是说老白茶只有煮着喝,味道才能出来。

那实在是鬼话。

好好的茶,味道怎么会泡不出来呢?

白茶的工艺简单,不需要经过揉捻和杀青,茶叶细胞内部的天然养分,可以得到很好保留。

茶叶内,包含着不少茶氨酸、多酚类物质、可溶性糖、胶质物等。

在泡茶时,茶叶内质的养分,随时保持敞开和释放状态,稍稍与水接触,茶香和滋味便能出来。

经过长时间储存的老白茶,更不存在泡不出味道的说法。

白茶的正常储存过程中,需要经过包装的严实密封,存茶的房间要避光、干净、干燥、无异味。

这样一来,白茶中的活性酶物质,不断促使着自身良好转化。

茶多酚和咖啡碱逐渐被新生成的络合物包裹起来,白茶整体的风味,慢慢向醇厚甘香过渡。

风味醇厚的老白茶,以汤水稠滑,甘香味足著称,不存在泡不出味道的说法。

除非,这饼老白茶,在储存过程中发生了不幸,受潮变质,在水汽的发酵作用下,内质物大为损耗,成了一具空壳。

再不然,就极有可能是做旧速成得来的“老白茶”,通过故意渥堆或是洒水高温烘干得来,内质物受损严重,自然泡不出好滋味。

诸如此类的劣茶假茶,茶叶内部中的风味物质,少之又少,通过简单的快出水冲泡,难以让茶味释放。

只有剑走极端,通过长时间的沸煮,将熬中药那般,才能得出滋味。

这样的茶,实在并非优质白茶该有的做派!

毕竟,真正品质好的茶,煮茶时不需要长时间煮,只需茶壶内的水烧沸后投茶,稍稍沸煮,水面再次沸腾时,倒出茶汤,即可品味。

遇上只有长时间煮茶,才能得出滋味的“老白茶”,可要多擦亮双眼!

《5》

谎言说千万遍,不如一句真理,更掷地有声。

此地无银,欲盖更弥彰。

真正的泡好一杯茶,套路并没有那么多。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好茶的风采,难以被埋没。

那些劣质的白茶,哪怕在冲泡方法上,都难以修饰遮掩。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掩饰劣茶的冲泡套路,放在好茶这根本不适用!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休闲摄影:花色多彩的阔叶半枝莲
中医祛雀斑古方:玉肌散,让你脸上光亮如玉,斑去无痕
摄影:买来两盆水仙花长势很好
摄影:腊梅盛开芳香
摄影:美丽中国村寨(6)
摄影:故乡的洛阳红蓓蕾将放了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