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格多样的宋代屏风

屏风还有备忘的功能,例如施耐庵《水浒传》描述宋徽宗的皇宫:“书架上尽是群书,各插着牙签。正面屏风上,堆青迭绿画着山河社稷混一之图。转过屏风后面,但见素白屏风上御书'四大寇'姓名,写着道:'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这时,屏风的作用类于今天的备忘录,以备徽宗警示。

今天能见到的资料表明,宋代屏风以画屏最多。譬如苏轼专门写《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称赞文同的墨竹屏风:“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画屏也多见于宋人诗词中,例如柳永词《迷神引(仙吕调)》:“烟敛寒林簇,画屏展。”词《虞美人》:“风动金鸾额,画屏寒掩小山川。”画屏中又以山水画最多,其次是花鸟画,如前述宋佚名《羲之写照图》、宋佚名《十八学士图》(多件)、南宋刘松年《琴书乐志图》、南宋高宗书《女孝经图》(图1)、南宋马和之《女孝经图》(图2)等许多宋画中均描绘了形式多样的画屏。

水画屏风最常见

宋人之所以爱用山水装饰屏风,原因较多,北宋大画家郭熙对此分析得较为透彻,其《林泉高致》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游可居之为得。何者?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处十无三四处,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为此佳处故也。”

宋代文献还记载了当时名家郭熙在屏风上绘制山水的情况。例如“内两省诸厅照壁,自仆射以下,皆郭熙画树石”(《石林燕语》卷二)。郭熙之子郭思在《林泉高致·画记》中根据其父郭熙的撰述,记载了其在皇宫、官府中的绘画经历,从中可以看出郭熙在宫中的大量作品是绘制在屏风上的山水画,计有开封府“府厅六幅雪屏”、三盐铁副使吴正宪“厅壁风雪远景屏”、谏院六幅“风雨水石屏”以及宫殿中的“紫宸殿壁屏”、“小殿子屏”、“御前屏帐”、“方丈闱屏”、 “春雨晴霁图屏”、“玉华殿两壁半林石屏”等。文中还有郭熙本人对宫廷画屏的描述,其中记有内东门小殿的8幅大型折屏中有两掩扇,左扇为长安符道隐画松石,右扇为鄜州李宗成画松石,当中正面的六幅郭熙奉旨画秋景山水。我们还可以在南宋佚名《韩熙载夜宴图》中看到多件大幅屏风,上面饰有山水、花鸟等内容。

展开剩余(7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画四条屏的文化意义
元初汉族宫廷画家的内心图景 ——刘贯道《消夏图》研究
每周评论丨欲盖弥彰:内外时空的交融——苏州博物馆“画屏:传统与未来”特展
屏风如何开拓了中国绘画的新空间?
布画山水图 宋 佚名此图绘山峰环绕,林壑...
日本古畫名品精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