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恰有芳菲落一襟----子衿风语

恰有芳菲落满襟 来自子衿诗词家园 09:29

 朗诵:风云尼采、小宛    制作:小溪



暮春风语

 主编:冬夏


暮春是春秋孔门子弟曾皙口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潇洒闲情之美!

暮春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字行:“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惠风和畅,天朗气清……”文灵笔逸之雅!

暮春是南宋爱国词人辛稼轩笔下:“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感慨万端之怨!

暮春是北宋“苏门三学士”之秦观吟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思念凄清之深!

暮春是南唐后主李煜心底:“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亡国悔恨之痛!

那么,子衿诗友们会有什么样的“暮春”呢?请聆听我们的吟咏……

 

暮春唱和

1、临江仙·暮春

文/霜枫


已是绿肥青杏小,江堤柳色如烟。

翻飞轻絮总痴缠。

漫飘无觅处,零落水云间。


绮梦几经风雨妒,桃梨何耐凋残。

余红撷起两相看。

花开蜂蝶绕,花谢有谁怜。


强点评:上段,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把暮春景色渲染得淋漓尽致。读之,画面感极强,让人不由得身临其境,唯“痴缠”二字需再酌。

下段,梦幻般的笔法写桃梨经风雨而凋残。进而承上之景启下之情。“余红……”一句,惜春之情自然表露。最后两句画龙点睛,把全篇推向高潮。花开有蜂蝶环绕,花谢又有谁怜?春之景一如人之情,世之态,发人深思也。

全篇语言清新,层层推进,以一场暮春之景写尽人生。写暮春、惜春,由暮春写人生,一气呵成。妙也,赞!‍‍‍‍‍



2、临江仙·燕去已成空

文/云海明霞

 

尽日烦忧心乱,懒看四野青葱。

红稀薇翠絮飘浓,

白鸥时点墨,残照暮天红。

 

把酒今宵求醉,凭栏望月朦胧。

忆来前昔话千重,

樑巢依旧在,燕去已成空。


强点评:“云海明霞”,子衿诗社才女,亦是吾姐,长年笔耕不辍,非常勤奋刻苦。今荣幸得吾姐之美词斗胆赏析一二。上段开篇两句直抒胸臆,明白如话,不刻意也不随意,度掌握得恰到好处。后三句以色带景,把众多暮春之景之事呈现在眼里脑里,让人身临其境,却无堆砌拖拉之感,意境悠远。特别是“白鸥时点墨,残照暮天红”,堪称神来之笔,完美的诠释了开篇二句,惜春之情溢于言表。唯“絮飘浓”还需再酌。下段因为烦忧,今宵把酒凭栏望月,奈何月朦胧,人朦胧啊!忆来前昔话千重却无处相倾,唯有房梁上的燕巢依旧在,燕去巢已空啊!以景结情,把失落之情含蓄的表达得淋漓尽致,余味无穷。不是巢空啊,分明是心空啊!姐,弟为你而骄傲。


5、七律·暮春

文/柳丁


绿满枝头花满溪,溪边青草浴红衣。

因风柳羽飘成雪,不寝池蛙鼓做迷。

月倚九霄听物语,星临万户涨云梯。

清阶人影浑不见,无际闲愁入梦栖。

 

尼采读诗:编辑部有人疑问,如果写的是夜景诗中有些意象是看不见的。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我们可以把全诗理解成一个拉长的时间和空间。首联,枝头碧绿,花骸满溪,连溪边的青草也披上了“红衣”,这种红与绿、生与死的对比很震撼,再加上如雪的因风而起的柳絮,昼夜不息的蛙鸣,铺陈了暮春颇杂乱的现实世界。接下来,颈联转到写月和星,把空间和视角一并提高了之后,世界又是宁静的。于是,作者陷入了沉思,直到“清阶人影浑不见”了,才“入梦栖”。我们是可以理解为整首诗的时间跨度是从白天一直延续到深夜的,因为存在着“无际闲愁”。


6、暮春

文/梅影点点


几点深红杂绿阴,小园不觉已春深。

白云窗底闲闲坐,恰有芳菲落一襟。

 

尼采读诗:梅师姐的这个七绝写得很有摩诘味道。遗世独立的那么个去处,一个“不觉”时令变化的小园,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方净土,一个栊翠庵。转句的“白云窗底闲闲坐”,大有“坐看云起时”的异曲同工之妙,尾句之禅意自然来得余味无穷。绝句的贵含蓄忌说尽,在这里体现得极到位,好绝!



8、七律 一树小花的暮春(新韵)

文~强


一帘幽梦几多残,未到情深春暮还。

落地香腮犹带泪,绕枝秀发已生斑。

谁怜旧爱归尘土,独恨新别倚栅栏。

纵使他年能再遇,东君不解我心肝。

 

冬夏简评:强诗友的诗词最撼动我的是其中的深情。叶嘉莹先生最推崇诗词“兴发感动”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对世界的感动与深情,就没有诗词歌赋与舞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强是一名真正的诗者,他多愁善感、情感充沛,目之所遇,兴发感动,俯拾皆是诗篇。

在这一首《一树小花的暮春》中,他借助于一个小树的生命意象,以拟人化的手法与怜惜的口吻,发出了生命易逝、繁花落空的感叹,情真意切,形象生动,十分感人。

首联以“匆匆春又归去”之情为全诗铺下了基调,几多无奈,几多流连!紧接着,在颔联作者以一青春女子的形象,拟人化的手法,真挚的情感,描摹了“无可奈何花落去”那些美丽感伤的落红,那“一树碧无情”的浓阴。自然而然,在颈联承接落红、浓阴、空枝的意象,发出了“谁怜旧爱归尘土,独恨新别倚栅栏”的感叹,这种情感一直延续到尾联“纵使他年能再遇,东君不解我心肝把伤春、惜春、别愁、离恨之情推向了高潮。

此诗最大的成功在于真挚的情感、鲜明的形象、拟人化的手法,尤其是颈联将落花喻指“香腮带泪”,将满树绿荫喻指“绕枝秀发”,不仅形象生动,富有视觉冲击力,而且融入了作者深沉的情感,有着“无声呐喊”的含蓄妙处。为多情浪漫的强和他的动人诗篇点赞!


9、  七律·暮春

文/流年萍踪


眼底春光剩几何?声声布谷正催歌。

草连芳陌幽思远,花落清溪冷梦多。

山路牧童风里笛,石桥田叟雨中蓑。

一季阴晴休在意,留取诗心待夏荷。

 

尼采读诗:前四句为写实:暮春时节,子规声声,草连芳陌,这些,引来了作者深沉的幽思,作者在想什么呢?伤春?哀怨?思归?“花落清溪冷梦多”,这一句写得很凄美,残红没有落入泥沼却偏偏落入了清溪,由此而冷,而梦。后面,从这个“梦”字做了展开,颈联里的牧童,笛声,石桥,田叟……这些“梦”里的意象打造出清新悠闲朴实无华的田园风情,从而发出了开朗明阔的尾联。通篇思路清晰,逻辑严谨,不乏亮点。


10、浣溪沙·暮春

文/藤腾(红叶)


懒听青山杜宇啼,闲庭小径草萋萋。

落英飞絮各东西。

 

望断碧云无锦字,尝新绿蚁惹情痴。

又拈红豆记相思。

 

子城简评:比较不错的一首词,章法合理,对这个词牌的处理,也是比较娴熟。开篇就以杜宇声及暮春凄凉,道伤感情绪(只是这个闲字,个见觉得情绪略有相违,若是用空字,或许更能有利于渲染情绪),而后以落英飞絮个东西,来暗示分襟之景况,也很是巧妙。尤其这个各东西,意味深长,很好。浣溪沙这个牌子,最主要的就是上下片两个结尾,要做到语断而意未绝,才算是合格好词。而下片顺势铺开,道己之离人况味:天天盼音讯,却音讯全无。耽醉杯中,更惹相思凌乱。这个下片的对仗,不是很好。犹其二句叙述,或可再斟酌一下。而又拈红豆记相思,虽然可以,也算是好。但是我觉得平常了一些,不如落英飞絮各东西精彩,回味无穷。

 

11、七绝·暮春

文/白开水


春暮何堪总是悲,东风漫剪柳如眉

隔江犹叹桃花落,再葬其身更有谁


强点评:此绝上乘之作,开篇直抒胸臆。作者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来忍受这暮春悲伤的心情和悲伤的一切。此悲有两种含义,进而巧妙的过度到承句,并含蓄地把这种悲伤在承句中再度升华,东风漫剪着如我愁眉一样的柳叶。直抒与含蓄过渡自然,妙也!隔江犹叹着桃花落去,此处“隔江”略显突兀和大,不如隔窗有美感。结句把这种情绪再次推向又一个高潮,叹葬花更有谁?惜春之情用呐喊式的语言道出,极尽呜呼哀哉之意也。不禁让人想起“黛玉葬花”的故事,进一步抒发着深层次的悲伤:春年年在,然真正惜春之人又有多少呢?亦或是惜“花”之人又有多少呢?发人深思,立意不凡,用典无痕。好绝!


12、七绝·暮春

文/浅酒


花底移香分两袖,亭前折柳赠三春。

停杯不饮留明月,明月明时还照人。

 

强点评:面对“酒兄”之作,实在诚惶诚恐。与其说点评,不如说是欣赏学习。“酒兄”之作适合坐下来静静的慢品,越品越觉醇香与细腻。从花底移香分给两袖,浪漫的开篇,已将小弟深深打动。看似“分”,实则储藏也,惜之情极尽含蓄。古人折柳是赠离别故人,而今吾兄折柳赠的却是三春,可见春在吾兄心里即故人也,惜之情再一次极尽含蓄的流露,妙手也!东坡举杯邀明月,而吾兄“停杯不饮留明月”,更显浪漫与不舍的温情。结句笔锋一转,升华到一种相许,一种豁达,一种光明,一种积极向上。三个“明”字毫无拖拉之感,反而层层递进感情。此绝弟看到了吾兄高洁之胸怀,高超的手法,细腻的感情。小弟唯有“徒手揖清芬”啊!


13、江城子·暮春

文/暗香


扶风碧柳爱莺歌,荡微波,戏呆鹅。

逐水残花,旧梦有谁呵?

独剪春心裁作韵,虽浅淡,也婆娑。

 

眉间心上几番磨,锁沉疴,念弥陀。

剩得痴狂,枉自叹情多。

但酿闲愁斟一盏,邀月饮,醉颜酡。

 

向雨田读诗:伤春悲秋,由古而今,盖因时序流转,人事无常,古今一也。《江城子》,此谱可柔婉细腻,亦可豪放疏狂。暗香诗友选此谱写暮春,可也。情由何起?人闲花落。上阕,开篇写暮春好景:风吹柳摇,莺声啭脆,河中呆鹅戏水,荡起微波,荡起心波。又写“残花逐水”,是伤春之景,由此联想到“旧梦”,也如残花,终将经不起时间流逝的消解,最终也难以记起,哀怨已生:美好的春花会凋残,美好的人生亦然,谁又能奈何!只好把对春光美好的情怀眷恋写成诗韵,哪怕浅淡,也是有风情的。婆娑,或枝叶扶疏之美态,或美人落泪之惜怜,或是逍遥自得,或是堪忍之慧智。

下阕,“眉间心上几番磨”,李易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此出处,意为:这愁情在眉间心上来回几番消磨不尽,便成久治不的病了,且念弥陀(或代指一切佛经),以释家精义消除内心愁结,或许无用。到头来还是极度迷恋无法舍去放下,自知多情根,无药可医?非也,月下独饮,醉颜红,熏熏中便有几分飘飘然,人生如此,便悲欢交集,便无悲无欢了。



14、鹧鸪天·暮春

文/海棠


客里春寒染病疴,花期易失鬓蹉跎。

荼蘼架上东风老,杨柳堤边乱絮多。

斜日暮,鹧鸪歌。夜长何事可消磨?

倚栏遥望云山外,料有霜丝对素娥。

 

向雨田读诗:海棠诗友选《鹧鸪天》此谱写暮春之伤,中!诗文大意:客居他乡,不料春寒,染病不适。由是感叹春光已逝,人也失去了美好的花开时节,蹉跎岁月,鬓角已不似少年。东风老了,无力而缓慢,荼蘼开后春又去了。苏轼诗: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吴淑姬词:谢了荼蘼春事休。苏轼又词曰: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到杨絮纷飞时节春色所剩无几了,把漫天飞絮看作离人泪自是想象点化绝妙。而实写“杨柳堤边乱絮多”也不逊色,当中委婉滋味,也是令人心醉。

等到斜阳时,声声鹧鸪“行不得也哥哥”,又让词人哀伤憔悴了,不行啊,不可以啊,无奈啊!接下来漫漫长夜又如何消磨时光。只好倚栏远望云山之外(故园方向,向往的地方),那时夜深月白如霜照白发,人生至此,万般悲凉!


18、鹧鸪天·花开花又落

文/梅影点点


一段流光入旧年,飘飘又是落花天。

风回曲径听来寂,影隔疏灯坐到残。

悲去促,解相怜,几番梦共小栏干。

今宵月色如眉瘦,也替人愁不肯圆?

 

冬夏简评:梅影点点诗友这一首词也是阐发的暮春伤感,前四句写当时之景,“寂”和“残”等词语的选用,融情入境地烘托出了孤独寂寞的情绪;后四句言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此诗可圈可点之处在于她的“造境之妙”,比如选取了“风回曲径”、“影隔疏灯”、“月色如眉瘦”等意象,生动传神,准确承载传达了孤独寂寞、思念深深的曲折幽怨之情,景物之色调与情感之色调达到了和谐统一。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只有借助于形象的表达,才能生动和含蓄。尤其是该词最后一句,那弯弯的月亮也似乎替人生愁,不肯团圆。这真是无理之语,但却是有情之思,自得其妙,这也许就是诗歌的独特魅力吧?!

 

19、浣溪沙 ·暮春

作者/暗香


落尽樱花岸柳葱,鸭知水暖水知风。

春江烟色正濛濛


不许离愁洇小字,何堪旧韵满青盅。

痴心半醉半留空。

 

冬夏简评:暗香诗友这首词显得很从容淡定,没有情感的明显起伏,在行文和结构方面也是中规中矩,娓娓道来。上片写景, “岸柳葱绿”、“鸭禽戏水”、“春江濛濛”写出了晚春之景的蓬勃之气。下片抒情,一扫惯见的惜春、伤春、离愁之情绪,取而代之的是“痴心半醉”的洒脱淡然。这样一来,暗香笔底的“暮春”就脱俗,焕发出了新意。

谢谢你陪伴子衿的暮春时光!

谢谢你阅读本期诗刊!

网络平台:白开水 、蒋煜

朗诵:小宛 风云尼采  配乐:小溪  

编委:子衿、冬夏、九月菊花、少卿、许子奎、涛声依旧、张不开、浅酒、风云尼采、知晓、子城、暗香、强、摄摩、杨先升、向雨田

策划:Tiger、绿风、飞鸟、云海明霞、饮水、神剑、雪落弄影、乐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将碧梦随诗墨,迎得清风明月来--子衿风语
【开封格律诗社】夏韵闲情之一:汴水游园惊客梦,龙山纵笔感师恩。
上海诗潮《诗家选粹》第十四期(总第278期)
贺清香芳辰专刊
开裆裤子上层楼----子衿风语童年趣事
天香百合 为君十赋鹧鸪天(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