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会上瘾,其实阅读也会上瘾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网络

1

我们会经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不爱阅读,就知道看电视,玩手机,看书也非漫画不看,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从来不翻。”

可你在抱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大部分的家长都知道问题在自己身上,也知道阅读的价值,可就是做不到。

前几天去一个亲戚家,亲戚很高兴地给我看了他新置办的电视机和电脑,说要感受一下新时代,要互联,要大屏。

他4岁的儿子也拿着一个新pad在沙发上玩的火热。

所以每次他跟我说孩子学习成绩差,要我帮忙推荐培训学校的时候,我总是说多给孩子读点书,培养阅读的习惯。

他每次就是哈哈哈哈。

时间久了我也不说了。

他说现在儿子玩游戏上了瘾,我说孩子还小,等上了中学,还沉溺其中,你就会真的后悔莫及了。

太多的人说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会上瘾。

可是你知道吗?

其实阅读也会上瘾,真的!

2

当我们让孩子跟书本接触之后,神奇之门就开启了。

现在儿子阅读是上瘾了。

每天到了睡觉前,一定要抓着我或者妈妈讲几本书。

白天他会自己翻看一些书,看不懂的地方会问我。

肯定有妈妈会说,一个四岁多的孩子,怎么会看得懂书?

当然,一个四岁的孩子看不懂财务报表,也看不懂那些密密麻麻的课本。

可他们看得懂图画,能听懂父母读的故事,并且会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看法。

绘本,就是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书。

当孩子阅读上瘾后,父母要做的就不是催孩子读书。

而是给孩子选好的书读。

有时候还会因为自己手头太忙而跟孩子讨价还价,说等10分钟再看。

可孩子非要读完不可。

习惯一旦养成,那就准备积累沉淀。

有一天,会收获满满。

当然,这样的收获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不能有任何强迫的成份,不带目的。

3

千万千万不要带着功利的目的去给孩子读书。

我们常常说读书的好处,当然是毋庸置疑的。

但我们并不能为了这些目的而去培养孩子阅读。

阅读本身是一件顺应天性的、美好的事情,但是有时候却变成了一件违背天性、被逼进行的事情。

让孩子们产生这种感受的根源就是父母的功利心。

很多的父母给孩子阅读,一定要有意义才去做。

有一个词语形容一种人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而在阅读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先考虑有没有用?追求最大的效益。

然后呢,孩子就被带进了阅读的牢笼。

说是牢笼一点都不为过。

曾有一个老师跟我说,他班上有一个学生不想上学,说看到书就想吐。

一看到书脑袋里就是他妈妈的念叨。

“今天读了多少字?讲了什么内容?笔记做了吗?

“这本书不要读,没用。”

只能读这本学校推荐的,你说没意思也要读,这是规定。”

这就是“唯经典不看型”父母。

经典当然是好东西,那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的传承。

真正的经典永不褪色,滋润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可很多孩子爱看的,就是一些“没营养”的快餐式读物。

我们现在很多校园流行小说大都是此类的读物。

对于这样的情形,要一分为二的看。

就好像吃东西一样,孩子们喜欢快餐,喜欢街边的小吃。

我们知道这些不健康,但是无法阻挡,只能疏导。

不要一听到孩子说要读漫画就说不。

一听到家长群有人说哪套书不能看,马上就把孩子的书藏起了。

甚至做一些侦探工作。

这样只会让孩子对你越来越反感,想摆脱控制。

因为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没有读,就不要说它有多差。

孩子的口味也会随着年龄变化,你真的懂么?

能跟上么?能接纳么?

接纳和尊重不是口号,在关于选择的时候,起着关键的作用。

很多孩子就是在父母管控下,阅读的兴趣被一步步被禁锢。

阅读其实是一种非常隐秘的行为。

不需要张扬,也不想有人干涉,静静地读,就是阅读之美。

所以当一位妈妈跟我说,儿子喜欢看漫画和玄幻小说,怎么办?

我会说,那就让他看,并且你们一起看是最好的。

这样你就知道他到底看了什么。

你还能跟孩子好好聊聊里面的情节。

要么就先守望着,不要急于干涉。

要么就参与进去,接纳孩子,一起读。

当孩子也接纳信任你的时候,那就能给孩子推荐一些经典的好书了。

因信任而接纳,而尝试,往往能改变一个孩子。

我们常说“开卷有益”,兴趣是第一步,先打开书再说。

最怕的就是从不摸书,把兴趣投入电子游戏和电视上的孩子。

4

什么时候孩子才能独立阅读?

这是很多父母都关心的问题。

首先还是得培养独立的精神开始。

可以从三四岁开始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精神,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当然接触阅读迟的孩子,得根据实际的阅读能力看。

一般坚持了一年的阅读会形成一定的基础。

这个时候就能给孩子讲一遍,然后让孩子自己看一遍,或者看很多遍,随孩子的安排。

刚开始孩子甚至会排斥,会说:我不会看,给我读,给我读。

你得鼓励孩子,说你自己看看图,看懂多少都可以。

不要下一些任务,那会打击孩子的信心。

我发现有一种父母,陪孩子共读一本绘本,也要见缝插针地讲道理。

一本24页的书讲几十分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讲道理。

结果作者的用意构思没有了,完美的图文美感没有了。

读完后,孩子既不知道故事是什么,也不知道妈妈讲了哪些道理,全部混淆了。

所以我提倡干干净净地读,偶尔地交流发问。

不要带着说教的目的给孩子读一本书。

只有孩子自己问起的时候,给予解答,而且还要尽快回到故事中来。

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而对于大一些的孩子,父母要求孩子写读后感,写阅读计划,阅读心得,做笔记,摘抄好词好句……

结果孩子不想去读,因为太累。

其实真正爱上阅读的孩子,会为一些打动自己的字词而去记录。

要么记在心里,要么会做一些摘抄。

但自发地摘抄和父母下的任务不可同日而语。

当孩子有了独立的精神。

那就等能力的提升。

在孩子的识字量不高的时候,总是会依赖父母朗读的。

而更多的孩子只是喜欢父母朗读的感觉,亲近而温暖。

还有的孩子,是因为喜欢听故事,所以上了瘾。

父母需要做的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并且帮助孩子培养起对应的阅读能力。

这样当孩子腾空而起的时候。

才能如同北海的鲲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睿智的宝贝,来自睿智的家长
教会孩子“节制”二字,孩子受益终生!
一个体型硕大的爸爸,如何培育出一个“小神童”!
担心孩子不合群,也不要这样做
这么做可以让孩子快速完成作业!
满分父母丨慢养孩子,“小蜗牛”的好性格这样养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