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阻断萎缩性胃炎的癌变进程?

2021-09-24老杜原创:胃肠病

前言

近年来,随着胃镜的普及,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也在增加,而且还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人30多岁就出现了萎缩甚至肠化。

由于网上有“萎缩性胃炎是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迟早都会癌变”等等传言,这使很多朋友人心惶惶。

事实果真如此吗?有没有办法逆转、阻断其进程呢?

什么是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下降),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炎性反应。

所以,萎缩性胃炎并不是胃的体积变小了、变皱了,而是胃黏膜变薄了,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减少了。

本病的发生率及萎缩程度与年龄正相关,故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胃黏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

本病发病率较高,约占接受胃镜检查人群的13.8%,在胃癌高发区占28.1%,并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也随之增高。60岁以上人群几乎可达半数。

胃癌的演变过程

在所有类型的胃癌当中,肠型胃癌约占到90%;而它的发生模式叫做Correa模式。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胃癌发展四部曲:

慢性浅表性(非萎缩)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胃癌。

图correa教授提出的肠型胃癌发生模式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中间还要经过肠化生、异型增生两个阶段,要发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1、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腺体萎缩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2、萎缩性胃炎又分为两种类型:伴肠化生的萎缩、不伴肠化生的萎缩(即单纯萎缩)。

3、目前公认肠化生是癌前病变,就是容易癌变的一种病理状态。

肠化生分为轻、中、重度,又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型肠化生。

目前的研究认为,不完全型和大肠型上皮化生容易发生癌变,小肠型肠化生一般不会癌变。

因此,当萎缩伴肠化生,尤其中重度肠化生时,癌变几率又进一步提高了。

4、胃病进一步发展就是异型增生了,又称不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

是指胃黏膜的结构和上皮偏离了正常状态,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的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的紊乱。

异型增生是重要的癌前病变,可以说离胃癌仅一步之遥。

异型增生分为轻、中、重度。

异型增生现在又叫上皮内瘤变,轻、中度异型增生归入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重度异型增生归入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重度异型增生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日本就是早期胃癌了。

萎缩性胃炎癌变概率高吗?

据研究,有50%慢性浅表性胃炎会演化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而40%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会演化为肠化生,而8%患有肠化生的患者会演化为异型增生,而异型增生会演化为胃癌。

有报道,对萎缩性胃炎病人随访10~20年,发现其中有5%~10%的病人发生了胃癌,而非萎缩性胃炎的病人很少发生胃癌。

荷兰研究表明10年之内有不到2%的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病例发展成胃癌,萎缩性胃炎的五年随访期间,年癌变率为0.25%。

到了肠化生阶段,胃癌的整体风险还是比较低的,癌变概率约5%左右。

对异型增生胃镜随访10年研究发现:

轻度异型增生的癌变率为2.53%,

中度为4%~8%,

重度为10%~83%;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发展为胃癌的可能性为9%,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为74%。

因此,萎缩和肠化生有一定的癌变率,但癌变过程比较长,癌变几率也比较低,当病情进一步发展至异型增生,癌变率就明显增高,由轻度异型增生到中度再到重度异型增生癌变几率快速上升。

如何阻断癌变进程?

先来看两张图片:

图 肠型胃癌预防策略

上图:肠型胃癌的发生历经30年-50年,漫长的时间(从浅表性胃炎至早期胃癌)中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胃癌或异时性胃癌发生风险,应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根除。

上图:胃癌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目标是防止肿瘤发生,预防引发癌症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如化学,生物,物理等因素。

胃癌的一级预防,主要包括幽门螺旋杆菌(Hp)的根除及抗感染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改善营养状况,适当增加动物蛋白和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量,针对一些高发地区人群的饮食习惯,要注意减少高危食品比如酸菜、酱菜的摄入,甚至不摄入。

此外,还要积极改善食品保鲜条件,多吃一些富含维C的食物,这可以阻断亚硝酸化合物在胃内的合成。

在胃癌高发区,居民有大量摄入腌制食品、咸肉、熏酱食品的习惯,这容易引发胃癌癌前病变,这对胃癌有一个慢性刺激的不良作用,这部分人群的膳食结构要多多注意,少吃此类食品。

食品结构中还要注意红肉这一品类,红肉与胃癌的发生有很大关系。红肉指的是牛羊猪肉及肉制品,可以适当少吃一些红肉,多吃一些白肉,如鱼、鸡、兔肉等。

还有,要少吃一些火锅、麻辣烫等食物,这些食物对食道胃黏膜形成刺激,适当食用或者少吃,还有少喝酒,尤其长期引用白酒对胃黏膜慢性损伤,易于诱发胃癌。

另外,建议患者保持身心愉快,不要老处在长期压力或精神紧张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和生活。以上是主要是针对这种高危人群的治疗。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中,应积极治疗癌前疾病或者病变,目前已知的胃癌癌前病变,主要有几种胃部疾病:萎缩性胃炎、胃黏膜息肉、胃溃疡、中重度异型增生,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

尤其有胃癌症家族史、40岁以上胃病长期未愈,发病率较高。

对上述情况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定期随访和观察,密切结合临床和病例,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途径!如果一旦进展至癌前病变,例如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需要评估是否需要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策略

1、必须根除幽门螺杆菌,如果能在肠化前根除,还有可能逆转;当然任何阶段根除都会受益;

2、抑酸或抗酸治疗。萎缩病变局限,有胃黏膜糜烂或以烧心、反酸、上腹饥饿痛等症状为主者。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用抗酸剂、H2受体阻断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3、胃黏膜保护剂,适用于有胃黏膜糜烂、出血或症状明显者。药物包括兼有杀菌作用的胶体铋,兼有抗酸和胆盐吸附作用的铝碳酸制剂和黏膜保护作用的硫糖铝等。具体药物有①硫糖铝,胶体果胶铋,铋与枸橼酸络合物等;②前列腺素类;③替普瑞酮;④瑞巴派特;⑤谷氨酰胺类。

4、胃肠动力药适用于以上腹饱胀、早饱等症状为主者。药物如胃复安、多泮立酮、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

5、解痉药:当胃炎导致胃痉挛性疼痛时可适当选用抗胆碱药物。

6、助消化药物:当腺体萎缩,黏膜屏障作用减退,胃酸、消化酶分泌减弱,致胃排空延迟,上腹胀满,使用消化酶类药物(达吉等),可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7、其它:抗抑郁药、镇静药。适用于睡眠差、有明显精神因素者;恶性贫血诊断:PCA阳性,内因子抗体阳性,运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

8、中医中药治疗:中成药辩证治疗,结合叶酸和维生素B12对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都有疗效。

胃镜随访最重要

萎缩性胃炎的年癌变率约为0.5%~1%,对这些患者需定期随访,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中、重度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者属于胃癌前期病变,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者,主要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萎缩性胃炎不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者可每1~2年作内镜和病理随访,

中~重度萎缩或伴肠化生者每1年随访一次,

轻度异型增生(活检并非取自癌旁)每6个月随访一次,

重度异型增生者需立即复查内镜和活检病理检查,对腺瘤型和小病灶的重度异型增生可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而对范围较广的病灶可予外科手术切除。

随访期间可采用中医药治疗或化学干预治疗。

日常调养

建议患者尽量避免长期大量服用引起胃黏膜损伤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避免过多饮用咖啡、大量饮酒和长期大量吸烟)等。

多数萎缩性胃炎可以算是一种正常的退行性病变,完全预防是不可能的,以下生活方式可能有益:

健康饮食:低盐,饮食中增加新鲜蔬菜等;

规律饮食:三餐要规律,避免过饥、过饱;

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

戒烟限酒,合理服用药物;

适当运动,舒缓压力,保证充足睡眠。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性萎缩性胃炎——防止癌变三板斧
康复新液:做好这5条,萎缩性胃炎不但不会癌变,甚至可能逆转
萎缩性胃炎并不可怕,看完这10条你就知道了
肠化/异型增生,是胃癌前的最后一步,如何阻断?
“炎设”崩塌,看清癌前病变
胃癌前病变离胃癌只有一步,如何才能阻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